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私下笑道:“我就不信了,他們還能跑到哪兒去”
“別看他們如今這麽堅定,可我相信,隻要給他們高官厚祿,時間長了,也自然不會有什麽叛亂的想法。這是人的本性。”
烏瑪祿一邊繡花,一邊道:“這次征召的人多嗎”
“推薦的人員有一百七十餘人,參加考試的有一百五十三人。我在生活待遇、考試安排、考後授官等各方麵給與優待。”康熙笑道,“哪怕隻有幾個十幾個有真才實學,便不算虧。”
“就算沒有真才實學,爺這也是在千金買骨。”烏瑪祿道,“爺怎麽也不虧。”
“的確。”康熙看著她,而後收回視線,“至於那些不來的,也不重要。”
“是的。”
康熙低頭繼續翻看奏折。
烏瑪祿陪保成玩兒,她微微顰眉,她心口一陣一陣的不舒服,嘔吐感隨之而來。
保成見她不舒服,乖巧道:“額娘坐著,兒子給你端水。”
保成將茶杯給她捧過來。
烏瑪祿看著他這樣,含笑接過,笑道:“保成真厲害。”
保成一本正經的點頭:“等兒子以後學了騎射,定然給額娘打回禮物。”
“好。”烏瑪祿滿目含笑。
康熙抬頭看著他們,心中滿足。
小孟公公從一旁進來,拉住了梁九功,嘀咕了幾句。
梁九功走上前,輕聲道:“皇上,皇後那邊兒來人,說是皇後身子不好了。”
康熙看向烏瑪祿。
烏瑪祿起身道:“爺要帶著太子去那奴才先回去了。”
康熙點頭:“你先回吧。”
他一邊說,一邊帶著保成往外走。
“梁九功,皇後那邊兒請的太醫怎麽說。”
“奴才不知道,王太醫已經去了。”
……
烏瑪祿走出內室,尹雙兒和石曉曉跟著她一起往偏殿走。
烏瑪祿翻完書後,想了想,開始謄抄佛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一字一句,規規矩矩,雖稱不上顏筋柳骨,倒也一板一眼。
因著朝堂的事,加之皇後鈕祜祿氏身體不好的緣故,康熙不再像之前那樣,隨時召烏瑪祿,而是一有空餘時間便會前往坤寧宮。
尹雙兒打聽消息回來,對烏瑪祿道:“奴才去打聽了,說是皇後已經病了好些日子,這段時日都是佟主子在管理著後宮,皇後是身體實在不好了,才叫人來找皇上。”
“聽說現在靠藥吊著一口氣。”
坤寧宮內,鈕祜祿氏正躺在床上,急促的呼吸著,進氣兒沒有出氣兒多,她的臉蒼白到極致,頰肉凹陷,一層皮貼著骨頭,整個人渾不像樣。
她的頭昏昏沉沉的,旁人說什麽,她都像是聽不見似的。
身邊的宮女為她一勺一勺的喂藥。
康熙看在眼中,再一次問道:“她如今還能活多久”
太醫院院首再一次重複之前的回答,他低頭道:“回皇上的話,皇後體內生機斷絕,脈搏近無,恐怕早已從身體內部衰敗。幾個月來,臣等也隻能靠著各種名貴藥材吊一口氣。臣等學藝不精,無法根治。臣等有罪。”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讓他們退了下去。
他知道她藥石罔顧,這樣問也不過是求個心安。
康熙握住她的手,問她:“你還有什麽想要的。”
鈕祜祿氏從混沌中生出了一點兒清醒,她道:“奴才命薄,不能為皇上誕下一兒半女。平生所求,也唯有鈕祜祿一族。”
她斷斷續續的說道:“奴才父親的家廟,就拜托……皇上了。”
“倘若日後族中子弟,犯下錯事,也求皇上……看在奴才麵上,饒他們一命。”
“朕應你。”
這不是一個夫君允諾妻子,而是一國之君的承諾。
鈕祜祿氏已經想不了那麽多了,隻知道他答應了,她露出生命當中最後一個微笑,她緊緊的抓住他的手,蒼白的笑著:“多謝了。”
鈕祜祿氏閉上了眼,陷入永眠。
她的手握如雞爪,不曾鬆開分毫。
她這一生,至死都是鈕祜祿家的女兒,從來沒為自己想過一分。
她將在曆史下留下的名號,也不過是冷冰冰的“鈕祜祿氏”幾字。
世間將再無人知道,她是玉妍。
那也曾執扇撲流螢,也曾打馬郊外,也曾詩書趁年華的玉妍。
她終究成了鈕祜祿氏。
