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姬三人被帶來了一處小院子,正忐忑不安的時候,紇奚舍樂將宇文小姑也帶了過來。
“大將軍開恩,你等四人無需再去織室勞作,且先養在此地,日後再與大將軍往洛陽,等關西遣人來贖。”
紇奚舍樂說罷,留下一隊侍衛在院外看守,便急著回去複命。
宇文小姑頭發還是濕噠噠的,似乎來之前有過沐浴,她換了一身新衣裳,也許是久旱逢甘霖,整個人都顯得容光煥發。
三位嫂嫂都是過來人,也清楚小姑子經曆了什麽事。
大嫂閻姬握著宇文小姑的手寬慰道:
“委屈你了,若有幸能逃往關中,不會有人知道晉陽之事。”
宇文小姑聞言一愣神,迎著其餘兩位嫂嫂感激的眼神,若有所悟,她假作強顏歡笑,說道:
“隻要能往長安與家人團聚,縱使以身侍虎,亦無悔恨,隻求三位嫂嫂不以小妹失了婦節生惡。”
“小姑說的這是哪裏話,你為了我等老婦,被那高賊所迫……”
二嫂將宇文小姑摟在懷裏,唉聲歎氣道:
“我等婦人,命不由己,若非我們三人韶華不再,隻怕也難幸免。”
三嫂更是舉掌立誓,絕不告與外人。
宇文小姑心中竊喜,麵上卻流露出疲憊之色,與三位嫂嫂說了幾句便尋了一個房間走了進去。
這屋子稱不上奢華,卻比織室大院裏的大通鋪要舒適。
抱著腿坐在床上,腦海中還在回憶某人的甜言蜜語與纏綿。
想到難堪處,宇文小姑卻又氣惱起來,那冤家什麽都好,就是喜歡一些怪異稱呼。
偏要讓人喚他阿爺。
而占了宇文泰便宜的高澄也沒把這種事大肆宣揚,自個兒心裏暗爽就成,將來戰場上相見,多少也有點心理優勢。
畢竟父親打兒子。
不過高澄也不是吃幹抹淨,提上褲子不認賬的人,他不止免了閻姬等人的勞役,還派人去尋宇文小姑兩個兒子的下落。
得知丘賓、丘崇兄弟倆在玉璧增築城池,便立即命親隨給王思政傳信,讓他好生安置兩人。
第二次與宇文小姑幽會的時候,高澄將這事說與她聽,喜得對方極盡風情,連稱呼都喊得心甘情願。
沒辦法,誰叫高某人就這點惡趣味。
高澄這些時日食髓知味,在接見晉陽文武之餘,總要抽時間跑一趟外宅,一開始他還遮遮掩掩,後麵索性當著閻姬等人的麵走進宇文小姑的房間。
好在高澄也才十九歲,哪怕白天與宇文小姑廝混,晚上也能應付妻妾。
時間在這樣荒唐生活中悄然而過,一轉眼馬上要到回程的時候。
前一夜,高歡在渤海王府大宴賓客,為高澄送行。
看厭了堂間的鶯歌漫舞,高歡揮退一陣歌姬舞女,讓眾將歡歌。
高澄心道:可惜少了斛律金,否則就能聽一曲《敕勒川》。
斛律金並未在晉陽,因部族被安置在朔州,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北疆統禦族群,防範柔然,隻有得了高歡的調令才會南下。
這樣的信任在高氏大將之中,絕無僅有。
斛律金雖不在晉陽,但其次子斛律羨卻一直侍奉高歡左右。
斛律羨字豐樂,擅騎射,卻不及其兄斛律光,當然,單論騎射,也沒幾個人能贏過斛律光。
然而論起智謀卻要勝了其兄一籌。
高歡對這個老友次子喜愛不亞於斛律光。
當然,斛律氏一門也無愧於高氏信任。
曆史上,斛律光被冤殺,斛律羨時任幽州刺史,深得人心,守城將士得知高緯派遣使者領軍捉拿,紛紛請求據城堅守。
卻被斛律羨斷然拒絕,最終坦然出城迎接使者,被殺害於長史廳。
臨死前,斛律羨哀歎:
‘女為皇後,公主滿家,出入有三百兵士護衛,如此富貴,怎能不敗!’
