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紀,他們是我的左右護衛,今日本是來遊玩的,就是趕巧碰上了這件事。”
延昌帝瞎掰了一層身份,將何之商袁令超定義為左右護衛。
“……”護衛也行吧,袁令超心裏想著,對巧巧道,“你與三少夫人得找個地方住下來,不然得流落街頭了。”
關府看狀況是不願收留三少夫人巧巧母女了,袁令超倒是想請她們去客棧暫住,再不濟也能到她的侯府暫住。
不過有個問題是,三少夫人她們怎麽想
“我想帶著這孩子去她的外婆家避避。”
三少夫人姓王,單名珊,王珊的父母是務農的農民,兄弟姐妹不多,一共三個,她是最小的。
由於家境貧寒,而且那時候的王父生了重病,需要一筆錢,王珊被逼無奈嫁進關府。比起她的大姐幸運的地方在於,三公子是一個厚道的人,對她挺好的。
她的大姐被土豪惡霸看中強納為妾,沒過幾年就死了,王父王母去官府申訴還被轟了出去。
人命真的不值錢,特別是她們這些平民百姓,哪個當官的真的願意高看她們一眼
大姐死得無聲無息,那家土豪一樣無法無天,為所欲為,她答應關府的親事也有借力打力,替大姐報仇的意思。
三公子幫她出麵,解決了那戶人家,並找到大姐的屍骨重新安葬,單從這點來說,王珊比誰都高興。
去王家嗎
袁令超不置可否,“既然這樣,王夫人,你帶著巧巧先去一下慈恩撫育堂。那裏收留了一批無家可歸的婦女兒童,你們也能去,有專人照顧,也有專人教你們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繡花紡織,種棉花等等。”
“是這樣嗎”
王珊欣喜若狂,她和巧巧注定要自己獨立生活的,在此基礎上,最好學些一技之長,謀生才有望。
“不騙你,我認識那裏的老板,她啊,豪氣爽朗,義薄雲天。”
袁令超說的是盛佩君。
先前她跟盛佩君提及收留這些孤寡老人的地方時,盛佩君便動心要去建一家慈恩撫育堂,不但是有了正式的地方,而且順帶幫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找一些雜活去幹。
就連大人們也每日高高興興地去學一些新技巧,比如紡織種花,刺繡廚藝,什麽都行。
婦女的生命力是極其頑強的,她們擁有強大的意誌力,隻要一去開發,就會爆發出璀璨的光芒。
王珊眼裏已有了淚水,“好,在此謝謝小公子了。”
王珊巧巧母女決定去慈恩撫育堂,反正不需要多久,就一陣子。
王珊的家裏也不至於養不起她們母女,隻是日子苦了點。
農家的丫頭不怕苦,不怕窮,就怕沒有生存希望。
與王珊母女的相遇說袁令超難以忘懷的經曆,她們的故事,深刻折射出那些隱在男人背後的女性苦難。
男人不在意女人,但她能幫女人。
回去時,延昌帝問袁令超:“你是想到了什麽嗎”
“我想建女子學堂,就和慈恩撫育堂一樣,幫助她們渡過難關。”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她最喜歡的杜甫詩句,這句詩也能代表她的心情。
願天下千千萬女子能在屬於自己的天地下自由飛翔,自由活動。
“令超所想極妙,敢想敢做。”
何之商讚揚道。
袁令超的俠氣是他所敬佩的,不為五鬥米折腰,也不為別人所左右,她有自己的風骨。
袁令超道:“這個學堂的大名,我暫時想不到名字,具體章程得我和盛老板聊過後再敲定吧。”
“如果學堂的大名未定,不如由我來賜名吧,就叫明德學堂,何以致遠人當明德。”
延昌帝敲定了學堂的大名叫明德學堂。
袁令超喃喃自語,“明德學堂,嗯,挺好的,感謝……老爺賜名。”
“我也隻是幫忙想想,具體的你們去操心吧。”
延昌帝不會插手管袁令超辦學堂的事情,這種事情說白了屬於袁令超的私事,他最多不反對。
“明德學堂的夫子學生,以及每日課表,最好都得考慮清楚。”
一個學堂不能沒有先生,總不至於要袁令超盛佩君全權負責吧,那要累死她們吧。
況且,這種學堂應該說不收錢的,屬於基礎性質的掃盲認字,那就最好請一些民間識字認字的秀才書生,或者是懂字的部分女子來學堂教書。
袁令超若有所思,“人選方麵我會請方雪柔和我的三個表姐幫忙,另外,慈恩堂那兒我也要拜托人經常過去,畢竟那裏有很多人在住。”
