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來到牢房時,方正山依然沒有回神。
雙眼沒有焦距,耳邊仿佛還能聽見自己手腕的血滴落的聲音,像是閻王在一步步朝他靠近。
“方正山。”趙晉走至對方麵前,微微低下頭,“說吧,災銀在哪裏。”
“我想,你應當不會再想體會一次,是不是?”
方正山聽見聲音,抬頭看向趙晉,在看清趙晉的麵容時,整個人抖了一下,“我,我說。”
哪裏還有昨日的硬氣?
漆黑的房間,沒有任何聲音,隻有鮮血滴落的聲音,雙眼看不到任何東西。
明明隻是一日多的時間,方正山卻覺得自己已經被關在裏麵一年多了。
“災銀,災銀被埋在府衙的一個院子裏。”方正山徹底膽怯了,再來一次,他定然會崩潰。
趙晉詫異地揚了一下眉,“哪一個院子?”
“你住的那個院子。”
這可還真是燈下黑。
他們皆沒有想到,方正山會如此大大咧咧地將災銀藏在他們眼皮子底下。
但不得不說,如果不是方正山自己供出災銀在何處,他們估計不會想到搜查趙晉居住的院子,更遑論掘地了。
趙晉抬頭看向陳梟,對方立刻會意,轉身離開,帶人去趙晉院子裏挖災銀。
半個時辰後,趙晉住的院子裏堆了十萬兩雪白的銀子。
“枉河東郡的百姓如此愛戴他,方正山竟然將他們的救命銀子藏在地下。”
趙晉沉著眉眼,“他做的,可遠不止這些。”
想到賬冊上記錄的樁樁件件,趙晉的神情更是冷了幾分。
“方正山,隻會燕王一聲,便帶回汴州交給父皇處置。”
河東郡是燕王的屬地,方正山一案過於惡劣,而且牽扯到朝廷的賑災銀兩,故而須得交由大理寺或者趙乾處置。
隻是,他畢竟算是燕王的屬官,他們要將人帶走,至少得要知會燕王一聲。
趙晉點點頭,“讓人給燕王傳封信吧。”
災銀一案解決,河堤也已經修複,眾人的視線投注在剿匪一事上。
劫掠災銀的乃是河東郡山上的土匪,須得將他們一同押解進京。
再者,匪患的存在,總歸會影響到河東郡百姓的生活。
能夠殺掉押送災銀的這麽多人,這些土匪,可不是什麽善茬。
“剿匪一事,交給我。”陳梟抬眼沉聲道。
“本侯也去。”
“本殿也去。”
趙晉與趙行之的聲音不約而同地響起。
三人六目對視。
趙晉先發製人,“本侯武藝尚可,且上過戰場,陳校尉不必擔心。”
趙行之一挑眉,不甘落後,“本殿亦上過戰場,區區剿匪罷了。”
聽見兩人的話,陳梟:“……若是出事,下官不負責。”
“放心。”趙晉揚起嘴角笑道。
翌日一早,陳梟點齊兵馬,與趙晉和趙行之,三人一同前往盜匪的山寨所在處。
盜匪的山寨建在城郊的一座山上,這座山的地形並不複雜。
陳梟為了避免有人逃走,兵分四路。
趙晉與趙行之各領一路人馬。
趙晉憑靠敏銳的偵查能力,率領士兵悄無聲息地靠近了山寨。
因為知曉了方正山落網的消息,這些盜匪頗有些驚慌失措。
山寨的防守極為嚴密,趙晉藏在暗處,可以清晰看見守著寨門的盜匪神情帶著幾分緊張。
仿佛一點風吹草動都能撥動他們敏感的神經。
陳梟的信號彈在空中炸開,頓時引起了盜匪們的注意。
“那是什麽東西?信號彈?”一個盜匪驚呼出聲。
鎮守寨門的盜匪有些慌亂起來,他們看到了信號彈,卻沒有看見任何人。
趙晉眼睛緊緊盯著山寨,在心裏默念了十個數。
一字落下後,趙晉領著人,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與此同時,另外三麵亦各有一支軍隊朝山寨衝殺而去。
這群匪盜雖然窮凶極惡,可在麵對危機之時,所有人手忙腳亂,自亂陣腳,趙晉等人輕而易舉便將人悉數控製起來。
不願意投降的,陳梟沒有任何手軟,直接斬殺在寨中。
這場剿匪結束得非常快。
之後幾日,陳梟領著人,將河東郡周遭所有的匪盜悉數清剿幹淨。
而方正山的罪證,趙晉直接貼了布告,將方正山所犯之罪,一一寫出。
河東郡的百姓這才知曉,他們素來敬重的郡守大人,背地裏,竟然是這等惡徒。
整個河東郡一片嘩然。
數日後,趙晉等人沒有等來燕王的回信,而是等來了燕王本人。
“燕王?”
