歡喜的人?
德音揮退小丫鬟,將池魚按在椅子上,為她梳妝。
一梳梳到尾,德英開了口:“自是有的。哥哥和池魚都是我歡喜的人。”
銅鏡映出來的人臉,有些曲折,讓池魚看不清德音的麵目。
池魚扭過頭,認真的瞧著德音,“不是這種喜歡,我是說想要與他共度一生的喜歡。”
德音手上的梳子微微停頓,她瞧著小姑娘,笑了起來。
美人一笑,如夢如幻。
將池魚的頭發簡單挽了一個垂雲鬢,坐在了池魚身旁。
“池魚,我與你講個故事吧。”
後來許久的日子,池魚想起這一日的德音,隻覺得有雙手,緊緊扼住自己的喉嚨,叫人說不出話來,無力掙紮。
金陵是吳國的都城,天子腳下,一步一個皇親國戚。
然而其中權勢最盛的,有三處。
一是大將軍府,掌握著吳國三分之一的軍權,常年駐守邊疆。
一是右相,權勢在握,重要的是,深的皇上信任。
剩下一處,則是帝師——薄太傅。
所謂帝師,以三寸舌為帝者師。薄太傅在這位子上,一坐十幾年,自是功力深厚。叫人佩服。
隻是這世事,最叫人絕望的,不過世事無常。
薄太傅,不惑之年,方有一子。
少有大智,滿腹經綸,是這金陵城裏,獨一無二的郎其獨豔,是金陵城裏閨閣少女的夢中人。
本該在這吳國朝廷上,大放異彩。
偏偏這孩子,及冠之年,說是要遊曆天下,五年為期。
薄太傅瞧著自家優秀的孩子,哪裏會有半個不許。
這一去,便再沒回來。
整整三年,每月都有信件,倒也不讓薄太傅擔心。
轉眼,便是約定好的五年期限。
那一年,薄太傅沒有等回自己的兒子,隻剩下一枚玉佩,兩個年幼的孩子。
沒有一絲訊息。
薄太傅耳順之年,也曾意氣風發,卻在一瞬之間,遍生華發。
白發人送黑發人,恨蒼天無眼。
老年墓添少年墓,悲濁酒多情。
這兩個不知來曆的孩子,便在薄府住下了。
年幼的德音緊緊挨著綏之,“哥哥,這裏好黑,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回家。”
彼時,年幼的薄綏之,將妹妹緊緊摟在懷裏,“德音,不怕,等我們長大了,娘親就會來接我們。”
薄綏之哼起母親常常唱的歌謠,哄睡了妹妹,自己卻僵硬著身子,一動不敢動。
他瞧著窗外的月色,就和那晚灑在父母身上的月光一般,冰冷。
他不敢出聲,他隻知道,許是等不回母親了。
那夜,被點穴之前,母親沾著血的手,撫摸在臉上,叫人發寒。
他記得母親的淚,母親的話,“綏之,拿著玉佩,去金陵薄府。你是哥哥,要護著妹妹,待此間事了,我便去接你們。”
閉眼之前,他瞧見母親吻在父親臉上,這是最後一麵。
如今,躺在薄府的小院子裏,他夜不能寐。
他想著那個威嚴的老人,想著那些鄙夷的下人,到最後,他什麽也不想了,他緊緊抱著自己的妹妹,他是哥哥,他要護著她。
在薄太傅遺忘了這兩個孩子的時候,薄綏之帶著德音在薄府艱難生存。
夏季炎熱,屋子裏沒有冰塊,綏之便夜夜為德音搖扇,冬日嚴寒,下人自是不記得送煤炭,綏之便隻好緊緊擁著妹妹。下人總是送些殘羹冷飯,薄綏之挑來挑去,也能為德音挑出一碗幹淨的飯菜來。
隻是德英生來體弱,需要好好休養。
兩個孩子身上帶的東西自是不多,從初春熬到初秋,已是極限,更不提下人們瞧著薄太傅完全不管兩人,更是百般刁難。
將身上最後一件玉佩換回來一包藥材。
薄綏之熬著藥,眉間微鎖。
德英在院子逮蝴蝶,這院子雜草叢生,倒是吸引了許多動物。
薄綏之瞧著自家妹妹的笑顏,到底也笑開了。
薄綏之生的好,字也寫得好,有些下人有些餘錢,便送孩子識識字,隻是這些孩子心不定,哪會乖乖上學。
便叫薄綏之撿了便宜,為這些孩子寫每日的作業,有些時候,還能偷偷去蹭蹭課。
大多數孩子便會拿些糖果,零錢,或者幫忙跑腿,買些藥材回來。
隻是其中有個傻大個,回回瞧著薄綏之,便嘴不是嘴,臉不是臉。
薄綏之到也不惹他。
隻是一天,傻大個又被先生留堂了。出來瞧見貓在一旁的薄綏之,氣不打一處來,一拳頭打過來。
