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布局較之泰陽城更顯細膩,外城有三山六派,內城有府衙六扇門,以天幹列區而分。
這些還是擺在明麵上的,玉京之中但凡重地,必有重兵。更有傳聞,內宮之中,除了一應法相真人,更有元神真君鎮守國運,威壓天下道統。
外宮,禁魔宮。
禁魔衛也是禁軍部屬之一,雖然不及天問司五行靈君那五部地階上品道兵,但也是中品之列。而統率此軍之人,名為李玄策。
此人年少成名,宗師少成,以百歲之齡破入天師之關,後又在聖朝逐龍之際隨先祖助力,得了一份天緣,後在百年前覓得真人之法,身登天冊。
此人也是撮合李景元父母之人,李母生前乃是陳氏族人,其父為陳氏旁出,其隨母姓,自幼天資過人,被列為陳府天驕,即便嫁人依舊手握陳氏一脈,這背後所持之人便是李玄策。有傳聞其母乃李玄策之女,卻無實證。
而這其中自然有所緣由。
李景元不清楚其中曲直,隻是這位李玄策在年幼之時隨母親見過一麵,昨夜又有珍姐點醒,所以才來見一見。
到了禁魔宮,發覺左右乃是宮內禦醫坊所在,隻隔了一座外牆,頓時明白此處恐怕就是內外宮界之處。
他不敢放肆,在外靜候通報,直到一位一身魚鱗甲,佩血色短刀男子前來引見。
“你倒是來的巧,平日裏大人可是從來不見外客。”看了看李景元,這位甲士目光之中帶上了些許審視意味。
“有勞了。”李景元也不多禮,徑直入內。
那前來傳話的甲士似乎也是頭一回遭遇這等情形,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落在了後麵。
“……這邊。”好在他還記得引路,不然這富家子弟要是在其中走錯了地方,撞見了什麽不該看見的,斷送了性命也不好,畢竟這外宮之地處處玄機,禁魔宮又是機關要地。
隨著甲士繞過頗具風格的廊亭春苑,來到一座八角湖亭之中,一位身穿玄底紫金紋袍,麵目依稀可見年輕俊朗,鬢發皆白的身影端坐方桌一側。
旁邊侍立兩位如花美眷,添茶倒水,敲錘肩背。
遠遠的,甲士停在過河欄橋之邊:“李大人就在此地。”
李景元微微點頭,踏步而上。
亭中老人似有所覺,一雙鷹目俯瞰而來,氣機宏盛,恍惚間如同掀起一湖江水而來。
李景元腳下木板寸裂,止身不退。
良久,方才有一聲輕笑而來:“青眉倒是生了個好兒子。”
李景元越過湖上拱橋,走至老人身前:“晚輩李景元,見過廷尉大人。”
李玄策如今位列九卿,封一品,僅在三公之下,又手握禁魔軍,實權尤甚,乃是真正的朝中大佬。也是如今李閥真正的依靠之一。
在其麵前,哪怕李赤成,也隻能持晚輩之禮相見。
朝中傳聞李廷尉鐵麵無私,六親不認,所以李景元前來拜見之前,也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打算。
隻是沒想到比想象中的更加簡單。
“坐下。”李玄策摸了摸髯須,麵上略帶幾分笑意,卻是讓旁邊兩位美眷一時之間動作遲疑了幾分。
平日裏何時見到這位大人露出半分歡喜之態,眼前這人……
不等她們細想,李玄策便又出聲:“好,既得了景字,又當了輩首,再有進士狀元之位加身,前途無量。”
李景元對李玄策所知不多,隻是聽得一位法相真人如此稱讚,心中也有些心氣上湧,居然不知為何沒有客套而回。
“誒呀。”一旁正在為李景元倒水沏茶的美眷卻是冷不丁將水溢出杯盞,慌忙補救。
“抱歉。”
“無妨。”李景元揮出一道法力,去除了滿溢而出的茶水。
兩位侍女不敢再分心。
“母親生前常與我提起前輩。”李景元率先挑起了話題,卻是鮮有提起的母親李青眉。
“青眉嗎。”李玄策卻是目光一放,望向了天際雲深之處,語氣清苦,“小須彌山中我已去過一遭,那是一尊羅漢之位的邪佛道場,如今已為平地。”