慈恩堂人多,位置落於城中,每天都有相當數量的婦女兒童過來居住,她們居無定所,或家破人亡,或離散家庭,或被拋棄。
不收留她們,她們隻能當乞丐了。
“那很好,方小姐是有名的才女,她一來,大家都會蜂擁而至。”
何之商不反對這種建議,方雪柔柯學冰皆為才女,肯來學堂已經是為學堂吸引了一波生源。
學堂再是免費收學生,那也是有條件的,家庭條件好的不在這範圍,隻收附近的平民家的孩子。
女孩子沒有機會讀書認字,過早地留在家裏做農活,長大後被許配夫家,用高價彩禮幫她們的兄弟換來一筆不菲的嫁妝。
這樣的人生,太苦太痛,袁令超想幫幫她們,不圖什麽,有錢人家的孩子選擇多一點,普通人家的女孩有這機會嗎
“令超,盡管放心去做,這一切都是你可以做的。”
出一趟門,然後就被關夫人的八卦吸引了注意力,延昌帝都有心整頓一下民間的溺斃女嬰現象了,以後可以適當減免入口稅,並嚴令禁止民間私自溺斃女嬰,有違者當拘押十年,杖打一百二十下。
有如此賞罰下,他不信有人肯冒天下之大不韙跟朝廷作對。
袁令超點頭,一路無話。
護送延昌帝回宮後,袁令超本想返回英國公府,可何之商叫住了她。
“令超,我們談談吧。”對眼前賽若月仙的女子,何之商既懷著一種敬佩之情,心裏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情愫。
他對袁令超越來越注意了,從她的一顰一笑,再到她的一舉一動,就好像她時時刻刻牽動了他的心。
“好,我們去那兒聊吧。”
附近有處茶攤,二人相繼走去,老板娘熱情地吆喝,端來茶碗,何之商對老板娘說:“再來兩碗湯圓,麻煩了。”
“哎,兩碗湯圓。”
此處的茶攤也做湯圓,湯圓甜,也好吃,何之商吃過一次後念念不忘,此次再來,也要再吃一次。
袁令超笑著說:“你喜歡吃甜的啊。”
何之商外表如霽風明月,根本就看不出他對這類甜品有這般愛好。
“喜歡談不上,隻是覺得湯圓很甜,很好吃,有我老家的味道。”
離開老家好一陣了,何之商也很想念家鄉了。
伯父伯母年事已高,雖然他們身邊不缺人服侍孝順,但終究不是他在身旁,很是擔心。
“我很小時,爹爹和娘就走了,他們本分老實,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卻無藥治病,沒錢治不起,就隻能等死了。”
何之商語氣低沉,“伯父伯母算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做一些小本買賣,手頭有積蓄,曾也幫了我爹娘找大夫治病,但他們不想連累伯父伯母,一直省吃儉用,治病的錢也省下,這才一病不起,離開了我。在我無依無靠時,是他們接過了我,撫養照顧我,他們沒有孩子,我是他們的依靠牽掛。”
何之商對伯父伯母的感情很深,比起早早離去的親生父母,伯父伯母明顯陪著他更長時間。
更別提,伯父伯母的教育讓他受益匪淺,他怎麽能遺忘伯父伯母
袁令超道:“你有伯父伯母疼愛你,那是無比幸運的事情了。”
她在前世別說父母了,連親人也見不到幾個,很小就跟著boss謀生,後來成為特工之王,她也最多是找找當年收留了她給她錢的好心人,還恩情。
對親生父母,她一點眷戀也沒有,反正人都走了,何必想太多
何之商留戀伯父伯母,那是合情合理。
“令超,你知道嗎我跟伯父伯母曾經說過一句話,他們想給我找個未婚妻,說是我遲早要成家立業,不能沒有妻子。我說,我的妻子必定得我心儀選擇,而非被選擇。”
何之商說到這裏時,神色溫柔。
袁令超一愣,這人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
“自己選擇一個人,從心選擇,我的伯父伯母沒有反對,直到現在,我也是孑然一身,睡除了隨從就是公務,我的生活如此單調,我也甘之如飴。隻是……”
何之商頓了頓,“陛下和皇後提起你後,我突然改變了主意,要是能跟這樣一個女子牽著手,度過餘生,那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我不敢說自己多麽優秀,多麽有錢,甚至我連權勢充其量是五品官,未有揚名。”
