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暖水壺的爆發,給大唐百姓的福利
大唐超市:開局辣條辣哭李世民 作者:幸福的爬爬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征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許墨,還能這樣的?
不給錢就把耳朵堵住了是吧?
“這樣可麻煩了,店家。”魏征臉色誠懇,勸誡起來。
許墨哦了一聲:“無妨,這事我不嫌麻煩。”樂子人、樂子魂,但凡有樂子的事,他從不嫌麻煩。
魏征嘖了一聲,再看向程咬金:“那我出三份麵膜好了。”
“一半一半。”程咬金正色,咬得極其幹脆,好容易能讓魏征從口袋裏掏出銅子,他還能再吃虧不成?
魏征一臉為難:“這一半一半著實不太好分,我等又沒帶那麽多銅子。”
程咬金皺起眉,這的確是個問題。
這時,李靖好心,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那這樣吧,五份麵膜不就好了,一半一半,不存在分不開的問題了。”
程咬金和魏征瞪眼過去。
好家夥…
在這坐地起價是吧。
但主動權是在李英姿手裏的,麵膜就當是給侄女的禮物了,至於那茶葉…就當喂狗了,他們兩人應下來。
李英姿磕磕巴巴地說起來,許墨說的每一段故事,都在昨天夜裏,一次又一次的驚醒中,牢牢印在了她的腦子裏。
這邊說著。
外麵飄起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刹那寒風,應了些景。
襲人站在許墨身後,專心聽著,哪怕李英姿說的沒那麽好,可故事本身就很優秀,再聽一遍,也不覺得無趣。
盧月兒輕輕捅了一下襲人腰子。
襲人輕呼一聲,扭過頭,眨巴著眼,一臉無辜地看著這位姐姐。
“作為侍女,要細節入微。”盧月兒小聲,教導了起來,“現在外麵起了寒風,超市營業又得開著門,現在就該把簾子給支起來。”
她說著,帶著襲人到櫃台後,把那簾子翻出來,悄無聲息、沒弄出任何動靜,把布簾又重新掛了起來。
邊角微微漏了些縫,這是透氣用的。
她們倆人就站在這縫隙前,讓寒風不吹進來、又恰好能夠換氣。
炭火熏久了,偶爾也會使人頭暈、嘔吐。
除了李英姿的兩位侍女一臉羞愧,一幅學習到的模樣,在座聽故事的人,也就隻有許墨注意到了她們倆的動靜。
不愧是花了自己七貫五,從宮裏換來的侍女。
嗯…雖然七貫五,他實際也就花了不到一貫。
但這不就更值了?
下了雪,雖然溫度沒太大變化,可心理上總覺得陡然寒了許多。
新昌坊。
這座外郭城的坊市,還沒變成後世達官顯貴居住的華貴模樣,但青龍寺和崇真觀的存在,也讓這座坊市,並不顯得那麽寂寥、荒落。
新昌坊,一座普普通通的百姓宅院裏。
友人過來做客。
冬天,萬物寂寥,百姓難事生產,交友、閑聊的時間就變多了許多。
客人剛剛落座。
主人就端了兩碗熱水過來,殷切地笑著:“來來來,飲一口熱湯,暖暖身子。”
客人嚇了一跳,甚至有些惶恐,他隻是隨意過來做客,也沒帶什麽禮物,就外麵隨處可見的一些野菜,哪能得到這種珍重的對待。
熱水,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很重要的資源了。
燒水用的木柴不多。
但…燒少了,木柴用著浪費,可若把木柴用盡、燒好幾鍋水,也沒什麽儲存的方式,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燒水。
水涼了就涼了一些吧,反正命好,就不會喝死人。
“破費了,破費了。”客人連連搖頭,話都說不利索了,“這…實在羞愧,哪擔得起……”
他話還沒說完,主人哈哈一笑,搖了搖頭:“何必如此,熱水是昨晚燒的,盡管放心喝便是。”
“若是不夠,還有添續的。”
客人愣了下,向後一仰腦袋:“昨晚熱水,到現在還滾燙著?”
這太違背他的常識了。
別說是在這大冬天裏,就是擱在夏天,也不可能一鍋熱水,放到第二天還能仍舊滾燙著。
怎麽做到的?
