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趙楠搖搖頭,這個家夥,什麽意思?聽起來,李一萍似乎是嫌趙楠打攪了她。


    武漢回來的首例確診,加重了趙楠的擔心,看來那邊的情況很糟糕,而且,這個病的傳染性,比自己原來想像的要更可怕。


    何雪也接到了趙楠的電話,她此時正在社區查看台帳,“老公,什麽事?”


    “嗯,知道了!我會的,你也注意安全!”


    “小冉,你就別擔心她啦!她自己會照顧好自己的,早上還給我做的早餐,還行,味道,下次你親自嚐嚐不就知道了。”


    “好,你就放心吧,老公,我和女兒都沒事,嗯!拜!”


    何雪放下手機,繼續看台帳,這已經是第五本了,她查得有點累,使勁兒眨了眨酸脹的眼睛。


    “李姐,咱們幸福家苑有沒有一個叫張山的?”何雪隨口問了一句。


    何雪翻了幾本台帳,沒有找到夢裏出現的人名字,想起自己要查找的人,可以向李大姐詢問,畢竟社區工作人員,更了解轄區住戶情況。


    “張山!”李榮秀一怔,“是有一個叫張山的,咱們社區的一名公崗,怎麽,你找他有事?”


    “哦,沒事,隨便問問,走吧,李姐,時間不早了。”李姐的肯定回答,反而消除了何雪心中的緊張,這麽巧,可能是巧合吧。


    她看李姐早餐吃得差不多了。


    社區人一天頂兩天用,哪個不是戴月披星,那個叫張山的定是和李姐一樣,值得敬重,看來自己多慮了,隻是一個夢境。


    “何老師,剛才是趙醫生電話?”李榮秀用吸管喝下最後一口糊辣湯,用完早飯,又要開始一天的入戶,昨天的努力,她倆的任務快完成一半了,還剩兩天時間,應該可以輕鬆完成。


    “嗯!中心醫院確診一例,從武漢回來的,李姐,今天入戶如果發現有武漢回來人員,咱倆都要小心一些呢。”


    何雪把趙楠電話裏說的情況,如實轉告李榮秀,趙楠專門叮囑她,如果遇到武漢返回人員,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


    兩人出門時,迎麵遇到一個中年男人,推著自行車從社區門前走過,車子後架上馱的是一袋麵粉,前麵車筐裏裝滿了蔬菜。


    “老張,又買這麽多,年前不是剛買兩袋麵?”李榮秀走在前麵,打著招呼,明顯是比較熟悉的人。


    “是,是,多準備點,不知道這個疫情到啥時候呀!”那人隨口應著,說出自己的擔心,並沒有停留。


    “何老師,這人就是你問的張山,單身,一個人住。”看著遠去的背影,李榮秀指給何雪。


    “他家一個人嗎?”得知這個結果,算是徹底解除了心中的疑惑,何雪不再緊張,卻又有些失望,同時又總覺得哪個地方不妥,感覺別別扭扭。


    “他家情況比較特殊,本來一家三口挺好的,他老婆十年前,帶著孩子,跟一個倒騰海鮮的外地人跑了。”李榮秀前麵走的挺快,說話的時候,不時回頭,有時,還要停下來等一等何雪。


    在停下來時,又補充了一句,“他這個老婆呀,不是本地的,可能是不適應這邊的生活習慣吧。”


    何雪緊走幾步,追上李榮秀,“李姐,我走的慢,老是拖你後腿。”


    “瞧您說的,何老師,這就是跑腿的活,我是習慣了,在平地上走快點,省下時間,爬樓的時候可以慢點,背著抱著一邊兒沉。”等到與何雪並肩了,李榮秀又轉過身繼續向前走。


    “說實話,何老師,我喜歡和你這樣的人一起幹活,您是有文化的人,說話素質就是和我們不一樣。”李姐是個善談的人,隻要遇到對脾氣的,什麽話都憋不住。


    何雪隻是笑笑,她是習慣慢慢走,因為在校園裏,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身形象,放下了那個惡夢,頓時也覺得腳下輕鬆了許多。


    “你就拿這個張山來說吧。”李榮秀也是個八卦的人,繼續說起張山來,“雖說是我們社區的公崗,我們這兒沒人愛搭理他,一個大男人,說話做事沒水平,還不如女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怨不得他老婆跟別人跑,切!”


    一路走著,李榮秀一路說著,大多是說她們社區的張家長李家短,何雪隻記住了張山,社區沒人愛搭理張山的主要原因是,這是一個自私的人,工作挑肥撿瘦,偷懶耍滑,平日裏好吃懶做,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這不是,又請假了,說是腰扭了。


    每個人心裏都裝著一杆秤,通過眼耳鼻舌感知器官,或經過大腦,或不需經過大腦,對世間萬事萬物做出衡量和判斷,識美醜、辨善惡、知真假、明是非、量多少,比高低......。


    趙楠在疫情實時播報微信平台上得知,全國確診4515例,比起昨天,又增加1771例。


    中午飯時間,張凱手裏端著兩個快餐盒,因為疫情的原因,食堂裏已經不允許聚餐了,“師傅,吃飯!”


