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金丹李道友倒是後繼有人,難怪有此膽量敢與我一決勝負。”見龍虎奏鳴越界而出,共濟水火之能,平山娘娘波瀾不驚的眼眸中也多了幾分凝重。
龍虎之形,陰陽幻化之理,龍為陽,虎為陰,合為陰陽,乃天地大道。
李赤成聞言,隻是淡然一笑:“未得胎星之時,終究不入道途。”
平山娘娘也不拆穿這老頭這番故作高深的話語,反而饒有趣味地道:傳聞六陽寶典能凝龍虎金丹,起初我還不信,如今卻是不得不信。難道你李氏如今已經得了後部六陰,重新執掌《龍虎天書》”
“小輩機緣,龍虎天書早已遺失,否則當年泰問老祖也不會困於最後一步,如今娘娘也走到了這一步”
“且看後輩論鋒。”
……
通天島上,李景元腳踏青雲,六陽環身,金丹浮沉氣海,道術化作符籙真形,輪轉不休。
對麵,佳人持劍,身浮無物,左右盤蟒大小如意,禦使隨心,身前青鋒三尺寒光,凜冽神威。
“九玄金丹。”李景元看著麵前鳳儀絕代的女子,感慨一聲。
世上一品,不過雙手之數,卻不想在此又遇一位。
九玄者,極而上,列化無形。相較於陰陽二氣而成的龍虎之氣,九玄金丹更重變化之數。
如今天罡神通之中,有百零八之變化之數,便是取自此法。而能煉出此丹之法門,唯有九玄天書,或者由本朝道尊整理而出的八九玄功。
與正統道修不同,八九玄功不以內神定身之烘爐,而反以身擒神之湍飛,身魂融一,入門極難。
更重要的是,此法是道教秘傳,不入聖朝武庫。不知這位又是從什麽途徑習得。
“久聞龍虎有陰陽磨滅之術,法力雄渾遠勝同儕,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錦殊麵容平靜,雙眸之中卻是寒光迫人,顯然戰意正濃。
李景元同樣如此,自從晉升宗師,所交手者要麽便是妖族大妖,要麽就是魔道天師,今日終見金丹,還是名列地榜副冊第六的絕代天驕。
“寒光坼鐵衣。”錦殊率先動手,青鋒利劍,劍韻鋒銳,斬開一地清氛。
這一劍之中,論法力強盛遠不及天師,但其中劍意所鍾,凜冽之勢卻猶有勝出。
而此刻六陽之鋒,相與為敵者唯有品階底蘊。
寒光之下,鐵衣如紙。
青鋒三尺,湖光掠影。
“少陽覆陰。”六陽劍道雖不如李氏火行烈陽之法聞名於世,但能列入絕世寶典之中,也絕不是尋常之法,何況六陽劍道統率諸法,為典中劍道之首。此時劍出,較之黑山授首之時,更添幾分卓雅。
一主為身,以身禦劍,奔騰憾力,劍光出而身隨至,變化無端。一主為魂,以意禦劍,虛實相生,意至而劍達,複返隨心。
佳人劍出如龍,平地而起,身形幻化其間,左右雙蟒相隨,吞吐元氣。
一劍出而三劍生。這是戰場衝陣之勢。
李景元六陽遁騰,劍鋒揚灑,點墨抽空,會濟陰陽於身外,氣合天儀。
雙方出劍皆不以避之取勝,一劍出便是生死之分的悍然場麵,針尖麥芒。
“叮……”如水滴泉石,娉婷嫋娜的漫舞之身薈萃青鋒點芒之上,左右山蟒不止前勢,越過六陽鋒芒,匯集一處,扭纏如麻花,絞殺而至。
“好高明的禦獸手法。”李景元心中讚歎,尋常靈獸妖族都有趨利避害之能,自己以六陽阻截錦殊一往無前之勢,竟然絲毫沒有影響這雙蟒判斷局勢。
隻是若想這麽輕易拿下他,也是不可能。
念頭起落,李景元身前已然多了一頭黑紋狸貓,不是梨兒是誰
自從山神廟一行之後,那百足蜈蚣化作資糧,也令它生出了幾分好勝鬥勇之心,恰好這兩條山蟒雖然血脈不凡,但境界與梨兒相比還是差了一籌。
