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毒士的大名人人盡知,保命的本事更是無人能及,別人不知賈詡的過往,董虎又如何不知


    董虎一句話語,場中一片寂靜……


    “依照當下造反的各路諸侯情形來看,曹操、孫堅肯定是率先冒頭的人,至於與曹操一同離開酸棗縣的鮑信、衛茲二人……在咱看來,他們隻是曹操的陪襯,沒有曹操的加入,鮑信、衛茲兩人絕對不敢越過汴水,原因很簡單,那鮑信本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因何進欲殺十常侍,太……嬸娘不同意,何進這才被袁紹等人說服,欲調外軍逼迫嬸娘殺人,而那鮑信便是跑回家鄉募兵的一人。”


    董虎張口想說“太後”的,張了嘴後又覺得不妥,何氏都已經上表自貶庶民,再開口“太後”就有些不怎麽妥當了,況且他準備讓何氏、劉辯母子幫他堅守一段時間的南陽郡,若開口閉口“太後”什麽的,萬一讓何氏又燃起了鬥誌,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了


    他人可不管這些,聽著他開口“嬸娘”時,全一臉怪異,齊齊轉頭看向又變成了從事的劉辯。


    “對於咱來說,什麽樣的性子決定什麽樣的人生,諸如當年不顧一切要殺叔父的孫堅,今日也是這般!孫堅自長沙北上,先殺荊州刺史王睿,後殺南陽太守張谘,稍微冷靜一點的人也不會這麽做,今日他不顧一切自長沙北上,他日也再無回長沙之日,如此衝動性子的人,做出什麽瘋狂舉動都不奇怪。”


    “回頭再看那鮑信,鮑信跑回家鄉募兵,等他前來雒陽時,何進已然身死,若是換成了那極為衝動的孫堅,咱相信,那鮑信肯定不顧一切的造反,可事實上卻一直拖到袁紹等人一起造反。”


    董虎看向默默點頭的董卓,說道:“隻要是造反的,多多少少都有些衝動性子,但能如此不顧一切,除了那孫堅再無他人,所以咱認為,那孫堅一定會率先冒頭!”


    “隻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叔父當能看到那孫堅現在的處境,殺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谘,甚至不顧自己老巢安危,如此不顧一切的瘋狂,叔父若是南陽大族人,叔父會不會忌憚這樣的人叔父若是那袁術,會不會忌憚”


    董虎看向所有人,說道:“換了咱,咱一定弄死他!沒有別的原因,此等之人太過極端,若是頭大的朝廷還罷,能按的住他還罷,可若按不住他,此等之人說翻臉就翻臉,叔父尚在美陽大營時,且不說軍中地位不知比他高了多少,僅殺了叔父造成的後果就不是他一個參軍事能夠承受得起的,可他還是衝動要殺了叔父,再看看死了的刺史王睿、太守張谘,一個是上官一個是平級同僚,那袁術何德何能會認為自己能壓得住孫堅”


    “壓不住,一旦孫堅心生不滿,隨時能將他袁術剁了喂狗,他袁術能不害怕嗎”


    “恩而無威則讓人不懼,威而無恩則讓人遠之。”


    董虎說道:“孫堅性子極端,是個無法控製的人,也是個無法讓人心安的人,他肯定想著立馬帶兵殺過來,可袁術、南陽郡各大家族絕對不會心甘情願支持他,但又不能明著與他反對,所以隻能用錢糧不足的法子拖延,一直拖延到麥子收割後,無法拖延為止。”


    董虎看向皺眉的李儒,笑道:“或許文優會認為袁術很是愚蠢,應該認為此時幹掉咱們才是最好的選擇,真是如此嗎”


    “若對於那些造反的家夥們嘴裏的‘為了大漢朝’話語,盡快幹掉叔父確實是最好的事情,可文優莫要忘了,當今天子年少,天子沒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即便沒有了叔父,朝堂上也一定會有個權臣,而這就是大漢朝政治常態!”


    “孫堅若急吼吼殺過來了,沒有幹得過咱們最好,可若咱們敗了呢這個匡扶天下的權臣會是誰”


    “會是他袁術”


    “袁術願意讓孫堅做匡扶天下的權臣嗎”


    ……


    董虎看向董卓,笑道:“侄兒不認為那孫堅會在夏收前主動冒頭,豫州牧孔伷屯兵潁川郡……以及那個陳留郡張邈,咱都不認為他們會主動出兵,滿世界嚷嚷著要造反,並不一定真的敢出兵前來。”


    “原因就在於他們已經老了,年輕時候都曾是黨錮逃亡的一員,朝廷黨錮了幾十年,有的人東躲西藏了不少年,如今已經位居刺史、太守高位,已經垂垂老矣,如何還願意一無所有繼續東躲西藏但叔父也當知,孔伷、張邈他們都是清流士人,而且還都是清流士人中的大佬,清流士人造反,他們若不應和幾句,日後又如何還有威望”


    “侄兒不認為孔伷敢殺出轘轅關,那老兒還沒破釜沉舟的魄力。”


