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這座山


    曾雲風看了看,蛛兒指向的是旁邊的另外一座山,這兩座山在地圖上向北的方向上且是呈一個倒八字形,旁邊蛛兒那座曾雲風已經指出來的中原人稱為燕然山,而另外一邊上麵寫的是不兒罕山,可是曾雲風知道那裏就是狼居胥山。


    這個地方就是當年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打到的地方,也就是封狼居胥的地方。


    看到這地圖的那一刻,曾雲風腦中就浮現了當年跟朱棣順著大興安嶺的草原一路北上打到斡難河畔看日落的情形。


    當時狼居胥山就在他們眼前,可是朱棣就是止步於此,再也無法再向前一步,而且在回軍的途中病死,功虧一簣,北伐大業戛然而止,最後也沒能將瓦剌真正的征服。


    五征蒙古實際上是骨頭蛇尾,最後不了了之。


    在朱棣以後整個戰爭形勢就變成了戰略相持,宣德皇帝朱瞻基根本無力深入進攻草原,隻維持邊境的安寧。


    而朱瞻基他的兒子朱祁鎮,隻要一提到朱祁鎮,曾雲風就來氣,這個敗家子把大明朝精銳一朝盡喪,差一點就亡了國。


    同樣大明朝與草原部落的戰爭形式在此發生了攻守偏轉,從此邊境不寧,一直到明王朝結束,邊患從來沒有斷絕過。


    這是曾雲風為什麽如此憂心的原因,蒙古人看似王朝敗落,可是實際上草原仍然有極深的力量。


    曾雲風將目光投向草原上被兩座山脈分成三塊比較大的區域,燕然山狼居胥山將漠北分割開來三大區域,而在這三個區域旁邊還有兩座山脈,這兩座山脈是大興安嶺和阿爾泰山。


    這四條山脈中間夾著三個大草原和盆地組成了現如今的漠北。


    而這漠北就是草原人休養生息的地方,而這漠北之地和中原之間夾著兩塊大漠戈壁,正好就阻撓了中原王朝進攻的路線,這兩塊大漠就在河套之地的正北和西北處。


    當年朱棣五征蒙古走的都是出燕山之後大興安嶺腳下的草場。


    大興安嶺西麓有著豐富的水草形成了兩個大的草場,由南向北分別就是現在的xlgl草原和hlbe大草原。


    而之所以不能從整個地圖的中間那塊大漠戈壁出征,就是因為戈壁隻方便那些草原部落出征,並不方便像中原農耕民族這樣有大量步軍的大軍出征。


    這塊大漠那裏不僅有風沙,同樣水資源匱乏,如果不是當地人做向導很難找到水源,萬一出現水源問題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這兩個大漠地形直接就導致了漠北和漠南之間有一塊天然的屏障,可是這道屏障對於草原部族來說並不是巨大的阻礙,可是對於農耕民族來說,這兩塊巨大的大漠卻是巨大的阻礙。


    所以即使是當年朱棣打到斡難河畔,已經打到忽蘭忽失溫的旁邊,可是依然無法將瓦剌聯軍趕盡殺絕,瓦剌甚至最後起死回生,其原因便是補給線太長,曾雲風當年還獻上就食於敵的殘忍策略。


    曾雲風又將目光投向最後一塊地方,那塊地方就是阿爾泰山和燕然山中間的那塊大湖盆地,那塊大湖盆地就是瓦剌部最後的休養生息之地,而那塊八大湖盆地之間三麵都是山脈,唯獨有一個方向是出口,這個出口卻正好朝著大漠,這個大湖盆地完完全全是一塊天然的休養生息舔舐傷口的好地方。


    當年在漢朝時,大湖盆地這裏是匈奴單於分封給右賢王的地方。


    而想要打下這裏的大湖盆地,則必須要打下準格爾盆地,否則想要從中原攻擊漠北,光是戰略補給線就能拖死曾雲風。


    這也是曾雲風為什麽要控製西域的原因之一,從中原路途不便,補給線繞了一個大圈子,可是說是要走完現今半個nmg地圖和再加上半個蒙古地圖,補給線長到令人崩潰。


    可是從西域準格爾盆地卻可以越過阿爾泰山脈直奔大湖盆地,配合燕山出擊的軍隊就可以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到時候就可以真真正正的統治這片草原,讓草原人無路可走。


    當然如果蒙古人真的下得了決心往北路走,曾雲風也就決定放他們一馬,到時候就看老天爺能不能讓他們活下去了,越往北天氣越冷,曾雲風可不會損兵折將往北處打。


    在那些地方基本已經超過溫帶地區,年降水量也很低,基本無法形成大規模的遊牧群,甚至有些地方都已經涉及到北極圈內,天氣是異常寒冷,進入到北極圈內的地方更是有極晝和極夜,一般人去那裏生活,純粹就是自己找死。


    當前這個時代,森林、山川、河流、海洋可並不像後世人感覺的那麽美好。


    不管是森林也好,河流也好,還是山川也好,對人類來說大多區域還是屬於蠻荒之地,甚至未曾開辟過的地方。


    南方雨林有很多的螞蟥蚊蟲肆虐,山中更有野獸橫行,李白之所以做蜀道難其中未嚐沒有親身經曆這樣的痛苦。


    隻不過因為宋室南遷,江南地區得以開發,所以這江南地區才慢慢地適宜人生存,可是當前這個時代,往北去那些地方根本就是沒開發的地域,想要在那裏開出一片地來,要花很大的代價。


    明王朝之所以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邊境安寧沒有解決。


    很多中原王朝的滅亡都和邊境安寧有著莫大的關係,外因和內因加在一起,有很大的可能把整個國家都給搞癱瘓了。


    長城是需要修的,尤其是在當前這個時候,即使發展到一定時間段可以抵抗草原人的入侵,可是卻無法抵抗每一個點,因為邊境戰線實在太長了。


    曾雲風朝著地圖看去,眼光分別落在幾個點上。


    第一河西走廊,第二,河套平原旁的賀蘭山、狼山,陰山以及燕山。


    黃河百害,唯富河套,從賀蘭山,狼山、陰山、大青山幾個山脈圍著黃河形成了幾個小平原,而這幾個平原,卻是成為了草原民族養馬的牧場。


    一旦被草原民族控製著這裏,後果也很糟糕,一旦草原民族控製了這裏,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就是巨大的威脅。


    當年西夏控製了賀蘭山,便在那裏建立了西夏政權,而陰山地區向東一點點就是現如今的大同和張家口。


    而在大同和張家口北邊也有兩個小型的平原,同樣適合放牧,這對整個中原地區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同樣黃河再往上遊是河西走廊,控製了這裏,便是扼住了西域與中原的通道和咽喉,這裏太過重要,也太過艱難。


    幾個河套平原又是幾個孤立的地方,中間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漠很難聯係起來,這也導致了中原民族很難長時間的控製這塊地域。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在影視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步武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步武林並收藏活在影視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