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大戶士紳富商,大部分都在黃巾軍的浪潮中消滅了,這些都是管亥等人的功勞。
如若不然,哪怕呂布在驍勇,來到青州也施展不開。
現在好了,現存的大戶都是些二半吊子的大戶,呂布也沒太多顧及,命令青州下轄嚴查各類富商大戶豪強的嚴重違法行為。
各地郡守倒是挺喜歡這種行動,畢竟一旦有富戶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很嚴重的,為首的肯定是要腦袋搬家,家裏的錢財田產抄沒入官。
當然,壓力還是有的,別的不說,陳宮就是大戶的代表,下麵許多官吏也都是大戶的代表,他們不主張行動擴大化,隻能就事論事。
本來青州已經是戰後重建,不可能再大規模的整頓,呂布也隻能適可而止,適當的提高了普通百姓的地位。
後來有人歸納呂布當時的創舉,第一,剝離大戶和傭人的人身關係。大戶家的下人是雇傭關係,下人違法隻能報官處理,私自殺害下人,以殺人罪論處。如此一來,大戶人家的私兵再沒有以前那麽關係鐵了。
第二,歉收五成的年月,佃戶有權利不交租。
第三,商稅減輕,鼓勵經商,鼓勵養殖。
就在呂布摔了青州軍大力修路的時候,官府也沒閑著。
陳宮正組織濟南郡的大戶推廣種植水稻,這年代的濟南郡水網密布,水量十分的充沛,大戶人家的土地地勢非常的好,就在河流邊上,因此非常適合種植水稻。
水稻的產量遠遠高於小麥和高粱。而且水稻產出的大米價格比小麥和高粱都貴。
從南方請來的老農,已經開始培育秧苗。
當然旱地改水田,這也是一項很大的投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是為什麽要大戶先種,就是因為小戶種不起。
城北的肥沃的好地,今天聚集了非常多的大戶。
陳宮帶領刺史府的百官都來了,各家派出代表來學習稻田的改造方法。
陳宮給大家介紹:“小麥過後,為什麽要不種高粱種水稻。因為高粱畝產量不過五六百斤,但是水稻畝產量過一千斤。不僅僅如此,稻田裏還會有魚蝦這樣的副產品。水稻打出來的是大米,價格是高粱米的三倍,你們說好不好吧。”
也有的大戶不放心:“這要是種了水稻之後,這田還能種小麥嗎”
“南方農戶一直這麽種的,可以種小麥,也可以種油菜。油菜能榨油,炒菜很好吃。推廣水稻的地也隻僅限於灌水方便的地,更多的地不會去改成稻田。”
“好,不說了,幹就得了。”
大戶人家投資不墨跡,陳宮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推廣了大約有十幾萬畝的稻田。
和糧食緊密相連的是豬的養殖,官府倡導大力養豬,家家戶戶養豬。有的大戶人家甚至把家裏的後花園改成了養豬舎,養豬主要目的還是肥料,有了肥料才能更好的進行農耕。
劉二是濟南城西南劉家溝的百姓。
劉家溝地處山窩窩裏,出山的路都要十幾裏,也正是因為偏僻這裏避開了無數次的黃巾軍之亂,現在呂布主政青州,黃巾沒了,山裏的百姓也安頓了。
這天一早,亭長到了,隨之而來的是上百匹馬,馱著的是綠油油的桑苗,根係完整。
“鄉親們,這是官府發放的免費桑苗。大家排好隊領取桑苗。”
鄉親們有些害怕,因為運輸桑樹苗過來的是騎兵,這麽大的戰馬還是第一次見,不知道這龐然大物是不是會吃人。
申報種桑的農戶大部分都有養蠶的經驗,有的要了三百顆,有的要了五百顆。
劉二家領取了五百顆桑苗,高興的不得了,立刻拿回去種樹了。
絲綢的價格非常昂貴,是名貴的布料,所以許多百姓都非常喜歡種植桑樹。
傍晚時候村裏又有大動作了,官府要免費培訓鐵匠,學習打鐵。