    董卓心下最恨孔伷、韓馥、劉岱三人,有種“我無條件信你,你卻背後捅刀子”的憤怒,但聽了董虎這番話語後,也不由默默點頭,他不開口打斷,他人更沒有這個資格。


    董虎飲了口酒水,一邊為身旁的董瑁倒著,一邊繼續開口。


    “或許正如文優評價的袁紹那般,也或許造反的家夥們有極為精明的大才,但咱並不認為袁紹……或者說酸棗聯盟有立即開戰的必要條件,原因有很多。”


    “幾十萬人的戰爭不是三五萬人的戰爭,裏麵牽扯的東西太多……”


    “咱至今僅上過一次朝堂,還是當日黃巾軍造反的時候,當日陛下問了咱些事情,都是關於黃巾軍造反的事情,至於朝廷如何征募兵卒,如何籌集糧草,如何選調將領……等等,咱都不清楚朝廷是如何做出的決定,但這些事情都必須有!”


    董虎看向李儒,問道:“文優是朝廷的博士,多多少少知道些這些事情,自一月唐周告密,朝廷用了多少時間決定了這些事情又一共征調了多少兵馬”


    穀瓣


    ……


    “當日黃巾軍造反,形勢危急,朝廷是被動應對的一方,無論願意與否,一切事情都要盡快決定出來,哪怕是不英明的決定也比沒有強些,所以呢,各種決策都是快、緊、急,即便如此,當日征募的兵卒也僅有六萬人。”


    “還有就是,當日朝廷決定平定黃巾軍時,坐在最高位子上的人是先皇,先皇有一言而決的權利,餘者皆是臣子,無論做什麽決定,都是一拍桌子就能確定下來,之後就是臣子們依照聖命去做。”


    “反觀現在的各路諸侯們,袁紹雖然被推舉成了盟主,可他是天子嗎各路諸侯是袁紹的臣子嗎”


    “不是!他們之間沒有從屬關係,頂多算是合作關係,哪裏能夠說這麽容易決定如何打、從哪打的事情又如何能輕易決定了戰略、戰術、後勤等等諸多事情”


    ……


    “咱能讓大公子統領重甲騎營,也能讓辯弟做咱的從事,咱可以用一個時辰決定由誰去與袁紹、曹操、孫堅幹仗,咱能用一個時辰下令從晉陽、安邑調撥糧食輜重,他們能嗎”


    “不能!”


    “咱與下麵兄弟有主從關係,咱能輕易決定任何事情,若隻是合作的關係,彼此就會相互爭吵,爭吵著誰先去送死,他們沒有與咱們幹過仗,大公子若是那袁紹,大公子願意帶著本部兵馬與咱們幹仗嗎”


    “輸了,名聲掃地,威望一落千丈。”


    “贏了也是慘勝,實力遭受重創,也沒了一家獨大的地位,如何爭奪叔父的相國位子……”


    “哼!”


    董卓冷哼不滿,董瑁不由一陣苦笑。


    “虎娃說的是,他們肯定是要彼此爭吵的。”


    董虎笑道:“正是如此,就如叔父讓下麵將領們商議如何與人幹仗事情,若叔父不在場,不理不問,下麵將領一準能把屋頂吵沒了,就是彼此擼袖幹仗都不算稀奇。”


    “而這還隻是在一個屋裏爭吵,可韓馥、王匡、袁紹、孔伷、袁術他們呢”


    “冀州牧韓馥在鄴城為各路諸侯籌調糧草,河內太守王匡帶著兵馬駐紮在孟津渡,袁紹在陳留郡酸棗縣,豫州牧孔伷在潁川郡陽翟縣,袁術、孫堅在南陽郡魯陽,各方少則相距數百裏,遠則千裏之遙,他們如何能輕易商議出來一個一哄而上的決議”


    “其次,翻遍任何史籍,也絕對不會出現幾十萬人一上來就呼啦啦一哄而上的情形,從來沒有一場幾十萬人的戰爭是初戰即決戰的事情。”


    “從未有過這樣的戰爭!”


    董虎鄭重看向所有人。


    “幾十萬人的戰爭,不是幾萬人的混戰,更不是幾十人的群毆,雙方都會在決戰前進行一些試探,試探出對方防守的薄弱、漏洞,還有就是要讓兵卒適應戰場廝殺,讓將領之間的配合更為默契,讓己方的物資調配更為順暢。”


    “幾十萬人的廝殺,統領兩千兵馬的營將就超過百人,所需的物資更是海量,十幾個州牧、刺史、太守聚在一起,各自統領的將領相互不認識、不熟悉,下麵的兵卒更是誰也不認識誰,若不讓將領、兵卒相互適應,幾十萬大軍……也是不堪一擊,擊其一而崩泰山。”


    董虎又看向麵色微白的李儒,說道:“咱說的這還隻是戰場上的事情,戰後呢戰後的利益分配呢”


    “韓馥、孔伷、劉岱三人已經是一州之主,給他們封侯萬戶侯冀州、豫州、兗州哪一個不是人丁數百萬他們在乎萬戶侯”


    “為了朝廷”


    “為了江山社稷”


    “為了黎民百姓”


    “別扯淡了!他們要真的在乎這些,丁原也不會縱火威逼雒陽,他們也不會起兵造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西涼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三國之西涼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