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時想,他會給她位份的,他會放開她的,她會成為和其他嬪妃一樣的昨日黃花,他不會惹皇祖母生氣的,他能做到的,但是再等幾日。
再等幾日就好。
可一日複一日,至今,他好像都無法放開她。
他困住了她,也困住了自己。
他們對視。
一個迷茫不知,一個平靜如昔。
烏瑪祿突然歎了一口氣,走上前。
康熙竟下意識後退,直到被逼得跌坐在椅子上。
烏瑪祿看著他,跪坐在地,握著他的手:“奴才不知道主子想要什麽,可奴才想,主子不論做什麽,自然有主子的道理。”
他下意識問她:“哪怕我厭棄你。”
烏瑪祿看著他:“是。”
“你在憐憫我。”他垂目看著她,掐著她的下巴,注視著她的眼睛。
烏瑪祿沒有說話。
康熙看著她微微睜大的眼睛,笑了起來:“你果然在憐憫我。”
他想尖銳的讓她滾出去,可他隻是彎腰抱住了她,緊緊的,像是要把她勒碎揉碎,然後把她揉進身體裏,直到她成為他的骨中骨,血中血,肉中肉。
烏瑪祿遲疑了一瞬,第一次試探性的環抱住他,手輕輕的拍在他的背部。
她知道自己不應該這麽做,這若是被人看見了,又或是康熙在意,她會被治個“大不敬”。
可她在那片刻心軟,也就做出了這種舉動。
要真被治大不敬,她也認了。
她輕輕的拍著,安靜的不發一言。
康熙因為內心痛苦而粗重的呼吸逐漸平緩下來,那種不受控製的痛楚在消散。
康熙捧著她的臉頰,吻上她的唇。
細細密密的吻。
他內心裏滿是平和與喜意,越看她越是喜歡,就好像她的模樣是按他的喜好長的,就連她頰上的痣都可愛無比,長在了他的心縫上。
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明明和別人一模一樣,卻也招他喜歡。
他應當是喜歡她的。
他抱著她,心中憐愛。
繞是千裏冰封萬裏寒,到底重疊淚痕緘錦字。
人生隻有,情難死。
莫問緣由,隻道情深,隻道情深。
康熙下了早朝,往兩宮請安。
保成窩在太皇太後懷裏,看著康熙就開始啪嗒啪嗒掉眼淚,淚珠子一滴接一滴。
太皇太後讓蘇麻喇姑把保成帶出去了,又摒退了左右,這才對康熙道:“我原以為你是個心裏有數的孩子,沒想到為一個女人,竟羞辱儲君。”
康熙歎道:“正因孫兒看中太子,才會對他多加要求。太子為國之儲君,不可是麻木不仁殘暴之輩,此實非國家之福。”
“大清入主中原,若多爾袞,若鼇拜之流,甚重我滿人,對漢民多有血腥淩辱之行,以至於漢民多厭棄我大清朝廷。他們也欲奴役漢民如畜生,尊我滿人之貴。可這天下並不隻我滿人一家。”康熙道,“反清複明勢力不亡。直至今日,三藩叛亂,一呼百應,何嚐不是因為這樣的緣故。”
他問太皇太後:“我要我大清長治久安,要大清太平盛世,又怎能讓太子重蹈多爾袞、鼇拜覆轍。”
康熙站得筆直:“皇祖母曾輔佐皇父,又何嚐不明白若想大清能站得穩,必然要重用漢臣,要容漢民,要讓滿蒙漢三者真如一家。”
康熙道:“不瞞皇祖母說,孫兒明年打算開“博學鴻儒科”,招漢人之鴻學大儒為己用,共治天下。”
他說:“昔年漢臣高不過五品,是以漢人不願為這五鬥米折腰。以後,不論滿臣、蒙臣、漢臣,能者居之。許以權勢,許以高官厚祿,總歸會有有識之士折腰。”
太皇太後微微點頭:“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便這樣去做。我年紀大了,跟不上時事了。你是個聰明孩子,皇祖母知道你能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太皇太後道:“我年紀大了,對朝堂的事也無力關注,隻想看著你開枝散葉。你說的這些都在理,隻是太子年幼,小心教導便是,何至於對個無名無份的女子低頭。”
