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刺史劉誕拒絕高歡的借糧要求後,眼睜睜見他搶了自己軍糧倉庫,卻無能為力。
大家都是給爾朱氏當刺史,相州治下還有名城鄴城,但實力不能相提並論。
高歡是領兵大將出身,麾下兵強馬壯,而他就真的隻是一個刺史而已,能驅使的也隻有孱弱的州郡兵。
這些州郡兵用來守城還行,拉出去野戰,爾朱羽生五千人被高敖曹十餘騎殺敗就是例子,當然,這個例子過於極端。
高歡領三十萬眾出滏口關往東過相州搶軍糧,再向東北,直奔信都,沿途約束士卒,與民秋毫無犯,每過麥地,高歡必要下馬步行,大肆收攬人心。
與此同時,幾則童謠開始在信都傳唱,並在有心人的傳播下,由信都向河北各地流傳。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高王,高王大軍不搶糧。”
“高王本是漢家子,淪落胡塵數十年......”
“愛百姓、得民心,高王心係父老情......”
酒肆外,一群稚童吟唱著童謠經過。
高季式看向高澄,疑惑道:
“子惠,你這辦法有用嗎?”
一旁的斛律光搶先道:
“子惠想出的法子怎麽會沒用,這叫,這叫什麽來著。”
卻卡在那,死活憋不出來。
“這叫輿論宣傳。”
段韶無奈提醒道。
“對對對,子惠就是這樣說的。”
兩人臉色都有些蒼白,這段時間整日被高季式拉著喝酒,讓他倆見著對方就發怵,整個人都頭皮發麻:哪有人這樣喝的,身體哪受得了。
高澄抿了口茶,說道:
“河北之人有幾人見過家父,又有幾人能夠見到家父,他們對家父的了解隻能從旁人口中得知,與其放任他人傳播,為何我們不從中引導,在河北各州樹立起家父‘漢人、鄉人、愛民’的形象。”
段韶激動道:
“沒錯,我聽聞高王東出太行以來,嚴肅軍紀,沿途不曾擾民,有此為佐證,何愁不能盡收河北人心。”
高澄卻不認同,他搖頭說道:
“孝先你說錯了,能盡收河北人心的不是童謠,也不是一場行軍,有子通兄(高季式)的兄長相助,入信都易事耳,入信都後才是考驗,隻有讓各州之人見到冀州人過得好。讓他們相信,在家父的治理下,他們也能過得比現在更好,河北人心才會真正歸附。”
“子惠年紀雖小,卻有如此見識,季式佩服。”
說罷,高季式又搖頭惋惜道:
“可惜飲不得酒。”
高澄笑道:
“子通兄再等我幾年罷。”
高澄很喜歡高季式,他好酒,但並非酒囊飯袋,曆史上,高季式跟隨高嶽在寒山擊敗蕭淵明,在渦陽擊敗侯景,在穎川擊敗王思政,多有戰功。
但真正讓高澄喜愛的,除了他是高敖曹的心尖尖外,更因高季式深明大義,聽說相鄰州郡有賊人叛亂,高季式自領部曲越境擊賊。
幕僚勸他別幹這種事,贏了沒功勞,敗了又招罪。
高季式卻表示:
‘你說這番話是對國家不忠誠,國家安則我安,國家危則我危,哪有知道賊人所在卻不去討伐的道理,況且賊人知道朝廷平叛大軍不能速來,又想不到外州之兵會越境,賊人沒有防備,我必定能夠擊破,兵貴神速,我怎麽能延誤軍機,縱使因此獲罪,我也沒有遺憾。’
可惜這樣一位有擔當的戰將卻死於酒精中毒。
高澄瞧見又拉著段韶、斛律光喝起來的高季式,心想等高歡坐穩冀州之主後,自己定要好好勸勸高季式,不說戒酒,至少才十六歲的年紀怎麽也要節製些。
