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月時,朝廷、袁術、陶謙、兗州落魄家族紛紛進入沛國,豫州也變得更加混亂不堪,沛國、陳國本土家族以及沛國郡王劉曜、陳國郡王劉寵全都不願拿出錢糧支持劉繇、朱儁,擔心董虎在拿下豫州時借口沒收他們的田地、家產。
南方豫州亂糟糟,北方也發生了變故,在董虎準備將渤海郡送給趙雲時,趙雲帶來了幽州牧劉虞要殺公孫瓚的消息。
兩個變故幾乎同時送到董虎麵前,考慮再三,他決定暫時停留在北方,先觀察一下幽州局勢發展再說,但他不能直接停留在渤海郡,這會引起公孫瓚的顧慮。
劉虞征募了十萬兵馬,其中還有不少烏丸騎,看起來公孫瓚不是對手,可董虎知道,劉虞一定不是公孫瓚的對手,但若他趴在公孫瓚身側,還會不會是既定的結果
董虎也不確定,公孫範死在濟南國,田楷戰敗丟掉了青州、渤海郡,再加上小董白在公孫瓚麵前一通打擊士氣,很難說公孫瓚還能否擊敗劉虞。
為了不影響《三國》原有的交戰結果,董虎毫不猶豫退出了渤海郡、平原郡,但他卻停留在青州境內觀察。
按照當前河北形式,北麵有劉虞、公孫瓚,南麵有袁紹,東麵有投入董虎名下的趙雲。劉虞與袁紹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夾在中間的公孫瓚實力最弱,也最不被所有人看好。
董重、董羆、董放、董骨、孫牛等人都不怎麽看好公孫瓚,原因有很多,但董虎堅信《三國》的劇本結局,隻要他不幹涉這場戰爭,最後勝出的一定是公孫瓚。
關鍵是,董虎殺入渤海郡後,有沒有影響到公孫瓚,有沒有影響到這場戰爭
沒有。
公孫瓚太過自大,若是《三國》劇本,他將有限兵力分散在了河間國、渤海郡、平原郡、濟南國、齊國境內,其中河間國是他的本部兵馬,渤海國境內是公孫範所部兵馬,青州境內的河間國是劉備所部,濟南國、齊國是田楷所部。
公孫瓚的兵力太過分散,冀州袁紹也絕對不會坐視他威脅自己的側翼,所以就有了其子袁譚與田楷爭霸青州,也就是說,袁紹在側翼牽製住了平原郡、濟南國、齊國的兵力,與此同時,渤海郡的公孫範也不敢輕易救援,一旦救援了,袁紹就可趁機殺入渤海郡,一刀將河間國境內的公孫瓚與青州境內的劉備、田楷斬斷,就如一條巨蟒從中斬斷,這是極為危險的。
劉備、田楷被袁譚牽製住,渤海郡的公孫範不敢動,公孫瓚就隻能用河間國境內的本部兵馬與劉虞廝殺,這是《三國》劇本,而現在,董虎雖然已經拿下了渤海郡,但他並未重創公孫瓚本部兵馬,雖然他的強勢重創了公孫瓚的軍心,但他的後退,將渤海郡送給了趙雲,這也會讓他可以有借口凝聚軍心,也就又回到了《三國》劇本裏的路子上。
南方的豫州,北方的幽州都發生了變故,考慮再三後,董虎還是覺得暫時留在北方觀察劉虞與公孫瓚的戰爭,避免公孫瓚真的戰敗身死最壞情形。
董虎不喜歡公孫瓚,但他的存在卻可以極大的牽製住袁紹的兵力,若是換成了劉虞,袁紹不僅沒了後背威脅,更會發生幽州、冀州聯手局麵,這不是董虎願意看到的結果。
為了避免自己影響到了劉虞與公孫瓚的戰爭,董虎後撤進入了濟南國,之後就沿著海邊尋找可以建造船隻的深水港,眼睛卻始終盯在了幽州、冀州,至於豫州……在他得了昌邑送來的信件後,看到劉繇、朱儁的窘境後,更加不在意豫州局勢。
青州遭受的破壞遠比想象中的嚴重,災民比兗州還多,原有估算的“五百萬石”救濟糧也隨之增加到了八百萬石,也幸好河南尹、河內郡、潁川郡、陳留郡還算安定,夏糧、秋糧並未遭受太大影響,增加三百萬石救急還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壓力。
自五月開始,大規模船運糧食就沒有停止過,河運發達的兗州率先安定下來,緊接著是平原郡、濟南國、齊國、樂安國,但在董虎進入北海國、東萊郡時,此兩郡還有不少官吏、兵卒、百姓在冬日拖著一車車糧食。