斛律羨臨終遺言既道出了高氏與斛律氏三代人的情誼,更讓人對高緯、祖珽、陸令萱三人殘害忠良所不齒。
酒宴上,高澄正與斛律羨低聲交談。
自高澄鎮洛以來,兩人見麵機會並不多,但每次來晉陽,總要為斛律光捎上家書,轉交斛律羨,故而時常要與他小酌幾杯。
有斛律光為紐帶,兩人關係自是親密,毫無疑問的自己人。
突然聽見高歡的呼喚,原來諸將以歌助興,終於輪到了斛律羨。
高澄總覺得這一幕很熟悉,稍作回憶,這才恍然,難道那首《斛律豐樂歌》要被做出來了嗎?
《斛律豐樂歌》即一次酒宴,高歡命斛律羨以歌作興,斛律羨於是以歌勸諫,讓高歡振作國事,莫要安於享樂。
後世流傳的《斛律豐樂歌》相傳為隋人所作,即:
‘朝亦飲酒醉。暮亦飲酒醉。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高澄猜測斛律羨要敗眾人的酒興,卻沒有製止,因為他熟知這件事的結果。
即高歡認為:‘豐樂不諂媚,是好人。’從此越發喜愛斛律羨。
既然結果是好的,那又何必多此一舉。
然而出乎高澄意料的是,斛律羨並未以歌規勸,而是與眾人齊樂,唱了一首鮮卑民歌。
這讓高澄一時摸不著頭腦,獨自想了會,才明白斛律羨為何會做出與曆史所記載的不同行為。
曆史上的東魏數戰不利,眼睜睜看著西魏坐大。
這才有了斛律羨勸諫的舉動。
如今宇文泰被困死在關西,而東魏國勢日盛,這時候再去唱什麽‘國計無取次’,豈不是犯了病麽。
這也給高澄上了一課,沒有人是已經設置好了程序的機器人,他們的選擇會隨著大勢的變化而變化。
當然,如斛律氏這等忠勇之家,隻需高澄保持強勢的同時善待其家,他們依舊會為了未來的高齊政權拋頭顱,灑熱血。
而祖珽在自己眼中雖然被貼上了有才無德的標簽。
高澄身邊並不缺少這一類人,自己之所以排斥他,隻是因為此人殘害忠良。
但因高澄的出現,曆史早已改變,沒有人會去熏瞎祖珽雙眼,祖珽也不可能再去謀害斛律光。
那人,也許自己能用。
(本章完)
“大將軍開恩,你等四人無需再去織室勞作,且先養在此地,日後再與大將軍往洛陽,等關西遣人來贖。”
紇奚舍樂說罷,留下一隊侍衛在院外看守,便急著回去複命。
宇文小姑頭發還是濕噠噠的,似乎來之前有過沐浴,她換了一身新衣裳,也許是久旱逢甘霖,整個人都顯得容光煥發。
三位嫂嫂都是過來人,也清楚小姑子經曆了什麽事。
大嫂閻姬握著宇文小姑的手寬慰道:
“委屈你了,若有幸能逃往關中,不會有人知道晉陽之事。”
宇文小姑聞言一愣神,迎著其餘兩位嫂嫂感激的眼神,若有所悟,她假作強顏歡笑,說道:
“隻要能往長安與家人團聚,縱使以身侍虎,亦無悔恨,隻求三位嫂嫂不以小妹失了婦節生惡。”
“小姑說的這是哪裏話,你為了我等老婦,被那高賊所迫……”
二嫂將宇文小姑摟在懷裏,唉聲歎氣道:
“我等婦人,命不由己,若非我們三人韶華不再,隻怕也難幸免。”
三嫂更是舉掌立誓,絕不告與外人。
宇文小姑心中竊喜,麵上卻流露出疲憊之色,與三位嫂嫂說了幾句便尋了一個房間走了進去。
這屋子稱不上奢華,卻比織室大院裏的大通鋪要舒適。
抱著腿坐在床上,腦海中還在回憶某人的甜言蜜語與纏綿。
想到難堪處,宇文小姑卻又氣惱起來,那冤家什麽都好,就是喜歡一些怪異稱呼。
偏要讓人喚他阿爺。
而占了宇文泰便宜的高澄也沒把這種事大肆宣揚,自個兒心裏暗爽就成,將來戰場上相見,多少也有點心理優勢。
畢竟父親打兒子。
不過高澄也不是吃幹抹淨,提上褲子不認賬的人,他不止免了閻姬等人的勞役,還派人去尋宇文小姑兩個兒子的下落。
得知丘賓、丘崇兄弟倆在玉璧增築城池,便立即命親隨給王思政傳信,讓他好生安置兩人。
