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最近在流傳一個杯酒釋民戶的傳聞。
把宴席上,高黨諸公自願舍家為國,描述成是被高澄逼迫的結果。
明明是高隆之臨時獻策,又非說小高王早有預謀。
有著嚴謹史學態度的高澄,當然不能放任這種謠言流傳,給後人造成迷惑。
秉持著對曆史負責、對後人負責的態度,高澄發動聽望司這一宣傳口,在全城頌揚高黨諸公的義舉,希望能夠澄清謠言。
然而自古陰謀論最得人心,在不采取強製手段的情況下,就連習慣散播謠言的聽望司也吃了憋。
可是真要為了這種事,進而大肆搜捕,抓人入獄,連高澄自己都覺得寒磣。
實在堵不住那些傳謠信謠之人的嘴,高澄也就放棄了,縱使傳到後世,也不過野史而已,公信力哪比得上張師齊記載的官方史料。
他反而開始強令渤海王府除了劈柴的奴仆,誰也不許持有斧頭。
對於深陷杯酒釋民戶這一謠言的高澄來說,不管是玉斧頭,還是鐵斧頭,都犯了他的忌諱。
六月二十三日,天子元善見下令高澄巡視河北,但他並沒有急著馬上動身,才回洛陽,好歹讓人喘口氣,驢都不帶這麽使喚的。
專心與爾朱英娥、小爾朱、元明月、宋娘子四人嬉戲幾天後。
高澄組織起一支陣容龐大的巡視隊伍,包括尚書左仆射李元忠在內,隨行的幕僚有崔暹、崔昂、崔季舒等人,部將有段韶、斛律光、堯雄、高季式四人。
調高隆之暫入尚書省,與司馬子如一起主持政務,由邢紹、溫子昇處理大都督府文案工作,又留高敖曹部曲五千人、慕容紹宗所部五千人,合計一萬京畿兵坐鎮洛陽。
其餘京畿將士在高澄放縱期間,由崔暹籌備好糧秣,隨他巡視河北。
六月二十八日,高澄入宮向天子辭行後,領眾人出東城建春門,走黃河大橋北渡,徑直向東,前往闊別已久的河北之地。
與此同時,曾亡命奔逃南梁的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三人終於抵達關中,宇文泰親自出長安城迎接。
對於三人,宇文泰心裏的看法各有不同。
宇文泰與獨孤如願自小親善,得他投奔,當然是喜不自勝。
至於楊忠,則是可有可無的態度,不過憑楊忠與獨孤如願之間的關係,宇文泰也不會虧待了他。
反倒是賀拔勝,宇文泰則在暗地裏深深防備。
賀拔嶽身死之際,恰逢賀拔勝遠在南梁,宇文泰才能夠得到麾下一致推選,繼領關西。
賀拔勝自與高歡血海深仇,且數次背主以致聲名盡毀。
但宇文泰也不得不暗自提防賀拔嶽死忠與賀拔勝的聯係,如左軍大都督李虎。
當然,這些想法隻能藏在心裏,至少表麵上宇文泰還是對賀拔勝笑臉相迎。
與北還的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一番寒暄,共敘舊情後,宇文泰邀三人入長安覲見關西天子元修。
元修一見賀拔勝,便雙目一亮,這可是製衡宇文泰的不二人選。
自詡為大魏救星的元修辛苦入關,可不是為了要當一個傀儡玩物,任由宇文泰擺布,在他看來,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主角。
不過如今宇文泰取得潼關大捷,氣勢正盛,元修不得不暫避鋒芒。
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三人麵見元修,當即請罪,認為自己投奔蕭梁的行為有損國家威望,有失臣節。
元修當場寬免,認為他們受迫於高歡、高澄父子,投奔蕭梁純屬無奈。
南奔之後不忘北返,這樣的行為不應該被怪罪。
