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瑕山常年香火綿綿,州來山莊建在支脈上,偏安一隅,很適合偷得浮生半日閑。
尹家幾代單傳,祖上在戰場傷了腿腳,沒經過十分嚴肅的斟酌,便決定棄武從商,做個平頭百姓。有老主將的幫襯,尹家的生意做得不錯,很快積攢下了可以留給子孫的家底。
自然,老主將也有自己的盤算。自此之後,兩家的子孫互相有了臂膀,一在江湖,一在廟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這種起源於生死之交的情誼,別人想插足,連一絲地縫兒都找不到。
到尹淮安這一代,還是隻有他這麽一個男丁。因他小時頑皮,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舉動,尹老莊主隔三差五便要歎息,後繼無人矣。
好在不知何時開始,尹小爺開了竅,有板有眼學起了規矩,諸子百家,四書六藝,一樣也不耽擱。
尹老莊主大喜過望,每日吃飯都覺得香了不少,能多用下大半碗白米。
好像所有人都忘了件事兒:打小沒少挨家法的大少爺,好端端為什麽忽然轉了性子,有如醍醐灌頂了
一日尹老莊主用過早茶,背著手檢查起兒子的功課,冷不丁想起這個關鍵的問題,立刻板起麵孔詢問。
“爹說過,男兒要有擔當。兒子以後要娶阿梅,當然不能一事無成。”
小小的人兒一本正經,麵不改色心不跳。尹老莊主愣了一愣,轉而扶額哈哈大笑,連說了三聲“好”。
所謂“阿梅”,是城郊溫家的庶女。溫家兒子不少,女兒卻隻這麽一個,自然寵愛得不行,風頭堪比嫡女。兩家生意上有些往來,逢年節,尹老莊主下了請帖,邀溫家來山莊做客。
作為得寵的女兒,阿梅自然在陪同做客之列。
頭次見了這位梅姑娘,尹老莊主有點意外:即使掌上明珠金貴,也不好寵溺成這般任性見了桌上擺的大佛手,心生喜歡,便一定要拿在手裏玩,全然不顧是在別人家裏。
溫家家主滿麵尷尬,佯作訓斥了幾下。尹老莊主瞧出人家舍不得,寬和地笑笑表示無妨,叫侍女捧了佛手,領著梅姑娘下去玩了。
沒過半個時辰,後院吵鬧起來,尹家小爺竟和梅姑娘打了起來,兩個小小孩兒扭成一團,俱是狼狽。
大約年紀還小吧有孩童心性在所難免,慢慢教養著也就是了。
尹老莊主暗暗揣度,對於溫家家主提出的結親之說,並沒有過分反感。
萬萬沒想到,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居然當了真。溫家那姑娘生得不錯,拋去任性不談,其他都還不錯。若早早許了人家,父母自然更加謹慎教導,不願讓將來的婆家看了笑話。
陰差陽錯地,一樁親事就這麽訂下了。
嬌驕女兒一朝長成娉婷少女,豆蔻含苞,纖柔俏麗,站在水榭亭台如一株濯濯清蓮。尹淮安看呆了眼,覺得九天仙娥若下凡來,大概也不過如此。
溫家姨娘美豔異常,溫梅繼承了生母的美貌,柳眉細眸,烏鬢丹唇,肌膚白膩勝雪賽凝脂,嘴角一點朱砂痣,風流婉轉,勾人心魄。
商家女,從小耳濡目染,天生便懂得察言觀色,能說會道,又練就一副窈窕身段,學得一派嫵媚姿態。十二三歲上,溫梅已經姿色過人,皓頸修長,纖腰不盈一握。
