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蔦把自己的時間壓榨到了極致,在修行圈子中,像這樣的苦修並不罕見;少部分修士一輩子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下,把自己修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剩下的修士也多多少少在某個特殊的時期進行過這樣的極限修行。
候蔦屬於後者,他隻是在通玄後的這個特殊時期這樣壓迫自己,兩年還是沒問題的,但更長時間他也不敢保證;按道籍中對修行的指導,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也未必就是好事,總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決定修行結果的,不僅是時間,也是效率。
一月過去定靜中的他睜開了雙眼,歎了口氣。這一月下來,有得有失。
得在術,失在法。
幾個術法方麵各有進境,進步最大的竟然是自然道體,這源自於他在上境時和自然完美的契合,無心插柳,綠樹成蔭。
禦劍術同樣進展飛快,這得益於他大量的飛行嚐試,不僅是在固定的飛行時間,隻要累了倦了煩了心情鬱悶了,最好的解乏方式就是出去飆一圈。
飆著隧著,也就把飛行當成了自己的本能,他估計再有兩個月,飛行再也不會成為他的障礙,不需要刻意的去控製,就可以開始一邊飛行一邊放劍了。
劍形真解的訓練也還不錯,因為處身環境是白楊林中,所以難度比正常空闊場地就要難上很多,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隻有在更複雜的環境下飛劍收放自如,才能在真正的戰鬥中得心應手,這個道理不難懂。
現在他的飛劍還遠沒達到神識的極限,但也把距離延伸到了三十丈,勉強可以算是一名真正的劍修了。
麻煩在於兩個功法,三宵雷法正則進境緩慢,土遁術慢如龜爬,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這兩個功法選擇的人偏少的原因,即使有人選,也大都作為補助功法,而他卻一下子就選了兩個。
一月修行下來,原因大概也能找到,三宵雷法正則需要比較特殊的環境,最好是個終年雷電不斷的地方,但在大陸上,這樣的地方卻是不多。
土遁術之所以選擇的人少,施展猥瑣隻是一方麵,但修行難度卻為五行功法之最,這就是其強悍地下能力的代價。
大部分修士即使想修土遁,他們也會在主功法有所成後再嚐試,這樣就不會耽誤修行進度。
他的倒推體係在殘酷的事實麵前撞的頭破血流,這就是相信自己卻不信任經驗所交的學費。不是不該自信,而是你得有自信的本錢。
還想堅持一下,對自己的修行計劃稍微調整,改成早晚修土遁,中課修三宵;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可拘泥主補功法的次序,哪個修的快就先修哪個。
但也就在此時,他內心中有了換一個正常功法的心思。三宵雷法正則不可能換,這關係到飛劍的根本,那就隻能換土遁。
也許,六脈黃庭定論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個月後白楊林上空有一道劍光劃過,準確的把一棵白楊樹的枯枝修剪清,接著身形一閃,一個人影站在白楊樹頂,隨著風擺楊蕩,上下起伏。
近百日下來,苦樂參差,順的越順,滯的更滯。
自然道體下,他的身體機能已經達到了一個小成的境界,這條路選得不錯;也是他的直覺所在,既然紫府的留存觀瞻是株劍蘭,那當然要自然道體才能給它最大的支撐,你非要弄個火道體出來,就是不知所謂。
飛行和飛劍的結合開始漸入佳境,當飛行不需要刻意控製而是念動而翔,當飛劍的收發已經成為本能就像是人的呼吸那麽兩相結合之下,就形成了一名劍修的縱劍基礎。
他的飛劍已經能在最大神識範圍內操控自如,也能發揮出來丹田法力的最大威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他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修為進境緩慢,神識自然也展不開,這樣的狀態下就算是他飛劍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可以學
習劍術的程度,但和別人相比也是頗有不如的。
通玄境修士的神識天花板在裏許左右,他現在卻隻有可憐的五十丈,就意味著他拿著匕首和人家長劍對刺…
技巧的作用大大降低,戰鬥能力被幾個硬性指標框住,距離,速度,威力,他全是短板。
看的比別人近,打的比別人短,威力和持久力也不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他的修為比別人低!
突然明白了遊隼之的道理,隻要我看的不比你近,打的不比你短,那麽我就能用深厚的修為來拖垮你!
而他,首先排除的就是這個正確答案。
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最後再掙紮半年;如果半年後情況沒有改善,他會回到錦城調換功法,把土遁改成六脈黃庭定論。
入道半年改功法,就是對自信心的一次巨大打擊,影響是深遠的,決定了他在未來的修行過程中會越來越偏向保守,越來越相信前人的經驗,越來越不敢特立獨行,也就會越來越平庸。
這些,本來如果他有一個稱職的師傅長輩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他沒有。
再次修改修行計劃把早中晚三課都改成土行遁,做最後一搏;因為土行遁的進展雖慢,但好歹還在爬,而三宵雷法正則幹脆就爬都不爬,這門功法對環境的要求實在是太高,尤其是在入門階段。
至於三門劍術,有兩門他不打算開始,而是希望把根基打得更牢固些,這樣在以後的劍術修行中才會事半功倍。唯一準備開始修練的是隨形劍附,這決定了他有沒有近身的機會;對現在的他來說,近身劍術已經成了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特長,這一點如果再丟了,他真的就一無是處了。
他有點沒想明白,為什麽他一個好好的低境界強者,這一上到嶄新的境界就變成軟腳蝦了呢?
修行圈子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小時了得,大則了了,就是修行的魅力所在,也是很多修士對同境界強者並不服氣的原因,老子隻要再往上爬一步,說不定就壓你一頭呢?