薄綏之一下子被打的頭昏眼花,剛想喊人,傻大個怕是慌了,將薄綏之拖進了假山洞裏。
直直打暈了過去。
這才放手,薄綏之醒過來的時候,已是深夜。
一下子慌了,跌跌撞撞回了院子。
便瞧見德音小小的一團,蜷在廊上,薄綏之抱起妹妹,無聲的哭了出來。
這樣的日子,如何是個頭。
德音被動靜驚醒,瞧見哥哥,自是大哭出聲。
兄妹兩人,一人滿臉狼狽,一人眼眶紅腫,在這月色之下,無依無靠。
薄綏之緊緊抱住妹妹,“德音,對不起,哥哥回來晚了。以後不會了。”
德音瞧著自家哥哥鼻青臉腫,不再抽泣,小跑進房裏,跌跌撞撞,端出來一碗涼了的米粥,湊到薄綏之嘴邊,“哥哥,喝~”
薄綏之含著淚,自己喝一口,喂妹妹一口,這庭院深深,唯有兩人,抱團取暖。
翌日,薄綏之早起,攔在了薄太傅上朝的轎子前。
“太傅,綏之有話說。”
薄太傅瞧著轎子前的小孩,想起了兒子,將綏之安置進了書房。
那日,天氣很好。
德音終於搬進了大房子,還有許多丫鬟,還有幾個總是皺著眉頭的老婆婆,總是不讓她出去玩,不讓捉蚯蚓,不讓撲蝶,也不讓她啃手指,她討厭極了。
好不容易等到哥哥回來,想要撲上去,也被老婆婆製止了。
德音撇撇嘴,綏之叫人退下。
德音這才開心起來,撲進哥哥懷裏。
“哥哥,我們住進大房子了,娘親什麽時候來接我們?”
綏之親親妹妹的額角,輕聲說道:“快了。”
這一年,德音六歲。
德音十歲的時候,便不再問這個問題了。
隻是日日瞧著哥哥越來越忙,唯一能做的不過是端上一碗湯,陪他坐一會,這一會,也常常沒有時間。
一眨眼,就是十幾年。
省去了與薄太傅有關的事情,德音回過神來,瞧著池魚。
池魚已是紅了眼眶,輕輕拭去小姑娘的眼淚。
德音抱住小姑娘,開口說道:“你與哥哥,便是我歡喜的人。”
我這一生,唯有一願。
哥,請你幸福。
德音揮退小丫鬟,將池魚按在椅子上,為她梳妝。
一梳梳到尾,德英開了口:“自是有的。哥哥和池魚都是我歡喜的人。”
銅鏡映出來的人臉,有些曲折,讓池魚看不清德音的麵目。
池魚扭過頭,認真的瞧著德音,“不是這種喜歡,我是說想要與他共度一生的喜歡。”
德音手上的梳子微微停頓,她瞧著小姑娘,笑了起來。
美人一笑,如夢如幻。
將池魚的頭發簡單挽了一個垂雲鬢,坐在了池魚身旁。
“池魚,我與你講個故事吧。”
後來許久的日子,池魚想起這一日的德音,隻覺得有雙手,緊緊扼住自己的喉嚨,叫人說不出話來,無力掙紮。
金陵是吳國的都城,天子腳下,一步一個皇親國戚。
然而其中權勢最盛的,有三處。
一是大將軍府,掌握著吳國三分之一的軍權,常年駐守邊疆。
一是右相,權勢在握,重要的是,深的皇上信任。
剩下一處,則是帝師——薄太傅。
所謂帝師,以三寸舌為帝者師。薄太傅在這位子上,一坐十幾年,自是功力深厚。叫人佩服。
隻是這世事,最叫人絕望的,不過世事無常。
薄太傅,不惑之年,方有一子。
少有大智,滿腹經綸,是這金陵城裏,獨一無二的郎其獨豔,是金陵城裏閨閣少女的夢中人。
本該在這吳國朝廷上,大放異彩。
偏偏這孩子,及冠之年,說是要遊曆天下,五年為期。
薄太傅瞧著自家優秀的孩子,哪裏會有半個不許。
這一去,便再沒回來。
整整三年,每月都有信件,倒也不讓薄太傅擔心。
轉眼,便是約定好的五年期限。
那一年,薄太傅沒有等回自己的兒子,隻剩下一枚玉佩,兩個年幼的孩子。
沒有一絲訊息。
薄太傅耳順之年,也曾意氣風發,卻在一瞬之間,遍生華發。
白發人送黑發人,恨蒼天無眼。
老年墓添少年墓,悲濁酒多情。
這兩個不知來曆的孩子,便在薄府住下了。
年幼的德音緊緊挨著綏之,“哥哥,這裏好黑,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回家。”
