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跟哪,這是個廚娘。”
“主公收她做廚娘,每天給你鋪床疊被子,哪個敢娶她我看長得也不錯,就娶了這婦人做個小妾吧,孩子就認做女兒。”
呂布大呼:“如此,我與曹賊何異。”
陳宮埋怨呂布:“這可是軍營,主公還是把她安排到城裏吧,不合適。”
“公台所言極是,明天城裏給安排一處辦公事的宅院,讓她們母女兩個也住進去吧。”
一夜無話,呂布莫名其妙的娶了個小妾,還是是個帶娃的。
不過這蔡氏放的挺開,畢竟大漢時期的女人沒那麽保守,關鍵是呂布人帥還有錢,家裏有房,有馬,做個妾也是賺大了。
二人聊天到深夜,原來這蔡氏出身大戶人家,懂得的知識非常多。
“將軍想安定青州,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妾身倒是有幾點淺見。”
“哦,但說無妨。”
“這時期要落在一樹,一豬上。種好樹,養好豬。”
“說詳細點”
“以前安定的時候,平常百姓家裏都能穿上絲履,衣服也是絲綢的,原因無他,家家戶戶都種的桑樹,采桑養蠶。幹農活的間隙,把蠶養活,自家做衣服都用不買了。”
呂布掏了掏耳朵:“一棵桑樹,從小苗到長大,恐怕要五六年的時間吧這個時間有點久了。”
“桑樹苗插條生根,這個可以密植,一畝種幾千棵小苗,第二年就能豐產了,這些都是我家的秘法。”
呂布還是外行了,稱讚道:“沒想到你懂的還挺多,密植種桑,這是個好辦法,那養豬呢”
“養豬這事和糧食緊密相關,而且豬價格貴,遠遠比糧食高。”
“看不出來你還懂養豬啊”
“我娘家雖然是大戶,但是分到自己家的其實並不多,不過幾十畝。我爹積累起幾千貫的家業,全靠養豬。用糧食下腳料養豬,半放牧半飼養,很節省糧食。豬多了,田就會非常的肥沃。田肥了,產的糧食就多。小戶人家隻要勤勞點,一年養豬三兩頭還是沒問題的。過年的時候殺一頭,賣一頭,那日子也是極好的。村子裏還有會劁豬手藝的老人,能讓豬生長的快,肉味道還好。”
“那為什麽是豬,而不是牛呢”
蔡氏笑了:“將軍說笑了,牛自然是比豬好許多,可是一般人家哪裏買的起牛,就算買得起,牛繁殖慢,不可能做到像豬那樣普及。豬產仔七八個以上,繁殖很多。能吃草,能吃糧食下腳料,能圈養,能野養。”
呂布大喜:“好好,多謝你把這些事情說出來,本將對這些真的還不太精通。豬糧安天下,你這些方法可比那些專家靠譜多了。”
東漢末年,這是個才女輩出的年代,一夜深入交流,呂布越發的喜歡這個小妾了,雖然長相比貂蟬差不少,但是懂得的可真多。
精通養豬、養蠶、紡紗,甚至還懂一點點獸醫。
翌日清晨,張允軍中戰鼓敲響,中軍聚將商議事情。
張允居中而坐,明顯的老了許多,四十多歲的人了,早不如前幾年神勇了。
軍師金牛在旁邊拿著羽扇,麵沉似水。
張允掃視眾將:“而今的局勢相信不用我說了吧,呂布已經說服了東萊城,張虎投靠了呂布,咱們現在是腹背受敵。陳宮來了兩次了,一直說和談的事情,諸位有什麽想法,盡管暢所欲言。”
眾將一陣沉默,金牛首先發言。
“告訴諸位一個不好的消息,咱們的遊騎兵已經被呂布軍全部打回來了,現在大營周邊再無遊騎兵。”
原來這年頭打仗通訊不方便,大營四周需要大量遊騎兵作為眼睛和耳朵,現在遊騎兵沒了,大營的眼睛瞎了,耳朵聾了。
張允部十萬黃巾軍,那也是極大的隊伍,遊騎兵那是軍中精銳,隻有一千多人,沒想到讓呂布軍給打的不敢出營了。
眾將膽寒,原本以為靠著人多就行,現在看來想錯了。
張允的侄子,張營首先發言:“我支持大帥的決定,不管是走,是戰都聽大帥的。”