是年,公元1678年,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時,皇後鈕祜祿氏崩於坤寧宮。
消息傳遍全宮。
太皇太後駕至乾清門,欲入宮哭臨,康熙故辭再三,太皇太後始回宮。
諸王、貝子、公等,內大臣、大學士、學士、侍衛具入乾清門丹樨內,滿漢文武各官,俱集乾清門外舉哀。
公主、郡主等,諸王、貝勒妃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婦,俱入坤寧宮舉哀。
是日,內班侍衛頭領飛耀塞,傳諭大學士索額圖,勒德洪,納蘭明珠曰:“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征討賊寇,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妻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發、俱著免。”
眾臣接旨領命謝恩,各有想法,暫且不說。
二月二十七日,因皇後崩逝,停朝五日,這五日間,不理政事。
是日,陳設大行皇後鹵簿於乾清門外。
巳時,殮大行皇後於坤寧宮中正殿,舉哀俱如前儀。
二月二十八日,早,陳設大行皇後鹵簿於乾清門外。
辰時,康熙親送大行皇後梓宮安於武英殿。
皇妃、嬪及公主、郡主等,諸王、貝勒妃,二品以上命婦,俱隨梓宮入殿門內。
諸王、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俱於殿門外跪迎。
康熙親臨舉哀。
諸王、貝子、公等舉臣,俱東向舉哀。
諸王、貝子、公等大臣請駕回宮,康熙乃還宮。
未時,諸王、貝子、公等舉臣,複舉哀。
康熙下諭:是日後,諸王、貝子、公等舉臣,每早晚集殿門外舉哀。
二月二十九日卯時,康熙到大行皇後梓宮前舉哀。
不多時,皇太後臨大行皇後梓宮前舉哀。
康熙見她來,行禮避讓。
皇太後舉哀畢,走到他麵前,看著他神情裏的痛苦,輕輕歎氣。
“別看他們如今這麽堅定,可我相信,隻要給他們高官厚祿,時間長了,也自然不會有什麽叛亂的想法。這是人的本性。”
烏瑪祿一邊繡花,一邊道:“這次征召的人多嗎”
“推薦的人員有一百七十餘人,參加考試的有一百五十三人。我在生活待遇、考試安排、考後授官等各方麵給與優待。”康熙笑道,“哪怕隻有幾個十幾個有真才實學,便不算虧。”
“就算沒有真才實學,爺這也是在千金買骨。”烏瑪祿道,“爺怎麽也不虧。”
“的確。”康熙看著她,而後收回視線,“至於那些不來的,也不重要。”
“是的。”
康熙低頭繼續翻看奏折。
烏瑪祿陪保成玩兒,她微微顰眉,她心口一陣一陣的不舒服,嘔吐感隨之而來。
保成見她不舒服,乖巧道:“額娘坐著,兒子給你端水。”
保成將茶杯給她捧過來。
烏瑪祿看著他這樣,含笑接過,笑道:“保成真厲害。”
保成一本正經的點頭:“等兒子以後學了騎射,定然給額娘打回禮物。”
“好。”烏瑪祿滿目含笑。
康熙抬頭看著他們,心中滿足。
小孟公公從一旁進來,拉住了梁九功,嘀咕了幾句。
梁九功走上前,輕聲道:“皇上,皇後那邊兒來人,說是皇後身子不好了。”
康熙看向烏瑪祿。
烏瑪祿起身道:“爺要帶著太子去那奴才先回去了。”
康熙點頭:“你先回吧。”
他一邊說,一邊帶著保成往外走。
“梁九功,皇後那邊兒請的太醫怎麽說。”
“奴才不知道,王太醫已經去了。”
……
烏瑪祿走出內室,尹雙兒和石曉曉跟著她一起往偏殿走。
烏瑪祿翻完書後,想了想,開始謄抄佛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一字一句,規規矩矩,雖稱不上顏筋柳骨,倒也一板一眼。
因著朝堂的事,加之皇後鈕祜祿氏身體不好的緣故,康熙不再像之前那樣,隨時召烏瑪祿,而是一有空餘時間便會前往坤寧宮。
尹雙兒打聽消息回來,對烏瑪祿道:“奴才去打聽了,說是皇後已經病了好些日子,這段時日都是佟主子在管理著後宮,皇後是身體實在不好了,才叫人來找皇上。”