“母親隻是失了生魂,遊離三千小界,既然李聖可以奪得一線生機……”
望著李景元,李玄策眼中卻是閃現了另一道巾幗不讓須眉的身影,總不服輸。
“真像。”心中暗歎。
“你母親之事複雜難明,你如今不過宗師之身,難插其手,倒不如想想如何勝了這百國同輩之人。”李玄策打斷了李景元的話語。
李景元微微沉默,他自然知道母親之事背後定然有驚天暗流,否則那個男人這些年也不會隻顧閉關,連自己都不理會。
見狀,李玄策神色莫名:“你可知此次百國大比,天下有多少青年俊彥”
李景元抬頭,聽李玄策語氣平靜地道:“若說而立之下,你如今既已為地榜之首,能與你為敵者,不過前五之人。但若放眼甲子,昔日逾歲下榜者,如今已有不少九轉化半胎的天之驕子,甚至還有幾位強行破關,如今一時元魂育胎星之人。”
聞言,李景元才有些側目,雖然自信過些時日補足底蘊,以道體之威加以神通之能,哪怕尋常天師他也絲毫不懼,但此番同輩翹楚皆為一時人傑,難保沒有什麽底蘊之法。
李玄策也是有心提點,當下就聊將起來。
說來也怪,兩人雖是初次見麵,卻難得幾分默契,也沒有其他逢迎之語,卻總能繼續。
倒是旁邊兩位侍女不時偷瞄一眼李景元,都在猜測這是何人,能得這位李廷尉青睞至此。
這可是高冥公主都未有的待遇。
日影隨落,看出李景元有離去之意,李玄策也未多說,停下話頭,望向亭外:“你如今也有十八,可有心上之人。”
李景元頓時有些措手不及,麵目一滯,隨即應道:“已有了兩位。”
李玄策聞言卻是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而開:“依我看,那萬陰真傳雖付真心,多少卻有些跟腳不正,難為正冊,至於那位祝火聖女,倒是不錯,不過眼下還需要委屈她一二。”
“什麽意思”李景元心中忽然有了幾分不好的預感。
“本來今日你不來尋我,我也要差人請你來一趟。
昨日陛下賜婚,許你與驚凰郡主為配,由我代為應下,若你此番狀元加身,擇日成婚。”
這些還是擺在明麵上的,玉京之中但凡重地,必有重兵。更有傳聞,內宮之中,除了一應法相真人,更有元神真君鎮守國運,威壓天下道統。
外宮,禁魔宮。
禁魔衛也是禁軍部屬之一,雖然不及天問司五行靈君那五部地階上品道兵,但也是中品之列。而統率此軍之人,名為李玄策。
此人年少成名,宗師少成,以百歲之齡破入天師之關,後又在聖朝逐龍之際隨先祖助力,得了一份天緣,後在百年前覓得真人之法,身登天冊。
此人也是撮合李景元父母之人,李母生前乃是陳氏族人,其父為陳氏旁出,其隨母姓,自幼天資過人,被列為陳府天驕,即便嫁人依舊手握陳氏一脈,這背後所持之人便是李玄策。有傳聞其母乃李玄策之女,卻無實證。
而這其中自然有所緣由。
李景元不清楚其中曲直,隻是這位李玄策在年幼之時隨母親見過一麵,昨夜又有珍姐點醒,所以才來見一見。
到了禁魔宮,發覺左右乃是宮內禦醫坊所在,隻隔了一座外牆,頓時明白此處恐怕就是內外宮界之處。
他不敢放肆,在外靜候通報,直到一位一身魚鱗甲,佩血色短刀男子前來引見。
“你倒是來的巧,平日裏大人可是從來不見外客。”看了看李景元,這位甲士目光之中帶上了些許審視意味。
“有勞了。”李景元也不多禮,徑直入內。
那前來傳話的甲士似乎也是頭一回遭遇這等情形,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落在了後麵。
“……這邊。”好在他還記得引路,不然這富家子弟要是在其中走錯了地方,撞見了什麽不該看見的,斷送了性命也不好,畢竟這外宮之地處處玄機,禁魔宮又是機關要地。
隨著甲士繞過頗具風格的廊亭春苑,來到一座八角湖亭之中,一位身穿玄底紫金紋袍,麵目依稀可見年輕俊朗,鬢發皆白的身影端坐方桌一側。
旁邊侍立兩位如花美眷,添茶倒水,敲錘肩背。