她歎道:“皇上不能也不會有錯,太子又如何會有呢。”
康熙冷靜道:“《三國誌蜀書先主傳》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都道父母愛子,為之計長。我雖皇父額娘早亡,皇祖母對我亦是拳拳之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又怎忍見太子行差錯步。”
康熙道:“若太子不知道,自己是錯,他便不會去改。一步一步,漸行漸偏。”
康熙道:“祖宗們打下這大好河山,我們這些做後輩的,隻需要守住這江山。仁德之君,方能守成。太子如今隻是對宮人如此,若長期以往,不體恤下人,又如何體恤百姓。”
太皇太後向康熙招了招手,康熙走過去,太皇太後摸了摸他的臉頰。
“好孩子,是長大了。”她說,“我第一次見你時,你還不大點兒,現在已經是個好皇帝了。”
她看著他,眼神恍惚,像是透過他在看某個人。
她長久的恍惚後,才回過神:“你和你皇父可真像。”
她招他坐下,看著他,歎道:“玄燁,你老實和皇祖母說,你真的不是因為看重那女子,才讓太子如此嗎”
康熙心中一跳。
他說:“自然不是。”
太皇太後如何看不出來他的想法,但她隻是說:“皇上說是,那就是吧。你一會兒用了膳,和保成一起回去吧。”
“是。”
“既已定了鈕祜祿家的做繼後,你也要多去看一看她。”
“是。”
太皇太後讓蘇麻喇姑把保成帶進來,保成見著康熙,還是有些氣哼哼的,扭頭不看康熙,隻看著自己的老祖宗。
康熙無奈的搖頭,失笑的看著這一老一小逗趣。
膳後,康熙帶著保成回乾清宮,帶著保成一起同大臣們商量征兵一事。
雖則三藩有兩藩投降,吳三桂不過是在做困獸之鬥,然則台灣尚未收複,而領土接壤之地,多有尋釁滋事。
連連打仗,的確需要屯兵,以作後圖。
再等幾日就好。
可一日複一日,至今,他好像都無法放開她。
他困住了她,也困住了自己。
他們對視。
一個迷茫不知,一個平靜如昔。
烏瑪祿突然歎了一口氣,走上前。
康熙竟下意識後退,直到被逼得跌坐在椅子上。
烏瑪祿看著他,跪坐在地,握著他的手:“奴才不知道主子想要什麽,可奴才想,主子不論做什麽,自然有主子的道理。”
他下意識問她:“哪怕我厭棄你。”
烏瑪祿看著他:“是。”
“你在憐憫我。”他垂目看著她,掐著她的下巴,注視著她的眼睛。
烏瑪祿沒有說話。
康熙看著她微微睜大的眼睛,笑了起來:“你果然在憐憫我。”
他想尖銳的讓她滾出去,可他隻是彎腰抱住了她,緊緊的,像是要把她勒碎揉碎,然後把她揉進身體裏,直到她成為他的骨中骨,血中血,肉中肉。
烏瑪祿遲疑了一瞬,第一次試探性的環抱住他,手輕輕的拍在他的背部。
她知道自己不應該這麽做,這若是被人看見了,又或是康熙在意,她會被治個“大不敬”。
可她在那片刻心軟,也就做出了這種舉動。
要真被治大不敬,她也認了。
她輕輕的拍著,安靜的不發一言。
康熙因為內心痛苦而粗重的呼吸逐漸平緩下來,那種不受控製的痛楚在消散。
康熙捧著她的臉頰,吻上她的唇。
細細密密的吻。
他內心裏滿是平和與喜意,越看她越是喜歡,就好像她的模樣是按他的喜好長的,就連她頰上的痣都可愛無比,長在了他的心縫上。
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明明和別人一模一樣,卻也招他喜歡。
他應當是喜歡她的。
他抱著她,心中憐愛。
繞是千裏冰封萬裏寒,到底重疊淚痕緘錦字。
人生隻有,情難死。
莫問緣由,隻道情深,隻道情深。
康熙下了早朝,往兩宮請安。
