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當當’
陰沉天空烏雲密布,天上下著瓢潑大雨,雨霧將整個‘碧奚鎮’籠罩在內,看上去若隱若現。
一陣急促的銅鑼聲響徹碧奚鎮,隨後整個鎮子頓時變得宣沸起來。
“發大水了,發大水了!”
一個頭戴鬥笠,身穿蓑衣的男子手提銅鑼不斷敲打著,他沿著碧奚鎮青石路大喊大叫,“黑龍口發水了,黑龍口發水了。”
隨著男子的喊叫貫穿整個碧奚鎮,碧奚鎮內的居民也紛紛驚慌失措地帶著孩子跑到門口觀望。
一些百姓甚至還在相互議論:
“是不是又要來了?”
“黑龍大仙又要來了?”
“爹爹,什麽是黑龍大仙啊?”
“小孩子不要亂問,他娘,快去把東西都準備一下,我去拿蓑衣,看來又要進山躲水了。”
這時鎮子裏的‘裏長’穿蓑衣、戴鬥笠,打著雨傘穿街過巷,“都還愣著幹什麽?快點收拾好東西進山,黑龍口的大水要來了。”
裏長話音剛落,那條從碧奚鎮中間穿過的小溪突然水流暴漲,一下子就漲到了與兩邊堤岸齊平的位置。
這時一個打著雨傘的年輕人急匆匆跑過來說道:“裏長不好了,溪水暴漲,小石橋快要被淹了。”
裏長聽到這話大驚,那小石橋可以碧奚鎮去往北山上的唯一通道,而小石橋南邊是沒有高山的,大水一來就要全部淹掉。
“快,趕快走啊!”裏長大聲喊道:“快去喊話,讓大家趕快走,多餘的東西不要帶。”
很快碧奚鎮的百姓開始驚慌失措地離家而去,有些甚至連雨傘、蓑衣都沒帶齊,此時大水已經漫過了堤岸,整個碧奚鎮上都是齊膝深的渾水。
大人們把孩子背在背上,孩子們哪裏見過這場麵,一個個嚇得大聲哭泣起來。
暴雨、洪水、孩子的哭泣聲交織在一起,讓碧奚鎮內充斥著一股壓抑、恐懼的氛圍。
當碧奚鎮一千多名百姓全部聚集在小石橋這裏時,發現通往小石橋的道路已經被極其湍急的水流給占據了。
因為通往小石橋的一段道路比較低矮,需要下一段台階,所以鎮子裏的水隻是齊膝深,但通往小石橋的道路上的水流已經齊腰深,而且極其湍急。
裏長派了一個子很高的小夥子下去探路,但那小夥子剛一下去,就被湍急的洪水衝走,哪怕是他手裏抓著一根麻繩也沒用,直接被水浪給衝走了。
小夥子一被衝走,他的家人立刻爆發出一陣哀嚎聲,百姓們急忙去救人,卻發現那小夥子已經被衝離了一百多米遠。
一瞬間所有的百姓都絕望了,一些女子甚至也開始發出壓抑而低沉的抽泣聲。
裏長則臉色煞白地道:“這次的大水來的又猛又快,和以前的大水完全不一樣,為什麽會這樣?”
從裏長的話語可以聽出,碧奚鎮發這種大水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隻是前麵的幾次都沒有如此猛烈。
“啊?!快看。”就在這時,不知是誰驚叫了一聲,裏長急忙扭頭看去,隨後他就看到先前那個被衝走的小夥子竟然浮出水麵,正慢慢地往岸邊靠近。
眾人朝岸邊看去,隻見一個頭戴鬥笠,渾身被雨水淋濕,肩上搭著一條黑色袋子的道士正用一根藤條將那小夥子往岸邊拖拽。
水裏那小夥子已經被嗆了十幾口水,但這時他的求生欲告訴他,必須抓緊這根藤條,這是他唯一能生還的機會。
很快小夥子就被方鑒拉到了岸上,上岸之後小夥子驚魂未定,那道士在他腦袋上連拍三下,一瞬間三魂七魄歸位,小夥子立刻嘔出了一股渾濁的河水。
小夥子的家人飛快地衝了過來,他們先是看了一眼小夥子,然後立刻朝那道士作揖道謝。
這道士正是方鑒,他朝那被淹沒一半的小石橋看了一眼,這時裏長也走到了方鑒麵前。
“多謝道長伸出援手,我等感激不盡。”裏長朝方鑒拱手拜道。
方鑒擺了擺手,朝裏長說道:“你們這裏經常發這種大水嗎?”