災民太多,臨近河運的地方還好一些,偏遠又不得不走陸路的地方就要困難些,但不管怎麽說,有了救濟糧就有了希望,民心也逐漸安定……
自八九月董虎撤入青州境內至十一月,他都在青州各處視察救災情況,與此同時,他還尋到了兩處建造船塢的港口,一處是沽水灣(膠州灣),一處是五龍灣。
沽水灣是北海國境內沽水的入海口港灣,五龍灣在沽水灣東北一百五十裏處,兩處地形差不多,最窄處僅有五六裏的樣子,尤為適合防禦海賊的侵入,是建造船塢的最佳港灣,在兩個海灣之間還有一處開口百裏的嶗山灣,這裏可以用來作為海上艦隊港口。
這個時代的船隻無法進行遠洋,設計、建造遠洋戰船也不知需要多少時間,但這件事情必須要做,海外殖民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但美洲大陸的高產糧種必須拿到,哪怕用上數代人的努力,哪怕付出再大,也必須尋到馬鈴薯、土豆、玉米高產耐旱糧種。
在安撫青州民心、尋找合適船塢時,他也想看一看海邊鹽田的情況,可他沿著海岸走了幾百裏也沒有發現多少鹽田,百姓曬鹽依然是“煮海”方式,於是又讓人送信長安,讓內閣盡快組建一個“鹽政司”專門管理鹽田事務,盡快抽調官吏、曬鹽工匠前來青州。
董虎在青州挺老實的,好像一丁點都不關心幽州、豫州發生的變故,但在十月時,顏良文醜突然從修縣北上攻打弓高縣,這種異常舉動也引起了他的注意,當他帶著萬騎進入濟南國時,才得知弓高縣守將是田豫,而這個時候,劉虞也開始了領兵十萬南下,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大兄。”
當董虎正在整理探子送來的情報時,房門被董重推開,手裏還拿著一封信件。
“劉虞已經把公孫瓚圍住了,兄弟們有些擔憂公孫瓚現在死了,局勢對咱們更為不利。”
董虎皺眉了下,心下也有些疑惑不解,按照現在的形勢,公孫瓚應該擋不住劉虞,難道是《三國》劇本錯了
手拿著信件,心下一遍遍想著自己有無影響到這場戰爭走向,思量片刻也沒發現異樣,可……
“戰場瞬息萬變,公孫瓚性子激進……也可以說果斷,這樣的性子的人,隻要劉虞給了他一絲機會,他就會毫不猶豫孤擲一注,戰局立馬就會逆轉,而那劉虞不是統兵之人,很難說他會不會露出破綻來。”
董虎嘴裏雖然這麽說,心下卻沒有底,十萬對三萬,若再與袁紹聯手,公孫瓚幾乎沒有任何活命機會。
當然了,公孫瓚也不是處於絕對劣勢,此時正值冬日,劉虞所領十萬兵馬暴露在了嚴寒之中,若不能短時間攻破易縣,或是沒有妥善安排好避寒營地,哪怕幽州軍更為耐寒也一樣會極大的消耗軍中士氣。
戰局處於膠著狀態,董虎一時間也對《三國》劇本產生了懷疑,可他現在也沒了插手的時機……
“先等等看吧,若公孫瓚連不通兵事的劉虞都打不過,咱們就算給他一些支持,也會被那混蛋拖累。”
董重才不在乎公孫瓚的死活呢,在乎的是公孫瓚一旦身死,袁紹就算解決了北方威脅,也就能騰出手與董部義從廝殺,就有了聯合幽州劉虞、豫州朱儁、徐州陶謙的條件。
“嗬嗬……”
“你也不用太過擔憂,就算公孫瓚戰敗身死,咱們也有足夠的實力應對袁紹、劉虞的聯手,無非是咱們需要花費更多一些時間。”
在拿下青兗後,董虎就已經將河北、河南斬開了,河北所屬的冀州、幽州都在他的包圍圈內,隨著穩住陣腳的時間越久,包圍的優勢越加明顯,拿下冀州、幽州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董虎笑道:“漢室頹廢,群雄並起,然你我已經國運先機,所欠缺的是咱們的根基還不夠穩固,需要更多時間來培養年輕官吏,需要時間讓中原百姓真正認可咱們,更需要謹慎無數大大小小家族的反撲……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需要更多時間來穩住陣腳。”
“通過政治、外交、經濟、輿論手段來給敵人製造混亂,成功自然最好,不成功也無所謂,隻要咱們足夠的強,一樣可以將他們碾成齏粉!”
