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開國戰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作者:執筆見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這個大孫,不簡單呐。瘟疫就這麽簡單的被壓製下來了。”
“從大孫過去到現在,怕是還沒一個月吧。”
朱元璋看完錦衣衛回稟的情報後,有些感歎旳對著蔣瓛說道。
“回稟陛下,一個月還差六天。”
蔣瓛在這個時候,當然會選擇說朱英的好話。
就現在而言,朱英繼承大明皇位,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瘟疫那邊的百姓,對於大孫現在有什麽看法。”
“他們知道了大孫現在的身份嗎。”
朱元璋感興趣的問道。
要知道這一次,大孫幾乎相當於解救了數十萬人的性命。
曆史上哪一次的大規模瘟疫,不都是十幾萬數十萬的死亡。
且這次的鼠疫,在大孫過去後,朱元璋還特意讓人去調查歐洲的情況。
得到的反饋,的確和大孫說的一般無二,雖然沒有真正數量上的統計了,但那種恐怖的場麵,讓朱元璋覺得很是震撼。
就算是元末戰爭,都沒死上這麽多人。
瘟疫簡直就是屠城,一城人口就這麽在數天之內死去。
“稟告陛下,現在河南瘟疫地區幸存下來的百姓,對於虞王殿下極為感激,大多數人家,都在家中立上了虞王殿下的長生排位。”
“殿下此舉,真可謂是功德無量,活人無數。”
蔣瓛語氣帶著稍許的激動,身處大明的權力中心,雖說屬於武職,但接觸多了,自然要明白。
現在的長孫殿下,在民間的威望,將會隨診瘟疫事情的發酵,從而於整個大明升溫。
萬家活佛都不足以形容現在的長孫殿下。
並且很容易可以猜到,在傳播長孫殿下的事件這方麵,官府肯定會不遺餘力。
加上之前孝陵事件流傳的鋪墊,很難估算,長孫殿下的名望,將會達到一個什麽層次。
朱元璋笑嗬嗬的點點頭。
對於大孫,他是非常的滿意,就算以朱元璋挑剔的目光來說,都是滿分優秀的皇位繼承人。
想到這裏,朱元璋就不由想起老四朱棣來。
講真,若不是老四朱棣把人帶來京師,他怎麽能見到自己的大孫呢。
就算有見過老大朱標的人,看到大孫。
也隻是會認為長得很是相像。
尤其是因為大孫薨逝得早,所以知曉的人不多。
況且封王的待遇,如果不是細查,還會被誤認為是皇子而不是皇孫。
......
朱英在河南的所作所為,至今一個月的時間裏。
有些消息靈通,尤其是河南籍貫的在京官員,很快就注意到了虞王殿下這個稱呼。
某個茶樓裏,數名河南籍貫的官員聚集在一起,就開始討論起來。
“這次老家的瘟疫,得虧是有虞王殿下的幫助,不然不知要死多少人呐,上半年的洪水,下半年的瘟疫,真難。”
說話的這名官員,老家就是開封附近的,兩次天災一次沒落。
他在京師當然不受影響,但是老家的朋友,親戚,不少都在災難喪生。
這次瘟疫若是沒控製住逸散開來,不用多想,自然會有更多認識的人,因此喪失性命。
人呐,當知道自己熟悉的人一個個死亡的時,這感覺就完全不同。
若是聽到不認識的,或是多少多少人因此死亡,心中的概念很模糊,好像隻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聚在一起的,都是河南那邊的官員。
因為隻有他們,在聽到關於瘟疫的事情,才會有感統身受。
“真的很感謝虞王殿下,不過,某在京師這般多年了,陛下什麽時候封了虞王,這倒是讓我有些記不住了。”
“諸位同僚可否提醒我一番,我仔細回想過,好像去年冊封的十位皇子,並沒有虞王殿下吧。”
另一名官員遲疑了片刻,有些猶豫的說道。
在早前,其實大家都是沒說不知道這位虞王殿下的,都以為是自己記憶出了問題。
畢竟不記得皇子的名諱這些,對於大臣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某天走在路上,突然一個人給你打招呼,說是某段時期的同窗如何如何,你卻不記得。
這是很失禮的。
隻是這名官員說出來後,數人麵麵相覷,好像在場的,並沒有一人知曉。
“不必多想了,虞王殿下立下這邊你功勞,陛下自然會不吝賞賜,到時候自然就知曉了。”
有名官員開口說道,算是緩解了這尷尬的氣氛。
眾人這才重新開始推杯過盞起來。
其實不僅僅是河南籍貫的官員,很多五品之上的大臣,幾乎都在討論虞王殿下的存在。
河南是大明大省,是古之中原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文學聖地。
孔聖便就是河南籍貫。
當然關鍵在於,不管是群英商會,還是錦衣衛包括官府在內,都在快速的傳播虞王殿下驅除瘟疫,拯救萬民的故事。
就像是現如今河南地區的茶館裏,早已經有人將其編纂為戲曲了。
......
