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周伯民縱馬疾馳,座下馬匹催的極快,葉琉璃另騎著一馬跟在身後,大叫道:“世子殿下,咱們這是去哪?”。
周伯民麵無表情,隻是催著那馬快跑。
行了兩個時辰,眼前一片翠鬆,正是從南山郡出來通往中原的喇叭口,青牛溝。
周伯民拿著令牌,直奔兵馬行營而去,口中大喊:“安慶王行令在此,守衛速速放行”。
“安慶王?”,哨塔上哨兵聞言,急急舞動旗幡,朝下一個哨塔行旗號示意。
一路奔一路喊,那一裏哨塔上的哨兵聞言,皆揮動手中旗幡,一個接一個朝兵馬行營打出旗號。
至兵馬行營門前,營門大開,牛角號聲吹得震天,守營兵馬校尉從帳中出來聞言下跪拜道:“南山道兵馬校尉霍冰前來迎接安慶王,慶王殿下千歲”。
周伯民將手中行令丟給霍冰,厲聲喝道:“率兵馬隨我來”。
兩邊馬蹄聲雜亂,數千槍兵聞風而動,迅速集結一團,馬蹄踏出行營之時,槍兵緊跟其後。
葉琉璃暗道:不好,世子殿下要殺人了。
這般想著,那一隊兵馬已衝出百丈,隻餘下燎燎黃煙漫在官道上。
兩個時辰之後,南山郡喇叭口四處設立崗哨,一直延伸到南山郡城池中,守城的將士見狀,急急關閉城門,兩撥人馬對峙於城牆兩側。
霍冰拿出安慶王行令,高呼道:“安慶王行令在此,守將速開城門”。
古老的城門聞風而動,一眾騎兵當先殺入,原本街上的行人做鳥獸散。
那位先前告狀的老人,早已經哭幹了眼淚,雙眼像是迷了沙子,隻看見一片模糊,突然有人行至身邊道:“老人家,世子殿下請你去一趟”。
溧陽王朝的狀師,向來都是官府直設,單成建製,上稟正天司,在衙門裏麵單獨設立辦事處,稱作:律設。
先頭一人衝入律設,將一眾狀師關在裏麵,大喊一聲:“安慶王有令,所有狀師伏法”。
那些狀師還要呼喊冤屈,一柄寶劍立時出鞘,在陽光下綻著寒光,這下好了,秀才遇見兵,有禮說不清,馬上便有人認出來這些軍士衣著,乃是朝廷派駐南山郡喇叭口駐軍。
當下惶恐,若是但是衙門裏的差役還好說,這一遇見駐軍,那事情可就大啦。
有人輕擦著臉上落下的汗水,有人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周伯民低聲道:“知府出來說話”。
半晌無人應聲。
“搜”,一聲令下,百餘名士卒鑽入大大小小房間,知府沒搜到,倒是搜到不少財物。
知府家眷都不知發生了什麽,一臉驚恐,這吳知府好色人皆有之,此時從大大小小廂房內搜出女子孩童三十餘人,皆跪在院中等候發落。
一幹衙役,排列兩行,畏畏縮縮,這些人,平日裏隻會欺負欺負老百姓,真遇上駐軍,一個屁都不敢放。
“殺”。
周伯民兩眼陰沉,低聲叫過一邊從頭到尾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是依令行事的兵馬校尉霍冰道:“傳令下去,南山郡往下,四縣三十二亭知縣,亭長,家眷丫鬟仆人,就算他是個燒火的,也要給我拿來,一個都不許放過,全部給我押到此處大牢等候發落”。
