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貴所言,受到六鎮降人的誘惑,高歡終於不再觀望,迅速揮師北上,救援爾朱兆。
普泰元年(531年)正月初七,隨著永安三年成為曆史,高澄已經十一歲。
而這一天,爾朱兆也終於等來了他翹望已久的忠厚人高歡。
兩人分別在汾水兩側紮營,高歡隻領少數親信過河與爾朱兆相會。
“賀六渾來並州了。”
“爾朱兆果然是以我等為條件,才換取了賀六渾出兵。”
“如此,我等鄉民再不用受契胡欺淩之苦。”
“我們與賀六渾是北鎮鄉民,他是自己人,一定會善待我等。”
前些時日六鎮降人作亂,爾朱兆將二十餘萬降人集中在並肆二州的交界地帶看管,自己也屯軍於此,一時間降人之中流言四起。
有人說爾朱兆打算殺盡他們,一時間人心惶惶。
但也有人說是爾朱兆與河西人戰事不利,不得已用他們換取高歡出兵,。
今日終於得了確切消息,許多人親眼目睹爾朱兆出營迎接高歡,兩人相談甚歡。
一時間人心振奮,他們並非熱衷於造反,真正有野心的人,要麽如高歡、賀拔兄弟之類,在爾朱氏麾下做大將;要麽如破六韓拔陵、葛榮等人被先後平滅。
若非遷居並、肆二州後,以爾朱氏為首的契胡人壓榨過甚,他們何至於三年叛亂二十六次。
沃野鎮人劉延壽就是其中之一。
劉延壽雖說姓劉,但並不是漢人,也不是鮮卑人,而是鮮卑化的匈奴人。
當年真王破六韓拔陵在沃野舉義,領兵南下之餘,分派衛可孤率偏師東征其餘諸鎮,劉延壽就是偏師中的一名大頭兵。
撫冥、柔玄、懷荒三鎮盡皆響應,隻有懷朔、武川嚴守城池。
這些人打的什麽主意,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懷朔、武川人無非希望通過鎮壓起義來立功,借此改變自身境遇。
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看好真王起義。
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當初跟隨衛王橫掃北疆的四鎮豪傑,如今還剩了誰
隻有如他劉延壽等不起眼的小卒苟延殘喘。
而昔日懷朔城破,淪為階下囚的懷朔人高歡、武川人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等人,哪個又不是身居高位。
“劉延壽,莫發楞了,快看,賀六渾出來了。”
身邊的沃野同鄉將劉延壽從回憶中喚醒。
他朝爾朱兆大營方向看去,果然是高歡,身後還跟了個半大小子。
“那是賀六渾的兒子阿惠”
“都長這麽大了!”
“生得與賀六渾一般俊俏。”
人群中也有來自懷朔的降人,他們有老有壯,有男有女,紛紛瞧著高歡父子,議論紛紛。
高歡早在微末時,就是懷朔鎮的風雲人物。
他一個破落戶子弟居然能夠迎娶豪族女子婁昭君,也讓許多懷朔底層戍卒在羨慕嫉妒之餘,更是以他為目標,期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賀六渾,受大將軍委托,統率北鎮鄉民,眾人都往汾水以東接受我的號令。”
高歡生怕爾朱兆酒醒反悔,灌醉了爾朱兆後,便匆忙出營發號施令。
出營前,高澄本打算授意讓高歡親近奔走傳令,卻被製止。
果然,高歡話音剛落,前方的六鎮降人瞬時間炸開了鍋,呼喊聲越傳越遠:
“賀六渾受命統率鄉民,我等快過汾水集合。”
“賀六渾叫我等過汾水,鄉民們,快過河。”
“我們不用再受契胡欺淩,鄉民們,快隨賀六渾過汾水。”
“賀六渾終於來救我們了。”
劉延壽也在其中,給契胡為奴的日子,他過夠了。
如今終於逃脫契胡魔掌,眾人競相扶老攜幼,簇擁著高歡踏上汾水冰麵。
高澄想不到這些六鎮降人居然比高歡更急切。
是呀,若非受夠了契胡人的奴役,何至於三年間發動大小二十六次起義。
二十六次鎮壓都未被壓垮的硬骨頭,又極度仇視以爾朱氏為首的契胡人。
爾朱兆將這群人交給高歡,爾朱榮若是知曉,也該含笑九泉了。
婁昭、厙狄幹等人在東岸厲兵秣馬,準備一旦西岸有變,就殺奔過去。
直到看見領著六鎮降人渡河,被高澄攙扶著的高歡,眾人才鬆了一口氣。
為了灌醉爾朱兆,高歡也沒少喝。
他步伐踉蹌,但神采飛揚。
欲成大事,河北、晉陽這些王霸之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人的作用。
二十餘萬六鎮降人,雖然多是婦孺,可從其中揀選萬人青壯並非難事,更何況這些人不隻是牧民、農夫。
北疆六鎮、河北、並肆二州,到處都是他們戰鬥過的足跡。
稍加訓練又是一批北鎮精銳。
在婁昭等人領軍護衛下,高歡父子與六鎮降人們往東行了數裏,終於在天黑之前抵達高歡大營所在陽曲川。
陽曲川大營是專為收納六鎮降人所設。
吩咐婁昭、厙狄幹等人妥善安置六鎮降人後,高歡則讓高澄扶他回帥帳休息,確實醉了。
夜色漸深。
劉延壽眼見眾人被分散安置,並不驚慌,他們已經劃歸賀六渾統率,不再是契胡人的奴仆。
這裏是賀六渾的大營,難道他還會做出屠殺鄉人的禽獸事不成。
“你們就住這裏。”
一名小隊長帶著劉延壽等人停在一處空置的營帳外。
這些人都是獨身的青壯,家眷或已失散,或早早亡於戰亂。
劉延壽正要進帳,卻被那小隊長拽住。
“你是劉延壽沃野人劉延壽你沒死”
小隊長就著火把的光亮,仔細打量著,似乎不敢相信。
“你是”
劉延壽也覺得他有些熟悉,但是叫不出名字。
“我啊!薛虎兒,當初你們攻陷懷朔時,我就是被你抓的。”
小隊長興奮道。
“是你呀,好小子,當上軍官了!”