想到此處,李景元自然喚出了梨兒迎敵。
梨兒與李景元心意相通,身形浮現便仰天長嘯一聲,雖有嬌憨,卻漸聞威勢。
瘦弱的身軀隨風而長,逐漸化作人高大虎,此時的梨兒身上不再黑白相間,而是在背脊之處浮現一道赤紅火紋,如葉脈輻射全身,其中血脈奔流,如岩漿滾滾。
赤脊靈貓。
梨兒縱身飛躍,清風從來,伏於雲蹄。
龍虎鬥九玄。
單虎去雙龍。
龍虎之說,蟒貓之用。
遠處,六陽嗡鳴,法力潰溢,青鋒之上劍氣縈繞,棄守為攻,破點劍鋒,直擾元神,其間凶險不啻迎麵劍來。
李景元沉守心神,一時不察竟讓對方尋得劍道疏漏,以孤勇之勢破之。
“夜盡點明燈。”覆陰之劍迎麵而解,錦殊手持青鋒,劍光紛下,落雨跋涉不盡,卻去六陽一身鋒芒之力,使得神物半晦。
“陽明卻盛。”李景元體內龍虎之氣升騰,演化陰陽,法力自生,於盡處而起,騰於勢微。
“喵嗚!”一聲長鳴,鱗甲穿刺之音隨一蓬壯血而落,淒厲長音不絕。
正是梨兒銜了一口山蟒之血,利爪破身之因。
那兩條山蟒衝殺無雙,但方寸騰挪不夠,巨身笨重,曲直受限,兼之梨兒大小之能,占據上風也不足為奇。
雙蟒失利並未讓錦殊側目,手中巧劍迫開六陽元靈,她修八九玄功,一身玄功寶體,一時之間也難以奈何這柄飛劍。不由心中對李景元再敬三分。
不過今日她卻是非贏不可。
東望郡試,她為魁首,如今之爭,除卻靈物歸屬,還有兩郡先後。
平日裏,東望笑龍安不求涉外,隻顧內爭,不過盡是些文臣儒修。龍安則嫌東望粗鄙難堪,不登大雅之堂。
錦殊雖為女子,也想一試龍安諸俊傑。
出劍,劍氣分化。
李景元頭一次在同輩中人身上感受到了劍術被壓製的感覺。錦殊施展的劍氣分化純熟精簡,內裏綿延,將六陽元靈劍鋒芒壓下。
劍術受挫,李景元麵上卻沒有多少苦惱之色,雙手法印結出,法力奔匯,化作天羅地網。
遠處,錦殊見到天網羅來,眸中卻是閃過幾分不悅。同輩之中,能以禦劍之術相抗者,也隻有李景元一人。
如今雖是敵對雙方,但她心中已生相惜之情。以她作想如此天賦應該在劍道之上一往無前,何必分心神通他用
隻是人各有誌,她也不好強求,就用此身之利劍,破去他般萬法。
當下,身上淩厲之氣再增三分,青鋒之上若有劍靈輕躍,點滴寒芒,化去萬千劍氣青絲。
“劍心通明,九轉金身,娘娘也尋了一位好徒兒,後繼有人的怕不是老朽。”見到如此異狀,山外看客,也忍不住唏噓幾聲。
李赤成存世幾百年,對於這位平山娘娘的跟腳也算知道一些,知道其昔日跟隨那位大聖,得授過八九玄功,所以才有此一說。
“龍虎在身,又有神通明於宗師境,此番若敗,也隻是敗於年歲。”平山娘娘看著李景元,眼中也是眸光閃動,“我在山中也有聽聞近日郡中一位後輩得了天問司中那青角兒的賞識,應當就是這位了吧,我看其名列地榜副冊第三,斷然也不會隻有這些底蘊。”
李赤成笑而不語。
島中,此刻風雲再變。錦殊素手持劍,仰仗劍術出神入化,寶身堅不可摧,逼得六陽元靈回身護主,短兵相接。
一道法劍斬落,將李景元迫離原地。
“哪裏跑。”錦殊右手持劍,左手本來空空如也,這時見李景元後退,冰清皓腕之上,一個明玉銀鐲顯露出來。
玉鐲之上掛墜四顆無音小風鈴,雕刻花紋,模樣古樸。
繡拳握住玉鐲,欺身而上,拳劍共用,竟將李景元的身影前後封住,這位金縷衣,竟然精通近身鬥法之能。
李景元瞳孔微微收縮,隻是在錦殊繡拳臨身之際,周身大羅觀,遍布龍虎音。