霍冰領命離去,暗自咂舌,此前抓了那些江湖術士,也不見這般動靜,不知道世子殿下受了什麽打擊。
周伯民看著一地鮮血,表情木然。
葉琉璃暗自吃驚,不過他又能算什麽,萬般言語,隻得吞入腹中。
城中戒嚴,隻許進不許出,一時間通往青冥山的道路斷絕,城中一樓閣之上,一位年輕人眉頭緊皺,搖著扇子,不知在想什麽。
身邊丫鬟拿上瓜果,正要離去,忽聞耳邊傳來聲音道:“哎,等等”。
“公子有何吩咐?”。
那男子道:“去請鄭先生來”。
不多時,一個儒生進入樓閣,手中拿著一本書卷翻看不止。
那公子作揖道:“先生”。
姓鄭那中年儒士這才合上書卷,拱手道:“公子找我何事?”。
那年輕公子指了指下麵,但見刀槍林立,兵馬紛紜。像是發生了戰事一般。
中年儒士笑道:“年輕世子出門受了委屈,自然是要出這一口氣”。
那公子道:“可這一殺便是如此多的人,這口氣是不是出的有點過了?”。
儒士張眼望去,但見遠處地麵殷紅,屍體大概已經被處理了,倒吸一口氣道:“公子稍等,我這便寫封信給書院”,抬腳匆匆下了閣樓。
周伯民輕撫著額頭,坐在原本該是知府坐著的位置上,閉目沉思,眉頭緊皺。等著外麵人將相關罪狀人等抓來。
至此時,天已漸黑,才審過七八人,全是此間律設狀師,那些奉命去各縣亭拿人的軍士,此時還沒有回來。
葉琉璃站在院外,斜倚著一棵柳樹,空氣中血腥味未散,皺眉抬頭看著即將落下去的夕陽,暗歎一聲。
早有八百裏加急書件朝驪山而去。
又有八百裏加急聖旨從驪山而來。
距離上次看過從南山道而來的書件不過半月。
此時又一匹快馬,至京城腳下。
驪山上,皇帝慢悠悠走在前麵,將那書信遞給身後藺長卿,笑道:“還民周伯民,什麽時候朕的兒子成了百姓了?啊?”。
藺長卿接過那書信,眉頭微皺,許久道:“世子殿下自然是好心,不知聖上怎麽回複的?”。
皇帝轉身看了他一眼道:“朕沒有回複他,隻是說叫他保重身體,回來後從長計議”。
藺長卿聞言,長舒一口氣。道:“世子殿下體察民情,乃是聖上福分,如今大殿下坐鎮西南重軍,二殿下又去東海之畔,我溧陽王朝即將迎來盛世,微臣替聖上高興”。
皇帝哈哈大笑道:“什麽時候藺相也學會了拍馬屁了?大概是和李忠義學的”。
李忠義忙道:“聖上哪裏的話,藺相隻是說出了肺腑之言,談何馬屁之舉”。
藺長卿笑道:“正是”。
周伯民心事重重,南山道諸多官員,已經殺了一大半,剩下幾個也許卻是沒有徇私枉法之徒,長歎一口氣,時間又過去半月,暗自道:“上次給父皇的奏折不知父皇看到沒有,遲遲不來聖旨”,不由得眉頭緊皺。
忽聞門外一聲高呼:“聖旨到:安慶王出來接旨”。
葉琉璃聽見細如遊絲的聲音,一下從床上跳起,急急朝府衙門外奔去。
周伯民一身官服,同時走出來,行至行令官前,整頓衣冠,跪倒在地道:“臣周伯民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吾兒出遊多時,奏折朕已經收到了,命你保重身體,若是無事,即刻回朝,欽此!”。
周伯民心中一怔,怎麽隻字不提阿房宮之事?莫非父皇不願意?
