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語是沒法子當眾與人說,董虎對前隴西郡太守李寬、縣令孫營、南部校尉李全不滿,當著蔡邕的麵將他們臭罵了一頓後,廳堂氣氛就差了許多,再加上養子董嗣忠送來的金城塞內太平道事情後,董虎、董瑁兩兄弟心下都有些隱憂、擔憂,接風宴會也在壓抑氣氛中早早的結束。


    大漢朝做官有個“三互法”潛規則,就比如董卓是臨洮人,手下大將徐榮是遼西人,徐榮手下將領陳九是武威人,董卓、徐榮、陳九這三人就不能在臨洮、遼西、武威三地任職,即便看起來董卓與陳九沒有直接關係,甚至從未見過麵,但若陳九任職武威郡太守,董卓就不能前去任職。


    這種潛規則與大漢朝特殊的選官製度有關,大漢朝的入仕途徑很窄,往往一地太守或一軍主將下麵的大小官吏並不是朝廷任命,而是太守或將領自己招募任命,這就像是皇帝與大臣的“君臣、父子”關係,雙方關係遠不是官僚中“屬僚”關係那麽簡單。


    大漢朝的“主公”關係一旦確定下來,無論下麵的“臣子”跑去哪裏,都得老老實實聽話,否則就會被世人唾棄,這也是為何許多名士不願意被一些人征募,即便名士可能會獲得很高的地位,可一旦應征為吏,這輩子都要被貼上了標簽,想不忠都難。


    大漢朝因“三互法”緣故,世家豪門了幾百年的大族,尤其是中原人丁眾多的州郡,世家豪門反而沒法子成為刺史或太守,以至於有些地方常年缺失一地主官,而這也給了內廷宦官機會,因為宦官的門人不是世家豪門,關係沒那麽複雜,受到“三互法”影響很低,跑去哪裏任刺史或太守都沒有限製。


    可宦官貪婪,弄的地方烏煙瘴氣,也激起了無數當地世家豪門的不滿,這就又有了蔡邕上表廢置“三互法”一事,老好人認為“三互法”影響了賢達官吏治理天下,但這觸動了宦官們的利益,也因此被宦官打壓,隻讓他在雒陽寫書、刻碑什麽的。


    蔡邕上奏罷置“三互法”一事,朝臣文武、地方無數大小官吏紛紛支持,朝廷也就廢棄了三互法,要不然狄道李家李參是不可能任職隴西郡太守的,李寬的兒子李全也做不了隴西郡南部校尉。


    董家的根基在臨洮,臨洮是小了點,所處的位置也偏僻,可也正因處於邊緣,董家才得以安穩,才有可能潛龍在淵,董虎想不明董卓為何要舍棄根基地,但這是董卓的私事,他並不想太過插手,省的讓脾氣暴躁的董卓不喜。


    但董虎對狄道李家卻很是惱怒,不足一年就把家鄉弄得烏煙瘴氣,很有種風雨欲來的叛亂感覺,這也讓他不願給李寬好臉色。


    在接風宴上,董虎知道了蔡邕的真正目的,但他並未太過在意,若老好人願意,做金城郡太守,在允吾城治理金城郡也沒問題,但他知道,僅憑自己是董部、河湟羌王一條,蔡邕就不可能與他建立起“主公”關係,頂多是後來宋明王朝的流官與土司的關係,即便如此,董虎心下也是願意的。


    將麵色慘白的李寬、孫營等人送走後,又讓人將蔡邕安置了,董虎、董瑁兩人才能獨坐歎息。


    董瑁對董虎的性子最是了解,在他稍微透露些“天下大亂”的苗頭後,心下就成了一團亂麻,但他不知道董虎是從何處看出來的。


    一壺熱茶兩茶盞,兩兄弟就著棋盤對坐……


    “啪。”


    董瑁落下一枚黑子,心緒亂了,落下的子也很隨意,一邊提著茶壺,一邊與董虎倒著茶水。


    “虎娃。”


    “天下真的要亂了嗎哥哥能否知道些原因”


    聽到“哥哥”而不是“本公子或是咱”時,董虎不由抬頭看向麵色憂慮的董瑁,從他手裏接過熱茶,是他較為喜歡的清茶。


    董虎稍微飲了口茶水,過了好一會才無奈歎氣。


    “不僅虎娃,肯定會有無數有識之士能看到天下將亂苗頭,甚至……還會有無數人主動幕後推動……或是縱容。”


    董虎落下一子,歎氣道:“大公子前來臨洮,一路上也定然是見到一些頭裹黃巾道人,見到無數百姓聚攏,難道還看不出苗頭嗎”


    董瑁先是一愣,張口想說“符水”救人話語,話到嘴邊就又一陣沉默……


    “虎娃,以你估算,天下大亂……當在何時”


    董虎眉頭一皺,又啪得落下一子。


    “難以確定。”


    “虎娃沒有前往中原一窺究竟,無法斷定太平道何時作亂,但他們突然出現在涼州各郡,即便是此時,正值滴水成冰的臘月,他們依然在城內設壇講道、施水救人,來年造反的可能性更大。”


    “若是來年造反……嗯”


    董虎猛然想起一事,突然問道:“大公子,年後是不是甲子年”


    董瑁心下一陣細細推算,鄭重點頭。


    “來年正是甲子年!”