“好你個道衍,當真是一遇風雲便化龍。”
朱棣看著傳遞來的情報,大聲一喝。
最近沿海的倭寇,突然大規模的減少,讓朱棣懷疑是不是有什麽大的動作,於是派人開始打探。
對於自己曾經麾下道衍去了高麗的事情,他當然是知道。
甚至也認為,道衍這樣的行為,是為了不背叛自己。
現在看來,大概是想錯了。
“殿下,道衍法師末將是真的沒看出來,這也太狠了一些吧,傭兵十五萬,整個高麗才多少人呀。”
朱能驚呼。
姚廣孝和朱棣麾下的諸多大將都是很熟悉的,畢竟曾經是如同軍師般的存在。
隻是就朱能而言,曾經的軍師一下子變成了統帥,這世間的變化,真是極為奇妙。
十五萬大軍什麽概念,就算是現如今燕王殿下,也沒有掌控這般多的軍隊。
張玉在思考過後,卻是突然說道:“高麗那邊的情況,末將也曾經有過耳聞,道衍法師去高麗當了國師,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
“高麗再是崇尚我大明,也不至於達到如此程度,想來跟長孫殿下分不開幹係。”
“長孫殿下在高麗,怕是布局很大。十五萬大軍由道衍法師統帥,倒不是末將覺得道衍沒這個能力。”
2k
“隻是道衍法師到高麗去,這才多久的時間。若是末將沒記錯的話,道衍法師這還是第一次去高麗吧。”
張玉的話,讓朱棣沉思起來,很快就反應過來。
道衍率十五萬大軍掃平倭寇的行為,極有可能是自己那大侄子的手筆。
頓時,朱棣的麵色就開始陰沉下來。
“如此說來,本王那大侄子在高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若本王猜得沒錯的話,必然就是那群英商會吧。”
朱棣分析著說道。對於群英商會其實朱棣一直沒有太過於重視。
在朱棣看來,不過一群商人,沒有太值得要重視的。
不過現在,朱棣已經意識到,這個群英商會,怕是打著商會的幌子,暗地裏實行著其他目的。
朱棣雖然看賤商人,但也很明白,商人的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完全不同。
先秦時期的呂不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雖然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讀書還是不少。
此刻對於道衍,朱棣心中突然有些五味陳雜起來。
片刻後,朱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整兵出海,準備掃蕩倭寇。”
張玉和朱能對視一眼,低頭抱拳道:“末將遵令。”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倭寇現在很有可能正在大規模集結,支援高麗那邊的戰況去了。
本身倭寇跟倭國官府,有著很深的聯係,或者說在倭國內,倭寇可不是什麽壞的代名詞。
反而,在大明看來的倭寇,回到倭國後,卻是受到倭國百姓的歡呼。
因為倭寇往往是倭國浪人和武士組成,他們在掠奪財富回去後,就相當於倭國的英雄一般。
倭寇是有組織的。
現在高麗那邊的大軍,很明顯對倭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倭國浪人和武士,即便是那些戰敗的,也是有愛國情懷存在。
倭國的民族性,本來也很強。
大明這邊的倭寇在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自發聚集,開始去阻擊高麗大軍。
“這些個老鼠,平日難以抓到,這次定要將你們一鍋端了。”
朱棣冷聲說道。
大海的情況很複雜,倭寇又喜歡躲在那種無名小島上,找起來費勁不說,遇到海上風浪,損失也會很嚴重。
這才是難以防止的地方。
不過堅壁清野的方式,還是讓倭寇幾乎沒撈到好處。
與此同時,高麗王宮。
李成桂正在大發雷霆。
“他怎麽敢這般做,簡直...簡直是不把我放在眼中,這高麗究竟是誰的高麗,還是我高麗人的高麗嘛。”
“好一個國師!好一個群英商會!”
就在半個時辰前,李成桂收到了倭國的傳來的加急文書。
其中便就是質問高麗,為何突然要攻打他們倭國。
而現在的李成桂才知道,新來的國師,竟是如此的瘋狂。
直接要開啟國戰!