劉延壽終於記起了,那時眼前的人還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郎,狠狠給了薛虎兒胸口一拳,笑道。
薛虎兒撓撓頭,憨笑道:
“當初高帥去河北勸降,雖然葛榮也是懷朔人,但我覺得這人濫殺,成不了事,所幸投了高帥,之後隨他征戰又立了些功勞,劉延壽你呢這些年過得怎樣”
“比你差遠了,葛榮被擒後,我等做了契胡人的奴仆,又過回了北鎮時候的日子,不,比北鎮時候還差,那些該死的契胡人。”
兩人寒暄許久,彼此感慨萬千。
當初衛可孤圍懷朔一年,僅前期發動過幾次攻城,眼見攻不下懷朔就幹脆圍而不攻,後來武川陷落,懷朔人心大亂,這才淪陷。
衛可孤破城後,僅僅將號召抵抗的懷朔、武川豪傑收押,沒有開殺戒,義軍與懷朔、武川人也並未打出仇來,更何況大家又同在河北叛亂,多了一份袍澤情。
普泰元年(531年)正月初七,隨著永安三年成為曆史,高澄已經十一歲。
而這一天,爾朱兆也終於等來了他翹望已久的忠厚人高歡。
兩人分別在汾水兩側紮營,高歡隻領少數親信過河與爾朱兆相會。
“賀六渾來並州了。”
“爾朱兆果然是以我等為條件,才換取了賀六渾出兵。”
“如此,我等鄉民再不用受契胡欺淩之苦。”
“我們與賀六渾是北鎮鄉民,他是自己人,一定會善待我等。”
前些時日六鎮降人作亂,爾朱兆將二十餘萬降人集中在並肆二州的交界地帶看管,自己也屯軍於此,一時間降人之中流言四起。
有人說爾朱兆打算殺盡他們,一時間人心惶惶。
但也有人說是爾朱兆與河西人戰事不利,不得已用他們換取高歡出兵,。
今日終於得了確切消息,許多人親眼目睹爾朱兆出營迎接高歡,兩人相談甚歡。
一時間人心振奮,他們並非熱衷於造反,真正有野心的人,要麽如高歡、賀拔兄弟之類,在爾朱氏麾下做大將;要麽如破六韓拔陵、葛榮等人被先後平滅。
若非遷居並、肆二州後,以爾朱氏為首的契胡人壓榨過甚,他們何至於三年叛亂二十六次。
沃野鎮人劉延壽就是其中之一。
劉延壽雖說姓劉,但並不是漢人,也不是鮮卑人,而是鮮卑化的匈奴人。
當年真王破六韓拔陵在沃野舉義,領兵南下之餘,分派衛可孤率偏師東征其餘諸鎮,劉延壽就是偏師中的一名大頭兵。
撫冥、柔玄、懷荒三鎮盡皆響應,隻有懷朔、武川嚴守城池。
這些人打的什麽主意,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懷朔、武川人無非希望通過鎮壓起義來立功,借此改變自身境遇。
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看好真王起義。
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當初跟隨衛王橫掃北疆的四鎮豪傑,如今還剩了誰
隻有如他劉延壽等不起眼的小卒苟延殘喘。
而昔日懷朔城破,淪為階下囚的懷朔人高歡、武川人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嶽等人,哪個又不是身居高位。
“劉延壽,莫發楞了,快看,賀六渾出來了。”
身邊的沃野同鄉將劉延壽從回憶中喚醒。
他朝爾朱兆大營方向看去,果然是高歡,身後還跟了個半大小子。
“那是賀六渾的兒子阿惠”
“都長這麽大了!”
