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曲子,宛如為朱璉量身打造。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句句填詞,直入心扉。
自從朱璉嫁入定王府以來,她就處處身不由己,就連最起碼的相夫教子,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哪怕定王府欣欣向榮,日子越過越好,可是朱璉卻總有一天要離開,這種悲戚想法,從來沒有一刻動搖過。
隻要有朱鳳英這層關係在,朱家就可背靠鄆肅雙王,以及背後的王貴妃。
無論趙桓勢頭再生,也隻能壓製下麵的兩個弟弟,永遠都無法做到,除掉二人,畢竟兄弟相殘,乃是皇家之大忌。
朱璉以為趙桓不懂她的苦心,但是這首曲子,卻訴盡朱璉的愁腸。
朱璉堅若磐石的心理防線,竟寸寸凋零,鼻子泛酸,若不是身為王妃,絕不能在公共場合失態,她恐怕早已淚滿衣襟。
就在這時,一個官邸千金實在是忍不住了,走到門口,衝趙桓大聲詢問。
“定王,這首曲子叫什麽名字?”
趙桓清亮鏗鏘的聲音,回蕩在絳霄樓:“赤伶。”
赤伶?
伶乃戲子,赤乃……革命!
聽到曲名,朱璉心頭更是一顫,自從她嫁入定王府,就一直在逢場作戲,但是卻心有不甘。
短短二字,卻道盡朱璉心中的所有委曲求全。
王爺……什麽都知道!
十年悲涼,並非無的放矢,王爺嘴上不說,卻從未忽略過朱璉對王府的默默奉獻。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萬般委屈,全都值了。
她再也忍不住了,眼眶一陣濕潤,晶瑩的淚滴逐漸醞釀出來。
就在淚滴即將垂落之際,小釵眼疾手快,第一時間從袖子裏取出手帕,快步湊到朱璉麵前,煞有其事的為朱璉吹拂眼睛。
“王妃殿下,有個小蟲子飛到你眼睛裏了。”
小釵一邊為朱璉吹拂眼睛,一邊不動聲色的用手帕,為朱璉擦掉眼角即將溢出的淚水。
別說外人,就連鄭慶雲都沒有察覺到朱璉的異樣。
唯有小釵,十年侍奉,陪伴左右,早已經對朱璉了如指掌。
十年來,苦過累過更是委屈過,但小釵從來沒有見過朱璉流淚,而這一點眼淚,便是徹底與過去的苦難和解了。
小釵打心眼裏為朱璉高興,王爺為王妃精心創作的這首《赤伶》,真正的為朱璉拂去了那故作堅強的傷痛。
此時絳霄樓,早已經被官邸千金們鶯鶯燕燕的聲音淹沒了。
一眾千金,眼睛冒光,盡是羨慕和嫉妒。
遙想當初,艮嶽舉辦籌資大會之際,趙桓就曾舍盡一切,護朱璉周全,這份真摯純粹的感情,令人為之動容。
而今天,小苑詩會上,趙桓一首《赤伶》更是動人心腸。
官邸千金們此刻已經忘記了政治訴求,她們徹底折服於趙桓和朱璉的深沉感情之中,無法自拔。
“哇,想不到暴戾魯莽的定王,竟如此浪漫……”
“借助小苑詩會這個機會,為王妃殿下送上情歌?天哪,王妃也太幸福了吧。”
“現在誰還敢說,王妃嫁錯人了?莫說大宋皇族,試問普天之下,有幾個人能像定王這般,愛妻如命?”
“嗬嗬嗬,說的是呢,王妃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好羨慕,也不知道我的良人,在何方?”