這樣的女子是絕對迷人的,尹淮安一度深深迷戀,慶幸自己早早遇見,沒錯過這份好姻緣。
自小有親,來往沒有很多的避諱。夏日炎炎,溫梅照舊來山莊避暑,躺在涼亭美人椅上,旁邊小桌擺著冰過的新鮮瓜果,間錯幾朵香花,清涼舒爽,愜意無雙。
她知道尹淮安要過來,特意換了一件輕薄的紗衫,鬆鬆垮垮搭在腰背,襟口襯著圓潤肩頭,半露貼身鴛鴦交頸肚兜,嫩生生的一抹水紅色,裹著胸口兩團顫巍鼓漲,當中雪痕深深,任誰瞧見都禁不住心神蕩漾。
尹家小爺果然為之酥倒。他不是好色之人,猝不及防看見這副場景,其實第一反應是想逃。
“安哥哥……摔壞了我的簪子,可願用三媒六聘來賠”
沒等他轉身,涼亭下的半寐女兒開了嗓,水鄉人的呢喃軟語著實醉心骨,他忍不住駐足蕩漾,才抬了半寸目光,冷不丁撞上一對媚眼如絲。
溫梅……真的是天生尤物。
往後的很多年裏,尹淮安不斷在複盤,試圖找出一個合理的答案——當初為伊消得人憔悴,究竟是一往情深,還是色令智昏
他自認絕不至是登徒子,秦樓楚館的地方也逛過,哪個不是國色天香他都瞧不上,逢場作戲玩鬧一場,轉眼也就忘了。
溫梅和自己相識於垂髫,小女娃確實粉糯可愛,不過要說一見傾心,未免過分牽強。
午後的日頭逼人大汗淋漓,尹淮安耳根發紅滾燙。溫梅的一頭長發披散著,是啊,沒了草蟲釵,她拿什麽綰頭發
無人知曉臨湖水榭發生了什麽,溫家小姐思君心切,侍女早被遣散去,小小一方天地旖旎悱惻,丹霞紅雲染了半身。
尹家小爺匆匆出來的時候,衣襟是明顯亂了的,躲在假山後冷靜了須臾,索性撩起一捧池水,冰涼涼撲在臉上。
他不願用太多的惡意去揣測女子,隻當自己衝昏了頭,險些做出不文之事。
當天他言明尹老莊主,男女授受不親,理應避嫌,還是送溫小姐回家去。他親自修書一封,命自家送行的管事婆子帶上,當麵交給溫家家主。
打那時起,溫梅對他顯然淡了,連書信也少有。這樣正好,他終於不必再戰戰兢兢,唯恐被帶進雷池。
一年又一年,莊務權柄慢慢轉移,尹淮安曉得輕重,心裏那個妙曼靈動的影兒便漸漸模糊了。
新春伊始,溫家又來做客,客套幾句後平地生雷。
果然,果然……溫梅是有福氣的,伯爵公子的青睞何其榮幸,好過他個山野小門戶千倍萬倍罷!
又何其刁滑呢一步一步嚴絲合縫,兩家甚至沒有一紙婚約文書,全是紅口白牙,形同戲說。
人無信不立,對吧
尹淮安沒有很多的憤怒,隻餘失望。
溫梅過早風情萬種,他可以理解;溫家背信棄義,他也可以不與之計較。
可是啊……堂堂伯爵府,怎麽會迎娶一個商人庶女為正妻溫老爺子何其精明,會想不到這一層去
人各有誌,大抵道不同不相為謀,明知是個火坑,還伸著脖子朝裏跳,如飛蠅逐肉,尹家就不奉陪了。
難受的日子的確有過,還好,他從小挨家法不少,早就習慣了將情緒藏在心裏。
壓箱底有一支赤金嵌寶草蟲釵,絞絲顫東珠為觸角,翅片薄如蟬翼,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早前為誰備下的聘禮,丟了怪可惜的,留著也無妨,萬一哪年天災,還能拿去當了,沿街施粥行善。
聽說那人沒嫁進伯爵府,反而連夜被牙婆領了去。
哦……人各有命吧,種下什麽因,怎麽好不親口嚐嚐結出的果
尹淮安心軟過,想去尋了阿梅回來。好巧不巧,外麵遞進來新理過的賬目,他忙於核對查驗,一轉眼就將別的事兒都忘了。
