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勝負無非是兵力多寡、將領戰略戰術的運用、兵卒軍事素質、求戰欲望、後勤補給、裝備程度、一些無法估量的運氣成分等等,而白馬羌在各個方麵都要比董虎所領兵馬差了些,戰敗也丁點不稀奇。


    高原羌的潛能很大,高海拔造就了他們強壯的體魄,性格堅毅且服從性強,比中原百姓服從性還要好,但高原缺少爭鬥廝殺,若依照武將“五個境界”排列的話,高原人頂多是以蠻力取勝的力將,遠不似涼並爭鬥頻繁的羌胡那樣更具有廝殺經驗,涼並能培養出技將、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甚至宗師級別將領,高原人基本上不可能,但若經過係統訓練,高原羌兵卒素質是超過性子不穩定的涼並羌人的。


    董虎很喜歡高原羌人的性格,隻是高原缺少鐵器,直至唐朝下嫁公主後,高原的耕種技術才得以快速發展,人口也大量增加,以至於成了唐朝中後期最強大外敵。


    尋根問源的話,董虎也算是白馬羌的娃娃,或許也因為這個原因,當他第一波衝垮了白馬羌萬騎後,俘虜的青壯兵卒幾乎都沒有怎麽反抗,很老實的成為六七千俘虜營中一員。


    阿合分得三千青壯俘虜,僅憑此,他就已經成了白馬羌王最強勁的競爭者,唯一欠缺的是年齡差了些,雖然因為有些人因為不滿白雅壞了規矩而支持他,可當他被迫逃離白馬羌後,就可以斷定支持他的人並不是很多,或者說實力不足。


    年齡不足,威望不足,支持者實力不足,但阿合有親妹妹阿結的支持,即便董虎不明著開口支持,他也相信會有相當數量白馬羌人願意支持阿合,當然了,私下裏肯定會有一些利益交換。


    董虎不管這些,正值白馬羌放牧時節突然殺入,白馬羌甚至來不及抵抗就已經淪陷了,但很快白馬羌族人就該幹嘛幹嘛。


    白馬羌的族地在鬆藩草原,因周邊都是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山,常年水量較多,以至於形成了一個個沼澤地,是水草茂盛的地方,向南翻越大山就進入了益州,正因這個原因,益州境內也有相當一部分羌人,最終發展成一個個小部族山地羌,因這些山地羌的存在威脅到了益州蜀郡,所以才相應的設立了一個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董卓就曾因“熟稔羌人”而擔任此職。


    在與白馬羌攤牌時,董厚送來一封雒陽信件,信件上的內容不是很多,其一是曹操盜墓的屁事,其二是冀州亂相初起,公孫瓚侵入冀州,冀州牧韓馥領兵抵擋,大敗,繼而其大將麴義領兵反叛,韓馥再次戰敗,隻能龜縮於鄴城之內,繼而韓馥突然投降了袁紹……


    大丫短時間內沒辦法得知冀州混亂內在的聯係,董虎心下大致能猜測出來一些。


    袁紹有沒有私下裏勾結公孫瓚攻打冀州且不可知,但公孫瓚在天下有了大亂苗頭後,很短時間內擴兵了兩三萬,而幽州正常賦稅根本不可能供養如此之多兵馬,若是能供養如此之多兵馬,張純、張舉造反時,他也不可能被困在遼西管子城,若無董瑁去救,公孫瓚會被烏丸人丘力居困在城內長達七個月,若幽州有供養數萬兵馬的能力,幽州早把他救了出來。


    正因為幽州沒有能力供養兩三萬兵馬,公孫瓚就在幽州縱兵搶掠百姓,以至於讓劉虞極為厭惡不喜。


    沒有錢糧養活兵卒,就隻有搶,若兔子不吃窩邊草,不在幽州搶錢糧,那就隻有向南搶掠冀州,而且冀州牧韓馥也確實給了公孫瓚一個借口,那就是韓馥和袁紹勸諫幽州牧劉虞登基為帝,雖然劉虞嚴厲拒絕了,可韓馥勸諫劉虞登基卻是事實,而這就是造反!


    有了充分殺入冀州的借口,公孫瓚自然不會與韓馥客氣。


    北麵幽州侵入,韓馥大敗;手下大將麴義造反,又是大敗;臨近鄴城還有十萬黑山軍虎視眈眈,再加上各家族不滿他耗費無數錢糧卻一再戰敗……或許正因為韓馥難以承受如此強大壓力,這才將冀州讓給了袁紹。


    董虎身在高原,他無法得知具體情形,就算知道了經過,他也無法體會到當時韓馥的心情,就算知道,與他又有個毛關係他巴不得公孫瓚使勁揍韓馥、袁紹呢!