這話好像說了,又像沒說,金牛看了看張營。
張營歎了口氣:“不是我等不努力,而是呂布的兵太變態了,馬上射箭比咱們站著射的還準。這些人都是打鐵的出身嗎,怎麽個個有鎧甲。”
其他將領紛紛表態:“這些個官軍個個能打,他們的刀太鋒利了,咱們的武器跟本不沾邊。”
也有的說:“要是打東萊軍,咱們的士卒沒得說,哇哇叫著往前衝,可是對上呂布軍,一個個腳都軟了。”
張允見眾將也沒反對意見,當即問:“溫侯也說了,過去之後既往不咎,各營的浮財都各自分了,不再追究了。但是不能回家,給了兩條路,第一條是繼續當兵,等天下太平了就可以回家了,有戰功封妻蔭子,封侯拜將不在話下。第二條路是屯田,幹滿三年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眾將嘩然,沒想到呂布給出的條件這麽優厚,算是天大的好處了。
要知道他們這些黃巾軍燒殺搶掠的事情沒少幹,居然還不沒收他們的銀、錢。
有些力量大武藝好的,願意一刀一槍博一個功名,但是更多的想種地屯田,雖然累點,但是能睡個安穩覺啊。
“我想當兵,繼續打仗,幾天不打仗渾身難受。”
“我想屯田,我會種地啊。”
張允點點頭:“好,咱們中午再和溫侯談談,若是成了大軍也有剛好歸宿,也算是對得起大軍啦。”
這天正午,經過三天的談判,終於到了要揭曉的時候了。
呂布、陳宮、張允、金牛四人麵對麵在一起了。
張允一拱手:“溫侯,諸將也商議過了,都同意接受改編,大部分不願意繼續打仗,想屯田種地。”
呂布點點頭:“好,很好,非常好。沒有辜負本將對你的信任,還是我說的老規矩,大軍改編,整編出一萬精銳,由你統領,其他的分散到濟南郡、北海郡、東萊郡屯田。”
張允搖搖頭:“我老了,打了這幾年仗也已經證明,我不適合打仗,我隻想過幾天安穩日子,隊伍就給我的侄子張營帶領,如何”
“主公收她做廚娘,每天給你鋪床疊被子,哪個敢娶她我看長得也不錯,就娶了這婦人做個小妾吧,孩子就認做女兒。”
呂布大呼:“如此,我與曹賊何異。”
陳宮埋怨呂布:“這可是軍營,主公還是把她安排到城裏吧,不合適。”
“公台所言極是,明天城裏給安排一處辦公事的宅院,讓她們母女兩個也住進去吧。”
一夜無話,呂布莫名其妙的娶了個小妾,還是是個帶娃的。
不過這蔡氏放的挺開,畢竟大漢時期的女人沒那麽保守,關鍵是呂布人帥還有錢,家裏有房,有馬,做個妾也是賺大了。
二人聊天到深夜,原來這蔡氏出身大戶人家,懂得的知識非常多。
“將軍想安定青州,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妾身倒是有幾點淺見。”
“哦,但說無妨。”
“這時期要落在一樹,一豬上。種好樹,養好豬。”
“說詳細點”
“以前安定的時候,平常百姓家裏都能穿上絲履,衣服也是絲綢的,原因無他,家家戶戶都種的桑樹,采桑養蠶。幹農活的間隙,把蠶養活,自家做衣服都用不買了。”
呂布掏了掏耳朵:“一棵桑樹,從小苗到長大,恐怕要五六年的時間吧這個時間有點久了。”
“桑樹苗插條生根,這個可以密植,一畝種幾千棵小苗,第二年就能豐產了,這些都是我家的秘法。”
呂布還是外行了,稱讚道:“沒想到你懂的還挺多,密植種桑,這是個好辦法,那養豬呢”
“養豬這事和糧食緊密相關,而且豬價格貴,遠遠比糧食高。”
“看不出來你還懂養豬啊”
“我娘家雖然是大戶,但是分到自己家的其實並不多,不過幾十畝。我爹積累起幾千貫的家業,全靠養豬。用糧食下腳料養豬,半放牧半飼養,很節省糧食。豬多了,田就會非常的肥沃。田肥了,產的糧食就多。小戶人家隻要勤勞點,一年養豬三兩頭還是沒問題的。過年的時候殺一頭,賣一頭,那日子也是極好的。村子裏還有會劁豬手藝的老人,能讓豬生長的快,肉味道還好。”
