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湖道,人心險 第199章 蜀中唐門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 作者:路人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地道的川蜀中人,蕭倩對唐門的了解自然是極深的,甚至比廳內在座的眾多賓客了解得更深。
現在孫寧向她詢問關於唐門的情況,她也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細細道了出來。
“唐門據說是早在李唐王朝中期便已在蜀中紮下了根,他們還曾往自己臉上貼金,說自家是這一支皇族的後人,是當初安史之亂時,避往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後人所留。
“但是為了不招惹麻煩,他們才沒有以李為姓,轉而以國號為一族之姓,這才有了蜀中唐家。”
蕭倩說起這一段往事時,嘴角輕勾,露出一絲不屑來。
在喝下杯酒潤喉後,她才又繼續道:“之後的幾百年,對唐家來說其實並不輕鬆。他們終歸是外來之人,與當地豪族之間多少是存在矛盾和差距的,他們隻能四麵討好,忍辱負重,用各種方式來使自家在蜀中站穩腳跟。
“他們曾試過走商途,走官場,結果都沒有太大的出息。
“直到兩百年前,唐家出了個不世出的天才,習武的天才,才使整個唐家的局勢為之一變。
“這個叫唐傲天的唐家先祖不但有著一身強悍的武藝,而且還心靈手巧,居然通過弓弩以及各種飛鏢暗器等等簡單的玩意兒,從中悟出了製造更巧妙的,可借助機簧,殺人於十丈之外的武器來。
“也正是憑借此等兵器,他們唐家得以在蜀中江湖大放異彩,將往日的那些所謂的高手敵人一一鏟除,甚至滅其滿門。
“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唐家便展露出了遠比一般江湖幫會更團結一致的家風,更凶狠霸道的作風。
“尋常江湖子弟在外行走總有死傷,縱然惹起紛爭來,大多數時候也隻是討個公道而已,講究個冤有頭債有主。
“可唐門卻不是如此,隻要是害了他家子弟的敵人,那就是個不死不休,屠家滅門的大仇。而且他們手段陰狠,無所不用,從而導致蜀中各門人人自危,甚至都把中原各方勢力都給裹挾了進去。”
孫寧聽她娓娓道來,也不禁嘖嘖稱奇:“這唐家還真是不怕四麵樹敵的,能到今日依然是西南強族,倒是異數了。”
“他們也不是沒有遭遇過生死危機。”
蕭倩一笑:“就在他們最鼎盛時,終於是遭來了西南各方勢力的群起而攻。聯合起來的群雄更是直殺到他們總堂所在的唐家堡下,差點就真把整個唐門給連根拔起了。
“但之後的兩件事卻救了他們,也終於讓唐家得以屹立兩百年,成為今日威震蜀中之唐門。”
“哦卻是什麽事”
“一是他們找上了靠山,定西侯蕭家。
“蕭家本是世鎮滇南的朝廷勳貴武將,然後因故遷居蜀中,用以控製整個西南全境。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免不了要和當時盤踞於蜀中的諸多蠻人部族和世家豪門產生矛盾摩擦了。
“雖然蕭家有朝廷可為依靠,但終究地處偏僻,除了手下兵馬,隻能再找蜀中本地的勢力一起動手了。
“於是唐家就抓住這一機會,主動投靠了蕭家。
“他們的行動也足夠果斷,幾乎把整個家底都拿了出來,要錢出錢,要人出人,子弟死了也不在乎……就這樣,兩方聯手,狠狠打擊了蜀中各方江湖勢力和蠻族——這也是他們四麵樹敵的原因之一了。
“所以當唐家遭受江湖各方攻打時,官府自然是不會坐視不理的,於是外援也就有了。
“而另一個關鍵,就是在此危難關頭,唐家終於是發掘出了他們除了暗器之外的另一項絕技——用毒!”