聽著周遭官邸千金的議論聲,端莊大氣的朱璉,臉頰竟然流露出一抹彩霞。
趙桓的這首情歌,直接剝掉了朱璉那冷若冰山的防備,喚醒了一絲女人該有的七情六欲。
鄭慶雲也打心眼裏替朱璉高興,她揉了揉有些泛酸的鼻子,眼神竟有些複雜。
“姐姐,實不相瞞,就算是出身官邸,我都以為,這輩子與郎情妾意無緣了。”
“姐姐嫁入王府,成為皇親國戚,更是要以國體王威為重,隻能處處壓抑真情實意。”
“可是看到王爺與姐姐的感情,我才發覺,就算是身在帝王家,也是可以有真正的愛。”
“恭喜姐姐,得一良人心,白首不相離。”
聽到鄭慶雲這番話,朱璉反倒喜憂參半。
身為結發夫妻,成親十年,還能有這般感情,這是何等幸運。
真正的愛……就算是對於朱璉而言,也是美好的不切實際。
可就是這麽發生在了她的身上。
得了良人心,但卻未必白首不相離,朱璉心中充滿不舍,可是她從趙桓身上感受到的愛意越強烈,就越是堅定了離開的想法。
她絕不會允許,朱家以她為刃,傷害夫君……
就在樓下鶯鶯燕燕,所有人都陶醉於一首《赤伶》所展現的深沉愛意之際。
樓上也已經爭得不可開交。
以童貫為首的一眾大臣,態度無比堅決,認定鄆王趙楷的羨鴛曲,沒有任何懸念,獲得燕樂場的優勝。
童貫據理力爭:“今日雖然是小苑詩會,但陛下和朝中名流齊聚一堂,燕樂自然也應當是以宮廷規格。”
“鄆王的羨鴛曲,不僅感情至深,而且大氣恢宏,無論技藝還是排場,都是宮廷樂曲中的佳作。”
“倘若判鄆王負,豈不是等同於,宮廷樂輸給了民間小調?”
身旁的大臣們,紛紛附和,尤其是內廷官員,極力推崇鄆王。
“請陛下明鑒,羨鴛曲才是上乘佳作。”
“定王的赤伶,區區民間小調,難登大雅之堂,豈能彰顯出我泱泱大宋的氣勢?”
與此同時,以翰林院學士張茂為首的官員,則極力推崇定王。
“羨鴛曲雖然大氣恢宏,卻隻有小情無大義。”
“赤伶雖是民間小調,但卻以小情歌頌國之大義。”
“孰重孰輕,孰優孰劣,還有說嗎?”
麵對張茂的當場對峙,童貫臉色陰沉至極,他冷冷注視著張茂,咬牙切齒。
“張學士,你可要想好了!此乃宮廷樂和民間小調之爭。”
張茂豈會聽不出,童貫言語之間的威脅?
明為樂曲之爭,實則卻是黨派之爭。
張茂區區一個翰林院學士,豈敢與堂堂媼相對峙?簡直是找死!
殊不知……
張茂根本不怵,因為大宋並不止一個權臣!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句句填詞,直入心扉。
自從朱璉嫁入定王府以來,她就處處身不由己,就連最起碼的相夫教子,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哪怕定王府欣欣向榮,日子越過越好,可是朱璉卻總有一天要離開,這種悲戚想法,從來沒有一刻動搖過。
隻要有朱鳳英這層關係在,朱家就可背靠鄆肅雙王,以及背後的王貴妃。
無論趙桓勢頭再生,也隻能壓製下麵的兩個弟弟,永遠都無法做到,除掉二人,畢竟兄弟相殘,乃是皇家之大忌。
朱璉以為趙桓不懂她的苦心,但是這首曲子,卻訴盡朱璉的愁腸。
朱璉堅若磐石的心理防線,竟寸寸凋零,鼻子泛酸,若不是身為王妃,絕不能在公共場合失態,她恐怕早已淚滿衣襟。
就在這時,一個官邸千金實在是忍不住了,走到門口,衝趙桓大聲詢問。
“定王,這首曲子叫什麽名字?”
趙桓清亮鏗鏘的聲音,回蕩在絳霄樓:“赤伶。”
赤伶?
伶乃戲子,赤乃……革命!
聽到曲名,朱璉心頭更是一顫,自從她嫁入定王府,就一直在逢場作戲,但是卻心有不甘。
短短二字,卻道盡朱璉心中的所有委曲求全。
王爺……什麽都知道!