沉聲道:“臣接旨”。
那行令官扶起周伯民道:“世子殿下,此番東遊辛苦啦,聖上叫我帶句話給你”。
說著,將周伯民拉至一邊,低聲道:“天子威儀,不可言棄”。
隨即起身道:“若是世子殿下無話帶給聖上,那微臣告退了”。
周伯民呆在原地,許久回過神來道:“哦,無話,有勞大人”。
那人轉身出門而去,一陣馬蹄聲走遠,直至聽不見聲音。
葉琉璃走到周伯民身前道:“這件事,怕是做的魯莽了”。
周伯民長歎一聲,不言語,離開時忽問道:“吳子健捉到沒有?”。
葉琉璃微微搖頭道:“沒有蹤跡”,眼見周伯民拂袖而去,心裏一聲歎息。
遠在驪山千裏之外。
“八百裏加急,讓開讓開,八百裏加急,讓開讓開……”
那聲音如同幽靈一般,回蕩在皇宮上遊。
驪山上,藺長卿正與皇帝說笑,忽聞耳側傳來微弱的聲音,眉頭微蹙,豎耳側聽。
隨後李忠義與皇帝也停下了腳步,但聞山下傳來一聲:“八百裏加急,讓開,八百裏加急……”。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山底傳來。
皇帝臉上笑容戛然而止。
藺長卿與李忠義對望一眼,各自臉色極為難看。
“八百裏加急……”。
傳令官到身前隻說了這一句話,便再也說不出話來,喘著粗氣,將那一道密信呈上,密封處,蓋著安慶王周伯民的印璽。
皇帝伸手去拿,卻停了一下,想了想道:“李忠義,收起來”。
大太監看了一眼藺長卿,隻見藺長卿眨了眨眼,輕輕從那傳令官手中接過密信,揣入袖中。
皇帝笑道:“這如今是怎麽了?才來一封,又來一封,若不是朕的兵馬強壯,怕是這信都送不到朕的手裏了”,說著哈哈大笑。
藺長卿李忠義附和著笑了幾聲。
皇帝慢悠悠往前走了數步,縱眼望向隻剩下一丁點兒的太陽,長籲一口氣道:“累了,回去吧”。
一行眾人順著山路而下。
是夜,一片沉寂,月亮照在當空,四方燈火早已熄滅。
皇帝處理完了最後的竹簡奏折,叫李忠義將那些竹簡都收起來,扶著額頭躺在床上休息。
李忠義道:“聖上,咱家把燈吹了吧”。
皇帝擾擾手,示意不用。
李忠義倒退著緩緩退出寢殿,馬上就要出了那門檻,忽聞耳側傳來一句:“拿來”。
李忠義頓了頓,猶豫道:“今夜太晚了,不如……”。
“無妨,拿來吧,給朕取些點心,你去休息吧,叫別人拿上來”。
李忠義行至皇帝身前,將白日那封密信遞到皇帝手中,皇帝一手拿起茶杯,一手接過密信,李忠義緩緩退下,到殿門外,小聲給當值太監道:“去拿些……”。
話音未落,猛然聽見噴水聲,緊接著,杯子落地,一連串的咳嗽聲響徹皇帝寢宮……
周伯民麵無表情,隻是催著那馬快跑。
行了兩個時辰,眼前一片翠鬆,正是從南山郡出來通往中原的喇叭口,青牛溝。
周伯民拿著令牌,直奔兵馬行營而去,口中大喊:“安慶王行令在此,守衛速速放行”。
“安慶王?”,哨塔上哨兵聞言,急急舞動旗幡,朝下一個哨塔行旗號示意。
一路奔一路喊,那一裏哨塔上的哨兵聞言,皆揮動手中旗幡,一個接一個朝兵馬行營打出旗號。
至兵馬行營門前,營門大開,牛角號聲吹得震天,守營兵馬校尉從帳中出來聞言下跪拜道:“南山道兵馬校尉霍冰前來迎接安慶王,慶王殿下千歲”。
周伯民將手中行令丟給霍冰,厲聲喝道:“率兵馬隨我來”。
兩邊馬蹄聲雜亂,數千槍兵聞風而動,迅速集結一團,馬蹄踏出行營之時,槍兵緊跟其後。
葉琉璃暗道:不好,世子殿下要殺人了。
這般想著,那一隊兵馬已衝出百丈,隻餘下燎燎黃煙漫在官道上。
兩個時辰之後,南山郡喇叭口四處設立崗哨,一直延伸到南山郡城池中,守城的將士見狀,急急關閉城門,兩撥人馬對峙於城牆兩側。
霍冰拿出安慶王行令,高呼道:“安慶王行令在此,守將速開城門”。
古老的城門聞風而動,一眾騎兵當先殺入,原本街上的行人做鳥獸散。
那位先前告狀的老人,早已經哭幹了眼淚,雙眼像是迷了沙子,隻看見一片模糊,突然有人行至身邊道:“老人家,世子殿下請你去一趟”。
溧陽王朝的狀師,向來都是官府直設,單成建製,上稟正天司,在衙門裏麵單獨設立辦事處,稱作:律設。
先頭一人衝入律設,將一眾狀師關在裏麵,大喊一聲:“安慶王有令,所有狀師伏法”。
那些狀師還要呼喊冤屈,一柄寶劍立時出鞘,在陽光下綻著寒光,這下好了,秀才遇見兵,有禮說不清,馬上便有人認出來這些軍士衣著,乃是朝廷派駐南山郡喇叭口駐軍。
