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那紀靈……”
“沒有。”
三千鐵騎連續奔走了數十裏,直至距離陰陵縣二十裏時,無數鐵騎方才停下腳步,尋了個開闊地方安營紮寨,劉辯也有了機會開口心下的疑惑不解,可他還沒把話語完整地說出來呢,董虎就斷然給了答案。
董虎看了眼劉辯身後的文聘,隨意尋了個地方坐下……
“遙遠的西方有一句諺語,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董虎看了眼坐在一旁的劉辯,將酒水塞到他懷裏。
“這句話在西方世界是真理一樣的聖言,但卻不適合東方世界……東方就是指的咱們中原。”
“為什麽呢”
“因為東西方的信仰不同,咱們東方,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天下一統,此時的西方雖也算是一統……但他們的一統更像是戰國之時的東周,下麵有很多相互混戰的小國、領主。”
董虎皺眉說道:“隻有永遠的利益,這話說得很直白,無論做什麽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禮義廉恥什麽的全都舍去,天下也早就亂了套!”
“正因利益至上,所以西方世界才會有無數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領主,他們才會整日相互廝殺,就如幾百年前的東周之下的戰國七雄,今日你我是仇敵,明日就可能聯合與其他諸侯國開戰。”
“利益至上隻適合小國,對於掌控萬裏江山的帝國來說,利益至上就是一場災難,會將一個龐大帝國肢解成一個個彼此混戰的諸侯小國,也正因這個原因,漢朝才以孝道治國。”
劉辯聽得很是認真,聽到此處時慌忙點頭讚同。
“大兄說的是,太祖開國後便以孝道治國。”
董虎抬了下眉頭,搖頭笑道:“孝道治國……究其根本還是以家治國,是家族排在第一位,事實上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利益至上。”
“但是呢……”
說著,董虎用著手指在地上開始用小篆、秦書、漢書、楷寫“孝”字的演變,指著小篆、秦書的“孝”字。
“春秋戰國、秦朝的孝字像是一個小孩攙扶著一個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一字,本身就蘊含著仁德。”
董虎看向有些忐忑不安的劉辯,笑了笑。
“孝道治國,以家治國,本身就在說明一件事情,即家大於國,但是呢,孝道本身就附帶著仁德禮法。”
“因‘孝道’蘊含著‘仁德禮法’原因,大漢朝延續了四百年;也正因‘孝道’是‘以家治國’的原因,世家豪門才霸占了天下所有田地,原本應該供養帝國的百姓,卻轉而供養起了無數大大小小家族,天下才走到了現在。”
“袁紹、袁術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劉表、劉焉、劉虞是劉姓宗室,公孫瓚是遼西令支豪族,陶謙是丹陽郡大族,盧植、皇甫嵩、朱儁、曹操、孫堅孫策父子……包括叔父董卓在內,哪一家不是世家豪門朝堂上三公大吏、各方諸侯名下文臣武將,又有幾人出身寒門”
劉辯麵色蒼白,雙手有些止不住的顫抖……
“以孝道治國,以孝廉出仕,即家比國、比天下更重,這樣的帝國早晚會出事!一開始時,立國之初,功勳較少,威望家族較少,天下不會出現太大亂子,可隨著無數家族的崛起,就會由量變到質變,天下就會走到現在的模樣。”
“也正因這個原因,光武帝劉秀立國後,雖節儉,更是把少府、水衡都尉並入了大司農,帝國財政依然入不敷出,僅僅隻三代帝王就不得不以賣官來補足國賦不足,到了你爹之時,更是連三公、太守大吏都在售賣之中。”
董虎搖頭道:“你爹雖然混賬了些,但有些事情也不能全怪到你爹頭上,自光武帝之時就已經埋下了賣官隱患,因為光武帝開創東漢王朝之初,沒能解決掉糟糕財政這個最大隱患,而太祖劉邦的孝道治國,也為天下埋下最大的雷,一顆不知何時爆開的雷。”
董虎歎息道:“天下若要長治久安,正確的排序應該是天下、國、家,而不是家、國、天下的排序。”
“但人是自私的,有七情六欲,想要‘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很難,都會有意無意地把一家一姓放在前麵,但貧寒百姓可以這麽做,一旦治理天下的官吏也是這樣治國理念,那就極為危險,所以要轉變文人士子的治國理念。”
“正所謂……”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
“孝道治國終非上上之選,以儒法治國方為大道。”
董虎心下知道,東西兩周的根基就是世家大族,西漢、東漢開國之初同樣離不開世家大族的支持,想要改變“家族”治國模式極為困難,但隨著曆史車輪的前進,家族治國的理念終究會被淘汰,而現在天下亂了,也正是扭轉治國理念的時候,或許正因這個原因,他才願意與劉辯掰扯幾句,同時也是在打擊渾小子心中堅持的理念。
家族治國不僅僅隻是劉姓一家的理念,也是這個時代每一個世家豪門的理念。
簡單說了下後,董虎狠狠揉了下劉辯低垂的腦袋。
“袁術死後……你就把現在的淮南軍往你們家身上套,你爹病逝後,有沒有發生你和劉協之間的儲位之爭或許你和劉協可能沒有這樣的心思,但何進與蹇碩因你們兄弟而產生的權利之爭總是有吧”
“所以呢,袁術死後,無論誰繼承了袁術的位子,一定會產生權利之爭!”