“哼……”一聲閉竅長音,升騰龍虎青雲,大羅作冕蓋華彩,護住周身。
錦殊麵色這才變化,身形在空中返折而出,其中沉腰落馬之態,妍態芳菲之景盡收李景元眼底。
不過此刻動念生死,李景元翻開這彌羅寶身,可不僅僅為了逼退錦殊。
鬥法神通大多倚仗神念來往,方寸之間卻還要靠這一身寶體錘煉。李景元練就彌羅,又通龍虎,加之有心算無心,出手扣住身前翻折柳腰。
錦殊左手錘來,右手劍氣撥開六陽元靈劍,下一刻卻是臉色再變。
“龍入遊海,虎出長林。”
寶身盈氣,如肉身法相,錦殊左手金身加法寶,錘擊在李景元身上,隻是響起一聲沉悶撞擊之音,連擊退也求不得,頓時明白中計,當下不敢再猶豫,楊柳堪折之身入開鋒寶劍,劍氣縱橫,以手為鋒,意欲迫開迎麵而來的寶相金身。
“喝!”李景元嗬斥一聲,六陽元靈歸於掌中,仿若龍生利爪,一念而起,天翻地覆。
劍鋒相對,錦殊卻如飄絮紛飛,左手垂落,腹部之上,金縷玉衣略顯狼藉。
“好狠的小子,這具寶身,哪怕相較那些初登胎星的老和尚也是絲毫不差了。”墨湖龍王見狀,不由自主地揪了一下自己的長髯,“就是不懂得憐香惜玉了一些。”
“生死之間,哪裏來的男女之別。”柳州元一本正經,此刻他既希望李景元能勝,好讓平山娘娘施展神通將自家聖兒救回來。
可他莫名地也希望李景元潰敗,這麽一來,這位李家麟兒說不定一蹶不振……
想到這裏,這位當今劍宗宗主卻是臉色一變。
這是心魔。
不知何時,他的道心居然崩碎至此。當下閉目,巡視周身元胎。
李赤成見到李景元這般果決,示敵以弱,以強勝強,明謀暗計,雙管齊下,也是欣慰不已。
“噗嗤……”遭此重擊,錦殊先前穩守局勢如山倒潰敗之洪流,寶體受挫是其次,一時難以圓融自滿才是危機。
李景元見錦殊寶體損傷,身形較之前也多了幾分疏漏,也不給其恢複機會,運轉法力,借來青雲,化作彌天之境,出沒其中,擾亂錦殊神念真目。
錦殊強撐傷體,迎下背後一道劍氣穿縱,銀牙一咬,罕見露出幾分不忿神色,手中翻覆,一道銀鈴遁出。
法力打出,那銀鈴迎風見漲,層層疊疊,其間仿若天外仙音奏樂,彌漫紅雲薄霧,將她籠罩在下,護住四方。
法力激蕩之下,鈴聲飄蕩。
青雲之中,李景元身形一頓,眉頭微皺,這古怪法器有震魂效用,而且防禦之能不下於其身上所穿的金縷玉衣,若是讓她借此穩住傷勢,再想得此便宜,也是一樁麻煩。
想到這裏,不由輕笑一聲,既然說了生死之鬥,自己又有什麽可以猶豫的,傷而不殺自己並無幾分把握,既然如此……
“劍來。”
一聲輕呼,六陽元靈如歸巢燕雀,化作虹光而來,被其一口吞入腹中。
與此同時,腹中神宮之中,兩顆金丹沉浮其中,內裏明火焦灼,在這聲劍來之後,突起大勢之態。
金丹一轉,煉個中三昧,轉化五行,匯聚三元。
金丹二轉,煉紅蓮業火,化一身業力孽障,法體通明。
金丹三轉,煉琉璃真火,易筋洗髓,得證先天。
三火相燃,心劍而生,六陽為媒,化而焚天。
“這是……”平山娘娘麵色肅穆,仿佛想到了什麽不堪回首的往事。
李赤成卻是麵皮微微抽動。
他觀先前這後輩天驕一身法力幾無邊際,又是身負神通,便猜到其已將寶典之中記載的一些神通練就。
隻是他也沒有想到,會是這一招。
“六陽焚天。”
昔日李氏隨先皇征戰四方之時,六陽之威從邊境一直燃到如今妖族祖庭,六日同輝之景隨血脈一同刻印在妖族的血脈之中,所以平山娘娘才對這股氣息分外敏感。
場中,六陽內火起,腹中神火自七竅而出。
“去!”
