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跟坎瑞亞有不少相似之處
原神:被胡桃下葬前我揭棺而起 作者:餘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後來的魔神戰爭時期,大蛇奧羅巴斯意外來到了這裏,再之後,就是他帶領整個白夜國離開這裏,創立海祇島了……”
淵上所說的曆史十分的簡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這是一個封閉的王國,而與這個王國同屬一源的海祇島,卻又刻意模糊了曆史,以至於想要研究過去的曆史十分的困難。
淵下隨手拿起書架上的一本書翻了兩下,先不說這書裏還有多少內容能夠被閱讀,光是書寫時使用的白夜國文字就讓人難以分辨了。
好在白夜國還保留著通用語的習慣,這些文字由仙靈們傳授給了所有的人類聚集地,一直沿用至今。
“我這一次進來也是想多找一些資料,好讓我的研究能夠更加詳盡,而不是隻有這樣簡短概括的隻言片語……”
三個人的目的不謀而合,至於尋找珊瑚玉枝,隻能說是這個過程中順帶做的小事了。
說完,淵上爽朗一笑。
“哈哈,不瞞你說,我還是第一次來這裏呢,倒是跟我想象的沒多大差別……”
江白煞有其事的接過他的話頭,“我們跟你可不一樣,在打開大門進來的時候,我可是震驚了好一會……”
“是震驚大日禦輿吧?”淵上嘴角揚起,頗有些自豪之感。
“即震驚於大日禦輿,又震驚於整個淵下宮的環境。”
淵上點點頭,有些感慨:
“生活在地表的人很難想象生活在地下的人是怎樣生存的……”
“是呢,也不知道坎瑞亞又會是個什麽模樣……”
江白真的很好奇坎瑞亞有時會是個什麽模樣?
白夜國這裏倒還好理解,這裏也並不是憑空出現的空間,它也是有邊界的。
但真的很難想象坎瑞亞有多大。
直覺告訴江白,坎瑞亞定然是一個非常之大的王國,說不定疆域不比須彌小。
但地底下真的有那麽巨大的空間嗎?
最開始的坎瑞亞人又是如何到達地底的呢?
和白夜國人一樣,整個居住的土地一起陷落而下嗎?
淵下眨眨眼睛,看向從殘破的門扉中透進來的潔白光線,好似看到了高高聳立的大日禦輿。
“我想,應該有不少相似之處吧。”
沒有光,就自己製造光。
看不到太陽,所以信仰黑日。
地下危險多,那就製造機械抵禦。
再貧瘠的土壤,有知識的播撒,也會開出燦爛的文明花朵。
“不說這些了,我昨天在這藏書館裏找到了一些資料,說是在大日禦輿關閉的時候,能夠看到一些過去的投影。
“這些投影有一定的自我意識,還能夠對話,說不定能從裏麵獲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呢。淵上你知道大日禦輿要怎麽關嗎?”
“這個我恰好知道哦。”
三人走出藏書館,來到大日大日禦輿的光線照射下。
淵下指著高聳的那座高塔道:
“那裏是大日禦輿伱們已經知道了,但那裏是有一層屏障保護的,需要禦轡才能進入,你們需要取的珊瑚玉枝就在那座高塔下方。”
“操作大日禦輿的是一種名叫日月回輪機關,這種機關這些島上應該分布了不少,同樣需要持有禦轡才能操作,這些日月回輪具體在什麽位置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那就找找看吧。”
淵下宮的幾座島嶼都頗為分散,曾經連接島嶼的橋梁在時間的衝刷下早已傾塌,還好江白和阿帽都會飛,隨便一個人帶著淵上也並不麻煩。
淵上雖然看上去隻是個學者,但身手卻相當不錯,矯健靈活,甚至跟丘丘人都能打的有來有回。
對此,淵上自由一套說法:
“獨自一人在外做研究的學者,要是沒有點武力,那豈不是找死嗎?”