“除了袁術死後產生的權利之爭外,九江郡、廬江郡之間也會發生主次之爭,與此同時,淮南軍現存十五萬兵馬,九江郡人丁五十萬,就算淮南軍各個將領親若兄弟,在九江郡人丁供養不起十五萬兵馬情況下,各個將領也一定會因為錢糧輜重而彼此大打出手!”
劉辯聽他分析起淮南軍內部局勢時,也暫時放下“孝道治國”的事情,如同好學的娃娃認真傾聽……
“樹大招風,紀靈是袁術手下第一將,與曆代大將軍不得好死一樣,他也一定會被第一個幹掉,就比如他跑到了鍾離縣抵禦我軍,表麵上看似很正常,他是淮南軍中最能打的人,由他來抵擋我軍,自然最為穩妥,可他所領的五萬兵馬真的能擋住我軍嗎”
“不能。”
“不用仔細分析,隻要看看我軍曆次大戰的戰績,同等兵力情況下,沒有哪個敢說必勝我軍,所以呢……讓紀靈跑到咱跟前,那就是要讓他送死,咱隻需要告訴他這些,他就會有自己的選擇。”
董虎說道:“咱不需要他投降,也沒想過短期內拿下九江、廬江郡,若不是呂布太過危險,咱就算退回淮河北岸也算不得什麽。”
“正因咱不想更進一步,就沒有必要與淮南軍太過敵對,所以咱就把話語和紀靈說了個清楚,他若走投無路時,咱可以收留他。”
董虎轉頭看向有些呆愣的文聘,笑道:“仲業,若你是紀靈,你會主動招惹咱嗎”
文聘張嘴卻不知該說什麽,見他如此,董虎不由笑了。
“嗬嗬……”
“傻子才會招惹咱呢,而這也符合咱的利益,畢竟咱想要的就是廣陵郡平安無事,而不是繼續吞下九江、廣陵郡。”
見到董重快步走來,董虎也笑嗬嗬起身站起……
“嗬嗬……”
“做人留一線,下次好見麵……”
董虎對董重極為了解,見他走路風風火火的樣子,就知道發生了些事情,果然……
“大兄,別駕袁敘遣使閻象前來了。”
董虎一愣,皺眉道:“閻象不是與袁術一起死在了呂布手裏了嗎”
董重搖頭道:“不知道,但來人說是閻象。”
董虎雙目若有所思,皺眉片刻……
“來了就來了,一會你把人請到此處,順便再準備一些像樣的食物……哦對了,幹炒魚一定要準備!”
“大兄放心,重這就去準備!”
……
董重急匆匆離去,董虎低頭來回踢動一塊巴掌大石塊,兵卒拿著一些羊皮鋪設宴請席位時,他也沒有抬頭理會,好像在想著什麽重要事情。見他如此,劉辯也不打擾,與文聘一同幫著兵卒使用一些粗布搭建一個防風圍子。
劉辯、文聘和一些兵卒剛剛將圍子搭建好了,就見董重帶閻象和兩個半大童子走了過來……
“大兄”
“嗯”
董虎抬頭看向劉辯,見他目光看向身後,也不由轉頭去看,正見董重大步走來,他也不由打量起麵無表情的閻象……
閻象像是沒有在乎董虎、劉辯的目光,向著兩人抱拳一禮。
“揚州主簿閻象。”
“見過將軍。”
“見過史侯。”
袁術、董虎都是一方諸侯,而且董虎還是七州之主;若論朝廷官職,袁術是後將軍,董虎是車騎將軍,無論怎麽算,董虎都壓袁術一頭!