李景元吐出六陽元靈劍。
此時的六陽元靈劍,劍身勾火,通體如火玉紅雲,尾放明焰,如星辰墜地,掛帆而落。
烈火焦灼,山石皸裂,其勢煌煌而至。
“……”
一聲歎息從頭頂而來。
“且住手,今日之試,便到此為止。”
一張如玉遮天巨手蓋壓而來,將勢斬山河的一劍輕輕捏在指尖,碾去上方真火,拋擲而回。
不等李景元反應,下一刻,他便隻覺一陣翻轉,身形忍不住撲倒,正好摔在自己的坐席之上。
卻是重回樓宇。
一張宜嗔宜喜的麵貌嫣然相對,懷中還抱著一隻瑟瑟發抖的小貓兒:“此番是你勝了,這貓兒卻是不賴,若你願意,我可用一道地煞神通換之。”
“娘娘說笑了,不如我另外去給你尋一隻,你先將地煞神通教給我如何”
李景元這番話一出,四座卻是盡皆掩麵一笑,平山娘娘看中的是這赤脊靈貓的潛力,尋常山貓怎麽可能入得了這位的眼。
卻聽平山娘娘輕笑一聲:“好呀。”
龍虎之形,陰陽幻化之理,龍為陽,虎為陰,合為陰陽,乃天地大道。
李赤成聞言,隻是淡然一笑:“未得胎星之時,終究不入道途。”
平山娘娘也不拆穿這老頭這番故作高深的話語,反而饒有趣味地道:傳聞六陽寶典能凝龍虎金丹,起初我還不信,如今卻是不得不信。難道你李氏如今已經得了後部六陰,重新執掌《龍虎天書》”
“小輩機緣,龍虎天書早已遺失,否則當年泰問老祖也不會困於最後一步,如今娘娘也走到了這一步”
“且看後輩論鋒。”
……
通天島上,李景元腳踏青雲,六陽環身,金丹浮沉氣海,道術化作符籙真形,輪轉不休。
對麵,佳人持劍,身浮無物,左右盤蟒大小如意,禦使隨心,身前青鋒三尺寒光,凜冽神威。
“九玄金丹。”李景元看著麵前鳳儀絕代的女子,感慨一聲。
世上一品,不過雙手之數,卻不想在此又遇一位。
九玄者,極而上,列化無形。相較於陰陽二氣而成的龍虎之氣,九玄金丹更重變化之數。
如今天罡神通之中,有百零八之變化之數,便是取自此法。而能煉出此丹之法門,唯有九玄天書,或者由本朝道尊整理而出的八九玄功。
與正統道修不同,八九玄功不以內神定身之烘爐,而反以身擒神之湍飛,身魂融一,入門極難。
更重要的是,此法是道教秘傳,不入聖朝武庫。不知這位又是從什麽途徑習得。
“久聞龍虎有陰陽磨滅之術,法力雄渾遠勝同儕,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錦殊麵容平靜,雙眸之中卻是寒光迫人,顯然戰意正濃。
李景元同樣如此,自從晉升宗師,所交手者要麽便是妖族大妖,要麽就是魔道天師,今日終見金丹,還是名列地榜副冊第六的絕代天驕。
“寒光坼鐵衣。”錦殊率先動手,青鋒利劍,劍韻鋒銳,斬開一地清氛。
這一劍之中,論法力強盛遠不及天師,但其中劍意所鍾,凜冽之勢卻猶有勝出。
而此刻六陽之鋒,相與為敵者唯有品階底蘊。
寒光之下,鐵衣如紙。
青鋒三尺,湖光掠影。
“少陽覆陰。”六陽劍道雖不如李氏火行烈陽之法聞名於世,但能列入絕世寶典之中,也絕不是尋常之法,何況六陽劍道統率諸法,為典中劍道之首。此時劍出,較之黑山授首之時,更添幾分卓雅。