打鐵是苦活累活,但是同樣在農村來說,要是會鐵匠基本就餓不死了。鋤頭、鐵鍬、甚至菜刀都需要鐵匠來打造,修理。
劉二回家和媳婦商量。
“媳婦,你平常總是罵我沒個出息,家裏日子過得窮。桑樹種上了,但是一年二年的也沒辦法大量養蠶,我想去學打鐵。”
媳婦撇了一眼劉二,“你這力氣不行吧,能學會打鐵”
“扯犢子,怎麽學不會,竟然看不起我。”
劉二跟媳婦嚷嚷了幾句偷偷跑去報名了,第二天跟著隊伍就來到濟南郡。
這山外變化真大啊,路寬了,交通要道口還有身穿鐵甲卡點的士卒。
城西大營一望無際,少說也得是幾萬人的大營。
劉二迷茫的時候,被一個小主管選中了。
“你,會打鐵嗎”
“不會啊。”
“那你會木工嗎”
“不會啊。”
“好,就你了,跟我走。”
劉二摸不著頭腦,為什麽要自己一個啥也不會的。
後來才知道,這是軍械二營的馬鈞,別看年齡不大,權利不小,位置比許多將領都高,是呂布的最愛的工匠。
入了營劉二才發現自己的工作很簡單,隻是用鐵錘敲一道工序,至於敲了是做什麽的,有什麽用,他是一點點都不知道。
管事的介紹:“這裏是臨時用工,為大漢出力是每個百姓應盡的義務,當然刺史大人是不會虧待你們的,每天三頓飯,每個月一百五十文錢。”
劉二有點著急,自己是來學鐵匠的啊。
“不要著急,若是能幹滿三年,不僅僅能學會鐵匠,還能學會木匠。若是有立功表現,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那能每年回家嗎”
“能,隻要不打仗,每個月五天假期,若是打仗那不好說了。”
劉二稀裏糊塗的和其他的新手工匠進了軍械二營,負責生產手持連弩。
這是馬軍和呂布共同研究出來的一種微型連弩,射的弩箭隻有二十來厘米長。
作戰的時候,雙手平端,能快速射箭,近距離作戰,對付沒有鐵甲的敵人實在是太快了。
養馬場,劉牧這幾天又高興又累。
如若不然,哪怕呂布在驍勇,來到青州也施展不開。
現在好了,現存的大戶都是些二半吊子的大戶,呂布也沒太多顧及,命令青州下轄嚴查各類富商大戶豪強的嚴重違法行為。
各地郡守倒是挺喜歡這種行動,畢竟一旦有富戶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很嚴重的,為首的肯定是要腦袋搬家,家裏的錢財田產抄沒入官。
當然,壓力還是有的,別的不說,陳宮就是大戶的代表,下麵許多官吏也都是大戶的代表,他們不主張行動擴大化,隻能就事論事。
本來青州已經是戰後重建,不可能再大規模的整頓,呂布也隻能適可而止,適當的提高了普通百姓的地位。
後來有人歸納呂布當時的創舉,第一,剝離大戶和傭人的人身關係。大戶家的下人是雇傭關係,下人違法隻能報官處理,私自殺害下人,以殺人罪論處。如此一來,大戶人家的私兵再沒有以前那麽關係鐵了。
第二,歉收五成的年月,佃戶有權利不交租。
第三,商稅減輕,鼓勵經商,鼓勵養殖。
就在呂布摔了青州軍大力修路的時候,官府也沒閑著。
陳宮正組織濟南郡的大戶推廣種植水稻,這年代的濟南郡水網密布,水量十分的充沛,大戶人家的土地地勢非常的好,就在河流邊上,因此非常適合種植水稻。
水稻的產量遠遠高於小麥和高粱。而且水稻產出的大米價格比小麥和高粱都貴。
從南方請來的老農,已經開始培育秧苗。
當然旱地改水田,這也是一項很大的投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是為什麽要大戶先種,就是因為小戶種不起。
城北的肥沃的好地,今天聚集了非常多的大戶。
陳宮帶領刺史府的百官都來了,各家派出代表來學習稻田的改造方法。
