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收了個針灸徒弟
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 作者:田夢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張,你可別誤會,我並沒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想問問你,共事快半年了,你咋一直把自己藏得這麽深呢”王森可能也意識到自己的語氣有點咄咄逼人,趕忙解釋道。
“我真不是有意隱瞞,隻是一直沒有上手的機會,所以……”
張景的這個解釋真是恰如其分,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好啦好啦,都怪我,有眼不識泰山。”王森沒等他說話,連忙打斷話頭道:“我有個想法,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聽”
“請說。”
“說實話,你覺得我推拿的水平如何”王森腆著臉問。
張景其實很想說,除了手熟還真不咋滴。
可是,如果直接說出來的話,未免太傷人自尊了。
想了想,便委婉道:“挺好的,反正比我強多了。”
“那就好!你看哈,我是這樣想的。既然你也承認我的推拿水平不錯,而你的針灸水平比我也強許多。我們何不做個交換,就是你教我溫針灸,我教你推拿,如何”
其實剛剛一開口,張景就隱約猜到他有覬覦之心。
隻不過,說得這麽直白,又用“看家本領”拿來交換,還是讓他微微一怔。
張景思忖良久,共事快半年了,又是同住一個宿舍,對於王森還是比較了解的。
據觀察,這個王森除了比較癡迷網絡遊戲外,其實本性並不算太壞。
工作中,也勉強算得上勤勤懇懇,至少推拿時還是充滿激情的。
他也並不是故意想拖延治療時間,完全為了多收費。隻不過,實在是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拉長療程而已。
因此,張景覺得自己可以將溫針灸傳授給他。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
往小了說,也算是為了明德堂中醫診所的長遠發展考慮,畢竟,針灸並非自己的主業。以後少不了需要一個能獨當一麵的針灸推拿醫生。
往大了說,則是一旦教會他後,世間可以從此少一位偽中醫,卻多一位真中醫。此消彼長,對於華夏中醫的複興也算是做了件有益的事。
見張景半天不吱聲,王森卻已有些心虛了,黯然道:“行吧,我也知道自己那三腳貓的功夫,你根本瞧不上,算了,當我沒說。”
“王醫生,別誤會,我是在考慮,該怎麽教你才好,畢竟我也沒有當老師的經驗。”
“真的嗎你真肯教我太好了!”王森激動得額頭青筋凸起。
張景見他學習的熱情這麽高漲,不禁也有些欣慰。
點了點頭道:“大家都是同事嘛,相互切磋一下,本來就是應該的。”
“對對對!是我的格局太小了,之前做推拿的時候還老防著你。”王森滿臉羞愧。
“呃,這麽的吧,我想了想,針灸的基本功還是得先認準穴位。王醫生,恕我直言,你之前針刺的時候,有的穴位找得不太準確。”
“是是是!”王森連連點頭。
其實他心裏很清楚,張景這麽說完全是給他留點顏麵。
哪是有的穴位不準確,其實基本上都紮的阿是穴,也就是哪裏疼痛紮哪裏,毫無章法可言。
“所以,你得先把常規的穴位再好好複習複習。咱們診所不是有個針灸人體模型嗎,有空的時候多看看,慢慢地也就記牢了。”
針灸人體模型確實就擺在王森推拿室的診桌上,不過一直以來,都隻是當作擺件罷了。
“好的,好的,張醫生,我一定盡快掌握。”王森信誓旦旦。
張醫生
突然的稱呼改變,讓張景不由得一愣。
王森趕緊解釋:“不好意思哈,本來沒人的時候,應該稱呼你張老師的,但是我畢竟虛長了這麽多歲,實在有點喊不出口呀。”
“嗨!王醫生,都是同事,這麽客氣大可不必。和以前一樣,叫我小張也行。”
“那指定不能!必須得是張醫生!”王森梗著脖子,斬釘截鐵道。
說完,王森撓了撓自己的禿頭,歉意道:“以前是我小看你了,把你當成了書呆子,所以有冒犯之處,還請張醫生多多擔待。我保證,以後肯定好好跟你學針灸。
張景真沒想到,這家夥還挺擰的。
隻不過,學習中醫還真就需要這股子擰勁兒。
於是,也不再跟他客氣了,繼續指導。
“掌握了常規穴位的準確位置後,就要學習怎麽取穴了。王醫生,關於取穴的三原則還有印象嗎”
“取穴原則……這……好像是近取,遠取,還有個什麽來著……真記不得了。”
雖然上大專時,也曾經讀的針灸推拿專業,但畢業後就一直從事推拿工作。
關於針灸相關的知識,王森差不多全還給老師了,隻得尷尬地又撓了撓頭。
“還有一個辨證取穴,也叫隨證取穴。”
“近取往往直接在患處或其附近取穴,遠取則一般是指循經取穴。近取和遠取相配合,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也就是近期療效很好。”