一主為身,以身禦劍,奔騰憾力,劍光出而身隨至,變化無端。一主為魂,以意禦劍,虛實相生,意至而劍達,複返隨心。
佳人劍出如龍,平地而起,身形幻化其間,左右雙蟒相隨,吞吐元氣。
一劍出而三劍生。這是戰場衝陣之勢。
李景元六陽遁騰,劍鋒揚灑,點墨抽空,會濟陰陽於身外,氣合天儀。
雙方出劍皆不以避之取勝,一劍出便是生死之分的悍然場麵,針尖麥芒。
“叮……”如水滴泉石,娉婷嫋娜的漫舞之身薈萃青鋒點芒之上,左右山蟒不止前勢,越過六陽鋒芒,匯集一處,扭纏如麻花,絞殺而至。
“好高明的禦獸手法。”李景元心中讚歎,尋常靈獸妖族都有趨利避害之能,自己以六陽阻截錦殊一往無前之勢,竟然絲毫沒有影響這雙蟒判斷局勢。
隻是若想這麽輕易拿下他,也是不可能。
念頭起落,李景元身前已然多了一頭黑紋狸貓,不是梨兒是誰
自從山神廟一行之後,那百足蜈蚣化作資糧,也令它生出了幾分好勝鬥勇之心,恰好這兩條山蟒雖然血脈不凡,但境界與梨兒相比還是差了一籌。
想到此處,李景元自然喚出了梨兒迎敵。
梨兒與李景元心意相通,身形浮現便仰天長嘯一聲,雖有嬌憨,卻漸聞威勢。
瘦弱的身軀隨風而長,逐漸化作人高大虎,此時的梨兒身上不再黑白相間,而是在背脊之處浮現一道赤紅火紋,如葉脈輻射全身,其中血脈奔流,如岩漿滾滾。
赤脊靈貓。
梨兒縱身飛躍,清風從來,伏於雲蹄。
龍虎鬥九玄。
單虎去雙龍。
龍虎之說,蟒貓之用。
遠處,六陽嗡鳴,法力潰溢,青鋒之上劍氣縈繞,棄守為攻,破點劍鋒,直擾元神,其間凶險不啻迎麵劍來。
李景元沉守心神,一時不察竟讓對方尋得劍道疏漏,以孤勇之勢破之。
“夜盡點明燈。”覆陰之劍迎麵而解,錦殊手持青鋒,劍光紛下,落雨跋涉不盡,卻去六陽一身鋒芒之力,使得神物半晦。
“陽明卻盛。”李景元體內龍虎之氣升騰,演化陰陽,法力自生,於盡處而起,騰於勢微。
“喵嗚!”一聲長鳴,鱗甲穿刺之音隨一蓬壯血而落,淒厲長音不絕。
正是梨兒銜了一口山蟒之血,利爪破身之因。
那兩條山蟒衝殺無雙,但方寸騰挪不夠,巨身笨重,曲直受限,兼之梨兒大小之能,占據上風也不足為奇。
雙蟒失利並未讓錦殊側目,手中巧劍迫開六陽元靈,她修八九玄功,一身玄功寶體,一時之間也難以奈何這柄飛劍。不由心中對李景元再敬三分。
不過今日她卻是非贏不可。
東望郡試,她為魁首,如今之爭,除卻靈物歸屬,還有兩郡先後。
平日裏,東望笑龍安不求涉外,隻顧內爭,不過盡是些文臣儒修。龍安則嫌東望粗鄙難堪,不登大雅之堂。
錦殊雖為女子,也想一試龍安諸俊傑。
出劍,劍氣分化。
李景元頭一次在同輩中人身上感受到了劍術被壓製的感覺。錦殊施展的劍氣分化純熟精簡,內裏綿延,將六陽元靈劍鋒芒壓下。
劍術受挫,李景元麵上卻沒有多少苦惱之色,雙手法印結出,法力奔匯,化作天羅地網。