“令超,你的意見呢”
延昌帝瞎掰了一層身份,將何之商袁令超定義為左右護衛。
“……”護衛也行吧,袁令超心裏想著,對巧巧道,“你與三少夫人得找個地方住下來,不然得流落街頭了。”
關府看狀況是不願收留三少夫人巧巧母女了,袁令超倒是想請她們去客棧暫住,再不濟也能到她的侯府暫住。
不過有個問題是,三少夫人她們怎麽想
“我想帶著這孩子去她的外婆家避避。”
三少夫人姓王,單名珊,王珊的父母是務農的農民,兄弟姐妹不多,一共三個,她是最小的。
由於家境貧寒,而且那時候的王父生了重病,需要一筆錢,王珊被逼無奈嫁進關府。比起她的大姐幸運的地方在於,三公子是一個厚道的人,對她挺好的。
她的大姐被土豪惡霸看中強納為妾,沒過幾年就死了,王父王母去官府申訴還被轟了出去。
人命真的不值錢,特別是她們這些平民百姓,哪個當官的真的願意高看她們一眼
大姐死得無聲無息,那家土豪一樣無法無天,為所欲為,她答應關府的親事也有借力打力,替大姐報仇的意思。
三公子幫她出麵,解決了那戶人家,並找到大姐的屍骨重新安葬,單從這點來說,王珊比誰都高興。
去王家嗎
袁令超不置可否,“既然這樣,王夫人,你帶著巧巧先去一下慈恩撫育堂。那裏收留了一批無家可歸的婦女兒童,你們也能去,有專人照顧,也有專人教你們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繡花紡織,種棉花等等。”
“是這樣嗎”
王珊欣喜若狂,她和巧巧注定要自己獨立生活的,在此基礎上,最好學些一技之長,謀生才有望。
“不騙你,我認識那裏的老板,她啊,豪氣爽朗,義薄雲天。”
袁令超說的是盛佩君。
先前她跟盛佩君提及收留這些孤寡老人的地方時,盛佩君便動心要去建一家慈恩撫育堂,不但是有了正式的地方,而且順帶幫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找一些雜活去幹。
就連大人們也每日高高興興地去學一些新技巧,比如紡織種花,刺繡廚藝,什麽都行。
婦女的生命力是極其頑強的,她們擁有強大的意誌力,隻要一去開發,就會爆發出璀璨的光芒。
王珊眼裏已有了淚水,“好,在此謝謝小公子了。”
王珊巧巧母女決定去慈恩撫育堂,反正不需要多久,就一陣子。
王珊的家裏也不至於養不起她們母女,隻是日子苦了點。
農家的丫頭不怕苦,不怕窮,就怕沒有生存希望。
與王珊母女的相遇說袁令超難以忘懷的經曆,她們的故事,深刻折射出那些隱在男人背後的女性苦難。
男人不在意女人,但她能幫女人。
回去時,延昌帝問袁令超:“你是想到了什麽嗎”
“我想建女子學堂,就和慈恩撫育堂一樣,幫助她們渡過難關。”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她最喜歡的杜甫詩句,這句詩也能代表她的心情。
願天下千千萬女子能在屬於自己的天地下自由飛翔,自由活動。
“令超所想極妙,敢想敢做。”
何之商讚揚道。
袁令超的俠氣是他所敬佩的,不為五鬥米折腰,也不為別人所左右,她有自己的風骨。
袁令超道:“這個學堂的大名,我暫時想不到名字,具體章程得我和盛老板聊過後再敲定吧。”
“如果學堂的大名未定,不如由我來賜名吧,就叫明德學堂,何以致遠人當明德。”
延昌帝敲定了學堂的大名叫明德學堂。
袁令超喃喃自語,“明德學堂,嗯,挺好的,感謝……老爺賜名。”
“我也隻是幫忙想想,具體的你們去操心吧。”
延昌帝不會插手管袁令超辦學堂的事情,這種事情說白了屬於袁令超的私事,他最多不反對。
“明德學堂的夫子學生,以及每日課表,最好都得考慮清楚。”
一個學堂不能沒有先生,總不至於要袁令超盛佩君全權負責吧,那要累死她們吧。
況且,這種學堂應該說不收錢的,屬於基礎性質的掃盲認字,那就最好請一些民間識字認字的秀才書生,或者是懂字的部分女子來學堂教書。
袁令超若有所思,“人選方麵我會請方雪柔和我的三個表姐幫忙,另外,慈恩堂那兒我也要拜托人經常過去,畢竟那裏有很多人在住。”
慈恩堂人多,位置落於城中,每天都有相當數量的婦女兒童過來居住,她們居無定所,或家破人亡,或離散家庭,或被拋棄。