十年悲涼,並非無的放矢,王爺嘴上不說,卻從未忽略過朱璉對王府的默默奉獻。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萬般委屈,全都值了。
她再也忍不住了,眼眶一陣濕潤,晶瑩的淚滴逐漸醞釀出來。
就在淚滴即將垂落之際,小釵眼疾手快,第一時間從袖子裏取出手帕,快步湊到朱璉麵前,煞有其事的為朱璉吹拂眼睛。
“王妃殿下,有個小蟲子飛到你眼睛裏了。”
小釵一邊為朱璉吹拂眼睛,一邊不動聲色的用手帕,為朱璉擦掉眼角即將溢出的淚水。
別說外人,就連鄭慶雲都沒有察覺到朱璉的異樣。
唯有小釵,十年侍奉,陪伴左右,早已經對朱璉了如指掌。
十年來,苦過累過更是委屈過,但小釵從來沒有見過朱璉流淚,而這一點眼淚,便是徹底與過去的苦難和解了。
小釵打心眼裏為朱璉高興,王爺為王妃精心創作的這首《赤伶》,真正的為朱璉拂去了那故作堅強的傷痛。
此時絳霄樓,早已經被官邸千金們鶯鶯燕燕的聲音淹沒了。
一眾千金,眼睛冒光,盡是羨慕和嫉妒。
遙想當初,艮嶽舉辦籌資大會之際,趙桓就曾舍盡一切,護朱璉周全,這份真摯純粹的感情,令人為之動容。
而今天,小苑詩會上,趙桓一首《赤伶》更是動人心腸。
官邸千金們此刻已經忘記了政治訴求,她們徹底折服於趙桓和朱璉的深沉感情之中,無法自拔。
“哇,想不到暴戾魯莽的定王,竟如此浪漫……”
“借助小苑詩會這個機會,為王妃殿下送上情歌?天哪,王妃也太幸福了吧。”
“現在誰還敢說,王妃嫁錯人了?莫說大宋皇族,試問普天之下,有幾個人能像定王這般,愛妻如命?”
“嗬嗬嗬,說的是呢,王妃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好羨慕,也不知道我的良人,在何方?”
聽著周遭官邸千金的議論聲,端莊大氣的朱璉,臉頰竟然流露出一抹彩霞。
趙桓的這首情歌,直接剝掉了朱璉那冷若冰山的防備,喚醒了一絲女人該有的七情六欲。
鄭慶雲也打心眼裏替朱璉高興,她揉了揉有些泛酸的鼻子,眼神竟有些複雜。
“姐姐,實不相瞞,就算是出身官邸,我都以為,這輩子與郎情妾意無緣了。”
“姐姐嫁入王府,成為皇親國戚,更是要以國體王威為重,隻能處處壓抑真情實意。”
“可是看到王爺與姐姐的感情,我才發覺,就算是身在帝王家,也是可以有真正的愛。”
“恭喜姐姐,得一良人心,白首不相離。”
聽到鄭慶雲這番話,朱璉反倒喜憂參半。
身為結發夫妻,成親十年,還能有這般感情,這是何等幸運。
真正的愛……就算是對於朱璉而言,也是美好的不切實際。
可就是這麽發生在了她的身上。
得了良人心,但卻未必白首不相離,朱璉心中充滿不舍,可是她從趙桓身上感受到的愛意越強烈,就越是堅定了離開的想法。
她絕不會允許,朱家以她為刃,傷害夫君……
就在樓下鶯鶯燕燕,所有人都陶醉於一首《赤伶》所展現的深沉愛意之際。
樓上也已經爭得不可開交。
以童貫為首的一眾大臣,態度無比堅決,認定鄆王趙楷的羨鴛曲,沒有任何懸念,獲得燕樂場的優勝。
童貫據理力爭:“今日雖然是小苑詩會,但陛下和朝中名流齊聚一堂,燕樂自然也應當是以宮廷規格。”
“鄆王的羨鴛曲,不僅感情至深,而且大氣恢宏,無論技藝還是排場,都是宮廷樂曲中的佳作。”
“倘若判鄆王負,豈不是等同於,宮廷樂輸給了民間小調?”
身旁的大臣們,紛紛附和,尤其是內廷官員,極力推崇鄆王。
“請陛下明鑒,羨鴛曲才是上乘佳作。”
“定王的赤伶,區區民間小調,難登大雅之堂,豈能彰顯出我泱泱大宋的氣勢?”
與此同時,以翰林院學士張茂為首的官員,則極力推崇定王。
“羨鴛曲雖然大氣恢宏,卻隻有小情無大義。”
“赤伶雖是民間小調,但卻以小情歌頌國之大義。”
“孰重孰輕,孰優孰劣,還有說嗎?”
麵對張茂的當場對峙,童貫臉色陰沉至極,他冷冷注視著張茂,咬牙切齒。
“張學士,你可要想好了!此乃宮廷樂和民間小調之爭。”
張茂豈會聽不出,童貫言語之間的威脅?
明為樂曲之爭,實則卻是黨派之爭。
張茂區區一個翰林院學士,豈敢與堂堂媼相對峙?簡直是找死!
殊不知……
張茂根本不怵,因為大宋並不止一個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