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要問了,這龍大爺既然是柳家的柳仙。那說白了,就是一條蛇。胡黃白柳灰,五家仙各有名號,為什麽這龍大爺偏偏要改了名字叫龍呢


    這裏我作為出馬仙,就給各位看官解釋一下。柳家仙於其他四家仙有不同之處,因為蛇類修練,體型上區別較大,本身就內分了柳、常兩門。


    而在修行有成之後,進階之路地選擇又會擺在了蛇仙麵前。是繼續以蛇身修練,以求得道呢還是以蛻變,逐漸化龍呢


    這兩者都是蛇仙的修練之路,而走了龍仙這條修練路的,大都會將姓改稱為龍,也算求個口封,算個吉利。


    我出馬的這位柳家仙,便是得了一道地脈龍氣後,修了龍仙路的。所以雖是柳家仙,卻以龍為姓。


    它這次隻是來了一部分元靈,還稱不上法身,但也能壓製住屍變了的黃庭軍。並且發現了什麽東西似的,將右手五指凶狠地插入了黃庭軍的胸口,那堅固如鎧甲的白毛也不能擋住他的手指。


    就聽呲啦一聲,血肉模糊,惡臭撲鼻。龍大爺右手一握拳,猛地用力,從黃庭軍胸口出抓出來什麽。


    我沒看清,但黃庭軍的反應卻很大,渾身一抽,好像瞬間沒了氣力一般,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一身的白毛迅速褪去,眼裏的紅光也黯淡下去。


    妖屍,被製服了。


    龍大爺手上的小動作沒有被人注意到,在老劉頭和老王他們看來,似乎是龍大爺一拳打穿黃庭軍的胸口後,製服了他。


    但我聽到龍大爺的聲音:“這東西身子裏有東西,現在在我手裏。你自己想辦法取,我走了,沒事別叫我。”


    我心裏疑惑,這時老劉頭上前一拱手:“茅山第六十五代弟子,劉鳳岩。敢問仙家大名,仙鄉何處”


    龍大爺瞥了他一眼,終於發出了能被其他人聽到的聲音,但跟我聽到的不同,從死屍嘴裏發出的聲音,又嘶啞又空洞又難聽:“長白山,龍石雲。”


    話音一落,從警官屍身的額頭飛出一團黑氣。淩空一搖,消散的無影無蹤。而那屍身也失去了氣力,再度軟倒在地。


    一切塵埃落定,經過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之後,所有在場的人都鬆了口氣。老王擦了擦腦門上的冷汗,出門去找別的警官來處理兩具屍體。


    我趁著沒人,趕緊過去掰警官屍身的手。那隻手還沒有完全僵硬,一掰就能掰開,但說實話,近距離跟這麽一具被開膛破肚的死屍接觸,那血腥味和何種髒器的氣味實在是嗆鼻。


    掰開他的手一看,裏麵是一枚血糊糊的玉。一來光線暗,二來老王也帶人回來了,我也沒有細看,先把它抓過來收在了口袋裏。


    “小柳爺,什麽好東西啊”老劉頭近在咫尺,自然是看的真真切切,湊過來也用很低的聲音向我打聽。


    我瞥了他一眼說:“老劉爺,都說您老也曾經在京城潘家園混過,眼力應該不錯吧”


    “瞧您說的,想當年我去巴山尋寶,那可是差點找出那傳國玉璽!要說眼力,咱這多了不敢說,出了潘家園,就沒幾個能比我強的!”老劉頭一臉得意地說。


    我看他又要叭叭說起當年陪他師弟在巴山破陣的往事,趕緊擺手攔住:“行了行了,也聽你說過百八十回了。也別白話,待會兒給你看樣東西,你替我掌掌眼。”


    “好說。”老劉頭一拍胸脯就應承了下來。


    這會兒老王帶著警官也來了,他們要負責處理現場,又要解決一下被害警官的後事,事情也是一堆又一堆。


    我和老劉頭幫著忙把屍體搬了搬,然後就找了個借口,到了沒人處。我把那塊玉遞給老劉頭,老劉頭接過,嘟囔了句‘髒’又用他的衣角給抹了抹,仔仔細細地看過之後說:“那幫穿山甲挖出來的東西。”


    這話是黑話,所謂的穿山甲就是‘盜墓賊’。有叫摸金校尉、有叫搬山道人,不過茅山教很看不起那幫土夫子,因為茅山祖訓裏就有一條不準後人偷盜古人陵墓。


    盜墓賊們挖的自然是古人的墓,不管裏麵陪葬的金銀珠寶還是古玩器具,有一樣算一樣,幾乎都不會放過,有不講究的,甚至連墓主的屍骨都會給扒出來賣!