蕭倩這一說,孫寧頓時就想起了當初自己在梁州城遭遇刺殺時,所見識到的可怕暗器。
那些從圓球裏迸射出來的牛毛細針,不都是藍汪汪的,淬有劇毒嗎
這正是唐門的特色手段啊。
蕭倩又喝了一杯酒,神色間多有異樣,似感慨,又似忌憚:“暗器加獨門之毒,對對手的殺傷可太大了。
“隻一戰,就有上百人中招,然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沒過夜就毒發身亡,死狀極慘,全身血肉都潰爛了。
“江湖中人快意恩仇,或許多半都不怕死,可是這樣淒慘的場麵,還是嚇到了八成以上的人。
“再加上官府這時又出了麵,官軍也有調動前來的意思,終於是讓他們感到了恐懼,最後隻得與唐門談和,了卻恩怨。
“經此一戰,唐門徹底震懾西南各方,尤其是那些見識過他們的淬毒暗器的,更是多年下來都不敢再生出與之為敵的念頭。
“而唐門在經曆了這一場生死劫難後,對自家的長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索性就徹底沉下心來,不斷研製開發不同的暗器和毒藥,再加上他們本身不斷長進的發送暗器的手法武藝,終於是在兩百年後的今日,成為了整個西南境內,人人談之色變的可怕存在。”
一番話說下來,又有大半壺酒落了蕭倩的肚。
不過這一回,孫寧卻不再做出製止,因為他的心神已為唐門崛起的過程所奪,半晌才能回過神來。
蜀中唐門,名滿天下,果然是有真材實料的。
很顯然,經過兩百年的發展改進,如今的唐家暗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如果能讓他們為自己所用,放到戰場時,是不是就能發揮出極大的殺傷力了呢
但旋即,他又一笑。
恐怕現在的唐門早不肯屈居人下了吧
隻從今日見到的唐烈一行人的作派,就可知道他們有多霸道,還有,在此亂世,這樣一個以李唐後人自詡的家族,又會不會生出更大的野心來呢
就在孫寧心頭生出這麽個古怪判斷的時候,本來還挺熱鬧的,觥籌交錯的廳上卻是驟然一靜。
待他趕緊抬頭望去時,就發現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上方,那唐門的南火堂主唐烈,正起身舉杯,朝言百川敬酒,末了笑道:“今日我等前來,除了為言堡主賀壽外,其實還有一事,想與言家商議啊。”
果然,來者不善,另有所圖!
現在孫寧向她詢問關於唐門的情況,她也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細細道了出來。
“唐門據說是早在李唐王朝中期便已在蜀中紮下了根,他們還曾往自己臉上貼金,說自家是這一支皇族的後人,是當初安史之亂時,避往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後人所留。
“但是為了不招惹麻煩,他們才沒有以李為姓,轉而以國號為一族之姓,這才有了蜀中唐家。”
蕭倩說起這一段往事時,嘴角輕勾,露出一絲不屑來。
在喝下杯酒潤喉後,她才又繼續道:“之後的幾百年,對唐家來說其實並不輕鬆。他們終歸是外來之人,與當地豪族之間多少是存在矛盾和差距的,他們隻能四麵討好,忍辱負重,用各種方式來使自家在蜀中站穩腳跟。
“他們曾試過走商途,走官場,結果都沒有太大的出息。
“直到兩百年前,唐家出了個不世出的天才,習武的天才,才使整個唐家的局勢為之一變。
“這個叫唐傲天的唐家先祖不但有著一身強悍的武藝,而且還心靈手巧,居然通過弓弩以及各種飛鏢暗器等等簡單的玩意兒,從中悟出了製造更巧妙的,可借助機簧,殺人於十丈之外的武器來。
“也正是憑借此等兵器,他們唐家得以在蜀中江湖大放異彩,將往日的那些所謂的高手敵人一一鏟除,甚至滅其滿門。
“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唐家便展露出了遠比一般江湖幫會更團結一致的家風,更凶狠霸道的作風。
“尋常江湖子弟在外行走總有死傷,縱然惹起紛爭來,大多數時候也隻是討個公道而已,講究個冤有頭債有主。