裏長說道:“是的,有時三年一次,有時五年一次,有時十年一次,但以往發水從沒有像今天這般猛烈過,讓我們完全來不及反應。”
方鑒道:“既然發水如此頻繁,為什麽不搬家?”
裏長愣了一下,隨後苦笑道:“故土難離啊。”
方鑒問道:“你們這裏可有土地神?”
裏長聞言有些茫然,旋即搖頭道:“沒有。”
方鑒又問:“可有山神?”
裏長:“沒有。”
方鑒:“可有水神?”
裏長:“都沒有。”
方鑒微微頷首,說道:“那你們可知道這水是從何而來?”
裏長道:“這個知道,是從上遊的黑龍口而來。”
“黑龍口?”方鑒聽到這個名字淡淡一笑,“聽這名字,莫非那裏有黑龍?”
裏長神情一滯,旋即朝左右看了看,但終究還是沒敢說。
就在此時,眾人感到腳下的水又漲了,原本齊膝深,現在一會兒的功夫已經漲到大腿中間了。
而且隨著大水越漲越高,水浪也越來越猛,很多成年人都被水浪衝的站立不住,眾多百姓隻能互相倚靠在一起,形成了一堵人牆,以避免被大水衝走。
看到這一幕,裏長頓時喃喃道:“完了,完了,碧奚鎮完了。”
方鑒笑道:“既然已經要完了,那就沒有什麽不可以說的了。”
裏長聽到這話,猶豫了一下,隨後神情好似豁出去了一般,隻聽他對方鑒說道:“那黑龍口以前叫‘黑蟒口’,傳說裏麵住著一隻成精的大黑蟒。後來我們這裏經常發大水,而大水屢次又是從黑莽口起勢,所以老人們以為是那條黑蟒在作法。所以老人們就在黑莽口修了一座廟以供奉黑蟒,並且改口叫‘黑龍’,所以黑龍口這個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裏長話音剛落,一股大浪猛地打了過來,裏長瞬間被那浪頭拍翻,但很快就被方鑒給扶住了。
裏長臉色蒼白地朝方鑒道了聲謝,而此時整個碧奚鎮已經被大水淹了一米多深,到處都是百姓們恐懼的尖叫和哭泣聲。
與此同時,那滔滔洪水隨著水浪翻湧,甚至還響起一道道沉悶的吼叫聲,就像是一頭水牛在洪水裏麵吼叫,駭人至極。
同時洪水的浪花也顯現出一片片蛇鱗的形狀,洪水卷浪的模樣就像是一條巨蟒在翻滾前行。
方鑒拍了拍鬥笠上的雨水,此刻他除了腦袋和雙肩以外,整個身體都被大雨淋濕浸透。
隨後方鑒朝裏長說道:“這是走蛟。”
“走蛟?”裏長聽到這個陌生的詞匯,當即一臉疑惑地看向了方鑒。
方鑒點頭道:“不錯,走蛟。蟒蛇修煉成仙以後,若要在段時間內繼續尋求上進,便會走‘化龍之道’,而化龍則必須要先‘化蛟’。而無倫化蛟還是化龍,都必須要走水入海。凡走蛟著,必須從所誕生之地的支流入江河,再從江河走入大海,中途若是出一點意外便前功盡棄,需要重頭開始。”
說到這裏,方鑒目光凝視著眼前的洪水道:“走蛟則必有大水。”
聽完方鑒的話,裏長先是愣了半晌,隨後突然反應過來,“道長是說,碧奚鎮頻繁發大水,是因為那黑龍口的黑蟒在走蛟?”