半年,這是他最後的倔強。
候蔦屬於後者,他隻是在通玄後的這個特殊時期這樣壓迫自己,兩年還是沒問題的,但更長時間他也不敢保證;按道籍中對修行的指導,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也未必就是好事,總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決定修行結果的,不僅是時間,也是效率。
一月過去定靜中的他睜開了雙眼,歎了口氣。這一月下來,有得有失。
得在術,失在法。
幾個術法方麵各有進境,進步最大的竟然是自然道體,這源自於他在上境時和自然完美的契合,無心插柳,綠樹成蔭。
禦劍術同樣進展飛快,這得益於他大量的飛行嚐試,不僅是在固定的飛行時間,隻要累了倦了煩了心情鬱悶了,最好的解乏方式就是出去飆一圈。
飆著隧著,也就把飛行當成了自己的本能,他估計再有兩個月,飛行再也不會成為他的障礙,不需要刻意的去控製,就可以開始一邊飛行一邊放劍了。
劍形真解的訓練也還不錯,因為處身環境是白楊林中,所以難度比正常空闊場地就要難上很多,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隻有在更複雜的環境下飛劍收放自如,才能在真正的戰鬥中得心應手,這個道理不難懂。
現在他的飛劍還遠沒達到神識的極限,但也把距離延伸到了三十丈,勉強可以算是一名真正的劍修了。
麻煩在於兩個功法,三宵雷法正則進境緩慢,土遁術慢如龜爬,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這兩個功法選擇的人偏少的原因,即使有人選,也大都作為補助功法,而他卻一下子就選了兩個。
一月修行下來,原因大概也能找到,三宵雷法正則需要比較特殊的環境,最好是個終年雷電不斷的地方,但在大陸上,這樣的地方卻是不多。
土遁術之所以選擇的人少,施展猥瑣隻是一方麵,但修行難度卻為五行功法之最,這就是其強悍地下能力的代價。
大部分修士即使想修土遁,他們也會在主功法有所成後再嚐試,這樣就不會耽誤修行進度。
他的倒推體係在殘酷的事實麵前撞的頭破血流,這就是相信自己卻不信任經驗所交的學費。不是不該自信,而是你得有自信的本錢。
還想堅持一下,對自己的修行計劃稍微調整,改成早晚修土遁,中課修三宵;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可拘泥主補功法的次序,哪個修的快就先修哪個。
但也就在此時,他內心中有了換一個正常功法的心思。三宵雷法正則不可能換,這關係到飛劍的根本,那就隻能換土遁。
也許,六脈黃庭定論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個月後白楊林上空有一道劍光劃過,準確的把一棵白楊樹的枯枝修剪清,接著身形一閃,一個人影站在白楊樹頂,隨著風擺楊蕩,上下起伏。
近百日下來,苦樂參差,順的越順,滯的更滯。
自然道體下,他的身體機能已經達到了一個小成的境界,這條路選得不錯;也是他的直覺所在,既然紫府的留存觀瞻是株劍蘭,那當然要自然道體才能給它最大的支撐,你非要弄個火道體出來,就是不知所謂。
飛行和飛劍的結合開始漸入佳境,當飛行不需要刻意控製而是念動而翔,當飛劍的收發已經成為本能就像是人的呼吸那麽兩相結合之下,就形成了一名劍修的縱劍基礎。
他的飛劍已經能在最大神識範圍內操控自如,也能發揮出來丹田法力的最大威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他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修為進境緩慢,神識自然也展不開,這樣的狀態下就算是他飛劍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可以學
習劍術的程度,但和別人相比也是頗有不如的。
通玄境修士的神識天花板在裏許左右,他現在卻隻有可憐的五十丈,就意味著他拿著匕首和人家長劍對刺…
技巧的作用大大降低,戰鬥能力被幾個硬性指標框住,距離,速度,威力,他全是短板。
看的比別人近,打的比別人短,威力和持久力也不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他的修為比別人低!
突然明白了遊隼之的道理,隻要我看的不比你近,打的不比你短,那麽我就能用深厚的修為來拖垮你!
而他,首先排除的就是這個正確答案。
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最後再掙紮半年;如果半年後情況沒有改善,他會回到錦城調換功法,把土遁改成六脈黃庭定論。
入道半年改功法,就是對自信心的一次巨大打擊,影響是深遠的,決定了他在未來的修行過程中會越來越偏向保守,越來越相信前人的經驗,越來越不敢特立獨行,也就會越來越平庸。
這些,本來如果他有一個稱職的師傅長輩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他沒有。
再次修改修行計劃把早中晚三課都改成土行遁,做最後一搏;因為土行遁的進展雖慢,但好歹還在爬,而三宵雷法正則幹脆就爬都不爬,這門功法對環境的要求實在是太高,尤其是在入門階段。
至於三門劍術,有兩門他不打算開始,而是希望把根基打得更牢固些,這樣在以後的劍術修行中才會事半功倍。唯一準備開始修練的是隨形劍附,這決定了他有沒有近身的機會;對現在的他來說,近身劍術已經成了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特長,這一點如果再丟了,他真的就一無是處了。
他有點沒想明白,為什麽他一個好好的低境界強者,這一上到嶄新的境界就變成軟腳蝦了呢?
修行圈子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小時了得,大則了了,就是修行的魅力所在,也是很多修士對同境界強者並不服氣的原因,老子隻要再往上爬一步,說不定就壓你一頭呢?
半年,這是他最後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