董重苦笑道:“三萬冀州兵北上河間國,顯然是要與劉虞聯手弄死了公孫瓚,隻要兩人把公孫瓚困死在易縣,公孫瓚必死!兄弟們覺得,公孫瓚雖然狂妄自大,可這個時候死在易縣,對咱們並無多少好處,不若讓羆、放、骨在河北之地鬧一鬧。”
董虎皺了下眉頭,起身站在粗布製成的粗劣地圖前,董重也不敢多言,默默站在一旁觀察地圖……
“重,咱問你,若公孫瓚闖不過這一關,身陷必死境地,咱們救了他之後,他會選哪裏做老巢還是易縣嗎”
董重一愣。
“若是咱,咱就舍棄了易縣,舍棄了河間國,咱會以渤海郡為根據地,這麽做可以避免劉虞、袁紹前後夾擊,也能獲得咱們的支持。”
“可問題是,公孫瓚是甘心臣服咱們的人嗎又會不會自渤海郡侵入青州”
董重神色驟變,又堅定的點頭。
“大兄說的是,公孫瓚若連劉虞都不能擊敗,咱們也沒有必要救援這樣的自大蠢貨!”
南方豫州亂糟糟,北方也發生了變故,在董虎準備將渤海郡送給趙雲時,趙雲帶來了幽州牧劉虞要殺公孫瓚的消息。
兩個變故幾乎同時送到董虎麵前,考慮再三,他決定暫時停留在北方,先觀察一下幽州局勢發展再說,但他不能直接停留在渤海郡,這會引起公孫瓚的顧慮。
劉虞征募了十萬兵馬,其中還有不少烏丸騎,看起來公孫瓚不是對手,可董虎知道,劉虞一定不是公孫瓚的對手,但若他趴在公孫瓚身側,還會不會是既定的結果
董虎也不確定,公孫範死在濟南國,田楷戰敗丟掉了青州、渤海郡,再加上小董白在公孫瓚麵前一通打擊士氣,很難說公孫瓚還能否擊敗劉虞。
為了不影響《三國》原有的交戰結果,董虎毫不猶豫退出了渤海郡、平原郡,但他卻停留在青州境內觀察。
按照當前河北形式,北麵有劉虞、公孫瓚,南麵有袁紹,東麵有投入董虎名下的趙雲。劉虞與袁紹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夾在中間的公孫瓚實力最弱,也最不被所有人看好。
董重、董羆、董放、董骨、孫牛等人都不怎麽看好公孫瓚,原因有很多,但董虎堅信《三國》的劇本結局,隻要他不幹涉這場戰爭,最後勝出的一定是公孫瓚。
關鍵是,董虎殺入渤海郡後,有沒有影響到公孫瓚,有沒有影響到這場戰爭
沒有。
公孫瓚太過自大,若是《三國》劇本,他將有限兵力分散在了河間國、渤海郡、平原郡、濟南國、齊國境內,其中河間國是他的本部兵馬,渤海國境內是公孫範所部兵馬,青州境內的河間國是劉備所部,濟南國、齊國是田楷所部。
公孫瓚的兵力太過分散,冀州袁紹也絕對不會坐視他威脅自己的側翼,所以就有了其子袁譚與田楷爭霸青州,也就是說,袁紹在側翼牽製住了平原郡、濟南國、齊國的兵力,與此同時,渤海郡的公孫範也不敢輕易救援,一旦救援了,袁紹就可趁機殺入渤海郡,一刀將河間國境內的公孫瓚與青州境內的劉備、田楷斬斷,就如一條巨蟒從中斬斷,這是極為危險的。
劉備、田楷被袁譚牽製住,渤海郡的公孫範不敢動,公孫瓚就隻能用河間國境內的本部兵馬與劉虞廝殺,這是《三國》劇本,而現在,董虎雖然已經拿下了渤海郡,但他並未重創公孫瓚本部兵馬,雖然他的強勢重創了公孫瓚的軍心,但他的後退,將渤海郡送給了趙雲,這也會讓他可以有借口凝聚軍心,也就又回到了《三國》劇本裏的路子上。