“可唐門卻不是如此,隻要是害了他家子弟的敵人,那就是個不死不休,屠家滅門的大仇。而且他們手段陰狠,無所不用,從而導致蜀中各門人人自危,甚至都把中原各方勢力都給裹挾了進去。”
孫寧聽她娓娓道來,也不禁嘖嘖稱奇:“這唐家還真是不怕四麵樹敵的,能到今日依然是西南強族,倒是異數了。”
“他們也不是沒有遭遇過生死危機。”
蕭倩一笑:“就在他們最鼎盛時,終於是遭來了西南各方勢力的群起而攻。聯合起來的群雄更是直殺到他們總堂所在的唐家堡下,差點就真把整個唐門給連根拔起了。
“但之後的兩件事卻救了他們,也終於讓唐家得以屹立兩百年,成為今日威震蜀中之唐門。”
“哦卻是什麽事”
“一是他們找上了靠山,定西侯蕭家。
“蕭家本是世鎮滇南的朝廷勳貴武將,然後因故遷居蜀中,用以控製整個西南全境。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免不了要和當時盤踞於蜀中的諸多蠻人部族和世家豪門產生矛盾摩擦了。
“雖然蕭家有朝廷可為依靠,但終究地處偏僻,除了手下兵馬,隻能再找蜀中本地的勢力一起動手了。
“於是唐家就抓住這一機會,主動投靠了蕭家。
“他們的行動也足夠果斷,幾乎把整個家底都拿了出來,要錢出錢,要人出人,子弟死了也不在乎……就這樣,兩方聯手,狠狠打擊了蜀中各方江湖勢力和蠻族——這也是他們四麵樹敵的原因之一了。
“所以當唐家遭受江湖各方攻打時,官府自然是不會坐視不理的,於是外援也就有了。
“而另一個關鍵,就是在此危難關頭,唐家終於是發掘出了他們除了暗器之外的另一項絕技——用毒!”
蕭倩這一說,孫寧頓時就想起了當初自己在梁州城遭遇刺殺時,所見識到的可怕暗器。
那些從圓球裏迸射出來的牛毛細針,不都是藍汪汪的,淬有劇毒嗎
這正是唐門的特色手段啊。
蕭倩又喝了一杯酒,神色間多有異樣,似感慨,又似忌憚:“暗器加獨門之毒,對對手的殺傷可太大了。
“隻一戰,就有上百人中招,然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沒過夜就毒發身亡,死狀極慘,全身血肉都潰爛了。
“江湖中人快意恩仇,或許多半都不怕死,可是這樣淒慘的場麵,還是嚇到了八成以上的人。
“再加上官府這時又出了麵,官軍也有調動前來的意思,終於是讓他們感到了恐懼,最後隻得與唐門談和,了卻恩怨。
“經此一戰,唐門徹底震懾西南各方,尤其是那些見識過他們的淬毒暗器的,更是多年下來都不敢再生出與之為敵的念頭。
“而唐門在經曆了這一場生死劫難後,對自家的長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索性就徹底沉下心來,不斷研製開發不同的暗器和毒藥,再加上他們本身不斷長進的發送暗器的手法武藝,終於是在兩百年後的今日,成為了整個西南境內,人人談之色變的可怕存在。”
一番話說下來,又有大半壺酒落了蕭倩的肚。
不過這一回,孫寧卻不再做出製止,因為他的心神已為唐門崛起的過程所奪,半晌才能回過神來。
蜀中唐門,名滿天下,果然是有真材實料的。
很顯然,經過兩百年的發展改進,如今的唐家暗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如果能讓他們為自己所用,放到戰場時,是不是就能發揮出極大的殺傷力了呢
但旋即,他又一笑。
恐怕現在的唐門早不肯屈居人下了吧
隻從今日見到的唐烈一行人的作派,就可知道他們有多霸道,還有,在此亂世,這樣一個以李唐後人自詡的家族,又會不會生出更大的野心來呢
就在孫寧心頭生出這麽個古怪判斷的時候,本來還挺熱鬧的,觥籌交錯的廳上卻是驟然一靜。
待他趕緊抬頭望去時,就發現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上方,那唐門的南火堂主唐烈,正起身舉杯,朝言百川敬酒,末了笑道:“今日我等前來,除了為言堡主賀壽外,其實還有一事,想與言家商議啊。”
果然,來者不善,另有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