    既然這玉是穿山甲挖出來的,那必然是墓裏的陪葬品了。


    我也仔細看了看,發現這玉中間還有個窟窿,底下有一個豁口。這並不是一般的玉佩,而是多用於陪葬、供奉死人的玉玦。


    再掂量品相和質地,沒的說,老貨。


    “你看得出來,這玉佩是做什麽用的嗎”我問老劉頭,玉佩戴身上的見得多了,現代人也有掛玉佛玉觀音的。


    可把玉吞下去,那絕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事。


    “這玉…恐怕是來頭不小啊。”老劉頭把玩著玉,有些愛不釋手,甚至毫不講究地,舔了一口那玉,把我看的嘴角都微微抽搐了。


    “你看這兒,這兒有一字。你再看這兒,這兒也有一字。”老劉頭把玉佩給我看。


    我按著他指的去看,果然看到了兩個古字,可是那是一種花體,上邊的像個在跳舞的小人兒,下邊的像個‘巫’字。


    我眉頭皺在一起,對古玩,我造詣不深,隻能請老劉頭給我指點迷津:“這啥意思”


    “要說這兩個字,得先說說這枚玉佩的來曆。”老劉頭手捋著山羊胡子,一副老年間教書先生的模樣,搖頭晃腦地吊著胃口,“這枚玉佩,傳說是成於朱明王朝末年,嘉靖皇帝手中。那皇帝老爺迷信方士,晚年時追求不死之術,從而受民間方士啟發,想出將魂魄封入玉中,吞入體內,以保魂魄不離體,長生不死的邪術!”


    “這麽邪乎”我大吃一驚。


    要說嘉靖皇帝的事,我也是知道一些的。他的早年還算過得去,是個好皇帝,可惜中老年開始就犯了皇帝的通病,想求長生不死,最後可能是吃了重金屬超標的丹藥把自己吃嗝屁的一個倒黴皇帝。


    那種人會想出一些續命的邪門法子來,這我完全信。可是,這種連野史都不曾記載過的事情,老劉頭是怎麽知道的


    老劉頭指著玉佩上的兩個字跟我說:這傳說都有出處,嘉靖皇帝也曾派人上茅山請人過。咱茅山有前輩曾見過這種東西,這上邊的兩個字,上邊是個‘不’字,下邊是個‘死’字,所以這東西被叫做不死玉。


    老劉頭說著這話的時候,嘴裏還是嘖嘖有聲,這枚不死玉如果年代鑒定真為嘉靖年間的東西,那不但價值連城,還能證實茅山記錄的真實性,一舉兩得啊。


    一邊感慨著,他一邊動作十分自然地把玉玦往自己兜裏揣。


    我眼睛都瞪圓了,嗬斥道:“你幹啥快拿出來!”


    “哎呦,小柳爺,您還信不過我啊這東西交給我出手,到時候賣給那些收藏家什麽的。錢到手咱三七分賬,咱們發了啊!”老劉頭樂嗬嗬的,還當我是怕他把玉玦獨吞了。


    哎呦喂,我的個祖宗哦!你可真是財迷心竅啊!


    我數落道:“我說老劉啊,你怎麽這麽鬼迷心竅啊這東西可是從黃庭軍屍首裏挖出來的,怎麽你就不怕拿了不死玉,你也變得像他一樣”


    “我的媽呀!小柳爺,你咋不早說啊!”老劉頭一聽嚇的臉都白了,匆忙把玉玦掏出來,燙手似的丟給了我。


    比起小命,那金山銀山都不重要了。


    我趕緊給接住,怕掉地上給砸碎了。一邊低聲數落:“老劉爺,您也走南闖北的,膽子咋還這麽小這東西擺明是邪物,沒準拿了惹禍上身。咱先檢查檢查,真沒問題,咱再想辦法出手不遲。”


    我也不傻,這東西要真像老劉頭所說,絕對價值連城。而且神不知鬼不覺,屬於天賜的富貴,說不定就能給我把小摩托換成寶馬、雪佛蘭呢!


    正美美想著,突然,我察覺玉玦有不對勁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奉天為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出馬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出馬仔並收藏奉天為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