高乾與封隆之之子封子繪領十餘輕騎離開信都,終於在相州境內與高歡相遇。
“爾朱氏殘暴叛逆,人神共憤,誰不想奮起討伐!明公您威德素著,天下傾心,若能興兵,則天下沒有人能與您相抗衡。冀州雖然狹小,人口、賦稅足夠接濟軍資,還望明公勿要遲疑。”
高乾單刀直入,號召高歡一同反抗爾朱氏暴政。
高歡沒有遲疑,他響應道:
“昔日天子為爾朱兆所擒,我深知其為人,曾去信告誡爾朱兆萬不得有弑君之念,可恨不被聽從。
“河西賊人逼淩晉陽,沿途燒殺劫掠,我不忍見百姓受難,於是助爾朱兆誅滅紇豆陵步蕃,我與他結為兄弟,本想借此勸他愛惜百姓、寬待士人,不曾想他卻剛愎自用,恣意妄為。
“如今,目睹爾朱氏諸多暴政,我明白要濟世救民,不能指望他們,隻能由我們自己終結這個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今日你來投我,為我帶來一處容身之地,我高歡願與你們共舉義旗,誅討國賊。”
高歡自出太行山後,就一直作漢人打扮,又得知高澄與高乾曾排列世譜,自己與高乾是叔侄輩,當即稱呼比自己小了一歲的高乾為叔父。
高乾連稱不敢。
高歡卻道:
“叔父與我誌同道合,相約討賊,如今又為親族,更是休戚與共。叔父於歡,有獻地之恩,歡於叔父,不能失子侄之禮。”
高歡待人接物使人如沐春風,高乾自認遇得明主,因此更生好感。
當夜,兩人同帳共寢,感情越發深厚。
前番,滄州人劉海寶率部曲襲占滄州,響應高乾、高敖曹兄弟在信都的起義,高氏兄弟任命劉海寶行滄州事,然而不久,劉海寶被前範陽太守刁整所殺,劉海寶之弟劉叔宗領餘部投奔高敖曹,高敖曹於是領軍出信都攻伐刁整。
而此時,遠在滄州作戰的高敖曹也終於得知了高乾決議迎奉高歡之事。
以高敖曹的驕傲,以及新近擊破爾朱羽生的戰績打底,他又如何甘心。
於是,立即派人購置婦人衣裙,送往信都,以此譏諷高乾懦弱。
也就高敖曹生得早了,要擱現在,這種行為掛上微博,怎麽也要挨上幾拳讓他明白世道變了。
高乾與封子繪等人先行告別高歡,回信都安排迎奉事宜,高歡則徐徐在後,更是狠抓軍紀,一時間所過之處,都道高歡麾下是王者之師。
大家都是給爾朱氏當刺史,相州治下還有名城鄴城,但實力不能相提並論。
高歡是領兵大將出身,麾下兵強馬壯,而他就真的隻是一個刺史而已,能驅使的也隻有孱弱的州郡兵。
這些州郡兵用來守城還行,拉出去野戰,爾朱羽生五千人被高敖曹十餘騎殺敗就是例子,當然,這個例子過於極端。
高歡領三十萬眾出滏口關往東過相州搶軍糧,再向東北,直奔信都,沿途約束士卒,與民秋毫無犯,每過麥地,高歡必要下馬步行,大肆收攬人心。
與此同時,幾則童謠開始在信都傳唱,並在有心人的傳播下,由信都向河北各地流傳。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高王,高王大軍不搶糧。”
“高王本是漢家子,淪落胡塵數十年......”
“愛百姓、得民心,高王心係父老情......”
酒肆外,一群稚童吟唱著童謠經過。
高季式看向高澄,疑惑道:
“子惠,你這辦法有用嗎?”