不得不說,很有道理。
希望教令院的學者都向他學習,身體與頭腦同步發展。
廢了不少功夫,將幾個島嶼都跑了個遍,總算是找到了那個禦轡。
按照古老書籍中所記載的圖像找到日月回輪,遠在高塔之上的大日禦輿發出陣陣響聲,明亮的光芒消散,整個白夜國一片黑暗。
“這就是完全沒有光亮的常夜嗎……”
當大日禦輿的光芒消失之後,一些光芒下並不起眼的草木散發出了瑩瑩的幽光,整個洞窟都沉寂了下來。
“那裏有一個黑影。”
阿帽看到了不遠處空地上的一跟傾倒的石柱旁漂浮著一個漆黑的,看不模樣的身影。
“快快快,快過去看看!”
江白真的太好奇這些黑影了,他突然出現在這黑影麵前,倒是嚇了對方一大跳。
“你是誰?怎麽會在這裏?”
黑影發出一道女聲,若是忽略她此時的狀態,恐怕真會以為出聲的是一個人。
“我叫江白,是海祇島來的勇者。”
江白不確定這個黑影是多久之前留下的,但或許會知道海祇島也說不定呢。
“果然是海祇島來的勇者啊……我名厄伯斯,稻妻式名字是烏帽子。乃是珊瑚宮之輔弼,淵下宮巫女中的一位。”
“居然在海祇島建立之前就有珊瑚宮了嗎?”
江白對稻妻的一些製式並不清楚。
“珊瑚宮乃大禦神的神廟,當然早就有了。”
烏帽子繼續自己的講述:
“咳咳……淵下宮的深處有一處天然溶洞,便是通往海祇島之路。也是海祗所許諾的地上樂土。我們在大禦神的授意下,學習了鳴神文化,並且曾與諸方土地建立了外交……”
看來奧羅巴斯創立海祇島是一件有預謀有規劃的事情,並且留了充足的時間讓淵下宮的人學習外界的文化,方便他們更好的融入……
江白若有所思。
也就是說,奧羅巴斯翻閱了禁忌的書籍並不是立馬就被知曉,而是相隔了一段時間。
在看到那些記載之後,他深深的感到恐懼,然後開始為子民們籌劃後路。
這個過程可能有好幾年。
而等到子民們在海祇島穩定下來之後,他才主動赴死,以保全子民們。
“你為什麽會在這裏呢?你沒有去海祇島嗎?”
(本章完)
淵上所說的曆史十分的簡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這是一個封閉的王國,而與這個王國同屬一源的海祇島,卻又刻意模糊了曆史,以至於想要研究過去的曆史十分的困難。
淵下隨手拿起書架上的一本書翻了兩下,先不說這書裏還有多少內容能夠被閱讀,光是書寫時使用的白夜國文字就讓人難以分辨了。
好在白夜國還保留著通用語的習慣,這些文字由仙靈們傳授給了所有的人類聚集地,一直沿用至今。
“我這一次進來也是想多找一些資料,好讓我的研究能夠更加詳盡,而不是隻有這樣簡短概括的隻言片語……”
三個人的目的不謀而合,至於尋找珊瑚玉枝,隻能說是這個過程中順帶做的小事了。
說完,淵上爽朗一笑。
“哈哈,不瞞你說,我還是第一次來這裏呢,倒是跟我想象的沒多大差別……”
江白煞有其事的接過他的話頭,“我們跟你可不一樣,在打開大門進來的時候,我可是震驚了好一會……”
“是震驚大日禦輿吧?”淵上嘴角揚起,頗有些自豪之感。
“即震驚於大日禦輿,又震驚於整個淵下宮的環境。”
淵上點點頭,有些感慨:
“生活在地表的人很難想象生活在地下的人是怎樣生存的……”
“是呢,也不知道坎瑞亞又會是個什麽模樣……”
江白真的很好奇坎瑞亞有時會是個什麽模樣?
白夜國這裏倒還好理解,這裏也並不是憑空出現的空間,它也是有邊界的。
但真的很難想象坎瑞亞有多大。
直覺告訴江白,坎瑞亞定然是一個非常之大的王國,說不定疆域不比須彌小。
但地底下真的有那麽巨大的空間嗎?
最開始的坎瑞亞人又是如何到達地底的呢?
和白夜國人一樣,整個居住的土地一起陷落而下嗎?