“但是,如果想到治療後不易複發,也就是達到較好的遠期療效,還需要辨證取穴。關於辨證,學習起來可能就比較複雜了。因此,你可以先做好近取和遠取這兩項。”
王森聽完,點頭如搗蒜:“嗯嗯嗯,有道理,有道理。先把眼下的症狀快速解決掉,患者也能盡快減輕痛苦。效果好,口碑也就跟著上去了。”
“關於針灸方法的選取,我個人比較推崇賀氏針灸三通法。即以毫針刺法為主的微通法,以火針、溫針和艾灸療法為主的溫通法,以及三棱針刺絡放血為主的強通法。”
王森一臉的茫然:“不瞞你說,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其實所謂三通法,完全是在古典針灸理論的指導下演變而來的。《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有雲: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這個倒是有點模糊的印象了,不過還是不太懂,張醫生,要不還是說得直白點吧。”王森尷尬地笑了笑。
“意思其實並不難理解,翻譯成白話文,也就是說,但凡使用針灸治療時,正氣虛則用補法,邪氣滿則用瀉法,有長久淤血的用破除法,邪氣勝的用攻下法。”
“針刺可補可瀉,亦可平補平瀉,全靠操作手法之不同。慢進針而快出針,急按針孔的為補法;快進針而慢出針,不按針孔的為瀉法。不快不慢進出針,那就是不補不瀉,也稱為平補平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補瀉手法中有兩項複式絕技,一個是燒山火,另一個是透天涼。前者為大補,後者為大瀉。但是,這需要有很深的針灸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完成。這兩個,我也暫時都不會。”
王森點了點頭:“這些上大學時老師好像都教過,隻是一直荒廢沒用,基本上都給忘光了。”
“這些都算是針灸的基本操作,一般來說,相比之下,針刺會比艾灸效果來得更快些。而且,由於選擇針灸的患者,在臨床中最為常見的要數虛寒或寒濕類的關節痹症,因此我們可以首選古法溫針灸,也就是將針刺和艾灸融為一體。”
“如此一來,既可以摒棄針刺缺少溫熱刺激的弊端,也可彌補艾灸僅達皮下而深度不夠的缺憾。當然了,我說的僅僅適應於一般針灸醫生。”
“對於真正高明的針灸大師,這些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使用燒山火手法,同樣能讓針刺達到溫熱的效果。而使用熱敏灸療法等,也能讓針感透過穴位直達病所。”
“我真不是有意隱瞞,隻是一直沒有上手的機會,所以……”
張景的這個解釋真是恰如其分,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好啦好啦,都怪我,有眼不識泰山。”王森沒等他說話,連忙打斷話頭道:“我有個想法,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聽”
“請說。”
“說實話,你覺得我推拿的水平如何”王森腆著臉問。
張景其實很想說,除了手熟還真不咋滴。
可是,如果直接說出來的話,未免太傷人自尊了。
想了想,便委婉道:“挺好的,反正比我強多了。”
“那就好!你看哈,我是這樣想的。既然你也承認我的推拿水平不錯,而你的針灸水平比我也強許多。我們何不做個交換,就是你教我溫針灸,我教你推拿,如何”
其實剛剛一開口,張景就隱約猜到他有覬覦之心。
隻不過,說得這麽直白,又用“看家本領”拿來交換,還是讓他微微一怔。
張景思忖良久,共事快半年了,又是同住一個宿舍,對於王森還是比較了解的。
據觀察,這個王森除了比較癡迷網絡遊戲外,其實本性並不算太壞。
工作中,也勉強算得上勤勤懇懇,至少推拿時還是充滿激情的。
他也並不是故意想拖延治療時間,完全為了多收費。隻不過,實在是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拉長療程而已。
因此,張景覺得自己可以將溫針灸傳授給他。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
往小了說,也算是為了明德堂中醫診所的長遠發展考慮,畢竟,針灸並非自己的主業。以後少不了需要一個能獨當一麵的針灸推拿醫生。
往大了說,則是一旦教會他後,世間可以從此少一位偽中醫,卻多一位真中醫。此消彼長,對於華夏中醫的複興也算是做了件有益的事。
見張景半天不吱聲,王森卻已有些心虛了,黯然道:“行吧,我也知道自己那三腳貓的功夫,你根本瞧不上,算了,當我沒說。”
“王醫生,別誤會,我是在考慮,該怎麽教你才好,畢竟我也沒有當老師的經驗。”
“真的嗎你真肯教我太好了!”王森激動得額頭青筋凸起。