於是按照宇文泰早就做好的安排,對三人封官賜爵,其中,賀拔勝被任命為太師。
這樣的安排很值得品味,太師作為三公之一,地位自然崇高,卻無實權。
賀拔勝是什麽人,他是一名久經沙場的大將。
宇文泰不給兵權,又不委派地方州牧,卻把他捧作太師,高高掛起,這其中的猜忌意味,別說長安之人,就連高家父子隔了老遠也能聞到。
賀拔勝也能覺察得到宇文泰的真實態度,他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隻是每天勤練武藝,不與賀拔氏死忠聯係,以期能夠讓宇文泰相信自己無意權勢,一心隻想找高家父子報仇。
曆史上賀拔勝從南梁回歸,認為自己資曆、年紀都大於宇文泰,而且宇文泰接手的又是賀拔氏的基業,即使見了宇文泰也不行跪拜之禮。
兩相對照,簡直判若兩人,能有這樣的轉變自然是挨了高澄的毒打。
被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小高王用計策玩弄於鼓掌,這份屈辱讓賀拔勝痛定思痛:高歡、高澄這些人心太髒,自己根本不是對手。
能有這份覺悟,殊為不易。
賀拔勝是這樣,高敖曹也是這樣,高澄簡直就是在南北朝播撒智慧的天使。
他真的,我哭死。
當然這樣的轉變是好是壞,很難言說,終究是被苦難磨平了棱角。
對於宇文泰來說自然喜聞樂見,對於元修來說可不見得就是好消息。
當宇文泰得知高澄奏請清查豪族隱戶,他清楚短時間內高氏不會西顧,冒著關東不穩、豪族叛亂的風險,死磕關中雄關險隘,這種事情宇文泰自問是幹不出來。
《我的治愈係遊戲》
他立即整頓兵馬,準備趁此機會解決靈州曹泥這個禍患。
曾經的關隴三小強,侯莫陳悅身死,可朱渾元叛逃,就隻剩了靈州曹泥不遵號令。
就連借口都有現成的,曹泥協助可朱渾元叛逃。
宇文泰一方麵向元修上奏,請求授予曹泥女婿靈州鎮城大都督劉豐,為衛大將軍,希望以此離間曹泥、劉豐這對翁婿。
另一方麵則籌備糧草,準備以武力解決曹泥。
劉豐完全不理會宇文泰的拉攏,好友可朱渾元當初的一番話言猶在耳,出於對高歡的仰慕,讓劉豐並不在意關西朝廷的官職。
而在聽聞了高歡嫡長子高澄的事跡後,更是堅定了劉豐歸附高氏的心思:
‘我原本以為高歡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有人比高歡更勇猛,這是誰的兒子!’
離間計失敗的宇文泰並不氣餒,七月初八,宇文泰派遣趙貴、李虎、李弼三人領軍攻伐曹泥。
於此同時,身處晉陽的小高澄,高歡,在準備攻滅親家之外,在外交上取得一項重大勝利:阿至羅部歸降高歡。
阿至羅是高車部族之一,曾是北魏附庸,六鎮之亂後,北魏失去對北疆的控製,阿至羅部也趁機獨立。
高歡掌權後,一直致力於拉攏阿至羅部,力排眾議賜予糧食布匹以扶持阿至羅部,這樣的投入也迎來了豐厚回報,阿至羅部十萬戶歸降高歡。
當得知宇文泰派遣趙貴、李虎、李弼三人圍攻靈州曹泥,高歡當即命阿至羅部派出三萬騎前往救援。
當阿至羅人橫穿荒漠抵達靈州城下時,此時的靈州幾乎陷入絕境。
從長安將消息傳遞到晉陽,再由晉陽的高歡下令草原上的阿至羅人救援,這期間所花費的時間,足夠趙貴、李虎、李弼三人任意妄為。
原來趙貴三人久攻不下,於是修築堤壩,待水勢高漲,掘開堤壩,水灌靈州城,當時城中積水距離隻差四尺就要蓋過城頭。
阿至羅三萬騎趕來,雖然迫使趙貴等人退兵,可靈州卻已經遭受滅頂之災,城牆早已被洪水衝塌,城池破敗不堪,百姓死傷慘重。
“翁丈,這一次我等能堅守到阿至羅人來援,如今城防盡毀,宇文泰再攻,我等又如何堅持?”