“生得與賀六渾一般俊俏。”
人群中也有來自懷朔的降人,他們有老有壯,有男有女,紛紛瞧著高歡父子,議論紛紛。
高歡早在微末時,就是懷朔鎮的風雲人物。
他一個破落戶子弟居然能夠迎娶豪族女子婁昭君,也讓許多懷朔底層戍卒在羨慕嫉妒之餘,更是以他為目標,期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賀六渾,受大將軍委托,統率北鎮鄉民,眾人都往汾水以東接受我的號令。”
高歡生怕爾朱兆酒醒反悔,灌醉了爾朱兆後,便匆忙出營發號施令。
出營前,高澄本打算授意讓高歡親近奔走傳令,卻被製止。
果然,高歡話音剛落,前方的六鎮降人瞬時間炸開了鍋,呼喊聲越傳越遠:
“賀六渾受命統率鄉民,我等快過汾水集合。”
“賀六渾叫我等過汾水,鄉民們,快過河。”
“我們不用再受契胡欺淩,鄉民們,快隨賀六渾過汾水。”
“賀六渾終於來救我們了。”
劉延壽也在其中,給契胡為奴的日子,他過夠了。
如今終於逃脫契胡魔掌,眾人競相扶老攜幼,簇擁著高歡踏上汾水冰麵。
高澄想不到這些六鎮降人居然比高歡更急切。
是呀,若非受夠了契胡人的奴役,何至於三年間發動大小二十六次起義。
二十六次鎮壓都未被壓垮的硬骨頭,又極度仇視以爾朱氏為首的契胡人。
爾朱兆將這群人交給高歡,爾朱榮若是知曉,也該含笑九泉了。
婁昭、厙狄幹等人在東岸厲兵秣馬,準備一旦西岸有變,就殺奔過去。
直到看見領著六鎮降人渡河,被高澄攙扶著的高歡,眾人才鬆了一口氣。
為了灌醉爾朱兆,高歡也沒少喝。
他步伐踉蹌,但神采飛揚。
欲成大事,河北、晉陽這些王霸之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人的作用。
二十餘萬六鎮降人,雖然多是婦孺,可從其中揀選萬人青壯並非難事,更何況這些人不隻是牧民、農夫。
北疆六鎮、河北、並肆二州,到處都是他們戰鬥過的足跡。
稍加訓練又是一批北鎮精銳。
在婁昭等人領軍護衛下,高歡父子與六鎮降人們往東行了數裏,終於在天黑之前抵達高歡大營所在陽曲川。
陽曲川大營是專為收納六鎮降人所設。
吩咐婁昭、厙狄幹等人妥善安置六鎮降人後,高歡則讓高澄扶他回帥帳休息,確實醉了。
夜色漸深。
劉延壽眼見眾人被分散安置,並不驚慌,他們已經劃歸賀六渾統率,不再是契胡人的奴仆。
這裏是賀六渾的大營,難道他還會做出屠殺鄉人的禽獸事不成。
“你們就住這裏。”
一名小隊長帶著劉延壽等人停在一處空置的營帳外。
這些人都是獨身的青壯,家眷或已失散,或早早亡於戰亂。
劉延壽正要進帳,卻被那小隊長拽住。
“你是劉延壽沃野人劉延壽你沒死”
小隊長就著火把的光亮,仔細打量著,似乎不敢相信。
“你是”
劉延壽也覺得他有些熟悉,但是叫不出名字。
“我啊!薛虎兒,當初你們攻陷懷朔時,我就是被你抓的。”
小隊長興奮道。
“是你呀,好小子,當上軍官了!”
劉延壽終於記起了,那時眼前的人還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郎,狠狠給了薛虎兒胸口一拳,笑道。
薛虎兒撓撓頭,憨笑道:
“當初高帥去河北勸降,雖然葛榮也是懷朔人,但我覺得這人濫殺,成不了事,所幸投了高帥,之後隨他征戰又立了些功勞,劉延壽你呢這些年過得怎樣”
“比你差遠了,葛榮被擒後,我等做了契胡人的奴仆,又過回了北鎮時候的日子,不,比北鎮時候還差,那些該死的契胡人。”
兩人寒暄許久,彼此感慨萬千。
當初衛可孤圍懷朔一年,僅前期發動過幾次攻城,眼見攻不下懷朔就幹脆圍而不攻,後來武川陷落,懷朔人心大亂,這才淪陷。
衛可孤破城後,僅僅將號召抵抗的懷朔、武川豪傑收押,沒有開殺戒,義軍與懷朔、武川人也並未打出仇來,更何況大家又同在河北叛亂,多了一份袍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