遠遠的,甲士停在過河欄橋之邊:“李大人就在此地。”
李景元微微點頭,踏步而上。
亭中老人似有所覺,一雙鷹目俯瞰而來,氣機宏盛,恍惚間如同掀起一湖江水而來。
李景元腳下木板寸裂,止身不退。
良久,方才有一聲輕笑而來:“青眉倒是生了個好兒子。”
李景元越過湖上拱橋,走至老人身前:“晚輩李景元,見過廷尉大人。”
李玄策如今位列九卿,封一品,僅在三公之下,又手握禁魔軍,實權尤甚,乃是真正的朝中大佬。也是如今李閥真正的依靠之一。
在其麵前,哪怕李赤成,也隻能持晚輩之禮相見。
朝中傳聞李廷尉鐵麵無私,六親不認,所以李景元前來拜見之前,也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打算。
隻是沒想到比想象中的更加簡單。
“坐下。”李玄策摸了摸髯須,麵上略帶幾分笑意,卻是讓旁邊兩位美眷一時之間動作遲疑了幾分。
平日裏何時見到這位大人露出半分歡喜之態,眼前這人……
不等她們細想,李玄策便又出聲:“好,既得了景字,又當了輩首,再有進士狀元之位加身,前途無量。”
李景元對李玄策所知不多,隻是聽得一位法相真人如此稱讚,心中也有些心氣上湧,居然不知為何沒有客套而回。
“誒呀。”一旁正在為李景元倒水沏茶的美眷卻是冷不丁將水溢出杯盞,慌忙補救。
“抱歉。”
“無妨。”李景元揮出一道法力,去除了滿溢而出的茶水。
兩位侍女不敢再分心。
“母親生前常與我提起前輩。”李景元率先挑起了話題,卻是鮮有提起的母親李青眉。
“青眉嗎。”李玄策卻是目光一放,望向了天際雲深之處,語氣清苦,“小須彌山中我已去過一遭,那是一尊羅漢之位的邪佛道場,如今已為平地。”
“母親隻是失了生魂,遊離三千小界,既然李聖可以奪得一線生機……”
望著李景元,李玄策眼中卻是閃現了另一道巾幗不讓須眉的身影,總不服輸。
“真像。”心中暗歎。
“你母親之事複雜難明,你如今不過宗師之身,難插其手,倒不如想想如何勝了這百國同輩之人。”李玄策打斷了李景元的話語。
李景元微微沉默,他自然知道母親之事背後定然有驚天暗流,否則那個男人這些年也不會隻顧閉關,連自己都不理會。
見狀,李玄策神色莫名:“你可知此次百國大比,天下有多少青年俊彥”
李景元抬頭,聽李玄策語氣平靜地道:“若說而立之下,你如今既已為地榜之首,能與你為敵者,不過前五之人。但若放眼甲子,昔日逾歲下榜者,如今已有不少九轉化半胎的天之驕子,甚至還有幾位強行破關,如今一時元魂育胎星之人。”
聞言,李景元才有些側目,雖然自信過些時日補足底蘊,以道體之威加以神通之能,哪怕尋常天師他也絲毫不懼,但此番同輩翹楚皆為一時人傑,難保沒有什麽底蘊之法。
李玄策也是有心提點,當下就聊將起來。
說來也怪,兩人雖是初次見麵,卻難得幾分默契,也沒有其他逢迎之語,卻總能繼續。
倒是旁邊兩位侍女不時偷瞄一眼李景元,都在猜測這是何人,能得這位李廷尉青睞至此。
這可是高冥公主都未有的待遇。
日影隨落,看出李景元有離去之意,李玄策也未多說,停下話頭,望向亭外:“你如今也有十八,可有心上之人。”
李景元頓時有些措手不及,麵目一滯,隨即應道:“已有了兩位。”
李玄策聞言卻是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而開:“依我看,那萬陰真傳雖付真心,多少卻有些跟腳不正,難為正冊,至於那位祝火聖女,倒是不錯,不過眼下還需要委屈她一二。”
“什麽意思”李景元心中忽然有了幾分不好的預感。
“本來今日你不來尋我,我也要差人請你來一趟。
昨日陛下賜婚,許你與驚凰郡主為配,由我代為應下,若你此番狀元加身,擇日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