“那為什麽是豬,而不是牛呢”
蔡氏笑了:“將軍說笑了,牛自然是比豬好許多,可是一般人家哪裏買的起牛,就算買得起,牛繁殖慢,不可能做到像豬那樣普及。豬產仔七八個以上,繁殖很多。能吃草,能吃糧食下腳料,能圈養,能野養。”
呂布大喜:“好好,多謝你把這些事情說出來,本將對這些真的還不太精通。豬糧安天下,你這些方法可比那些專家靠譜多了。”
東漢末年,這是個才女輩出的年代,一夜深入交流,呂布越發的喜歡這個小妾了,雖然長相比貂蟬差不少,但是懂得的可真多。
精通養豬、養蠶、紡紗,甚至還懂一點點獸醫。
翌日清晨,張允軍中戰鼓敲響,中軍聚將商議事情。
張允居中而坐,明顯的老了許多,四十多歲的人了,早不如前幾年神勇了。
軍師金牛在旁邊拿著羽扇,麵沉似水。
張允掃視眾將:“而今的局勢相信不用我說了吧,呂布已經說服了東萊城,張虎投靠了呂布,咱們現在是腹背受敵。陳宮來了兩次了,一直說和談的事情,諸位有什麽想法,盡管暢所欲言。”
眾將一陣沉默,金牛首先發言。
“告訴諸位一個不好的消息,咱們的遊騎兵已經被呂布軍全部打回來了,現在大營周邊再無遊騎兵。”
原來這年頭打仗通訊不方便,大營四周需要大量遊騎兵作為眼睛和耳朵,現在遊騎兵沒了,大營的眼睛瞎了,耳朵聾了。
張允部十萬黃巾軍,那也是極大的隊伍,遊騎兵那是軍中精銳,隻有一千多人,沒想到讓呂布軍給打的不敢出營了。
眾將膽寒,原本以為靠著人多就行,現在看來想錯了。
張允的侄子,張營首先發言:“我支持大帥的決定,不管是走,是戰都聽大帥的。”
這話好像說了,又像沒說,金牛看了看張營。
張營歎了口氣:“不是我等不努力,而是呂布的兵太變態了,馬上射箭比咱們站著射的還準。這些人都是打鐵的出身嗎,怎麽個個有鎧甲。”
其他將領紛紛表態:“這些個官軍個個能打,他們的刀太鋒利了,咱們的武器跟本不沾邊。”
也有的說:“要是打東萊軍,咱們的士卒沒得說,哇哇叫著往前衝,可是對上呂布軍,一個個腳都軟了。”
張允見眾將也沒反對意見,當即問:“溫侯也說了,過去之後既往不咎,各營的浮財都各自分了,不再追究了。但是不能回家,給了兩條路,第一條是繼續當兵,等天下太平了就可以回家了,有戰功封妻蔭子,封侯拜將不在話下。第二條路是屯田,幹滿三年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眾將嘩然,沒想到呂布給出的條件這麽優厚,算是天大的好處了。
要知道他們這些黃巾軍燒殺搶掠的事情沒少幹,居然還不沒收他們的銀、錢。
有些力量大武藝好的,願意一刀一槍博一個功名,但是更多的想種地屯田,雖然累點,但是能睡個安穩覺啊。
“我想當兵,繼續打仗,幾天不打仗渾身難受。”
“我想屯田,我會種地啊。”
張允點點頭:“好,咱們中午再和溫侯談談,若是成了大軍也有剛好歸宿,也算是對得起大軍啦。”
這天正午,經過三天的談判,終於到了要揭曉的時候了。
呂布、陳宮、張允、金牛四人麵對麵在一起了。
張允一拱手:“溫侯,諸將也商議過了,都同意接受改編,大部分不願意繼續打仗,想屯田種地。”
呂布點點頭:“好,很好,非常好。沒有辜負本將對你的信任,還是我說的老規矩,大軍改編,整編出一萬精銳,由你統領,其他的分散到濟南郡、北海郡、東萊郡屯田。”
張允搖搖頭:“我老了,打了這幾年仗也已經證明,我不適合打仗,我隻想過幾天安穩日子,隊伍就給我的侄子張營帶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