淵下眨眨眼睛,看向從殘破的門扉中透進來的潔白光線,好似看到了高高聳立的大日禦輿。
“我想,應該有不少相似之處吧。”
沒有光,就自己製造光。
看不到太陽,所以信仰黑日。
地下危險多,那就製造機械抵禦。
再貧瘠的土壤,有知識的播撒,也會開出燦爛的文明花朵。
“不說這些了,我昨天在這藏書館裏找到了一些資料,說是在大日禦輿關閉的時候,能夠看到一些過去的投影。
“這些投影有一定的自我意識,還能夠對話,說不定能從裏麵獲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呢。淵上你知道大日禦輿要怎麽關嗎?”
“這個我恰好知道哦。”
三人走出藏書館,來到大日大日禦輿的光線照射下。
淵下指著高聳的那座高塔道:
“那裏是大日禦輿伱們已經知道了,但那裏是有一層屏障保護的,需要禦轡才能進入,你們需要取的珊瑚玉枝就在那座高塔下方。”
“操作大日禦輿的是一種名叫日月回輪機關,這種機關這些島上應該分布了不少,同樣需要持有禦轡才能操作,這些日月回輪具體在什麽位置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是第一次來……”
“那就找找看吧。”
淵下宮的幾座島嶼都頗為分散,曾經連接島嶼的橋梁在時間的衝刷下早已傾塌,還好江白和阿帽都會飛,隨便一個人帶著淵上也並不麻煩。
淵上雖然看上去隻是個學者,但身手卻相當不錯,矯健靈活,甚至跟丘丘人都能打的有來有回。
對此,淵上自由一套說法:
“獨自一人在外做研究的學者,要是沒有點武力,那豈不是找死嗎?”
不得不說,很有道理。
希望教令院的學者都向他學習,身體與頭腦同步發展。
廢了不少功夫,將幾個島嶼都跑了個遍,總算是找到了那個禦轡。
按照古老書籍中所記載的圖像找到日月回輪,遠在高塔之上的大日禦輿發出陣陣響聲,明亮的光芒消散,整個白夜國一片黑暗。
“這就是完全沒有光亮的常夜嗎……”
當大日禦輿的光芒消失之後,一些光芒下並不起眼的草木散發出了瑩瑩的幽光,整個洞窟都沉寂了下來。
“那裏有一個黑影。”
阿帽看到了不遠處空地上的一跟傾倒的石柱旁漂浮著一個漆黑的,看不模樣的身影。
“快快快,快過去看看!”
江白真的太好奇這些黑影了,他突然出現在這黑影麵前,倒是嚇了對方一大跳。
“你是誰?怎麽會在這裏?”
黑影發出一道女聲,若是忽略她此時的狀態,恐怕真會以為出聲的是一個人。
“我叫江白,是海祇島來的勇者。”
江白不確定這個黑影是多久之前留下的,但或許會知道海祇島也說不定呢。
“果然是海祇島來的勇者啊……我名厄伯斯,稻妻式名字是烏帽子。乃是珊瑚宮之輔弼,淵下宮巫女中的一位。”
“居然在海祇島建立之前就有珊瑚宮了嗎?”
江白對稻妻的一些製式並不清楚。
“珊瑚宮乃大禦神的神廟,當然早就有了。”
烏帽子繼續自己的講述:
“咳咳……淵下宮的深處有一處天然溶洞,便是通往海祇島之路。也是海祗所許諾的地上樂土。我們在大禦神的授意下,學習了鳴神文化,並且曾與諸方土地建立了外交……”
看來奧羅巴斯創立海祇島是一件有預謀有規劃的事情,並且留了充足的時間讓淵下宮的人學習外界的文化,方便他們更好的融入……
江白若有所思。
也就是說,奧羅巴斯翻閱了禁忌的書籍並不是立馬就被知曉,而是相隔了一段時間。
在看到那些記載之後,他深深的感到恐懼,然後開始為子民們籌劃後路。
這個過程可能有好幾年。
而等到子民們在海祇島穩定下來之後,他才主動赴死,以保全子民們。
“你為什麽會在這裏呢?你沒有去海祇島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