彼時,年幼的薄綏之,將妹妹緊緊摟在懷裏,“德音,不怕,等我們長大了,娘親就會來接我們。”
薄綏之哼起母親常常唱的歌謠,哄睡了妹妹,自己卻僵硬著身子,一動不敢動。
他瞧著窗外的月色,就和那晚灑在父母身上的月光一般,冰冷。
他不敢出聲,他隻知道,許是等不回母親了。
那夜,被點穴之前,母親沾著血的手,撫摸在臉上,叫人發寒。
他記得母親的淚,母親的話,“綏之,拿著玉佩,去金陵薄府。你是哥哥,要護著妹妹,待此間事了,我便去接你們。”
閉眼之前,他瞧見母親吻在父親臉上,這是最後一麵。
如今,躺在薄府的小院子裏,他夜不能寐。
他想著那個威嚴的老人,想著那些鄙夷的下人,到最後,他什麽也不想了,他緊緊抱著自己的妹妹,他是哥哥,他要護著她。
在薄太傅遺忘了這兩個孩子的時候,薄綏之帶著德音在薄府艱難生存。
夏季炎熱,屋子裏沒有冰塊,綏之便夜夜為德音搖扇,冬日嚴寒,下人自是不記得送煤炭,綏之便隻好緊緊擁著妹妹。下人總是送些殘羹冷飯,薄綏之挑來挑去,也能為德音挑出一碗幹淨的飯菜來。
隻是德英生來體弱,需要好好休養。
兩個孩子身上帶的東西自是不多,從初春熬到初秋,已是極限,更不提下人們瞧著薄太傅完全不管兩人,更是百般刁難。
將身上最後一件玉佩換回來一包藥材。
薄綏之熬著藥,眉間微鎖。
德英在院子逮蝴蝶,這院子雜草叢生,倒是吸引了許多動物。
薄綏之瞧著自家妹妹的笑顏,到底也笑開了。
薄綏之生的好,字也寫得好,有些下人有些餘錢,便送孩子識識字,隻是這些孩子心不定,哪會乖乖上學。
便叫薄綏之撿了便宜,為這些孩子寫每日的作業,有些時候,還能偷偷去蹭蹭課。
大多數孩子便會拿些糖果,零錢,或者幫忙跑腿,買些藥材回來。
隻是其中有個傻大個,回回瞧著薄綏之,便嘴不是嘴,臉不是臉。
薄綏之到也不惹他。
隻是一天,傻大個又被先生留堂了。出來瞧見貓在一旁的薄綏之,氣不打一處來,一拳頭打過來。
薄綏之一下子被打的頭昏眼花,剛想喊人,傻大個怕是慌了,將薄綏之拖進了假山洞裏。
直直打暈了過去。
這才放手,薄綏之醒過來的時候,已是深夜。
一下子慌了,跌跌撞撞回了院子。
便瞧見德音小小的一團,蜷在廊上,薄綏之抱起妹妹,無聲的哭了出來。
這樣的日子,如何是個頭。
德音被動靜驚醒,瞧見哥哥,自是大哭出聲。
兄妹兩人,一人滿臉狼狽,一人眼眶紅腫,在這月色之下,無依無靠。
薄綏之緊緊抱住妹妹,“德音,對不起,哥哥回來晚了。以後不會了。”
德音瞧著自家哥哥鼻青臉腫,不再抽泣,小跑進房裏,跌跌撞撞,端出來一碗涼了的米粥,湊到薄綏之嘴邊,“哥哥,喝~”
薄綏之含著淚,自己喝一口,喂妹妹一口,這庭院深深,唯有兩人,抱團取暖。
翌日,薄綏之早起,攔在了薄太傅上朝的轎子前。
“太傅,綏之有話說。”
薄太傅瞧著轎子前的小孩,想起了兒子,將綏之安置進了書房。
那日,天氣很好。
德音終於搬進了大房子,還有許多丫鬟,還有幾個總是皺著眉頭的老婆婆,總是不讓她出去玩,不讓捉蚯蚓,不讓撲蝶,也不讓她啃手指,她討厭極了。
好不容易等到哥哥回來,想要撲上去,也被老婆婆製止了。
德音撇撇嘴,綏之叫人退下。
德音這才開心起來,撲進哥哥懷裏。
“哥哥,我們住進大房子了,娘親什麽時候來接我們?”
綏之親親妹妹的額角,輕聲說道:“快了。”
這一年,德音六歲。
德音十歲的時候,便不再問這個問題了。
隻是日日瞧著哥哥越來越忙,唯一能做的不過是端上一碗湯,陪他坐一會,這一會,也常常沒有時間。
一眨眼,就是十幾年。
省去了與薄太傅有關的事情,德音回過神來,瞧著池魚。
池魚已是紅了眼眶,輕輕拭去小姑娘的眼淚。
德音抱住小姑娘,開口說道:“你與哥哥,便是我歡喜的人。”
我這一生,唯有一願。
哥,請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