當下惶恐,若是但是衙門裏的差役還好說,這一遇見駐軍,那事情可就大啦。
有人輕擦著臉上落下的汗水,有人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周伯民低聲道:“知府出來說話”。
半晌無人應聲。
“搜”,一聲令下,百餘名士卒鑽入大大小小房間,知府沒搜到,倒是搜到不少財物。
知府家眷都不知發生了什麽,一臉驚恐,這吳知府好色人皆有之,此時從大大小小廂房內搜出女子孩童三十餘人,皆跪在院中等候發落。
一幹衙役,排列兩行,畏畏縮縮,這些人,平日裏隻會欺負欺負老百姓,真遇上駐軍,一個屁都不敢放。
“殺”。
周伯民兩眼陰沉,低聲叫過一邊從頭到尾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是依令行事的兵馬校尉霍冰道:“傳令下去,南山郡往下,四縣三十二亭知縣,亭長,家眷丫鬟仆人,就算他是個燒火的,也要給我拿來,一個都不許放過,全部給我押到此處大牢等候發落”。
霍冰領命離去,暗自咂舌,此前抓了那些江湖術士,也不見這般動靜,不知道世子殿下受了什麽打擊。
周伯民看著一地鮮血,表情木然。
葉琉璃暗自吃驚,不過他又能算什麽,萬般言語,隻得吞入腹中。
城中戒嚴,隻許進不許出,一時間通往青冥山的道路斷絕,城中一樓閣之上,一位年輕人眉頭緊皺,搖著扇子,不知在想什麽。
身邊丫鬟拿上瓜果,正要離去,忽聞耳邊傳來聲音道:“哎,等等”。
“公子有何吩咐?”。
那男子道:“去請鄭先生來”。
不多時,一個儒生進入樓閣,手中拿著一本書卷翻看不止。
那公子作揖道:“先生”。
姓鄭那中年儒士這才合上書卷,拱手道:“公子找我何事?”。
那年輕公子指了指下麵,但見刀槍林立,兵馬紛紜。像是發生了戰事一般。
中年儒士笑道:“年輕世子出門受了委屈,自然是要出這一口氣”。
那公子道:“可這一殺便是如此多的人,這口氣是不是出的有點過了?”。
儒士張眼望去,但見遠處地麵殷紅,屍體大概已經被處理了,倒吸一口氣道:“公子稍等,我這便寫封信給書院”,抬腳匆匆下了閣樓。
周伯民輕撫著額頭,坐在原本該是知府坐著的位置上,閉目沉思,眉頭緊皺。等著外麵人將相關罪狀人等抓來。
至此時,天已漸黑,才審過七八人,全是此間律設狀師,那些奉命去各縣亭拿人的軍士,此時還沒有回來。
葉琉璃站在院外,斜倚著一棵柳樹,空氣中血腥味未散,皺眉抬頭看著即將落下去的夕陽,暗歎一聲。
早有八百裏加急書件朝驪山而去。
又有八百裏加急聖旨從驪山而來。
距離上次看過從南山道而來的書件不過半月。
此時又一匹快馬,至京城腳下。
驪山上,皇帝慢悠悠走在前麵,將那書信遞給身後藺長卿,笑道:“還民周伯民,什麽時候朕的兒子成了百姓了?啊?”。
藺長卿接過那書信,眉頭微皺,許久道:“世子殿下自然是好心,不知聖上怎麽回複的?”。
皇帝轉身看了他一眼道:“朕沒有回複他,隻是說叫他保重身體,回來後從長計議”。
藺長卿聞言,長舒一口氣。道:“世子殿下體察民情,乃是聖上福分,如今大殿下坐鎮西南重軍,二殿下又去東海之畔,我溧陽王朝即將迎來盛世,微臣替聖上高興”。
皇帝哈哈大笑道:“什麽時候藺相也學會了拍馬屁了?大概是和李忠義學的”。
李忠義忙道:“聖上哪裏的話,藺相隻是說出了肺腑之言,談何馬屁之舉”。
藺長卿笑道:“正是”。
周伯民心事重重,南山道諸多官員,已經殺了一大半,剩下幾個也許卻是沒有徇私枉法之徒,長歎一口氣,時間又過去半月,暗自道:“上次給父皇的奏折不知父皇看到沒有,遲遲不來聖旨”,不由得眉頭緊皺。
忽聞門外一聲高呼:“聖旨到:安慶王出來接旨”。
葉琉璃聽見細如遊絲的聲音,一下從床上跳起,急急朝府衙門外奔去。
周伯民一身官服,同時走出來,行至行令官前,整頓衣冠,跪倒在地道:“臣周伯民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吾兒出遊多時,奏折朕已經收到了,命你保重身體,若是無事,即刻回朝,欽此!”。
周伯民心中一怔,怎麽隻字不提阿房宮之事?莫非父皇不願意?