遠處,錦殊見到天網羅來,眸中卻是閃過幾分不悅。同輩之中,能以禦劍之術相抗者,也隻有李景元一人。
如今雖是敵對雙方,但她心中已生相惜之情。以她作想如此天賦應該在劍道之上一往無前,何必分心神通他用
隻是人各有誌,她也不好強求,就用此身之利劍,破去他般萬法。
當下,身上淩厲之氣再增三分,青鋒之上若有劍靈輕躍,點滴寒芒,化去萬千劍氣青絲。
“劍心通明,九轉金身,娘娘也尋了一位好徒兒,後繼有人的怕不是老朽。”見到如此異狀,山外看客,也忍不住唏噓幾聲。
李赤成存世幾百年,對於這位平山娘娘的跟腳也算知道一些,知道其昔日跟隨那位大聖,得授過八九玄功,所以才有此一說。
“龍虎在身,又有神通明於宗師境,此番若敗,也隻是敗於年歲。”平山娘娘看著李景元,眼中也是眸光閃動,“我在山中也有聽聞近日郡中一位後輩得了天問司中那青角兒的賞識,應當就是這位了吧,我看其名列地榜副冊第三,斷然也不會隻有這些底蘊。”
李赤成笑而不語。
島中,此刻風雲再變。錦殊素手持劍,仰仗劍術出神入化,寶身堅不可摧,逼得六陽元靈回身護主,短兵相接。
一道法劍斬落,將李景元迫離原地。
“哪裏跑。”錦殊右手持劍,左手本來空空如也,這時見李景元後退,冰清皓腕之上,一個明玉銀鐲顯露出來。
玉鐲之上掛墜四顆無音小風鈴,雕刻花紋,模樣古樸。
繡拳握住玉鐲,欺身而上,拳劍共用,竟將李景元的身影前後封住,這位金縷衣,竟然精通近身鬥法之能。
李景元瞳孔微微收縮,隻是在錦殊繡拳臨身之際,周身大羅觀,遍布龍虎音。
“哼……”一聲閉竅長音,升騰龍虎青雲,大羅作冕蓋華彩,護住周身。
錦殊麵色這才變化,身形在空中返折而出,其中沉腰落馬之態,妍態芳菲之景盡收李景元眼底。
不過此刻動念生死,李景元翻開這彌羅寶身,可不僅僅為了逼退錦殊。
鬥法神通大多倚仗神念來往,方寸之間卻還要靠這一身寶體錘煉。李景元練就彌羅,又通龍虎,加之有心算無心,出手扣住身前翻折柳腰。
錦殊左手錘來,右手劍氣撥開六陽元靈劍,下一刻卻是臉色再變。
“龍入遊海,虎出長林。”
寶身盈氣,如肉身法相,錦殊左手金身加法寶,錘擊在李景元身上,隻是響起一聲沉悶撞擊之音,連擊退也求不得,頓時明白中計,當下不敢再猶豫,楊柳堪折之身入開鋒寶劍,劍氣縱橫,以手為鋒,意欲迫開迎麵而來的寶相金身。
“喝!”李景元嗬斥一聲,六陽元靈歸於掌中,仿若龍生利爪,一念而起,天翻地覆。
劍鋒相對,錦殊卻如飄絮紛飛,左手垂落,腹部之上,金縷玉衣略顯狼藉。
“好狠的小子,這具寶身,哪怕相較那些初登胎星的老和尚也是絲毫不差了。”墨湖龍王見狀,不由自主地揪了一下自己的長髯,“就是不懂得憐香惜玉了一些。”
“生死之間,哪裏來的男女之別。”柳州元一本正經,此刻他既希望李景元能勝,好讓平山娘娘施展神通將自家聖兒救回來。
可他莫名地也希望李景元潰敗,這麽一來,這位李家麟兒說不定一蹶不振……
想到這裏,這位當今劍宗宗主卻是臉色一變。
這是心魔。