南方的豫州,北方的幽州都發生了變故,考慮再三後,董虎還是覺得暫時留在北方觀察劉虞與公孫瓚的戰爭,避免公孫瓚真的戰敗身死最壞情形。
董虎不喜歡公孫瓚,但他的存在卻可以極大的牽製住袁紹的兵力,若是換成了劉虞,袁紹不僅沒了後背威脅,更會發生幽州、冀州聯手局麵,這不是董虎願意看到的結果。
為了避免自己影響到了劉虞與公孫瓚的戰爭,董虎後撤進入了濟南國,之後就沿著海邊尋找可以建造船隻的深水港,眼睛卻始終盯在了幽州、冀州,至於豫州……在他得了昌邑送來的信件後,看到劉繇、朱儁的窘境後,更加不在意豫州局勢。
青州遭受的破壞遠比想象中的嚴重,災民比兗州還多,原有估算的“五百萬石”救濟糧也隨之增加到了八百萬石,也幸好河南尹、河內郡、潁川郡、陳留郡還算安定,夏糧、秋糧並未遭受太大影響,增加三百萬石救急還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壓力。
自五月開始,大規模船運糧食就沒有停止過,河運發達的兗州率先安定下來,緊接著是平原郡、濟南國、齊國、樂安國,但在董虎進入北海國、東萊郡時,此兩郡還有不少官吏、兵卒、百姓在冬日拖著一車車糧食。
災民太多,臨近河運的地方還好一些,偏遠又不得不走陸路的地方就要困難些,但不管怎麽說,有了救濟糧就有了希望,民心也逐漸安定……
自八九月董虎撤入青州境內至十一月,他都在青州各處視察救災情況,與此同時,他還尋到了兩處建造船塢的港口,一處是沽水灣(膠州灣),一處是五龍灣。
沽水灣是北海國境內沽水的入海口港灣,五龍灣在沽水灣東北一百五十裏處,兩處地形差不多,最窄處僅有五六裏的樣子,尤為適合防禦海賊的侵入,是建造船塢的最佳港灣,在兩個海灣之間還有一處開口百裏的嶗山灣,這裏可以用來作為海上艦隊港口。
這個時代的船隻無法進行遠洋,設計、建造遠洋戰船也不知需要多少時間,但這件事情必須要做,海外殖民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但美洲大陸的高產糧種必須拿到,哪怕用上數代人的努力,哪怕付出再大,也必須尋到馬鈴薯、土豆、玉米高產耐旱糧種。
在安撫青州民心、尋找合適船塢時,他也想看一看海邊鹽田的情況,可他沿著海岸走了幾百裏也沒有發現多少鹽田,百姓曬鹽依然是“煮海”方式,於是又讓人送信長安,讓內閣盡快組建一個“鹽政司”專門管理鹽田事務,盡快抽調官吏、曬鹽工匠前來青州。
董虎在青州挺老實的,好像一丁點都不關心幽州、豫州發生的變故,但在十月時,顏良文醜突然從修縣北上攻打弓高縣,這種異常舉動也引起了他的注意,當他帶著萬騎進入濟南國時,才得知弓高縣守將是田豫,而這個時候,劉虞也開始了領兵十萬南下,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大兄。”
當董虎正在整理探子送來的情報時,房門被董重推開,手裏還拿著一封信件。
“劉虞已經把公孫瓚圍住了,兄弟們有些擔憂公孫瓚現在死了,局勢對咱們更為不利。”