才得到消息的李成桂,整個人都懵逼了。
“從大孫過去到現在,怕是還沒一個月吧。”
朱元璋看完錦衣衛回稟的情報後,有些感歎旳對著蔣瓛說道。
“回稟陛下,一個月還差六天。”
蔣瓛在這個時候,當然會選擇說朱英的好話。
就現在而言,朱英繼承大明皇位,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瘟疫那邊的百姓,對於大孫現在有什麽看法。”
“他們知道了大孫現在的身份嗎。”
朱元璋感興趣的問道。
要知道這一次,大孫幾乎相當於解救了數十萬人的性命。
曆史上哪一次的大規模瘟疫,不都是十幾萬數十萬的死亡。
且這次的鼠疫,在大孫過去後,朱元璋還特意讓人去調查歐洲的情況。
得到的反饋,的確和大孫說的一般無二,雖然沒有真正數量上的統計了,但那種恐怖的場麵,讓朱元璋覺得很是震撼。
就算是元末戰爭,都沒死上這麽多人。
瘟疫簡直就是屠城,一城人口就這麽在數天之內死去。
“稟告陛下,現在河南瘟疫地區幸存下來的百姓,對於虞王殿下極為感激,大多數人家,都在家中立上了虞王殿下的長生排位。”
“殿下此舉,真可謂是功德無量,活人無數。”
蔣瓛語氣帶著稍許的激動,身處大明的權力中心,雖說屬於武職,但接觸多了,自然要明白。
現在的長孫殿下,在民間的威望,將會隨診瘟疫事情的發酵,從而於整個大明升溫。
萬家活佛都不足以形容現在的長孫殿下。
並且很容易可以猜到,在傳播長孫殿下的事件這方麵,官府肯定會不遺餘力。
加上之前孝陵事件流傳的鋪墊,很難估算,長孫殿下的名望,將會達到一個什麽層次。
朱元璋笑嗬嗬的點點頭。
對於大孫,他是非常的滿意,就算以朱元璋挑剔的目光來說,都是滿分優秀的皇位繼承人。
想到這裏,朱元璋就不由想起老四朱棣來。
講真,若不是老四朱棣把人帶來京師,他怎麽能見到自己的大孫呢。
就算有見過老大朱標的人,看到大孫。
也隻是會認為長得很是相像。
尤其是因為大孫薨逝得早,所以知曉的人不多。
況且封王的待遇,如果不是細查,還會被誤認為是皇子而不是皇孫。
......
朱英在河南的所作所為,至今一個月的時間裏。
有些消息靈通,尤其是河南籍貫的在京官員,很快就注意到了虞王殿下這個稱呼。
某個茶樓裏,數名河南籍貫的官員聚集在一起,就開始討論起來。
“這次老家的瘟疫,得虧是有虞王殿下的幫助,不然不知要死多少人呐,上半年的洪水,下半年的瘟疫,真難。”
說話的這名官員,老家就是開封附近的,兩次天災一次沒落。
他在京師當然不受影響,但是老家的朋友,親戚,不少都在災難喪生。
這次瘟疫若是沒控製住逸散開來,不用多想,自然會有更多認識的人,因此喪失性命。
人呐,當知道自己熟悉的人一個個死亡的時,這感覺就完全不同。
若是聽到不認識的,或是多少多少人因此死亡,心中的概念很模糊,好像隻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聚在一起的,都是河南那邊的官員。
因為隻有他們,在聽到關於瘟疫的事情,才會有感統身受。
“真的很感謝虞王殿下,不過,某在京師這般多年了,陛下什麽時候封了虞王,這倒是讓我有些記不住了。”
“諸位同僚可否提醒我一番,我仔細回想過,好像去年冊封的十位皇子,並沒有虞王殿下吧。”
另一名官員遲疑了片刻,有些猶豫的說道。
在早前,其實大家都是沒說不知道這位虞王殿下的,都以為是自己記憶出了問題。
畢竟不記得皇子的名諱這些,對於大臣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某天走在路上,突然一個人給你打招呼,說是某段時期的同窗如何如何,你卻不記得。
這是很失禮的。
隻是這名官員說出來後,數人麵麵相覷,好像在場的,並沒有一人知曉。
“不必多想了,虞王殿下立下這邊你功勞,陛下自然會不吝賞賜,到時候自然就知曉了。”
有名官員開口說道,算是緩解了這尷尬的氣氛。
眾人這才重新開始推杯過盞起來。
其實不僅僅是河南籍貫的官員,很多五品之上的大臣,幾乎都在討論虞王殿下的存在。
河南是大明大省,是古之中原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文學聖地。
孔聖便就是河南籍貫。
當然關鍵在於,不管是群英商會,還是錦衣衛包括官府在內,都在快速的傳播虞王殿下驅除瘟疫,拯救萬民的故事。
就像是現如今河南地區的茶館裏,早已經有人將其編纂為戲曲了。
......