“對。”方鑒點頭說道。
裏長恍然大悟,但也大吃一驚,沒想到前人所言有黑蟒成精居然是真的,這時他心裏突然湧現出一絲希望,旋即立刻朝方鑒拱手揖拜道:“道長既然知道這些事,必然有應對之法。還請道長大發慈悲,拯救我碧奚鎮一千三百多條性命!”
裏長身邊的百姓也紛紛跟著一起朝方鑒行禮,“求道長大發慈悲,救救我們。”
方鑒嗬嗬一笑,說道:“此事不難。”
說罷,隻見方鑒左手拿著藤條,右手結成劍指朝藤條一點,隻見一道仙光閃過,那藤條陡然變成了一柄約有成年人手臂那麽長的銅劍。
方鑒指著手中銅劍,朝已經被驚呆了的裏長說道:“將這銅劍懸掛於橋底,便可封鎖此水道,使那黑蟒再不敢從此走蛟。水道封鎖,走蛟不通,洪水自然也會消去。”
裏長見到方鑒以藤條變劍的法術,已經對他的話深信不疑,聽到此言頓時接過銅劍道:“多謝道長,今後握碧奚鎮若能再不受走蛟之災,安居樂業,則永世銘記道長之恩德。”
說完,裏長轉過身去,大聲喊道:“碧奚鎮有救了,此劍可以封絕走蛟之災,消退大水,使碧奚鎮從此再不受洪災之苦。現在,願意和我一起去橋底掛劍的站出來。”
方鑒看到這一幕沒有說什麽,遇到這種事他是肯定要出手幫生靈消災的,但神仙襄助凡人是要有個度,天庭神仙庇護眾生是責任,但眾生也要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
天庭是三界主宰,有安定眾生,庇佑眾生的職責。可是,天庭畢竟不是保姆,眾生也不能做‘巨嬰’,也應自強,方能不息。
方鑒變出的這柄銅劍,蘊含了他三十六雷正法的力量,足以震懾那條黑蟒。不過劍方鑒賜下去了,這是他的責任。但掛劍就要他們自己去了,這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本章完)
陰沉天空烏雲密布,天上下著瓢潑大雨,雨霧將整個‘碧奚鎮’籠罩在內,看上去若隱若現。
一陣急促的銅鑼聲響徹碧奚鎮,隨後整個鎮子頓時變得宣沸起來。
“發大水了,發大水了!”
一個頭戴鬥笠,身穿蓑衣的男子手提銅鑼不斷敲打著,他沿著碧奚鎮青石路大喊大叫,“黑龍口發水了,黑龍口發水了。”
隨著男子的喊叫貫穿整個碧奚鎮,碧奚鎮內的居民也紛紛驚慌失措地帶著孩子跑到門口觀望。
一些百姓甚至還在相互議論:
“是不是又要來了?”
“黑龍大仙又要來了?”
“爹爹,什麽是黑龍大仙啊?”
“小孩子不要亂問,他娘,快去把東西都準備一下,我去拿蓑衣,看來又要進山躲水了。”
這時鎮子裏的‘裏長’穿蓑衣、戴鬥笠,打著雨傘穿街過巷,“都還愣著幹什麽?快點收拾好東西進山,黑龍口的大水要來了。”
裏長話音剛落,那條從碧奚鎮中間穿過的小溪突然水流暴漲,一下子就漲到了與兩邊堤岸齊平的位置。
這時一個打著雨傘的年輕人急匆匆跑過來說道:“裏長不好了,溪水暴漲,小石橋快要被淹了。”
裏長聽到這話大驚,那小石橋可以碧奚鎮去往北山上的唯一通道,而小石橋南邊是沒有高山的,大水一來就要全部淹掉。
“快,趕快走啊!”裏長大聲喊道:“快去喊話,讓大家趕快走,多餘的東西不要帶。”
很快碧奚鎮的百姓開始驚慌失措地離家而去,有些甚至連雨傘、蓑衣都沒帶齊,此時大水已經漫過了堤岸,整個碧奚鎮上都是齊膝深的渾水。
大人們把孩子背在背上,孩子們哪裏見過這場麵,一個個嚇得大聲哭泣起來。
暴雨、洪水、孩子的哭泣聲交織在一起,讓碧奚鎮內充斥著一股壓抑、恐懼的氛圍。
當碧奚鎮一千多名百姓全部聚集在小石橋這裏時,發現通往小石橋的道路已經被極其湍急的水流給占據了。
因為通往小石橋的一段道路比較低矮,需要下一段台階,所以鎮子裏的水隻是齊膝深,但通往小石橋的道路上的水流已經齊腰深,而且極其湍急。
裏長派了一個子很高的小夥子下去探路,但那小夥子剛一下去,就被湍急的洪水衝走,哪怕是他手裏抓著一根麻繩也沒用,直接被水浪給衝走了。
小夥子一被衝走,他的家人立刻爆發出一陣哀嚎聲,百姓們急忙去救人,卻發現那小夥子已經被衝離了一百多米遠。
一瞬間所有的百姓都絕望了,一些女子甚至也開始發出壓抑而低沉的抽泣聲。
裏長則臉色煞白地道:“這次的大水來的又猛又快,和以前的大水完全不一樣,為什麽會這樣?”