“這都是仰仗了一件名為‘暖水壺’的利器。”主人哈哈大笑。
客人不解:“暖水壺,那是何物?”
主人搖著頭,介紹起來:“那是東市裏,一家名為大唐超市的商鋪所售的物品,一開始我也不信。”
“可那店家說了,我買回來後,若是沒他宣傳的那般效用,盡管把東西拿過來,他十倍還錢於我。”m.23sk.
“我便掏錢給買了下來,回家一用,所言不虛!果真是能存熱水兩天的。”
客人驚訝起來:“能存熱水兩天?那暖水壺能存多少水?”
“一壺能存一鬥多。”主人回道。
這裏的鬥,和糧食所用的鬥,並非一回事。和酒水一樣,鬥都是小鬥,一鬥是三斤,也就是一點五升。
“價錢也不算很貴,一壺要三十文。”主人又接著說了下去。
客人心動起來。
三十文不算小數目,但和能時時喝到熱水相比,就不顯得那麽昂貴起來,他同主人又相談了一會,實在坐不住,回家扒罐子,數了九十文錢出來,懷揣著趕往大唐超市。
他來的時候,大唐超市還沒關門。
李英姿還在那說著故事,剛好說到胡八一祖父在南北朝從軍,遇著古墓,從女屍身上扒戒指那一段。
隔著布簾,客人也沒太好奇,隻是朝卞修開口,小心翼翼地發問:“掌櫃,您這是賣暖水壺的?”
卞修點點頭:“是,三十一隻。”
價錢沒變,客人鬆了口氣,到了冬天,和保暖有關的東西總會漲價,所以他才多帶了些錢,但他並未立即購買,而是又開口問道:“我聽說,您這暖水壺若是不能保暖,便十倍還錢,可確有其事?”
卞修點點頭:“也確有其事,客人若是不放心,可與本店立個字據。”
客人似乎就等著這句話,從口袋裏把錢掏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那便立個字據,我要拿三支暖水壺。”
不立白不立,這都是證據!
卞修也很習以為常地立好字據,又取了三隻新的暖水壺,檢查沒有破損後,便遞交過去,還小心翼翼地囑咐著用法、以及要注意的事項。
客人也小心翼翼地聽著。
如他這般的人,這幾日已不是卞修第一回遇到。
不給錢就把耳朵堵住了是吧?
“這樣可麻煩了,店家。”魏征臉色誠懇,勸誡起來。
許墨哦了一聲:“無妨,這事我不嫌麻煩。”樂子人、樂子魂,但凡有樂子的事,他從不嫌麻煩。
魏征嘖了一聲,再看向程咬金:“那我出三份麵膜好了。”
“一半一半。”程咬金正色,咬得極其幹脆,好容易能讓魏征從口袋裏掏出銅子,他還能再吃虧不成?
魏征一臉為難:“這一半一半著實不太好分,我等又沒帶那麽多銅子。”
程咬金皺起眉,這的確是個問題。
這時,李靖好心,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那這樣吧,五份麵膜不就好了,一半一半,不存在分不開的問題了。”
程咬金和魏征瞪眼過去。
好家夥…
在這坐地起價是吧。
但主動權是在李英姿手裏的,麵膜就當是給侄女的禮物了,至於那茶葉…就當喂狗了,他們兩人應下來。
李英姿磕磕巴巴地說起來,許墨說的每一段故事,都在昨天夜裏,一次又一次的驚醒中,牢牢印在了她的腦子裏。
這邊說著。
外麵飄起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刹那寒風,應了些景。
襲人站在許墨身後,專心聽著,哪怕李英姿說的沒那麽好,可故事本身就很優秀,再聽一遍,也不覺得無趣。
盧月兒輕輕捅了一下襲人腰子。
襲人輕呼一聲,扭過頭,眨巴著眼,一臉無辜地看著這位姐姐。
“作為侍女,要細節入微。”盧月兒小聲,教導了起來,“現在外麵起了寒風,超市營業又得開著門,現在就該把簾子給支起來。”
她說著,帶著襲人到櫃台後,把那簾子翻出來,悄無聲息、沒弄出任何動靜,把布簾又重新掛了起來。
邊角微微漏了些縫,這是透氣用的。
她們倆人就站在這縫隙前,讓寒風不吹進來、又恰好能夠換氣。
炭火熏久了,偶爾也會使人頭暈、嘔吐。
除了李英姿的兩位侍女一臉羞愧,一幅學習到的模樣,在座聽故事的人,也就隻有許墨注意到了她們倆的動靜。
不愧是花了自己七貫五,從宮裏換來的侍女。
嗯…雖然七貫五,他實際也就花了不到一貫。
但這不就更值了?