不收留她們,她們隻能當乞丐了。
“那很好,方小姐是有名的才女,她一來,大家都會蜂擁而至。”
何之商不反對這種建議,方雪柔柯學冰皆為才女,肯來學堂已經是為學堂吸引了一波生源。
學堂再是免費收學生,那也是有條件的,家庭條件好的不在這範圍,隻收附近的平民家的孩子。
女孩子沒有機會讀書認字,過早地留在家裏做農活,長大後被許配夫家,用高價彩禮幫她們的兄弟換來一筆不菲的嫁妝。
這樣的人生,太苦太痛,袁令超想幫幫她們,不圖什麽,有錢人家的孩子選擇多一點,普通人家的女孩有這機會嗎
“令超,盡管放心去做,這一切都是你可以做的。”
出一趟門,然後就被關夫人的八卦吸引了注意力,延昌帝都有心整頓一下民間的溺斃女嬰現象了,以後可以適當減免入口稅,並嚴令禁止民間私自溺斃女嬰,有違者當拘押十年,杖打一百二十下。
有如此賞罰下,他不信有人肯冒天下之大不韙跟朝廷作對。
袁令超點頭,一路無話。
護送延昌帝回宮後,袁令超本想返回英國公府,可何之商叫住了她。
“令超,我們談談吧。”對眼前賽若月仙的女子,何之商既懷著一種敬佩之情,心裏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情愫。
他對袁令超越來越注意了,從她的一顰一笑,再到她的一舉一動,就好像她時時刻刻牽動了他的心。
“好,我們去那兒聊吧。”
附近有處茶攤,二人相繼走去,老板娘熱情地吆喝,端來茶碗,何之商對老板娘說:“再來兩碗湯圓,麻煩了。”
“哎,兩碗湯圓。”
此處的茶攤也做湯圓,湯圓甜,也好吃,何之商吃過一次後念念不忘,此次再來,也要再吃一次。
袁令超笑著說:“你喜歡吃甜的啊。”
何之商外表如霽風明月,根本就看不出他對這類甜品有這般愛好。
“喜歡談不上,隻是覺得湯圓很甜,很好吃,有我老家的味道。”
離開老家好一陣了,何之商也很想念家鄉了。
伯父伯母年事已高,雖然他們身邊不缺人服侍孝順,但終究不是他在身旁,很是擔心。
“我很小時,爹爹和娘就走了,他們本分老實,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卻無藥治病,沒錢治不起,就隻能等死了。”
何之商語氣低沉,“伯父伯母算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做一些小本買賣,手頭有積蓄,曾也幫了我爹娘找大夫治病,但他們不想連累伯父伯母,一直省吃儉用,治病的錢也省下,這才一病不起,離開了我。在我無依無靠時,是他們接過了我,撫養照顧我,他們沒有孩子,我是他們的依靠牽掛。”
何之商對伯父伯母的感情很深,比起早早離去的親生父母,伯父伯母明顯陪著他更長時間。
更別提,伯父伯母的教育讓他受益匪淺,他怎麽能遺忘伯父伯母
袁令超道:“你有伯父伯母疼愛你,那是無比幸運的事情了。”
她在前世別說父母了,連親人也見不到幾個,很小就跟著boss謀生,後來成為特工之王,她也最多是找找當年收留了她給她錢的好心人,還恩情。
對親生父母,她一點眷戀也沒有,反正人都走了,何必想太多
何之商留戀伯父伯母,那是合情合理。
“令超,你知道嗎我跟伯父伯母曾經說過一句話,他們想給我找個未婚妻,說是我遲早要成家立業,不能沒有妻子。我說,我的妻子必定得我心儀選擇,而非被選擇。”
何之商說到這裏時,神色溫柔。
袁令超一愣,這人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
“自己選擇一個人,從心選擇,我的伯父伯母沒有反對,直到現在,我也是孑然一身,睡除了隨從就是公務,我的生活如此單調,我也甘之如飴。隻是……”
何之商頓了頓,“陛下和皇後提起你後,我突然改變了主意,要是能跟這樣一個女子牽著手,度過餘生,那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我不敢說自己多麽優秀,多麽有錢,甚至我連權勢充其量是五品官,未有揚名。”
“令超,你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