從裏長的話語可以聽出,碧奚鎮發這種大水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隻是前麵的幾次都沒有如此猛烈。
“啊?!快看。”就在這時,不知是誰驚叫了一聲,裏長急忙扭頭看去,隨後他就看到先前那個被衝走的小夥子竟然浮出水麵,正慢慢地往岸邊靠近。
眾人朝岸邊看去,隻見一個頭戴鬥笠,渾身被雨水淋濕,肩上搭著一條黑色袋子的道士正用一根藤條將那小夥子往岸邊拖拽。
水裏那小夥子已經被嗆了十幾口水,但這時他的求生欲告訴他,必須抓緊這根藤條,這是他唯一能生還的機會。
很快小夥子就被方鑒拉到了岸上,上岸之後小夥子驚魂未定,那道士在他腦袋上連拍三下,一瞬間三魂七魄歸位,小夥子立刻嘔出了一股渾濁的河水。
小夥子的家人飛快地衝了過來,他們先是看了一眼小夥子,然後立刻朝那道士作揖道謝。
這道士正是方鑒,他朝那被淹沒一半的小石橋看了一眼,這時裏長也走到了方鑒麵前。
“多謝道長伸出援手,我等感激不盡。”裏長朝方鑒拱手拜道。
方鑒擺了擺手,朝裏長說道:“你們這裏經常發這種大水嗎?”
裏長說道:“是的,有時三年一次,有時五年一次,有時十年一次,但以往發水從沒有像今天這般猛烈過,讓我們完全來不及反應。”
方鑒道:“既然發水如此頻繁,為什麽不搬家?”
裏長愣了一下,隨後苦笑道:“故土難離啊。”
方鑒問道:“你們這裏可有土地神?”
裏長聞言有些茫然,旋即搖頭道:“沒有。”
方鑒又問:“可有山神?”
裏長:“沒有。”
方鑒:“可有水神?”
裏長:“都沒有。”
方鑒微微頷首,說道:“那你們可知道這水是從何而來?”
裏長道:“這個知道,是從上遊的黑龍口而來。”
“黑龍口?”方鑒聽到這個名字淡淡一笑,“聽這名字,莫非那裏有黑龍?”