城中積水已經排空,劫後餘生的劉豐跟隨曹泥巡視各處城防,他出言道。
曹泥同樣憂心忡忡,一場人造洪水,幾乎將靈州城的有生力量盡數滅絕,士卒、百姓死傷無數,又無堅城可守,關西軍再來,根本抵擋不到高歡來援。
而橫穿荒漠而來的阿至羅三萬騎,又不可能常駐靈州,他們隻是附庸,不是高歡嫡係部隊,為高歡千裏奔襲他們可以接受,但離開部落常駐靈州,那就是強人所難了。
而基於高歡的立場,他也不可能將阿至羅人西遷,給予宇文泰拉攏的機會。
對於女婿的心思,其實曹泥早有猜測,思量一番後,他說道:
“賢婿有何謀算,但說無妨。”
劉豐也不藏著掩著,直抒胸臆道:
“豐以為高王坐鎮關東富庶之地,人口、錢糧數倍於關西,又手握並州胡兵二十萬,能定天下者,唯有高王。
“可朱渾元東歸之前,高王許諾並州刺史,待其抵達晉陽,不止封其為並州刺史,更是賜予家宅、奴婢,又為其兄弟、部眾封賞官爵。
“高王愛才如此,翁丈何惜靈州彈丸之地?何不東歸,以助高王成就大業。”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了,高歡毀諾,不願將並州刺史一職授予可朱渾元,這才給了後麵這些恩賞以做彌補,經高澄勸諫,這才授予並州刺史一職。
可在劉豐嘴裏卻是高歡賜予了可朱渾元並州刺史還嫌不夠,又增添了另外的封賞慰勞。
把時間先後順序一改變,整件事情就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
曹泥沉吟許久,他倒不是認為高歡愛才,劉豐說得好聽,但他又不是傻子,可朱渾元的曆官之路早就傳揚開來,大家都知道高歡無信,其子高澄重諾。
但考慮到自己與宇文泰確實有一點不對付,關西並非久留之地,再待下去,腦袋可能要被傳入長安,還不如趁此機會,在三萬阿至羅人的護衛下,帶領部眾東歸。
一番思量後,曹泥下定決心道:
“賢婿所言甚是,吾意遣使先行,東去晉陽,向高王請求內附,我也不能苦等高王回複,必須立即收拾,與阿至羅人同歸。”
“翁丈英明。”
劉豐恭維道。
宇文泰得知曹泥、劉豐在靈州選拔五千戶人叛逃,有心追擊,但因其與阿至羅三萬騎同行,隻能眼睜睜看他們逃走。
也不是毫無收獲,至少收獲了一個破敗的靈州。
隨著關隴三小強或死或逃,宇文泰也在名義上完成了對關隴地區的統一。
至於為何說是名義上,自然是關西地區還有不少人表麵尊奉,但實則心懷異望。
比如可朱渾元東歸後,受任秦州刺史,攜部據守覆靺城的萬俟普。
萬俟普出自太平郡(山西寧武),匈奴人,參與匈奴酋帥破六韓拔陵在沃野鎮發動的六鎮歧義起家,而後歸降朝廷。
高歡在信都建義時,萬俟普就曾經命兒子萬俟洛往信都向高歡表示投效之心。
身處關隴的萬俟普曆任賀拔嶽、宇文泰兩位關西之主,一直尊奉長安的領導,但其實私底下卻準備離開宇文泰這艘小破船,跳上高歡的巨輪。
而可朱渾元所受到的待遇也給了萬俟普極大的刺激,但隨著曹泥、劉豐先行一步,靈州被宇文泰收複,萬俟普也被斷絕了東歸的道路。
曆史上,關西能在這樣的劣勢下抵住關東壓力,稱高歡一聲小高澄,還是恭維了他。
曹泥、劉豐一路辛苦跋涉,終於抵達晉陽,早已通過使臣知曉曹泥東歸消息的高歡親自出城迎接。
曹泥一行在晉陽受到熱烈歡迎,隨高歡一同出城的除了諸多晉陽勳貴之外,還有並州刺史可朱渾元。
高歡依舊授予曹泥靈州刺史,讓其在名義上遙領靈州,但誰都知道,這隻是一個虛職。
曹泥倒也滿意,因為高歡在其他方麵給予了豐厚補償,比如宅院、婢女、財物等等。
至於勸諫曹泥東歸的女婿劉豐,則得到了高歡的重用,封為平西將軍、南汾州刺史。
劉豐在去往南汾州上任之前,與好友可朱渾元相見,酒宴間,詢問可朱渾元對關東人物看法。