私下裏,閻象怎麽叨咕“臨洮小兒”都無礙,可在正式場合,或是當著董虎的麵,他就必須恭敬些。
見閻象還算恭敬,董虎點頭示意眾人入席,劉辯、閻象以及陪坐得董重也一一坐在羊皮地毯上,待雙方稍微客氣了幾句後,不等董虎發難呢,閻象竟率先舉杯開口。
“聖人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敢問將軍,將軍領兵數千騎前來,可否是友朋而來”
“沒有。”
三千鐵騎連續奔走了數十裏,直至距離陰陵縣二十裏時,無數鐵騎方才停下腳步,尋了個開闊地方安營紮寨,劉辯也有了機會開口心下的疑惑不解,可他還沒把話語完整地說出來呢,董虎就斷然給了答案。
董虎看了眼劉辯身後的文聘,隨意尋了個地方坐下……
“遙遠的西方有一句諺語,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董虎看了眼坐在一旁的劉辯,將酒水塞到他懷裏。
“這句話在西方世界是真理一樣的聖言,但卻不適合東方世界……東方就是指的咱們中原。”
“為什麽呢”
“因為東西方的信仰不同,咱們東方,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天下一統,此時的西方雖也算是一統……但他們的一統更像是戰國之時的東周,下麵有很多相互混戰的小國、領主。”
董虎皺眉說道:“隻有永遠的利益,這話說得很直白,無論做什麽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禮義廉恥什麽的全都舍去,天下也早就亂了套!”
“正因利益至上,所以西方世界才會有無數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領主,他們才會整日相互廝殺,就如幾百年前的東周之下的戰國七雄,今日你我是仇敵,明日就可能聯合與其他諸侯國開戰。”
“利益至上隻適合小國,對於掌控萬裏江山的帝國來說,利益至上就是一場災難,會將一個龐大帝國肢解成一個個彼此混戰的諸侯小國,也正因這個原因,漢朝才以孝道治國。”
劉辯聽得很是認真,聽到此處時慌忙點頭讚同。
“大兄說的是,太祖開國後便以孝道治國。”
董虎抬了下眉頭,搖頭笑道:“孝道治國……究其根本還是以家治國,是家族排在第一位,事實上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利益至上。”
“但是呢……”
說著,董虎用著手指在地上開始用小篆、秦書、漢書、楷寫“孝”字的演變,指著小篆、秦書的“孝”字。
“春秋戰國、秦朝的孝字像是一個小孩攙扶著一個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一字,本身就蘊含著仁德。”
董虎看向有些忐忑不安的劉辯,笑了笑。
“孝道治國,以家治國,本身就在說明一件事情,即家大於國,但是呢,孝道本身就附帶著仁德禮法。”
“因‘孝道’蘊含著‘仁德禮法’原因,大漢朝延續了四百年;也正因‘孝道’是‘以家治國’的原因,世家豪門才霸占了天下所有田地,原本應該供養帝國的百姓,卻轉而供養起了無數大大小小家族,天下才走到了現在。”
“袁紹、袁術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劉表、劉焉、劉虞是劉姓宗室,公孫瓚是遼西令支豪族,陶謙是丹陽郡大族,盧植、皇甫嵩、朱儁、曹操、孫堅孫策父子……包括叔父董卓在內,哪一家不是世家豪門朝堂上三公大吏、各方諸侯名下文臣武將,又有幾人出身寒門”
劉辯麵色蒼白,雙手有些止不住的顫抖……
“以孝道治國,以孝廉出仕,即家比國、比天下更重,這樣的帝國早晚會出事!一開始時,立國之初,功勳較少,威望家族較少,天下不會出現太大亂子,可隨著無數家族的崛起,就會由量變到質變,天下就會走到現在的模樣。”
“也正因這個原因,光武帝劉秀立國後,雖節儉,更是把少府、水衡都尉並入了大司農,帝國財政依然入不敷出,僅僅隻三代帝王就不得不以賣官來補足國賦不足,到了你爹之時,更是連三公、太守大吏都在售賣之中。”
董虎搖頭道:“你爹雖然混賬了些,但有些事情也不能全怪到你爹頭上,自光武帝之時就已經埋下了賣官隱患,因為光武帝開創東漢王朝之初,沒能解決掉糟糕財政這個最大隱患,而太祖劉邦的孝道治國,也為天下埋下最大的雷,一顆不知何時爆開的雷。”
董虎歎息道:“天下若要長治久安,正確的排序應該是天下、國、家,而不是家、國、天下的排序。”
“但人是自私的,有七情六欲,想要‘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很難,都會有意無意地把一家一姓放在前麵,但貧寒百姓可以這麽做,一旦治理天下的官吏也是這樣治國理念,那就極為危險,所以要轉變文人士子的治國理念。”
“正所謂……”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
“孝道治國終非上上之選,以儒法治國方為大道。”
董虎心下知道,東西兩周的根基就是世家大族,西漢、東漢開國之初同樣離不開世家大族的支持,想要改變“家族”治國模式極為困難,但隨著曆史車輪的前進,家族治國的理念終究會被淘汰,而現在天下亂了,也正是扭轉治國理念的時候,或許正因這個原因,他才願意與劉辯掰扯幾句,同時也是在打擊渾小子心中堅持的理念。
家族治國不僅僅隻是劉姓一家的理念,也是這個時代每一個世家豪門的理念。
簡單說了下後,董虎狠狠揉了下劉辯低垂的腦袋。
“袁術死後……你就把現在的淮南軍往你們家身上套,你爹病逝後,有沒有發生你和劉協之間的儲位之爭或許你和劉協可能沒有這樣的心思,但何進與蹇碩因你們兄弟而產生的權利之爭總是有吧”
“所以呢,袁術死後,無論誰繼承了袁術的位子,一定會產生權利之爭!”