一旁的斛律光搶先道:
“子惠想出的法子怎麽會沒用,這叫,這叫什麽來著。”
卻卡在那,死活憋不出來。
“這叫輿論宣傳。”
段韶無奈提醒道。
“對對對,子惠就是這樣說的。”
兩人臉色都有些蒼白,這段時間整日被高季式拉著喝酒,讓他倆見著對方就發怵,整個人都頭皮發麻:哪有人這樣喝的,身體哪受得了。
高澄抿了口茶,說道:
“河北之人有幾人見過家父,又有幾人能夠見到家父,他們對家父的了解隻能從旁人口中得知,與其放任他人傳播,為何我們不從中引導,在河北各州樹立起家父‘漢人、鄉人、愛民’的形象。”
段韶激動道:
“沒錯,我聽聞高王東出太行以來,嚴肅軍紀,沿途不曾擾民,有此為佐證,何愁不能盡收河北人心。”
高澄卻不認同,他搖頭說道:
“孝先你說錯了,能盡收河北人心的不是童謠,也不是一場行軍,有子通兄(高季式)的兄長相助,入信都易事耳,入信都後才是考驗,隻有讓各州之人見到冀州人過得好。讓他們相信,在家父的治理下,他們也能過得比現在更好,河北人心才會真正歸附。”
“子惠年紀雖小,卻有如此見識,季式佩服。”
說罷,高季式又搖頭惋惜道:
“可惜飲不得酒。”
高澄笑道:
“子通兄再等我幾年罷。”
高澄很喜歡高季式,他好酒,但並非酒囊飯袋,曆史上,高季式跟隨高嶽在寒山擊敗蕭淵明,在渦陽擊敗侯景,在穎川擊敗王思政,多有戰功。
但真正讓高澄喜愛的,除了他是高敖曹的心尖尖外,更因高季式深明大義,聽說相鄰州郡有賊人叛亂,高季式自領部曲越境擊賊。
幕僚勸他別幹這種事,贏了沒功勞,敗了又招罪。
高季式卻表示:
‘你說這番話是對國家不忠誠,國家安則我安,國家危則我危,哪有知道賊人所在卻不去討伐的道理,況且賊人知道朝廷平叛大軍不能速來,又想不到外州之兵會越境,賊人沒有防備,我必定能夠擊破,兵貴神速,我怎麽能延誤軍機,縱使因此獲罪,我也沒有遺憾。’
可惜這樣一位有擔當的戰將卻死於酒精中毒。
高澄瞧見又拉著段韶、斛律光喝起來的高季式,心想等高歡坐穩冀州之主後,自己定要好好勸勸高季式,不說戒酒,至少才十六歲的年紀怎麽也要節製些。
高乾與封隆之之子封子繪領十餘輕騎離開信都,終於在相州境內與高歡相遇。
“爾朱氏殘暴叛逆,人神共憤,誰不想奮起討伐!明公您威德素著,天下傾心,若能興兵,則天下沒有人能與您相抗衡。冀州雖然狹小,人口、賦稅足夠接濟軍資,還望明公勿要遲疑。”
高乾單刀直入,號召高歡一同反抗爾朱氏暴政。
高歡沒有遲疑,他響應道:
“昔日天子為爾朱兆所擒,我深知其為人,曾去信告誡爾朱兆萬不得有弑君之念,可恨不被聽從。
“河西賊人逼淩晉陽,沿途燒殺劫掠,我不忍見百姓受難,於是助爾朱兆誅滅紇豆陵步蕃,我與他結為兄弟,本想借此勸他愛惜百姓、寬待士人,不曾想他卻剛愎自用,恣意妄為。
“如今,目睹爾朱氏諸多暴政,我明白要濟世救民,不能指望他們,隻能由我們自己終結這個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今日你來投我,為我帶來一處容身之地,我高歡願與你們共舉義旗,誅討國賊。”
高歡自出太行山後,就一直作漢人打扮,又得知高澄與高乾曾排列世譜,自己與高乾是叔侄輩,當即稱呼比自己小了一歲的高乾為叔父。
高乾連稱不敢。
高歡卻道:
“叔父與我誌同道合,相約討賊,如今又為親族,更是休戚與共。叔父於歡,有獻地之恩,歡於叔父,不能失子侄之禮。”
高歡待人接物使人如沐春風,高乾自認遇得明主,因此更生好感。
當夜,兩人同帳共寢,感情越發深厚。
前番,滄州人劉海寶率部曲襲占滄州,響應高乾、高敖曹兄弟在信都的起義,高氏兄弟任命劉海寶行滄州事,然而不久,劉海寶被前範陽太守刁整所殺,劉海寶之弟劉叔宗領餘部投奔高敖曹,高敖曹於是領軍出信都攻伐刁整。
而此時,遠在滄州作戰的高敖曹也終於得知了高乾決議迎奉高歡之事。
以高敖曹的驕傲,以及新近擊破爾朱羽生的戰績打底,他又如何甘心。
於是,立即派人購置婦人衣裙,送往信都,以此譏諷高乾懦弱。
也就高敖曹生得早了,要擱現在,這種行為掛上微博,怎麽也要挨上幾拳讓他明白世道變了。
高乾與封子繪等人先行告別高歡,回信都安排迎奉事宜,高歡則徐徐在後,更是狠抓軍紀,一時間所過之處,都道高歡麾下是王者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