尹家幾代單傳,祖上在戰場傷了腿腳,沒經過十分嚴肅的斟酌,便決定棄武從商,做個平頭百姓。有老主將的幫襯,尹家的生意做得不錯,很快積攢下了可以留給子孫的家底。
自然,老主將也有自己的盤算。自此之後,兩家的子孫互相有了臂膀,一在江湖,一在廟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這種起源於生死之交的情誼,別人想插足,連一絲地縫兒都找不到。
到尹淮安這一代,還是隻有他這麽一個男丁。因他小時頑皮,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舉動,尹老莊主隔三差五便要歎息,後繼無人矣。
好在不知何時開始,尹小爺開了竅,有板有眼學起了規矩,諸子百家,四書六藝,一樣也不耽擱。
尹老莊主大喜過望,每日吃飯都覺得香了不少,能多用下大半碗白米。
好像所有人都忘了件事兒:打小沒少挨家法的大少爺,好端端為什麽忽然轉了性子,有如醍醐灌頂了
一日尹老莊主用過早茶,背著手檢查起兒子的功課,冷不丁想起這個關鍵的問題,立刻板起麵孔詢問。
“爹說過,男兒要有擔當。兒子以後要娶阿梅,當然不能一事無成。”
小小的人兒一本正經,麵不改色心不跳。尹老莊主愣了一愣,轉而扶額哈哈大笑,連說了三聲“好”。
所謂“阿梅”,是城郊溫家的庶女。溫家兒子不少,女兒卻隻這麽一個,自然寵愛得不行,風頭堪比嫡女。兩家生意上有些往來,逢年節,尹老莊主下了請帖,邀溫家來山莊做客。
作為得寵的女兒,阿梅自然在陪同做客之列。
頭次見了這位梅姑娘,尹老莊主有點意外:即使掌上明珠金貴,也不好寵溺成這般任性見了桌上擺的大佛手,心生喜歡,便一定要拿在手裏玩,全然不顧是在別人家裏。
溫家家主滿麵尷尬,佯作訓斥了幾下。尹老莊主瞧出人家舍不得,寬和地笑笑表示無妨,叫侍女捧了佛手,領著梅姑娘下去玩了。
沒過半個時辰,後院吵鬧起來,尹家小爺竟和梅姑娘打了起來,兩個小小孩兒扭成一團,俱是狼狽。
大約年紀還小吧有孩童心性在所難免,慢慢教養著也就是了。
尹老莊主暗暗揣度,對於溫家家主提出的結親之說,並沒有過分反感。
萬萬沒想到,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居然當了真。溫家那姑娘生得不錯,拋去任性不談,其他都還不錯。若早早許了人家,父母自然更加謹慎教導,不願讓將來的婆家看了笑話。
陰差陽錯地,一樁親事就這麽訂下了。
嬌驕女兒一朝長成娉婷少女,豆蔻含苞,纖柔俏麗,站在水榭亭台如一株濯濯清蓮。尹淮安看呆了眼,覺得九天仙娥若下凡來,大概也不過如此。
溫家姨娘美豔異常,溫梅繼承了生母的美貌,柳眉細眸,烏鬢丹唇,肌膚白膩勝雪賽凝脂,嘴角一點朱砂痣,風流婉轉,勾人心魄。
商家女,從小耳濡目染,天生便懂得察言觀色,能說會道,又練就一副窈窕身段,學得一派嫵媚姿態。十二三歲上,溫梅已經姿色過人,皓頸修長,纖腰不盈一握。
這樣的女子是絕對迷人的,尹淮安一度深深迷戀,慶幸自己早早遇見,沒錯過這份好姻緣。
自小有親,來往沒有很多的避諱。夏日炎炎,溫梅照舊來山莊避暑,躺在涼亭美人椅上,旁邊小桌擺著冰過的新鮮瓜果,間錯幾朵香花,清涼舒爽,愜意無雙。