    “師傅?誰是師傅?”接過快餐,趙楠有些詫異,這稱呼怎麽來的。


    “你呀,你是師傅呀,我想好了,拜您為師!以後,我就跟著您學!”張凱說的很誠懇,趙楠能感覺出來。


    雖然有點突如其來,不過,他還是笑了,眼角露出那久違的魚尾紋。


    “你這拜師也太隨意了,一盒快餐就把師傅打發了,不行不行!”趙楠頭搖得像撥浪鼓,但是笑容沒有變。


    “喲,趙主任,什麽不行不行的?”劉梅梅和葉小倩一前一後走進來,手裏也拿著快餐,特殊時期,辦公室變成了餐廳。


    “劉醫生、小倩姐,你們來的正好,幫我做個見證,我張凱今天要拜趙楠醫生為師,有什麽要求,師傅盡管提,我萬死不辭,保證服從!”張凱信誓旦旦。


    “好,既然你看得起咱,小倩,咱就給做個見證。”劉梅梅一口答應下來。


    劉梅梅還是那個較快的語速,又轉向趙楠,“趙主任,我倆做證,張凱誠心要拜師,有什麽要求,你就提出來吧,要是吃大餐,我倆也跟著沾沾光,嘻嘻!”


    這麽好的機會,自然是求之不得,即成人之美,又能沾沾光,就算疫情時期,吃不上,也給他先記著,等疫情過去,狠狠敲他一筆。


    “劉姐,別忘了,他可還欠咱一頓呢!”葉小倩提醒道。


    “哦!沒關係,那就算總帳!”劉梅梅猛然想起,年前張凱說的,她轉向趙楠,“趙主任,你可別客氣,該宰就得宰,刀子磨快點兒!”


    然而,就在兩人期待趙楠提出吃大餐要求時,卻聽到一個令人泄氣的拜師條件。


    “給師傅削倆蘋果!”趙楠說得很平靜,也很鄭重其事,手裏遞過去的卻是一把手術刀。


    趙楠的身後,有一個大紙箱,裏麵常備蘋果,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隻是從來沒人留意過,他削蘋果的工具竟然是手術刀!三人睜大眼睛盯著趙楠手裏的家夥,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得嘞!”還是張凱機靈,似乎瞬間明白了師傅的用意,張凱興奮地接過手術刀,去趙楠的身後拿蘋果。


    “拜我為師,還要拿我的蘋果,下不為例,以後每天兩個蘋果,你這當徒弟的掏錢買。”趙楠說這話,怎麽聽都是在開玩笑,張凱卻是認真聽的。


    “行了,師傅,這不是沒來得及買嗎,明天買了還你!”


    “給這兩位見證人也削兩個,怎麽你也得感謝一下。”趙楠又補充了一句。


    “趙主任,不帶這樣的吧!這也太便宜這小子了!”在劉梅梅和葉小倩看來,拋開西餐、火鍋、燒烤這些美味不提,最差也得每人一碗麻辣燙吧。


    “我肯定不會便宜這小子,我的條件是,每天兩個蘋果,皮兒要薄,還要連成一條線不能斷。”趙楠看著正在聚精會神削蘋果的張凱冷冷說道,好像在故意說給他聽。


    張凱是聰明人,他總算明白,為什麽趙楠三年不做手術,照樣手下功夫一流的秘密了,不用師傅提醒,他也會堅持下去的,這是一種修行。


    “無聊,吃飯!”葉小倩在打開餐盒之前,先把手機擺在麵前,裏麵放的是一部熱播劇《去死吧!男人》。


    “演到第幾集了?”劉梅梅湊過來,她是女主扮演者蘇蓉的忠實鐵粉。


    “快到高潮了!十七集吧!”葉小倩隨口答道,馬上又驚叫了一聲,“啊!”


    劉梅梅在葉小倩的胳膊上使勁擰了一把,開口罵道,“死丫頭,不害羞,什麽話都敢說!”


    向趙楠和張凱瞄了一眼,幸虧他倆男人沒注意到這邊。


    “姐,你輕點,疼!”葉小倩揉著被掐的地方。


    “誰讓嘴沒個把門的,還在胡說,......高潮,集吧....”劉梅梅聲音越來越小,又突然提高了音量,“聽說沒,蘇蓉回老家過春節了,這幾天就在黃明。”


    “真的嗎?我也喜歡她,要是有機會遇到,能簽個名兒就好了。”聊起共同喜歡的女星,兩人來了精神。


    下午又收治了一些疑似患者,人數比昨天有所上升,幸虧醫院提前空出一百個床位,目前還算充足,隻是不知道能堅持幾天,什麽時候是高峰期,拐點在哪一天會來臨,一切都要做最壞的打算。


    武漢疑似病例多的嚇人,也是趙楠最為擔心的,正當國內打響疫情阻擊戰,如火如荼抗疫的時候,世界卻是各種聲音。


    有的人,在以自己國家曾經的經曆,鼓勵中國朋友,要小心,不要害怕......。


    也有人這樣說:如果你了解中國人民,就應該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更有人預測未來:疫情過後,中國將變得更加強大...


    還有人,再一次提起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談到: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十指伸出有長短,樹木琅林有高低,有鼓勵讚美,就有冷嘲熱諷,......。


    李萬海慶幸的是,聽了父母的話,來h國是對的。


    正如父母所說,幹爹對他很好,一下飛機,就被當地的熱情震撼了,一大群美女舉著橫幅,“歡迎李萬海來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被隔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劍同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劍同盟並收藏愛被隔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