不知何時,他的道心居然崩碎至此。當下閉目,巡視周身元胎。
李赤成見到李景元這般果決,示敵以弱,以強勝強,明謀暗計,雙管齊下,也是欣慰不已。
“噗嗤……”遭此重擊,錦殊先前穩守局勢如山倒潰敗之洪流,寶體受挫是其次,一時難以圓融自滿才是危機。
李景元見錦殊寶體損傷,身形較之前也多了幾分疏漏,也不給其恢複機會,運轉法力,借來青雲,化作彌天之境,出沒其中,擾亂錦殊神念真目。
錦殊強撐傷體,迎下背後一道劍氣穿縱,銀牙一咬,罕見露出幾分不忿神色,手中翻覆,一道銀鈴遁出。
法力打出,那銀鈴迎風見漲,層層疊疊,其間仿若天外仙音奏樂,彌漫紅雲薄霧,將她籠罩在下,護住四方。
法力激蕩之下,鈴聲飄蕩。
青雲之中,李景元身形一頓,眉頭微皺,這古怪法器有震魂效用,而且防禦之能不下於其身上所穿的金縷玉衣,若是讓她借此穩住傷勢,再想得此便宜,也是一樁麻煩。
想到這裏,不由輕笑一聲,既然說了生死之鬥,自己又有什麽可以猶豫的,傷而不殺自己並無幾分把握,既然如此……
“劍來。”
一聲輕呼,六陽元靈如歸巢燕雀,化作虹光而來,被其一口吞入腹中。
與此同時,腹中神宮之中,兩顆金丹沉浮其中,內裏明火焦灼,在這聲劍來之後,突起大勢之態。
金丹一轉,煉個中三昧,轉化五行,匯聚三元。
金丹二轉,煉紅蓮業火,化一身業力孽障,法體通明。
金丹三轉,煉琉璃真火,易筋洗髓,得證先天。
三火相燃,心劍而生,六陽為媒,化而焚天。
“這是……”平山娘娘麵色肅穆,仿佛想到了什麽不堪回首的往事。
李赤成卻是麵皮微微抽動。
他觀先前這後輩天驕一身法力幾無邊際,又是身負神通,便猜到其已將寶典之中記載的一些神通練就。
隻是他也沒有想到,會是這一招。
“六陽焚天。”
昔日李氏隨先皇征戰四方之時,六陽之威從邊境一直燃到如今妖族祖庭,六日同輝之景隨血脈一同刻印在妖族的血脈之中,所以平山娘娘才對這股氣息分外敏感。
場中,六陽內火起,腹中神火自七竅而出。
“去!”
李景元吐出六陽元靈劍。
此時的六陽元靈劍,劍身勾火,通體如火玉紅雲,尾放明焰,如星辰墜地,掛帆而落。
烈火焦灼,山石皸裂,其勢煌煌而至。
“……”
一聲歎息從頭頂而來。
“且住手,今日之試,便到此為止。”
一張如玉遮天巨手蓋壓而來,將勢斬山河的一劍輕輕捏在指尖,碾去上方真火,拋擲而回。
不等李景元反應,下一刻,他便隻覺一陣翻轉,身形忍不住撲倒,正好摔在自己的坐席之上。
卻是重回樓宇。
一張宜嗔宜喜的麵貌嫣然相對,懷中還抱著一隻瑟瑟發抖的小貓兒:“此番是你勝了,這貓兒卻是不賴,若你願意,我可用一道地煞神通換之。”
“娘娘說笑了,不如我另外去給你尋一隻,你先將地煞神通教給我如何”
李景元這番話一出,四座卻是盡皆掩麵一笑,平山娘娘看中的是這赤脊靈貓的潛力,尋常山貓怎麽可能入得了這位的眼。
卻聽平山娘娘輕笑一聲:“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