第二次與宇文小姑幽會的時候,高澄將這事說與她聽,喜得對方極盡風情,連稱呼都喊得心甘情願。
沒辦法,誰叫高某人就這點惡趣味。
高澄這些時日食髓知味,在接見晉陽文武之餘,總要抽時間跑一趟外宅,一開始他還遮遮掩掩,後麵索性當著閻姬等人的麵走進宇文小姑的房間。
好在高澄也才十九歲,哪怕白天與宇文小姑廝混,晚上也能應付妻妾。
時間在這樣荒唐生活中悄然而過,一轉眼馬上要到回程的時候。
前一夜,高歡在渤海王府大宴賓客,為高澄送行。
看厭了堂間的鶯歌漫舞,高歡揮退一陣歌姬舞女,讓眾將歡歌。
高澄心道:可惜少了斛律金,否則就能聽一曲《敕勒川》。
斛律金並未在晉陽,因部族被安置在朔州,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北疆統禦族群,防範柔然,隻有得了高歡的調令才會南下。
這樣的信任在高氏大將之中,絕無僅有。
斛律金雖不在晉陽,但其次子斛律羨卻一直侍奉高歡左右。
斛律羨字豐樂,擅騎射,卻不及其兄斛律光,當然,單論騎射,也沒幾個人能贏過斛律光。
然而論起智謀卻要勝了其兄一籌。
高歡對這個老友次子喜愛不亞於斛律光。
當然,斛律氏一門也無愧於高氏信任。
曆史上,斛律光被冤殺,斛律羨時任幽州刺史,深得人心,守城將士得知高緯派遣使者領軍捉拿,紛紛請求據城堅守。
卻被斛律羨斷然拒絕,最終坦然出城迎接使者,被殺害於長史廳。
臨死前,斛律羨哀歎:
‘女為皇後,公主滿家,出入有三百兵士護衛,如此富貴,怎能不敗!’
斛律羨臨終遺言既道出了高氏與斛律氏三代人的情誼,更讓人對高緯、祖珽、陸令萱三人殘害忠良所不齒。
酒宴上,高澄正與斛律羨低聲交談。
自高澄鎮洛以來,兩人見麵機會並不多,但每次來晉陽,總要為斛律光捎上家書,轉交斛律羨,故而時常要與他小酌幾杯。
有斛律光為紐帶,兩人關係自是親密,毫無疑問的自己人。
突然聽見高歡的呼喚,原來諸將以歌助興,終於輪到了斛律羨。
高澄總覺得這一幕很熟悉,稍作回憶,這才恍然,難道那首《斛律豐樂歌》要被做出來了嗎?
《斛律豐樂歌》即一次酒宴,高歡命斛律羨以歌作興,斛律羨於是以歌勸諫,讓高歡振作國事,莫要安於享樂。
後世流傳的《斛律豐樂歌》相傳為隋人所作,即:
‘朝亦飲酒醉。暮亦飲酒醉。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高澄猜測斛律羨要敗眾人的酒興,卻沒有製止,因為他熟知這件事的結果。
即高歡認為:‘豐樂不諂媚,是好人。’從此越發喜愛斛律羨。
既然結果是好的,那又何必多此一舉。
然而出乎高澄意料的是,斛律羨並未以歌規勸,而是與眾人齊樂,唱了一首鮮卑民歌。
這讓高澄一時摸不著頭腦,獨自想了會,才明白斛律羨為何會做出與曆史所記載的不同行為。
曆史上的東魏數戰不利,眼睜睜看著西魏坐大。
這才有了斛律羨勸諫的舉動。
如今宇文泰被困死在關西,而東魏國勢日盛,這時候再去唱什麽‘國計無取次’,豈不是犯了病麽。
這也給高澄上了一課,沒有人是已經設置好了程序的機器人,他們的選擇會隨著大勢的變化而變化。
當然,如斛律氏這等忠勇之家,隻需高澄保持強勢的同時善待其家,他們依舊會為了未來的高齊政權拋頭顱,灑熱血。
而祖珽在自己眼中雖然被貼上了有才無德的標簽。
高澄身邊並不缺少這一類人,自己之所以排斥他,隻是因為此人殘害忠良。
但因高澄的出現,曆史早已改變,沒有人會去熏瞎祖珽雙眼,祖珽也不可能再去謀害斛律光。
那人,也許自己能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