新近投效高澄的可朱渾元整顆心都是小高王的模樣,自然對他大加讚賞。
這讓素未蒙麵,卻早有耳聞的劉豐對高澄心生向往之情。
而此時的長安,也發生了一件小事情,真的隻是小事情,宇文泰為獨孤如願改名獨孤信。
當然,高澄暫時還不知道關西發生了這麽多事情,在宇文泰攻打靈州曹泥的時候,他才剛剛抵達鄴城。
------題外話------
第一更帶到,第二更在晚上十二點
感謝書友white_crow的打賞,另外繼續向大家求票。
把宴席上,高黨諸公自願舍家為國,描述成是被高澄逼迫的結果。
明明是高隆之臨時獻策,又非說小高王早有預謀。
有著嚴謹史學態度的高澄,當然不能放任這種謠言流傳,給後人造成迷惑。
秉持著對曆史負責、對後人負責的態度,高澄發動聽望司這一宣傳口,在全城頌揚高黨諸公的義舉,希望能夠澄清謠言。
然而自古陰謀論最得人心,在不采取強製手段的情況下,就連習慣散播謠言的聽望司也吃了憋。
可是真要為了這種事,進而大肆搜捕,抓人入獄,連高澄自己都覺得寒磣。
實在堵不住那些傳謠信謠之人的嘴,高澄也就放棄了,縱使傳到後世,也不過野史而已,公信力哪比得上張師齊記載的官方史料。
他反而開始強令渤海王府除了劈柴的奴仆,誰也不許持有斧頭。
對於深陷杯酒釋民戶這一謠言的高澄來說,不管是玉斧頭,還是鐵斧頭,都犯了他的忌諱。
六月二十三日,天子元善見下令高澄巡視河北,但他並沒有急著馬上動身,才回洛陽,好歹讓人喘口氣,驢都不帶這麽使喚的。
專心與爾朱英娥、小爾朱、元明月、宋娘子四人嬉戲幾天後。
高澄組織起一支陣容龐大的巡視隊伍,包括尚書左仆射李元忠在內,隨行的幕僚有崔暹、崔昂、崔季舒等人,部將有段韶、斛律光、堯雄、高季式四人。
調高隆之暫入尚書省,與司馬子如一起主持政務,由邢紹、溫子昇處理大都督府文案工作,又留高敖曹部曲五千人、慕容紹宗所部五千人,合計一萬京畿兵坐鎮洛陽。
其餘京畿將士在高澄放縱期間,由崔暹籌備好糧秣,隨他巡視河北。
六月二十八日,高澄入宮向天子辭行後,領眾人出東城建春門,走黃河大橋北渡,徑直向東,前往闊別已久的河北之地。
與此同時,曾亡命奔逃南梁的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三人終於抵達關中,宇文泰親自出長安城迎接。
對於三人,宇文泰心裏的看法各有不同。
宇文泰與獨孤如願自小親善,得他投奔,當然是喜不自勝。
至於楊忠,則是可有可無的態度,不過憑楊忠與獨孤如願之間的關係,宇文泰也不會虧待了他。
反倒是賀拔勝,宇文泰則在暗地裏深深防備。
賀拔嶽身死之際,恰逢賀拔勝遠在南梁,宇文泰才能夠得到麾下一致推選,繼領關西。
賀拔勝自與高歡血海深仇,且數次背主以致聲名盡毀。
但宇文泰也不得不暗自提防賀拔嶽死忠與賀拔勝的聯係,如左軍大都督李虎。
當然,這些想法隻能藏在心裏,至少表麵上宇文泰還是對賀拔勝笑臉相迎。
與北還的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一番寒暄,共敘舊情後,宇文泰邀三人入長安覲見關西天子元修。
元修一見賀拔勝,便雙目一亮,這可是製衡宇文泰的不二人選。
自詡為大魏救星的元修辛苦入關,可不是為了要當一個傀儡玩物,任由宇文泰擺布,在他看來,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主角。
不過如今宇文泰取得潼關大捷,氣勢正盛,元修不得不暫避鋒芒。
賀拔勝、獨孤如願、楊忠三人麵見元修,當即請罪,認為自己投奔蕭梁的行為有損國家威望,有失臣節。
元修當場寬免,認為他們受迫於高歡、高澄父子,投奔蕭梁純屬無奈。