下了雪,雖然溫度沒太大變化,可心理上總覺得陡然寒了許多。
新昌坊。
這座外郭城的坊市,還沒變成後世達官顯貴居住的華貴模樣,但青龍寺和崇真觀的存在,也讓這座坊市,並不顯得那麽寂寥、荒落。
新昌坊,一座普普通通的百姓宅院裏。
友人過來做客。
冬天,萬物寂寥,百姓難事生產,交友、閑聊的時間就變多了許多。
客人剛剛落座。
主人就端了兩碗熱水過來,殷切地笑著:“來來來,飲一口熱湯,暖暖身子。”
客人嚇了一跳,甚至有些惶恐,他隻是隨意過來做客,也沒帶什麽禮物,就外麵隨處可見的一些野菜,哪能得到這種珍重的對待。
熱水,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很重要的資源了。
燒水用的木柴不多。
但…燒少了,木柴用著浪費,可若把木柴用盡、燒好幾鍋水,也沒什麽儲存的方式,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燒水。
水涼了就涼了一些吧,反正命好,就不會喝死人。
“破費了,破費了。”客人連連搖頭,話都說不利索了,“這…實在羞愧,哪擔得起……”
他話還沒說完,主人哈哈一笑,搖了搖頭:“何必如此,熱水是昨晚燒的,盡管放心喝便是。”
“若是不夠,還有添續的。”
客人愣了下,向後一仰腦袋:“昨晚熱水,到現在還滾燙著?”
這太違背他的常識了。
別說是在這大冬天裏,就是擱在夏天,也不可能一鍋熱水,放到第二天還能仍舊滾燙著。
怎麽做到的?
“這都是仰仗了一件名為‘暖水壺’的利器。”主人哈哈大笑。
客人不解:“暖水壺,那是何物?”
主人搖著頭,介紹起來:“那是東市裏,一家名為大唐超市的商鋪所售的物品,一開始我也不信。”
“可那店家說了,我買回來後,若是沒他宣傳的那般效用,盡管把東西拿過來,他十倍還錢於我。”m.23sk.
“我便掏錢給買了下來,回家一用,所言不虛!果真是能存熱水兩天的。”
客人驚訝起來:“能存熱水兩天?那暖水壺能存多少水?”
“一壺能存一鬥多。”主人回道。
這裏的鬥,和糧食所用的鬥,並非一回事。和酒水一樣,鬥都是小鬥,一鬥是三斤,也就是一點五升。
“價錢也不算很貴,一壺要三十文。”主人又接著說了下去。
客人心動起來。
三十文不算小數目,但和能時時喝到熱水相比,就不顯得那麽昂貴起來,他同主人又相談了一會,實在坐不住,回家扒罐子,數了九十文錢出來,懷揣著趕往大唐超市。
他來的時候,大唐超市還沒關門。
李英姿還在那說著故事,剛好說到胡八一祖父在南北朝從軍,遇著古墓,從女屍身上扒戒指那一段。
隔著布簾,客人也沒太好奇,隻是朝卞修開口,小心翼翼地發問:“掌櫃,您這是賣暖水壺的?”
卞修點點頭:“是,三十一隻。”
價錢沒變,客人鬆了口氣,到了冬天,和保暖有關的東西總會漲價,所以他才多帶了些錢,但他並未立即購買,而是又開口問道:“我聽說,您這暖水壺若是不能保暖,便十倍還錢,可確有其事?”
卞修點點頭:“也確有其事,客人若是不放心,可與本店立個字據。”
客人似乎就等著這句話,從口袋裏把錢掏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那便立個字據,我要拿三支暖水壺。”
不立白不立,這都是證據!
卞修也很習以為常地立好字據,又取了三隻新的暖水壺,檢查沒有破損後,便遞交過去,還小心翼翼地囑咐著用法、以及要注意的事項。
客人也小心翼翼地聽著。
如他這般的人,這幾日已不是卞修第一回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