董虎皺眉了下,心下也有些疑惑不解,按照現在的形勢,公孫瓚應該擋不住劉虞,難道是《三國》劇本錯了
手拿著信件,心下一遍遍想著自己有無影響到這場戰爭走向,思量片刻也沒發現異樣,可……
“戰場瞬息萬變,公孫瓚性子激進……也可以說果斷,這樣的性子的人,隻要劉虞給了他一絲機會,他就會毫不猶豫孤擲一注,戰局立馬就會逆轉,而那劉虞不是統兵之人,很難說他會不會露出破綻來。”
董虎嘴裏雖然這麽說,心下卻沒有底,十萬對三萬,若再與袁紹聯手,公孫瓚幾乎沒有任何活命機會。
當然了,公孫瓚也不是處於絕對劣勢,此時正值冬日,劉虞所領十萬兵馬暴露在了嚴寒之中,若不能短時間攻破易縣,或是沒有妥善安排好避寒營地,哪怕幽州軍更為耐寒也一樣會極大的消耗軍中士氣。
戰局處於膠著狀態,董虎一時間也對《三國》劇本產生了懷疑,可他現在也沒了插手的時機……
“先等等看吧,若公孫瓚連不通兵事的劉虞都打不過,咱們就算給他一些支持,也會被那混蛋拖累。”
董重才不在乎公孫瓚的死活呢,在乎的是公孫瓚一旦身死,袁紹就算解決了北方威脅,也就能騰出手與董部義從廝殺,就有了聯合幽州劉虞、豫州朱儁、徐州陶謙的條件。
“嗬嗬……”
“你也不用太過擔憂,就算公孫瓚戰敗身死,咱們也有足夠的實力應對袁紹、劉虞的聯手,無非是咱們需要花費更多一些時間。”
在拿下青兗後,董虎就已經將河北、河南斬開了,河北所屬的冀州、幽州都在他的包圍圈內,隨著穩住陣腳的時間越久,包圍的優勢越加明顯,拿下冀州、幽州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董虎笑道:“漢室頹廢,群雄並起,然你我已經國運先機,所欠缺的是咱們的根基還不夠穩固,需要更多時間來培養年輕官吏,需要時間讓中原百姓真正認可咱們,更需要謹慎無數大大小小家族的反撲……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需要更多時間來穩住陣腳。”
“通過政治、外交、經濟、輿論手段來給敵人製造混亂,成功自然最好,不成功也無所謂,隻要咱們足夠的強,一樣可以將他們碾成齏粉!”
董重苦笑道:“三萬冀州兵北上河間國,顯然是要與劉虞聯手弄死了公孫瓚,隻要兩人把公孫瓚困死在易縣,公孫瓚必死!兄弟們覺得,公孫瓚雖然狂妄自大,可這個時候死在易縣,對咱們並無多少好處,不若讓羆、放、骨在河北之地鬧一鬧。”
董虎皺了下眉頭,起身站在粗布製成的粗劣地圖前,董重也不敢多言,默默站在一旁觀察地圖……
“重,咱問你,若公孫瓚闖不過這一關,身陷必死境地,咱們救了他之後,他會選哪裏做老巢還是易縣嗎”
董重一愣。
“若是咱,咱就舍棄了易縣,舍棄了河間國,咱會以渤海郡為根據地,這麽做可以避免劉虞、袁紹前後夾擊,也能獲得咱們的支持。”
“可問題是,公孫瓚是甘心臣服咱們的人嗎又會不會自渤海郡侵入青州”
董重神色驟變,又堅定的點頭。
“大兄說的是,公孫瓚若連劉虞都不能擊敗,咱們也沒有必要救援這樣的自大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