保成窩在太皇太後懷裏,看著康熙就開始啪嗒啪嗒掉眼淚,淚珠子一滴接一滴。
太皇太後讓蘇麻喇姑把保成帶出去了,又摒退了左右,這才對康熙道:“我原以為你是個心裏有數的孩子,沒想到為一個女人,竟羞辱儲君。”
康熙歎道:“正因孫兒看中太子,才會對他多加要求。太子為國之儲君,不可是麻木不仁殘暴之輩,此實非國家之福。”
“大清入主中原,若多爾袞,若鼇拜之流,甚重我滿人,對漢民多有血腥淩辱之行,以至於漢民多厭棄我大清朝廷。他們也欲奴役漢民如畜生,尊我滿人之貴。可這天下並不隻我滿人一家。”康熙道,“反清複明勢力不亡。直至今日,三藩叛亂,一呼百應,何嚐不是因為這樣的緣故。”
他問太皇太後:“我要我大清長治久安,要大清太平盛世,又怎能讓太子重蹈多爾袞、鼇拜覆轍。”
康熙站得筆直:“皇祖母曾輔佐皇父,又何嚐不明白若想大清能站得穩,必然要重用漢臣,要容漢民,要讓滿蒙漢三者真如一家。”
康熙道:“不瞞皇祖母說,孫兒明年打算開“博學鴻儒科”,招漢人之鴻學大儒為己用,共治天下。”
他說:“昔年漢臣高不過五品,是以漢人不願為這五鬥米折腰。以後,不論滿臣、蒙臣、漢臣,能者居之。許以權勢,許以高官厚祿,總歸會有有識之士折腰。”
太皇太後微微點頭:“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便這樣去做。我年紀大了,跟不上時事了。你是個聰明孩子,皇祖母知道你能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太皇太後道:“我年紀大了,對朝堂的事也無力關注,隻想看著你開枝散葉。你說的這些都在理,隻是太子年幼,小心教導便是,何至於對個無名無份的女子低頭。”
她歎道:“皇上不能也不會有錯,太子又如何會有呢。”
康熙冷靜道:“《三國誌蜀書先主傳》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都道父母愛子,為之計長。我雖皇父額娘早亡,皇祖母對我亦是拳拳之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又怎忍見太子行差錯步。”
康熙道:“若太子不知道,自己是錯,他便不會去改。一步一步,漸行漸偏。”
康熙道:“祖宗們打下這大好河山,我們這些做後輩的,隻需要守住這江山。仁德之君,方能守成。太子如今隻是對宮人如此,若長期以往,不體恤下人,又如何體恤百姓。”
太皇太後向康熙招了招手,康熙走過去,太皇太後摸了摸他的臉頰。
“好孩子,是長大了。”她說,“我第一次見你時,你還不大點兒,現在已經是個好皇帝了。”
她看著他,眼神恍惚,像是透過他在看某個人。
她長久的恍惚後,才回過神:“你和你皇父可真像。”
她招他坐下,看著他,歎道:“玄燁,你老實和皇祖母說,你真的不是因為看重那女子,才讓太子如此嗎”
康熙心中一跳。
他說:“自然不是。”
太皇太後如何看不出來他的想法,但她隻是說:“皇上說是,那就是吧。你一會兒用了膳,和保成一起回去吧。”
“是。”
“既已定了鈕祜祿家的做繼後,你也要多去看一看她。”
“是。”
太皇太後讓蘇麻喇姑把保成帶進來,保成見著康熙,還是有些氣哼哼的,扭頭不看康熙,隻看著自己的老祖宗。
康熙無奈的搖頭,失笑的看著這一老一小逗趣。
膳後,康熙帶著保成回乾清宮,帶著保成一起同大臣們商量征兵一事。
雖則三藩有兩藩投降,吳三桂不過是在做困獸之鬥,然則台灣尚未收複,而領土接壤之地,多有尋釁滋事。
連連打仗,的確需要屯兵,以作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