“聽說現在靠藥吊著一口氣。”
坤寧宮內,鈕祜祿氏正躺在床上,急促的呼吸著,進氣兒沒有出氣兒多,她的臉蒼白到極致,頰肉凹陷,一層皮貼著骨頭,整個人渾不像樣。
她的頭昏昏沉沉的,旁人說什麽,她都像是聽不見似的。
身邊的宮女為她一勺一勺的喂藥。
康熙看在眼中,再一次問道:“她如今還能活多久”
太醫院院首再一次重複之前的回答,他低頭道:“回皇上的話,皇後體內生機斷絕,脈搏近無,恐怕早已從身體內部衰敗。幾個月來,臣等也隻能靠著各種名貴藥材吊一口氣。臣等學藝不精,無法根治。臣等有罪。”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讓他們退了下去。
他知道她藥石罔顧,這樣問也不過是求個心安。
康熙握住她的手,問她:“你還有什麽想要的。”
鈕祜祿氏從混沌中生出了一點兒清醒,她道:“奴才命薄,不能為皇上誕下一兒半女。平生所求,也唯有鈕祜祿一族。”
她斷斷續續的說道:“奴才父親的家廟,就拜托……皇上了。”
“倘若日後族中子弟,犯下錯事,也求皇上……看在奴才麵上,饒他們一命。”
“朕應你。”
這不是一個夫君允諾妻子,而是一國之君的承諾。
鈕祜祿氏已經想不了那麽多了,隻知道他答應了,她露出生命當中最後一個微笑,她緊緊的抓住他的手,蒼白的笑著:“多謝了。”
鈕祜祿氏閉上了眼,陷入永眠。
她的手握如雞爪,不曾鬆開分毫。
她這一生,至死都是鈕祜祿家的女兒,從來沒為自己想過一分。
她將在曆史下留下的名號,也不過是冷冰冰的“鈕祜祿氏”幾字。
世間將再無人知道,她是玉妍。
那也曾執扇撲流螢,也曾打馬郊外,也曾詩書趁年華的玉妍。
她終究成了鈕祜祿氏。
是年,公元1678年,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時,皇後鈕祜祿氏崩於坤寧宮。
消息傳遍全宮。
太皇太後駕至乾清門,欲入宮哭臨,康熙故辭再三,太皇太後始回宮。
諸王、貝子、公等,內大臣、大學士、學士、侍衛具入乾清門丹樨內,滿漢文武各官,俱集乾清門外舉哀。
公主、郡主等,諸王、貝勒妃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婦,俱入坤寧宮舉哀。
是日,內班侍衛頭領飛耀塞,傳諭大學士索額圖,勒德洪,納蘭明珠曰:“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征討賊寇,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妻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發、俱著免。”
眾臣接旨領命謝恩,各有想法,暫且不說。
二月二十七日,因皇後崩逝,停朝五日,這五日間,不理政事。
是日,陳設大行皇後鹵簿於乾清門外。
巳時,殮大行皇後於坤寧宮中正殿,舉哀俱如前儀。
二月二十八日,早,陳設大行皇後鹵簿於乾清門外。
辰時,康熙親送大行皇後梓宮安於武英殿。
皇妃、嬪及公主、郡主等,諸王、貝勒妃,二品以上命婦,俱隨梓宮入殿門內。
諸王、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俱於殿門外跪迎。
康熙親臨舉哀。
諸王、貝子、公等舉臣,俱東向舉哀。
諸王、貝子、公等大臣請駕回宮,康熙乃還宮。
未時,諸王、貝子、公等舉臣,複舉哀。
康熙下諭:是日後,諸王、貝子、公等舉臣,每早晚集殿門外舉哀。
二月二十九日卯時,康熙到大行皇後梓宮前舉哀。
不多時,皇太後臨大行皇後梓宮前舉哀。
康熙見她來,行禮避讓。
皇太後舉哀畢,走到他麵前,看著他神情裏的痛苦,輕輕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