趙晉麵露詫異地道。
他話音剛剛落下,燕王已經走了進來。
“哈哈哈,辛苦幾位了。”
“燕王爺。”趙行之朝燕王微微頷首。
“見過燕王。”
燕王雙手朝前一攏,“四皇子殿下。”
趙行之身為趙乾之子,雖然燕王乃是趙行之的長輩,可他的身份要比燕王這位藩王更為貴重。
“不知宣平侯是何人?”燕王看著趙晉和陳梟,一時有些分不清兩人。
趙晉心下有些疑惑,麵上不顯,隻是道:“下官正是。”
聞言,燕王眼睛一亮,直接朝趙晉深深一拜。
趙晉大驚,連忙扶起燕王,“王爺這是何故?”
燕王重重歎了口氣,“一年前,若非是宣平侯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藥方,本王屬地內的百姓,還不知道要死去多少人。”
“本王一直想要找個機會當麵謝過宣平侯。”燕王爽朗地笑道:“這不,一聽聞宣平侯在此,本王立刻就過來了。”
“侯爺的大恩大德,本王與本王屬地的百姓,沒齒難忘。”
趙晉沒有料到,竟然是這個緣故。
而且燕王還將此事記了一年。
“燕王言重了。”
趙晉微搖了搖頭,“當時雲州郡的疫情極為嚴重,下官主要也是為了雲州郡的百姓。”
將藥方送出去,歸根結底,隻是順手罷了。
燕王笑了笑,沒有再與趙晉糾結此事。
趙晉不願意應下,他將這份恩情記在心上即可。
於趙晉而言,將這份方子送到各地,隻是舉手之勞。
於這些地方而言,這方子,乃是救命的良藥。
“方正山之事,是本王禦下不嚴。”
雙眼沒有焦距,耳邊仿佛還能聽見自己手腕的血滴落的聲音,像是閻王在一步步朝他靠近。
“方正山。”趙晉走至對方麵前,微微低下頭,“說吧,災銀在哪裏。”
“我想,你應當不會再想體會一次,是不是?”
方正山聽見聲音,抬頭看向趙晉,在看清趙晉的麵容時,整個人抖了一下,“我,我說。”
哪裏還有昨日的硬氣?
漆黑的房間,沒有任何聲音,隻有鮮血滴落的聲音,雙眼看不到任何東西。
明明隻是一日多的時間,方正山卻覺得自己已經被關在裏麵一年多了。
“災銀,災銀被埋在府衙的一個院子裏。”方正山徹底膽怯了,再來一次,他定然會崩潰。
趙晉詫異地揚了一下眉,“哪一個院子?”