“除了袁術死後產生的權利之爭外,九江郡、廬江郡之間也會發生主次之爭,與此同時,淮南軍現存十五萬兵馬,九江郡人丁五十萬,就算淮南軍各個將領親若兄弟,在九江郡人丁供養不起十五萬兵馬情況下,各個將領也一定會因為錢糧輜重而彼此大打出手!”
劉辯聽他分析起淮南軍內部局勢時,也暫時放下“孝道治國”的事情,如同好學的娃娃認真傾聽……
“樹大招風,紀靈是袁術手下第一將,與曆代大將軍不得好死一樣,他也一定會被第一個幹掉,就比如他跑到了鍾離縣抵禦我軍,表麵上看似很正常,他是淮南軍中最能打的人,由他來抵擋我軍,自然最為穩妥,可他所領的五萬兵馬真的能擋住我軍嗎”
“不能。”
“不用仔細分析,隻要看看我軍曆次大戰的戰績,同等兵力情況下,沒有哪個敢說必勝我軍,所以呢……讓紀靈跑到咱跟前,那就是要讓他送死,咱隻需要告訴他這些,他就會有自己的選擇。”
董虎說道:“咱不需要他投降,也沒想過短期內拿下九江、廬江郡,若不是呂布太過危險,咱就算退回淮河北岸也算不得什麽。”
“正因咱不想更進一步,就沒有必要與淮南軍太過敵對,所以咱就把話語和紀靈說了個清楚,他若走投無路時,咱可以收留他。”
董虎轉頭看向有些呆愣的文聘,笑道:“仲業,若你是紀靈,你會主動招惹咱嗎”
文聘張嘴卻不知該說什麽,見他如此,董虎不由笑了。
“嗬嗬……”
“傻子才會招惹咱呢,而這也符合咱的利益,畢竟咱想要的就是廣陵郡平安無事,而不是繼續吞下九江、廣陵郡。”
見到董重快步走來,董虎也笑嗬嗬起身站起……
“嗬嗬……”
“做人留一線,下次好見麵……”
董虎對董重極為了解,見他走路風風火火的樣子,就知道發生了些事情,果然……
“大兄,別駕袁敘遣使閻象前來了。”
董虎一愣,皺眉道:“閻象不是與袁術一起死在了呂布手裏了嗎”
董重搖頭道:“不知道,但來人說是閻象。”
董虎雙目若有所思,皺眉片刻……
“來了就來了,一會你把人請到此處,順便再準備一些像樣的食物……哦對了,幹炒魚一定要準備!”
“大兄放心,重這就去準備!”
……
董重急匆匆離去,董虎低頭來回踢動一塊巴掌大石塊,兵卒拿著一些羊皮鋪設宴請席位時,他也沒有抬頭理會,好像在想著什麽重要事情。見他如此,劉辯也不打擾,與文聘一同幫著兵卒使用一些粗布搭建一個防風圍子。
劉辯、文聘和一些兵卒剛剛將圍子搭建好了,就見董重帶閻象和兩個半大童子走了過來……
“大兄”
“嗯”
董虎抬頭看向劉辯,見他目光看向身後,也不由轉頭去看,正見董重大步走來,他也不由打量起麵無表情的閻象……
閻象像是沒有在乎董虎、劉辯的目光,向著兩人抱拳一禮。
“揚州主簿閻象。”
“見過將軍。”
“見過史侯。”
袁術、董虎都是一方諸侯,而且董虎還是七州之主;若論朝廷官職,袁術是後將軍,董虎是車騎將軍,無論怎麽算,董虎都壓袁術一頭!
私下裏,閻象怎麽叨咕“臨洮小兒”都無礙,可在正式場合,或是當著董虎的麵,他就必須恭敬些。
見閻象還算恭敬,董虎點頭示意眾人入席,劉辯、閻象以及陪坐得董重也一一坐在羊皮地毯上,待雙方稍微客氣了幾句後,不等董虎發難呢,閻象竟率先舉杯開口。
“聖人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敢問將軍,將軍領兵數千騎前來,可否是友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