南奔之後不忘北返,這樣的行為不應該被怪罪。
於是按照宇文泰早就做好的安排,對三人封官賜爵,其中,賀拔勝被任命為太師。
這樣的安排很值得品味,太師作為三公之一,地位自然崇高,卻無實權。
賀拔勝是什麽人,他是一名久經沙場的大將。
宇文泰不給兵權,又不委派地方州牧,卻把他捧作太師,高高掛起,這其中的猜忌意味,別說長安之人,就連高家父子隔了老遠也能聞到。
賀拔勝也能覺察得到宇文泰的真實態度,他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隻是每天勤練武藝,不與賀拔氏死忠聯係,以期能夠讓宇文泰相信自己無意權勢,一心隻想找高家父子報仇。
曆史上賀拔勝從南梁回歸,認為自己資曆、年紀都大於宇文泰,而且宇文泰接手的又是賀拔氏的基業,即使見了宇文泰也不行跪拜之禮。
兩相對照,簡直判若兩人,能有這樣的轉變自然是挨了高澄的毒打。
被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小高王用計策玩弄於鼓掌,這份屈辱讓賀拔勝痛定思痛:高歡、高澄這些人心太髒,自己根本不是對手。
能有這份覺悟,殊為不易。
賀拔勝是這樣,高敖曹也是這樣,高澄簡直就是在南北朝播撒智慧的天使。
他真的,我哭死。
當然這樣的轉變是好是壞,很難言說,終究是被苦難磨平了棱角。
對於宇文泰來說自然喜聞樂見,對於元修來說可不見得就是好消息。
當宇文泰得知高澄奏請清查豪族隱戶,他清楚短時間內高氏不會西顧,冒著關東不穩、豪族叛亂的風險,死磕關中雄關險隘,這種事情宇文泰自問是幹不出來。
《我的治愈係遊戲》
他立即整頓兵馬,準備趁此機會解決靈州曹泥這個禍患。
曾經的關隴三小強,侯莫陳悅身死,可朱渾元叛逃,就隻剩了靈州曹泥不遵號令。
就連借口都有現成的,曹泥協助可朱渾元叛逃。
宇文泰一方麵向元修上奏,請求授予曹泥女婿靈州鎮城大都督劉豐,為衛大將軍,希望以此離間曹泥、劉豐這對翁婿。
另一方麵則籌備糧草,準備以武力解決曹泥。
劉豐完全不理會宇文泰的拉攏,好友可朱渾元當初的一番話言猶在耳,出於對高歡的仰慕,讓劉豐並不在意關西朝廷的官職。
而在聽聞了高歡嫡長子高澄的事跡後,更是堅定了劉豐歸附高氏的心思:
‘我原本以為高歡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有人比高歡更勇猛,這是誰的兒子!’
離間計失敗的宇文泰並不氣餒,七月初八,宇文泰派遣趙貴、李虎、李弼三人領軍攻伐曹泥。
於此同時,身處晉陽的小高澄,高歡,在準備攻滅親家之外,在外交上取得一項重大勝利:阿至羅部歸降高歡。
阿至羅是高車部族之一,曾是北魏附庸,六鎮之亂後,北魏失去對北疆的控製,阿至羅部也趁機獨立。
高歡掌權後,一直致力於拉攏阿至羅部,力排眾議賜予糧食布匹以扶持阿至羅部,這樣的投入也迎來了豐厚回報,阿至羅部十萬戶歸降高歡。
當得知宇文泰派遣趙貴、李虎、李弼三人圍攻靈州曹泥,高歡當即命阿至羅部派出三萬騎前往救援。
當阿至羅人橫穿荒漠抵達靈州城下時,此時的靈州幾乎陷入絕境。
從長安將消息傳遞到晉陽,再由晉陽的高歡下令草原上的阿至羅人救援,這期間所花費的時間,足夠趙貴、李虎、李弼三人任意妄為。
原來趙貴三人久攻不下,於是修築堤壩,待水勢高漲,掘開堤壩,水灌靈州城,當時城中積水距離隻差四尺就要蓋過城頭。
阿至羅三萬騎趕來,雖然迫使趙貴等人退兵,可靈州卻已經遭受滅頂之災,城牆早已被洪水衝塌,城池破敗不堪,百姓死傷慘重。
“翁丈,這一次我等能堅守到阿至羅人來援,如今城防盡毀,宇文泰再攻,我等又如何堅持?”