“你住的那個院子。”
這可還真是燈下黑。
他們皆沒有想到,方正山會如此大大咧咧地將災銀藏在他們眼皮子底下。
但不得不說,如果不是方正山自己供出災銀在何處,他們估計不會想到搜查趙晉居住的院子,更遑論掘地了。
趙晉抬頭看向陳梟,對方立刻會意,轉身離開,帶人去趙晉院子裏挖災銀。
半個時辰後,趙晉住的院子裏堆了十萬兩雪白的銀子。
“枉河東郡的百姓如此愛戴他,方正山竟然將他們的救命銀子藏在地下。”
趙晉沉著眉眼,“他做的,可遠不止這些。”
想到賬冊上記錄的樁樁件件,趙晉的神情更是冷了幾分。
“方正山,隻會燕王一聲,便帶回汴州交給父皇處置。”
河東郡是燕王的屬地,方正山一案過於惡劣,而且牽扯到朝廷的賑災銀兩,故而須得交由大理寺或者趙乾處置。
隻是,他畢竟算是燕王的屬官,他們要將人帶走,至少得要知會燕王一聲。
趙晉點點頭,“讓人給燕王傳封信吧。”
災銀一案解決,河堤也已經修複,眾人的視線投注在剿匪一事上。
劫掠災銀的乃是河東郡山上的土匪,須得將他們一同押解進京。
再者,匪患的存在,總歸會影響到河東郡百姓的生活。
能夠殺掉押送災銀的這麽多人,這些土匪,可不是什麽善茬。
“剿匪一事,交給我。”陳梟抬眼沉聲道。
“本侯也去。”
“本殿也去。”
趙晉與趙行之的聲音不約而同地響起。
三人六目對視。
趙晉先發製人,“本侯武藝尚可,且上過戰場,陳校尉不必擔心。”
趙行之一挑眉,不甘落後,“本殿亦上過戰場,區區剿匪罷了。”
聽見兩人的話,陳梟:“……若是出事,下官不負責。”
“放心。”趙晉揚起嘴角笑道。
翌日一早,陳梟點齊兵馬,與趙晉和趙行之,三人一同前往盜匪的山寨所在處。
盜匪的山寨建在城郊的一座山上,這座山的地形並不複雜。
陳梟為了避免有人逃走,兵分四路。
趙晉與趙行之各領一路人馬。
趙晉憑靠敏銳的偵查能力,率領士兵悄無聲息地靠近了山寨。
因為知曉了方正山落網的消息,這些盜匪頗有些驚慌失措。
山寨的防守極為嚴密,趙晉藏在暗處,可以清晰看見守著寨門的盜匪神情帶著幾分緊張。
仿佛一點風吹草動都能撥動他們敏感的神經。
陳梟的信號彈在空中炸開,頓時引起了盜匪們的注意。
“那是什麽東西?信號彈?”一個盜匪驚呼出聲。
鎮守寨門的盜匪有些慌亂起來,他們看到了信號彈,卻沒有看見任何人。
趙晉眼睛緊緊盯著山寨,在心裏默念了十個數。
一字落下後,趙晉領著人,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與此同時,另外三麵亦各有一支軍隊朝山寨衝殺而去。
這群匪盜雖然窮凶極惡,可在麵對危機之時,所有人手忙腳亂,自亂陣腳,趙晉等人輕而易舉便將人悉數控製起來。
不願意投降的,陳梟沒有任何手軟,直接斬殺在寨中。
這場剿匪結束得非常快。
之後幾日,陳梟領著人,將河東郡周遭所有的匪盜悉數清剿幹淨。
而方正山的罪證,趙晉直接貼了布告,將方正山所犯之罪,一一寫出。
河東郡的百姓這才知曉,他們素來敬重的郡守大人,背地裏,竟然是這等惡徒。
整個河東郡一片嘩然。
數日後,趙晉等人沒有等來燕王的回信,而是等來了燕王本人。
“燕王?”
趙晉麵露詫異地道。
他話音剛剛落下,燕王已經走了進來。
“哈哈哈,辛苦幾位了。”
“燕王爺。”趙行之朝燕王微微頷首。
“見過燕王。”
燕王雙手朝前一攏,“四皇子殿下。”
趙行之身為趙乾之子,雖然燕王乃是趙行之的長輩,可他的身份要比燕王這位藩王更為貴重。
“不知宣平侯是何人?”燕王看著趙晉和陳梟,一時有些分不清兩人。
趙晉心下有些疑惑,麵上不顯,隻是道:“下官正是。”
聞言,燕王眼睛一亮,直接朝趙晉深深一拜。
趙晉大驚,連忙扶起燕王,“王爺這是何故?”
燕王重重歎了口氣,“一年前,若非是宣平侯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藥方,本王屬地內的百姓,還不知道要死去多少人。”
“本王一直想要找個機會當麵謝過宣平侯。”燕王爽朗地笑道:“這不,一聽聞宣平侯在此,本王立刻就過來了。”
“侯爺的大恩大德,本王與本王屬地的百姓,沒齒難忘。”
趙晉沒有料到,竟然是這個緣故。
而且燕王還將此事記了一年。
“燕王言重了。”
趙晉微搖了搖頭,“當時雲州郡的疫情極為嚴重,下官主要也是為了雲州郡的百姓。”
將藥方送出去,歸根結底,隻是順手罷了。
燕王笑了笑,沒有再與趙晉糾結此事。
趙晉不願意應下,他將這份恩情記在心上即可。
於趙晉而言,將這份方子送到各地,隻是舉手之勞。
於這些地方而言,這方子,乃是救命的良藥。
“方正山之事,是本王禦下不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