她知道尹淮安要過來,特意換了一件輕薄的紗衫,鬆鬆垮垮搭在腰背,襟口襯著圓潤肩頭,半露貼身鴛鴦交頸肚兜,嫩生生的一抹水紅色,裹著胸口兩團顫巍鼓漲,當中雪痕深深,任誰瞧見都禁不住心神蕩漾。
尹家小爺果然為之酥倒。他不是好色之人,猝不及防看見這副場景,其實第一反應是想逃。
“安哥哥……摔壞了我的簪子,可願用三媒六聘來賠”
沒等他轉身,涼亭下的半寐女兒開了嗓,水鄉人的呢喃軟語著實醉心骨,他忍不住駐足蕩漾,才抬了半寸目光,冷不丁撞上一對媚眼如絲。
溫梅……真的是天生尤物。
往後的很多年裏,尹淮安不斷在複盤,試圖找出一個合理的答案——當初為伊消得人憔悴,究竟是一往情深,還是色令智昏
他自認絕不至是登徒子,秦樓楚館的地方也逛過,哪個不是國色天香他都瞧不上,逢場作戲玩鬧一場,轉眼也就忘了。
溫梅和自己相識於垂髫,小女娃確實粉糯可愛,不過要說一見傾心,未免過分牽強。
午後的日頭逼人大汗淋漓,尹淮安耳根發紅滾燙。溫梅的一頭長發披散著,是啊,沒了草蟲釵,她拿什麽綰頭發
無人知曉臨湖水榭發生了什麽,溫家小姐思君心切,侍女早被遣散去,小小一方天地旖旎悱惻,丹霞紅雲染了半身。
尹家小爺匆匆出來的時候,衣襟是明顯亂了的,躲在假山後冷靜了須臾,索性撩起一捧池水,冰涼涼撲在臉上。
他不願用太多的惡意去揣測女子,隻當自己衝昏了頭,險些做出不文之事。
當天他言明尹老莊主,男女授受不親,理應避嫌,還是送溫小姐回家去。他親自修書一封,命自家送行的管事婆子帶上,當麵交給溫家家主。
打那時起,溫梅對他顯然淡了,連書信也少有。這樣正好,他終於不必再戰戰兢兢,唯恐被帶進雷池。
一年又一年,莊務權柄慢慢轉移,尹淮安曉得輕重,心裏那個妙曼靈動的影兒便漸漸模糊了。
新春伊始,溫家又來做客,客套幾句後平地生雷。
果然,果然……溫梅是有福氣的,伯爵公子的青睞何其榮幸,好過他個山野小門戶千倍萬倍罷!
又何其刁滑呢一步一步嚴絲合縫,兩家甚至沒有一紙婚約文書,全是紅口白牙,形同戲說。
人無信不立,對吧
尹淮安沒有很多的憤怒,隻餘失望。
溫梅過早風情萬種,他可以理解;溫家背信棄義,他也可以不與之計較。
可是啊……堂堂伯爵府,怎麽會迎娶一個商人庶女為正妻溫老爺子何其精明,會想不到這一層去
人各有誌,大抵道不同不相為謀,明知是個火坑,還伸著脖子朝裏跳,如飛蠅逐肉,尹家就不奉陪了。
難受的日子的確有過,還好,他從小挨家法不少,早就習慣了將情緒藏在心裏。
壓箱底有一支赤金嵌寶草蟲釵,絞絲顫東珠為觸角,翅片薄如蟬翼,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早前為誰備下的聘禮,丟了怪可惜的,留著也無妨,萬一哪年天災,還能拿去當了,沿街施粥行善。
聽說那人沒嫁進伯爵府,反而連夜被牙婆領了去。
哦……人各有命吧,種下什麽因,怎麽好不親口嚐嚐結出的果
尹淮安心軟過,想去尋了阿梅回來。好巧不巧,外麵遞進來新理過的賬目,他忙於核對查驗,一轉眼就將別的事兒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