張景見他學習的熱情這麽高漲,不禁也有些欣慰。
點了點頭道:“大家都是同事嘛,相互切磋一下,本來就是應該的。”
“對對對!是我的格局太小了,之前做推拿的時候還老防著你。”王森滿臉羞愧。
“呃,這麽的吧,我想了想,針灸的基本功還是得先認準穴位。王醫生,恕我直言,你之前針刺的時候,有的穴位找得不太準確。”
“是是是!”王森連連點頭。
其實他心裏很清楚,張景這麽說完全是給他留點顏麵。
哪是有的穴位不準確,其實基本上都紮的阿是穴,也就是哪裏疼痛紮哪裏,毫無章法可言。
“所以,你得先把常規的穴位再好好複習複習。咱們診所不是有個針灸人體模型嗎,有空的時候多看看,慢慢地也就記牢了。”
針灸人體模型確實就擺在王森推拿室的診桌上,不過一直以來,都隻是當作擺件罷了。
“好的,好的,張醫生,我一定盡快掌握。”王森信誓旦旦。
張醫生
突然的稱呼改變,讓張景不由得一愣。
王森趕緊解釋:“不好意思哈,本來沒人的時候,應該稱呼你張老師的,但是我畢竟虛長了這麽多歲,實在有點喊不出口呀。”
“嗨!王醫生,都是同事,這麽客氣大可不必。和以前一樣,叫我小張也行。”
“那指定不能!必須得是張醫生!”王森梗著脖子,斬釘截鐵道。
說完,王森撓了撓自己的禿頭,歉意道:“以前是我小看你了,把你當成了書呆子,所以有冒犯之處,還請張醫生多多擔待。我保證,以後肯定好好跟你學針灸。
張景真沒想到,這家夥還挺擰的。
隻不過,學習中醫還真就需要這股子擰勁兒。
於是,也不再跟他客氣了,繼續指導。
“掌握了常規穴位的準確位置後,就要學習怎麽取穴了。王醫生,關於取穴的三原則還有印象嗎”
“取穴原則……這……好像是近取,遠取,還有個什麽來著……真記不得了。”
雖然上大專時,也曾經讀的針灸推拿專業,但畢業後就一直從事推拿工作。
關於針灸相關的知識,王森差不多全還給老師了,隻得尷尬地又撓了撓頭。
“還有一個辨證取穴,也叫隨證取穴。”
“近取往往直接在患處或其附近取穴,遠取則一般是指循經取穴。近取和遠取相配合,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也就是近期療效很好。”
“但是,如果想到治療後不易複發,也就是達到較好的遠期療效,還需要辨證取穴。關於辨證,學習起來可能就比較複雜了。因此,你可以先做好近取和遠取這兩項。”
王森聽完,點頭如搗蒜:“嗯嗯嗯,有道理,有道理。先把眼下的症狀快速解決掉,患者也能盡快減輕痛苦。效果好,口碑也就跟著上去了。”
“關於針灸方法的選取,我個人比較推崇賀氏針灸三通法。即以毫針刺法為主的微通法,以火針、溫針和艾灸療法為主的溫通法,以及三棱針刺絡放血為主的強通法。”
王森一臉的茫然:“不瞞你說,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其實所謂三通法,完全是在古典針灸理論的指導下演變而來的。《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有雲: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這個倒是有點模糊的印象了,不過還是不太懂,張醫生,要不還是說得直白點吧。”王森尷尬地笑了笑。
“意思其實並不難理解,翻譯成白話文,也就是說,但凡使用針灸治療時,正氣虛則用補法,邪氣滿則用瀉法,有長久淤血的用破除法,邪氣勝的用攻下法。”
“針刺可補可瀉,亦可平補平瀉,全靠操作手法之不同。慢進針而快出針,急按針孔的為補法;快進針而慢出針,不按針孔的為瀉法。不快不慢進出針,那就是不補不瀉,也稱為平補平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補瀉手法中有兩項複式絕技,一個是燒山火,另一個是透天涼。前者為大補,後者為大瀉。但是,這需要有很深的針灸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完成。這兩個,我也暫時都不會。”
王森點了點頭:“這些上大學時老師好像都教過,隻是一直荒廢沒用,基本上都給忘光了。”
“這些都算是針灸的基本操作,一般來說,相比之下,針刺會比艾灸效果來得更快些。而且,由於選擇針灸的患者,在臨床中最為常見的要數虛寒或寒濕類的關節痹症,因此我們可以首選古法溫針灸,也就是將針刺和艾灸融為一體。”
“如此一來,既可以摒棄針刺缺少溫熱刺激的弊端,也可彌補艾灸僅達皮下而深度不夠的缺憾。當然了,我說的僅僅適應於一般針灸醫生。”
“對於真正高明的針灸大師,這些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使用燒山火手法,同樣能讓針刺達到溫熱的效果。而使用熱敏灸療法等,也能讓針感透過穴位直達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