    不過在董虎的記憶裏,公孫瓚好像沒能幹過袁紹,想到了這些後,他給大丫寫了封信件,讓上黨郡將軍吳霸、上艾縣將軍裴元紹、長使黃龍隨時注意冀州,一旦發現公孫瓚落敗,立馬聯絡黑山軍出兵救援。


    信件送出去後,過了小半個月,董厚又送來封信件,兗州牧劉岱殺東郡太守橋瑁,劉岱以王肱為東郡太守。


    之後數個月裏,董虎不斷收到董厚送過來的信件,主要是中原各路諸侯之間的爭鬥,還有些是長安董卓的事情,最讓他無語的是老好人蔡邕竟然真的帶著親閨女前往了梁國,不僅蔡邕做了梁國相,董越也不得不在董卓強壓下前往梁國。


    看到董越、樊稠成為梁國東西校尉時,他人十之八九會認為蔡邕隻是個傀儡,事實卻不是這個樣子的,蔡邕是做過北地郡太守的,董越雖然是北地營營主,一旦居於蔡邕名下,董越還真不一定能指揮得動北地營了,沒有別的原因,蓋因蔡邕曾救過北地郡無數人性命,而且北地營知道蔡邕與董虎是忘年之交。


    董虎沒想到董卓會讓蔡邕、董越跑去梁國,北地營離開了長安後,沒人保護董虎在關中的產業,錢莊也好,店鋪也罷,所有產業都會處於危險之中,而且董卓一旦決定挖開梁孝王墳墓,蔡邕的名聲受損且不論,連帶著他也成了挖人家墳塋的小賊了,畢竟北地營是在董部義從序列之中的。


    董卓太過奸詐,估摸著各路諸侯也巴不得北地營扒人家墳塋,無奈之下,董虎分別給三丫、蔡邕、董越去了封信件。


    按理說,他沒有必要太過擔心,蔡邕雖然迂腐、老實,但他卻不是真的憨傻,不大可能會讓樊稠、董越偷盜梁孝王墳墓的,關鍵是蔡老頭的反應總是比人慢一拍,不能不把話語說了清楚。


    一個又一個消息送到董虎手裏,許多事情卻沒有辦法過問,與其憂慮無法插手的事情,那還不如跟著一些熟悉蜀郡道路的羌人勘察入蜀地形呢。


    自鬆藩草原進入蜀郡,想要大規模用兵極為困難,不是因為道路不通,而是因為大軍進入後,沿途補給無法有效供應,除非在沿途設立補給站村寨。


    設立補給站,僅憑白馬羌是沒有可能的,這與高原羌的飲食有著很大關係。


    高原可以種植青稞,但這種耕種技術直到唐朝時才得以迅速發展,這個時候的高原羌主要是以牛羊為主,川蜀是盆地,高原的牛羊皮毛厚實,而且犛牛無法在低海拔地方存活,若以牛羊作為補給站的主要“糧食”的話,別說供養一萬兵馬了,五千兵馬都極為困難,若一定要設立補給站,那就隻能從涼州運糧,一點點在白馬羌族地囤糧,當然了,也可以在鬆藩草原耕種青稞,或是牛肉熏製成臘肉,但這會在日後成為益州一個極大的隱患,會讓高原羌有樣學樣,會在進攻道路上設立補給站,會同樣囤糧進攻益州,可若高原羌沒有掌握青稞栽種、臘肉技術,那就永遠都別想威脅益州安全,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穿越數百裏無人區。


    董虎不理會白馬羌如何重新選出一個羌王,將阿結、幺娃留在白馬羌後,他隻帶著苦娃爬山越嶺,時不時需要停下來,用著鉛筆在筆記本記錄些什麽,或是大致畫了個地形,每隔三四十裏,他就要在叢林茂密的山裏尋找合適的地段,就要跟隨的奴兵砍伐些樹木做記號,以便於日後可能修建補給站什麽的。


    攻打益州,不一定非得自白馬羌側翼攻打,這與徐晃在漢中郡能否收攏住板楯蠻有著直接關係,若板楯蠻歸附,殺入益州也隻是一場武裝行軍而已,但不管怎麽說,多做些準備並不是件壞事。


    他在遊山玩水,整個白馬羌卻亂糟糟的,誰都想爭奪羌王,若爭不到,那就用“支持”做價碼,獲得一地土司。


    百年王朝,千年土司。


    誰不想做一個千年土司可土司並不是擁有一些族民、奴隸就可以成為土司的,土司必須要有一片地盤,一片能夠養活族民的地盤,原本能養活整個白馬羌地盤的族地,可當董虎提出“土司”製度後,族地竟然不夠分配了,咋整吧


    不夠分配,那就隻能向其他地方尋找出路,而最大的出路就是什麽還都不懂的阿結,是賜支河萬帳部所掌控的龐大疆域。


    高原羌八成人丁都聚集在高原的邊緣,腹心卻是空的,而這也給了董虎霸占高原廣闊地域的最大機會。


    南北縱向的賜支河曲——賜支河首如同一道利劍將高原一分為二,賜支河萬帳部的遊牧疆域也最是廣闊,唯一的弊端就是天氣冷一些,人丁較少而顯得荒涼。


    沿著高原邊緣地帶更為溫暖,水量也豐富,腹心就要差了許多,但好歹地域廣闊,而這也成了白馬羌不少人眼中的肥肉,通過加入阿結部族獲得土司地位,阿合也因此獲得了族內一些實權家族的支持,在爭奪羌王時,最終獲得了白馬羌王的位子,也注定會成為一方土司王。


    董虎勘察地形,足足用了兩個月才回到白馬羌,當他回返時,阿合不僅獲得了最後勝利,大金川各路山地羌也派了人前來。


    大金川各山地羌隻能算是中等羌部,與董部、白馬羌不是一個等量級的,隻能擁有一個羌王,至於誰做羌王,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隻是大金川三個中等羌部的體量相當,誰也不願意成為對方的從屬部,等到董虎回返白馬羌時,大牂、龍橋、薄申三個中等羌部竟然尊奉董虎為土司王,情願隻做一個土司也不願意對方做土司王,很有種我得不到,你們也甭想得到的架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西涼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三國之西涼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