城中積水已經排空,劫後餘生的劉豐跟隨曹泥巡視各處城防,他出言道。
曹泥同樣憂心忡忡,一場人造洪水,幾乎將靈州城的有生力量盡數滅絕,士卒、百姓死傷無數,又無堅城可守,關西軍再來,根本抵擋不到高歡來援。
而橫穿荒漠而來的阿至羅三萬騎,又不可能常駐靈州,他們隻是附庸,不是高歡嫡係部隊,為高歡千裏奔襲他們可以接受,但離開部落常駐靈州,那就是強人所難了。
而基於高歡的立場,他也不可能將阿至羅人西遷,給予宇文泰拉攏的機會。
對於女婿的心思,其實曹泥早有猜測,思量一番後,他說道:
“賢婿有何謀算,但說無妨。”
劉豐也不藏著掩著,直抒胸臆道:
“豐以為高王坐鎮關東富庶之地,人口、錢糧數倍於關西,又手握並州胡兵二十萬,能定天下者,唯有高王。
“可朱渾元東歸之前,高王許諾並州刺史,待其抵達晉陽,不止封其為並州刺史,更是賜予家宅、奴婢,又為其兄弟、部眾封賞官爵。
“高王愛才如此,翁丈何惜靈州彈丸之地?何不東歸,以助高王成就大業。”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了,高歡毀諾,不願將並州刺史一職授予可朱渾元,這才給了後麵這些恩賞以做彌補,經高澄勸諫,這才授予並州刺史一職。
可在劉豐嘴裏卻是高歡賜予了可朱渾元並州刺史還嫌不夠,又增添了另外的封賞慰勞。
把時間先後順序一改變,整件事情就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
曹泥沉吟許久,他倒不是認為高歡愛才,劉豐說得好聽,但他又不是傻子,可朱渾元的曆官之路早就傳揚開來,大家都知道高歡無信,其子高澄重諾。
但考慮到自己與宇文泰確實有一點不對付,關西並非久留之地,再待下去,腦袋可能要被傳入長安,還不如趁此機會,在三萬阿至羅人的護衛下,帶領部眾東歸。
一番思量後,曹泥下定決心道:
“賢婿所言甚是,吾意遣使先行,東去晉陽,向高王請求內附,我也不能苦等高王回複,必須立即收拾,與阿至羅人同歸。”
“翁丈英明。”
劉豐恭維道。
宇文泰得知曹泥、劉豐在靈州選拔五千戶人叛逃,有心追擊,但因其與阿至羅三萬騎同行,隻能眼睜睜看他們逃走。
也不是毫無收獲,至少收獲了一個破敗的靈州。
隨著關隴三小強或死或逃,宇文泰也在名義上完成了對關隴地區的統一。
至於為何說是名義上,自然是關西地區還有不少人表麵尊奉,但實則心懷異望。
比如可朱渾元東歸後,受任秦州刺史,攜部據守覆靺城的萬俟普。
萬俟普出自太平郡(山西寧武),匈奴人,參與匈奴酋帥破六韓拔陵在沃野鎮發動的六鎮歧義起家,而後歸降朝廷。
高歡在信都建義時,萬俟普就曾經命兒子萬俟洛往信都向高歡表示投效之心。
身處關隴的萬俟普曆任賀拔嶽、宇文泰兩位關西之主,一直尊奉長安的領導,但其實私底下卻準備離開宇文泰這艘小破船,跳上高歡的巨輪。
而可朱渾元所受到的待遇也給了萬俟普極大的刺激,但隨著曹泥、劉豐先行一步,靈州被宇文泰收複,萬俟普也被斷絕了東歸的道路。
曆史上,關西能在這樣的劣勢下抵住關東壓力,稱高歡一聲小高澄,還是恭維了他。
曹泥、劉豐一路辛苦跋涉,終於抵達晉陽,早已通過使臣知曉曹泥東歸消息的高歡親自出城迎接。
曹泥一行在晉陽受到熱烈歡迎,隨高歡一同出城的除了諸多晉陽勳貴之外,還有並州刺史可朱渾元。
高歡依舊授予曹泥靈州刺史,讓其在名義上遙領靈州,但誰都知道,這隻是一個虛職。
曹泥倒也滿意,因為高歡在其他方麵給予了豐厚補償,比如宅院、婢女、財物等等。
至於勸諫曹泥東歸的女婿劉豐,則得到了高歡的重用,封為平西將軍、南汾州刺史。
劉豐在去往南汾州上任之前,與好友可朱渾元相見,酒宴間,詢問可朱渾元對關東人物看法。
新近投效高澄的可朱渾元整顆心都是小高王的模樣,自然對他大加讚賞。
這讓素未蒙麵,卻早有耳聞的劉豐對高澄心生向往之情。
而此時的長安,也發生了一件小事情,真的隻是小事情,宇文泰為獨孤如願改名獨孤信。
當然,高澄暫時還不知道關西發生了這麽多事情,在宇文泰攻打靈州曹泥的時候,他才剛剛抵達鄴城。
------題外話------
第一更帶到,第二更在晚上十二點
感謝書友white_crow的打賞,另外繼續向大家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