    董虎一陣沉默……


    “定然是來年,年後二三月時,青黃不接百姓窮困無糧時……”


    “必是太平道造反之時!”


    “嘩啦……”


    董瑁手掌一抖,將裝著棋子的木盒打翻在地……董虎起身,正待將掉落的棋子拾起……


    “虎娃,你……你確定是年後,確定是二三月”


    董虎輕拍了兩下緊緊抓著自己手臂的手掌,在董瑁鬆開了後,董虎又一一將棋子拾起,重新坐回對麵。


    “太平道是道人,道人都講究個順天、逆天什麽的,甲子年是一個輪回,若要造反,當是選擇年後甲子年。”


    “二三月是百姓無糧饑困時,若是在五月夏糧入庫,百姓有了糧食就會猶豫不決,自四月後,先是種稻穀、豆子、高粱,到了八月份就是種麥子,期間還有糧食收獲什麽的……”


    “若在四月後造反,除非是百姓遭了災,沒了糧食,百姓活不下去了,如此才可能引起動蕩整個天下的災禍,可若沒有發生天災,百姓收了五月份麥子後,有了糧食人心就不會太過躁動,就會猶豫不決,即便發生動蕩也不會太大。”


    董虎歎氣道:“民以食為天,百姓是極為重視活命口糧的,若非迫不得已,不會輕易誤了農時而選擇造反。”


    “在二三月份造反至少有兩個好處,其一是百姓正值饑寒交困時,在他人蠱惑下,很容易將心下不滿怨恨轉移到朝廷身上,參與造反的百姓會比其他時候多出倍數或數倍。”


    “其二,二三月時殺官造反,殺死無數豪門富戶,在五月份糧食收割時,他們可以獲得長達一年可用的糧食,糧食輜重充足,造反百姓的軍心就會安定不亂。”


    董虎皺眉道:“作為將領,也有兩件事情是最為重要的,其一是兵卒,其二是糧草輜重,隻有保證了兩個先決條件後,才能訓練兵卒,才能行軍打仗,若無這兩個先決條件,任你百勝戰神,也隻有徒呼奈何的份!”


    “太平道在臨洮講道、施水救人,參與的十之八九都是百姓,雖是烏合之眾,可他們若真的要造反,核心頭領就不可能不考慮一支軍隊最重要的兵源和輜重的事情,如果他們連這兩點軍隊先決條件都不在乎,就算造反也與兒戲一般無二,朝廷隻需一萬或數千兵卒就能三五個月平定動蕩,如此反叛也不會對叔父有太大影響。”


    董瑁沉默許久……


    “父親有幾成勝算”


    ……


    “叔父征戰中原,無勝算。”


    董瑁瞬間呼吸粗重,過了數息……


    “理由”


    ……


    “大公子應該能夠想到的,中原將領還成,各世家豪門起家本領就是戰場封侯,世家豪門子弟就算是紙上談兵,那也比一群什麽都不懂的百姓強了太多,紙上談兵廝殺幾場後,也就有了統兵經驗,這樣的世家子成長是很快的。”


    “中原世家豪門無數,幾場戰陣下來後,拿出無數大小將領是沒問題的,但中原的兵不行,就以北宮伯玉、韓遂等人的反叛,以及大漢朝以往的征戰兵卒來看,征調的都是邊陲鄔堡兵卒或是東西羌、匈奴、烏桓、鮮卑義從,可有征調中原兵卒過”


    “沒有!”


    董虎鄭重說道:“與東西羌、匈奴、鮮卑廝殺,大漢朝征調過中原將領,卻從未征調過中原兵卒,即便是九江蠻、荊州蠻、交州蠻、板楯蠻、益州蠻作亂,使用的也是江南或川蜀山地卒,也多是同樣的蠻人義從,從無征調過中原之地兵卒。”


    “兵卒不習戰陣,所持者唯兵多將廣,而非兵精將勇,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董虎歎氣道:“叔父是西涼臨洮人,在世家豪門眼裏是荒僻董家子,若在世家豪門的腹心重地開戰,世家豪門又如何願意叔父在中原戰場上獲得功勳”


    “兵卒本就不行,後麵再有無數人扯後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再加上上下軍心不一,又如何獲勝”


    董虎再次苦笑。


    “若是涼州發生叛亂還罷,若是在中原,即便沒有咱虎娃獨居河湟穀,一旦在中原混戰,世家豪門初時選將,肯定不會選擇叔父,至少主將不會,他們是絕對不會讓叔父成為大漢朝頂級大將的,因為這在朝廷眼裏,會讓叔父成了尾大不掉之人。”


    “叔父若成為一軍統兵大將,隻有朝廷兵敗,隻有朝廷上世家豪門將領應付不了叛軍後,才會考慮叔父成為一方大將,即便如此,世家豪門也絕對會扯腿不斷,隻有形成世家豪門占據絕對的主導,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所以……叔父若是僅憑當下手裏的千騎湟中義從,中原之戰……”


    “必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西涼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三國之西涼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