沉聲道:“臣接旨”。
那行令官扶起周伯民道:“世子殿下,此番東遊辛苦啦,聖上叫我帶句話給你”。
說著,將周伯民拉至一邊,低聲道:“天子威儀,不可言棄”。
隨即起身道:“若是世子殿下無話帶給聖上,那微臣告退了”。
周伯民呆在原地,許久回過神來道:“哦,無話,有勞大人”。
那人轉身出門而去,一陣馬蹄聲走遠,直至聽不見聲音。
葉琉璃走到周伯民身前道:“這件事,怕是做的魯莽了”。
周伯民長歎一聲,不言語,離開時忽問道:“吳子健捉到沒有?”。
葉琉璃微微搖頭道:“沒有蹤跡”,眼見周伯民拂袖而去,心裏一聲歎息。
遠在驪山千裏之外。
“八百裏加急,讓開讓開,八百裏加急,讓開讓開……”
那聲音如同幽靈一般,回蕩在皇宮上遊。
驪山上,藺長卿正與皇帝說笑,忽聞耳側傳來微弱的聲音,眉頭微蹙,豎耳側聽。
隨後李忠義與皇帝也停下了腳步,但聞山下傳來一聲:“八百裏加急,讓開,八百裏加急……”。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山底傳來。
皇帝臉上笑容戛然而止。
藺長卿與李忠義對望一眼,各自臉色極為難看。
“八百裏加急……”。
傳令官到身前隻說了這一句話,便再也說不出話來,喘著粗氣,將那一道密信呈上,密封處,蓋著安慶王周伯民的印璽。
皇帝伸手去拿,卻停了一下,想了想道:“李忠義,收起來”。
大太監看了一眼藺長卿,隻見藺長卿眨了眨眼,輕輕從那傳令官手中接過密信,揣入袖中。
皇帝笑道:“這如今是怎麽了?才來一封,又來一封,若不是朕的兵馬強壯,怕是這信都送不到朕的手裏了”,說著哈哈大笑。
藺長卿李忠義附和著笑了幾聲。
皇帝慢悠悠往前走了數步,縱眼望向隻剩下一丁點兒的太陽,長籲一口氣道:“累了,回去吧”。
一行眾人順著山路而下。
是夜,一片沉寂,月亮照在當空,四方燈火早已熄滅。
皇帝處理完了最後的竹簡奏折,叫李忠義將那些竹簡都收起來,扶著額頭躺在床上休息。
李忠義道:“聖上,咱家把燈吹了吧”。
皇帝擾擾手,示意不用。
李忠義倒退著緩緩退出寢殿,馬上就要出了那門檻,忽聞耳側傳來一句:“拿來”。
李忠義頓了頓,猶豫道:“今夜太晚了,不如……”。
“無妨,拿來吧,給朕取些點心,你去休息吧,叫別人拿上來”。
李忠義行至皇帝身前,將白日那封密信遞到皇帝手中,皇帝一手拿起茶杯,一手接過密信,李忠義緩緩退下,到殿門外,小聲給當值太監道:“去拿些……”。
話音未落,猛然聽見噴水聲,緊接著,杯子落地,一連串的咳嗽聲響徹皇帝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