裏長神情一滯,旋即朝左右看了看,但終究還是沒敢說。
就在此時,眾人感到腳下的水又漲了,原本齊膝深,現在一會兒的功夫已經漲到大腿中間了。
而且隨著大水越漲越高,水浪也越來越猛,很多成年人都被水浪衝的站立不住,眾多百姓隻能互相倚靠在一起,形成了一堵人牆,以避免被大水衝走。
看到這一幕,裏長頓時喃喃道:“完了,完了,碧奚鎮完了。”
方鑒笑道:“既然已經要完了,那就沒有什麽不可以說的了。”
裏長聽到這話,猶豫了一下,隨後神情好似豁出去了一般,隻聽他對方鑒說道:“那黑龍口以前叫‘黑蟒口’,傳說裏麵住著一隻成精的大黑蟒。後來我們這裏經常發大水,而大水屢次又是從黑莽口起勢,所以老人們以為是那條黑蟒在作法。所以老人們就在黑莽口修了一座廟以供奉黑蟒,並且改口叫‘黑龍’,所以黑龍口這個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裏長話音剛落,一股大浪猛地打了過來,裏長瞬間被那浪頭拍翻,但很快就被方鑒給扶住了。
裏長臉色蒼白地朝方鑒道了聲謝,而此時整個碧奚鎮已經被大水淹了一米多深,到處都是百姓們恐懼的尖叫和哭泣聲。
與此同時,那滔滔洪水隨著水浪翻湧,甚至還響起一道道沉悶的吼叫聲,就像是一頭水牛在洪水裏麵吼叫,駭人至極。
同時洪水的浪花也顯現出一片片蛇鱗的形狀,洪水卷浪的模樣就像是一條巨蟒在翻滾前行。
方鑒拍了拍鬥笠上的雨水,此刻他除了腦袋和雙肩以外,整個身體都被大雨淋濕浸透。
隨後方鑒朝裏長說道:“這是走蛟。”
“走蛟?”裏長聽到這個陌生的詞匯,當即一臉疑惑地看向了方鑒。
方鑒點頭道:“不錯,走蛟。蟒蛇修煉成仙以後,若要在段時間內繼續尋求上進,便會走‘化龍之道’,而化龍則必須要先‘化蛟’。而無倫化蛟還是化龍,都必須要走水入海。凡走蛟著,必須從所誕生之地的支流入江河,再從江河走入大海,中途若是出一點意外便前功盡棄,需要重頭開始。”
說到這裏,方鑒目光凝視著眼前的洪水道:“走蛟則必有大水。”
聽完方鑒的話,裏長先是愣了半晌,隨後突然反應過來,“道長是說,碧奚鎮頻繁發大水,是因為那黑龍口的黑蟒在走蛟?”
“對。”方鑒點頭說道。
裏長恍然大悟,但也大吃一驚,沒想到前人所言有黑蟒成精居然是真的,這時他心裏突然湧現出一絲希望,旋即立刻朝方鑒拱手揖拜道:“道長既然知道這些事,必然有應對之法。還請道長大發慈悲,拯救我碧奚鎮一千三百多條性命!”
裏長身邊的百姓也紛紛跟著一起朝方鑒行禮,“求道長大發慈悲,救救我們。”
方鑒嗬嗬一笑,說道:“此事不難。”
說罷,隻見方鑒左手拿著藤條,右手結成劍指朝藤條一點,隻見一道仙光閃過,那藤條陡然變成了一柄約有成年人手臂那麽長的銅劍。
方鑒指著手中銅劍,朝已經被驚呆了的裏長說道:“將這銅劍懸掛於橋底,便可封鎖此水道,使那黑蟒再不敢從此走蛟。水道封鎖,走蛟不通,洪水自然也會消去。”
裏長見到方鑒以藤條變劍的法術,已經對他的話深信不疑,聽到此言頓時接過銅劍道:“多謝道長,今後握碧奚鎮若能再不受走蛟之災,安居樂業,則永世銘記道長之恩德。”
說完,裏長轉過身去,大聲喊道:“碧奚鎮有救了,此劍可以封絕走蛟之災,消退大水,使碧奚鎮從此再不受洪災之苦。現在,願意和我一起去橋底掛劍的站出來。”
方鑒看到這一幕沒有說什麽,遇到這種事他是肯定要出手幫生靈消災的,但神仙襄助凡人是要有個度,天庭神仙庇護眾生是責任,但眾生也要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
天庭是三界主宰,有安定眾生,庇佑眾生的職責。可是,天庭畢竟不是保姆,眾生也不能做‘巨嬰’,也應自強,方能不息。
方鑒變出的這柄銅劍,蘊含了他三十六雷正法的力量,足以震懾那條黑蟒。不過劍方鑒賜下去了,這是他的責任。但掛劍就要他們自己去了,這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