“好你個道衍,當真是一遇風雲便化龍。”
朱棣看著傳遞來的情報,大聲一喝。
最近沿海的倭寇,突然大規模的減少,讓朱棣懷疑是不是有什麽大的動作,於是派人開始打探。
對於自己曾經麾下道衍去了高麗的事情,他當然是知道。
甚至也認為,道衍這樣的行為,是為了不背叛自己。
現在看來,大概是想錯了。
“殿下,道衍法師末將是真的沒看出來,這也太狠了一些吧,傭兵十五萬,整個高麗才多少人呀。”
朱能驚呼。
姚廣孝和朱棣麾下的諸多大將都是很熟悉的,畢竟曾經是如同軍師般的存在。
隻是就朱能而言,曾經的軍師一下子變成了統帥,這世間的變化,真是極為奇妙。
十五萬大軍什麽概念,就算是現如今燕王殿下,也沒有掌控這般多的軍隊。
張玉在思考過後,卻是突然說道:“高麗那邊的情況,末將也曾經有過耳聞,道衍法師去高麗當了國師,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
“高麗再是崇尚我大明,也不至於達到如此程度,想來跟長孫殿下分不開幹係。”
“長孫殿下在高麗,怕是布局很大。十五萬大軍由道衍法師統帥,倒不是末將覺得道衍沒這個能力。”
2k
“隻是道衍法師到高麗去,這才多久的時間。若是末將沒記錯的話,道衍法師這還是第一次去高麗吧。”
張玉的話,讓朱棣沉思起來,很快就反應過來。
道衍率十五萬大軍掃平倭寇的行為,極有可能是自己那大侄子的手筆。
頓時,朱棣的麵色就開始陰沉下來。
“如此說來,本王那大侄子在高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若本王猜得沒錯的話,必然就是那群英商會吧。”
朱棣分析著說道。對於群英商會其實朱棣一直沒有太過於重視。
在朱棣看來,不過一群商人,沒有太值得要重視的。
不過現在,朱棣已經意識到,這個群英商會,怕是打著商會的幌子,暗地裏實行著其他目的。
朱棣雖然看賤商人,但也很明白,商人的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完全不同。
先秦時期的呂不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雖然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讀書還是不少。
此刻對於道衍,朱棣心中突然有些五味陳雜起來。
片刻後,朱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整兵出海,準備掃蕩倭寇。”
張玉和朱能對視一眼,低頭抱拳道:“末將遵令。”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倭寇現在很有可能正在大規模集結,支援高麗那邊的戰況去了。
本身倭寇跟倭國官府,有著很深的聯係,或者說在倭國內,倭寇可不是什麽壞的代名詞。
反而,在大明看來的倭寇,回到倭國後,卻是受到倭國百姓的歡呼。
因為倭寇往往是倭國浪人和武士組成,他們在掠奪財富回去後,就相當於倭國的英雄一般。
倭寇是有組織的。
現在高麗那邊的大軍,很明顯對倭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倭國浪人和武士,即便是那些戰敗的,也是有愛國情懷存在。
倭國的民族性,本來也很強。
大明這邊的倭寇在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自發聚集,開始去阻擊高麗大軍。
“這些個老鼠,平日難以抓到,這次定要將你們一鍋端了。”
朱棣冷聲說道。
大海的情況很複雜,倭寇又喜歡躲在那種無名小島上,找起來費勁不說,遇到海上風浪,損失也會很嚴重。
這才是難以防止的地方。
不過堅壁清野的方式,還是讓倭寇幾乎沒撈到好處。
與此同時,高麗王宮。
李成桂正在大發雷霆。
“他怎麽敢這般做,簡直...簡直是不把我放在眼中,這高麗究竟是誰的高麗,還是我高麗人的高麗嘛。”
“好一個國師!好一個群英商會!”
就在半個時辰前,李成桂收到了倭國的傳來的加急文書。
其中便就是質問高麗,為何突然要攻打他們倭國。
而現在的李成桂才知道,新來的國師,竟是如此的瘋狂。
直接要開啟國戰!
才得到消息的李成桂,整個人都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