陳宮給大家介紹:“小麥過後,為什麽要不種高粱種水稻。因為高粱畝產量不過五六百斤,但是水稻畝產量過一千斤。不僅僅如此,稻田裏還會有魚蝦這樣的副產品。水稻打出來的是大米,價格是高粱米的三倍,你們說好不好吧。”
也有的大戶不放心:“這要是種了水稻之後,這田還能種小麥嗎”
“南方農戶一直這麽種的,可以種小麥,也可以種油菜。油菜能榨油,炒菜很好吃。推廣水稻的地也隻僅限於灌水方便的地,更多的地不會去改成稻田。”
“好,不說了,幹就得了。”
大戶人家投資不墨跡,陳宮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推廣了大約有十幾萬畝的稻田。
和糧食緊密相連的是豬的養殖,官府倡導大力養豬,家家戶戶養豬。有的大戶人家甚至把家裏的後花園改成了養豬舎,養豬主要目的還是肥料,有了肥料才能更好的進行農耕。
劉二是濟南城西南劉家溝的百姓。
劉家溝地處山窩窩裏,出山的路都要十幾裏,也正是因為偏僻這裏避開了無數次的黃巾軍之亂,現在呂布主政青州,黃巾沒了,山裏的百姓也安頓了。
這天一早,亭長到了,隨之而來的是上百匹馬,馱著的是綠油油的桑苗,根係完整。
“鄉親們,這是官府發放的免費桑苗。大家排好隊領取桑苗。”
鄉親們有些害怕,因為運輸桑樹苗過來的是騎兵,這麽大的戰馬還是第一次見,不知道這龐然大物是不是會吃人。
申報種桑的農戶大部分都有養蠶的經驗,有的要了三百顆,有的要了五百顆。
劉二家領取了五百顆桑苗,高興的不得了,立刻拿回去種樹了。
絲綢的價格非常昂貴,是名貴的布料,所以許多百姓都非常喜歡種植桑樹。
傍晚時候村裏又有大動作了,官府要免費培訓鐵匠,學習打鐵。
打鐵是苦活累活,但是同樣在農村來說,要是會鐵匠基本就餓不死了。鋤頭、鐵鍬、甚至菜刀都需要鐵匠來打造,修理。
劉二回家和媳婦商量。
“媳婦,你平常總是罵我沒個出息,家裏日子過得窮。桑樹種上了,但是一年二年的也沒辦法大量養蠶,我想去學打鐵。”
媳婦撇了一眼劉二,“你這力氣不行吧,能學會打鐵”
“扯犢子,怎麽學不會,竟然看不起我。”
劉二跟媳婦嚷嚷了幾句偷偷跑去報名了,第二天跟著隊伍就來到濟南郡。
這山外變化真大啊,路寬了,交通要道口還有身穿鐵甲卡點的士卒。
城西大營一望無際,少說也得是幾萬人的大營。
劉二迷茫的時候,被一個小主管選中了。
“你,會打鐵嗎”
“不會啊。”
“那你會木工嗎”
“不會啊。”
“好,就你了,跟我走。”
劉二摸不著頭腦,為什麽要自己一個啥也不會的。
後來才知道,這是軍械二營的馬鈞,別看年齡不大,權利不小,位置比許多將領都高,是呂布的最愛的工匠。
入了營劉二才發現自己的工作很簡單,隻是用鐵錘敲一道工序,至於敲了是做什麽的,有什麽用,他是一點點都不知道。
管事的介紹:“這裏是臨時用工,為大漢出力是每個百姓應盡的義務,當然刺史大人是不會虧待你們的,每天三頓飯,每個月一百五十文錢。”
劉二有點著急,自己是來學鐵匠的啊。
“不要著急,若是能幹滿三年,不僅僅能學會鐵匠,還能學會木匠。若是有立功表現,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那能每年回家嗎”
“能,隻要不打仗,每個月五天假期,若是打仗那不好說了。”
劉二稀裏糊塗的和其他的新手工匠進了軍械二營,負責生產手持連弩。
這是馬軍和呂布共同研究出來的一種微型連弩,射的弩箭隻有二十來厘米長。
作戰的時候,雙手平端,能快速射箭,近距離作戰,對付沒有鐵甲的敵人實在是太快了。
養馬場,劉牧這幾天又高興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