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的奧運發展史。


    在去年結束的東京夏季奧運會中,中國體育代表團以一枚金牌之差屈居金牌榜第二,成為無可爭議的體育強國第一陣營。


    而這一路上由弱到強走過的曲折艱辛曆程,讓我們慢慢道來……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傳入中國並取得發展,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894年在籌備第一屆奧運會時,國際奧委會便向中國發出了邀請,當時的清王朝因對奧運會不了解,沒有答複。23sk.


    1904年以後,奧林匹克運動逐漸為一些有識之士所關注,許多中國報刊曾報道過第三屆奧運會的消息,奧運精神得以在華夏大地上傳播。


    1906年,中國的一家雜誌介紹了奧林匹克曆史。


    1907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在天津學界運動會發獎儀式上,以“奧林匹克”為題發表了著名的演說。


    他指出,雖然許多歐洲國家獲獎機會甚微,但仍然派出選手參加奧運會,他建議中國組隊參加奧運會。


    1908年倫敦奧運會後,天津的一家報紙再次介紹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曆史,還提出了要爭取這個盛會,並舉辦了“奧林匹克專題演講會”。


    1910年10月18日~22日在“爭取早日參加奧運會”和“爭取早日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口號的鼓舞下,在南京舉辦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


    1913年,中國政府發起參與了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


    遠東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而中國是發起者之一。在遠東運動會上,中國運動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表現了良好的體育道德。


    1915年國際奧委會致電遠東運動會組委會,承認了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夏季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


    1922年,中國的王正延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


    1924年,中國奧委會的前身(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當時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成立。


    中國陸續加入了田徑、遊泳、體操、網球、舉重、拳擊、足球、籃球等八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


    1924年5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八屆奧運會上,中國三名網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球表演比賽。盡管他們在預賽時即被淘汰,但這卻是中國人首次出現奧運會的賽場上。


    1928年5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上,中國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當時正在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留學的宋如海受中華體育協進會的指派,由美國乘船前往荷蘭,出席了賽會,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1931年,在南京成立的“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曆史自此開始。


    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中國本不想派選手參加,僅由全國體育協進會總幹事沈嗣良前往觀禮。


    而日本帝國主義扶持的偽滿,擬派劉長春、於希謂作為滿洲國選手參加奧運會,輿論一片嘩然。劉長春也予以拒絕。


    劉長春是中國短跑名將,中國當時多項短跑記錄保持者。


    1929年劉長春在沈陽舉行的第14屆華北運動會上先後打破了100m、200m和400m三個短跑項目的全國記錄,成績分別是10.8秒、22.4秒、52.4秒。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國民政府決定以劉長春、於希謂為運動員,宋君複為教練員,沈嗣良為領隊,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


    由於沒有經費,張學良個人資助了劉長春等人。在開幕式上劉長春執旗前導,沈嗣良、宋君複以及中國留學生和美籍華人劉雪鬆、申國權、托平等六人組成了中國代表團。於希謂因日方阻撓破壞,未能成行。


    劉長春在經過三個星期的海上旅行之後,體力大受影響,原來報名參加了三個項目。他終因體力不支,隻參加了100米、200米,沒有出場400米的比賽。


    在高手如雲的奧運賽場,劉長春在100m、200m預賽中分別位於小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但他以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而留名中國奧運史。


    此後,劉長春在1933年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以10.7秒和22秒的成績再創100m,200m兩項全國紀錄,奪得冠軍。其中10.7秒的100m記錄保持長達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打破。


    在第十屆奧運會閉幕後,由國際奧委會奧地利委員史密特、瑞士委員馬蘇裏、李密三人組成的考察小組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耶.拉圖爾的委托來華訪問。


    考察組首先到達北平,後啟程去上海。在上海考察組譴責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暴行。而最早來中國訪問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是日本人嘉納治五郎,他是日本柔道的創始人。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中國派出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其中運動員69人。參加了籃球、足球、遊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七個項目的比賽。


    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楊秀瓊作為唯一的中國遊泳隊女子選手參賽。在選拔賽中,她以1分21秒2和6分45秒2的成績刷新了100m和400m的自由泳全國紀錄。


    楊秀瓊曾是中國體育界的代表人物,12歲時就在遊泳比賽中獲得過冠軍。


    1933年在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13歲的楊秀瓊囊括女子遊泳的全部金牌。


    1934年,年僅16歲的楊秀瓊代表中國出戰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並獨得四金。震撼了亞洲體壇,立刻成為國家形象的代表。她在當時被國人稱為南國“美人魚”。


    前往柏林進行奧運比賽的路途十分漫長,在長時間的海上旅行之後,楊秀瓊已體力不支,加上奧運賽場是一個各國優秀運動員雲集的地方,最終沒能挺進決賽,以遺憾告終。


    中國足球第一次登上奧運會的舞台,也是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


    盡管沒有獲得獎牌,但此次中國隊的表現受到了歐洲各地報紙的讚揚,他們認為“中國足球水平不亞於歐洲各國,所差的是體力不如人”。


    值得一提的是足球隊的名將李惠堂。李惠堂於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四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


    一直到1947年作為隊長參加的最後一場比賽,李惠堂在球場上度過了二十多年的時光,共打進1860球,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足球第一人。


    他與巴西的李登雷克、德國球星蓋德穆勒、球王貝利以及獨狼羅馬裏奧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的五大巨星。


    在柏林奧運會上,還有11人的武術表演隊和34人組成體育考察團。其中籃球比賽,勝過法國隊。撐杆跳選手符寶盧取得複賽權,中國武術隊的多次表演轟動了歐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的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體育家袁敦禮、董宋義等人提出請求第15屆奧運會(1952年)在中國舉行,引起了國人的興奮。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中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遊泳和自行車等五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


    倫敦奧運會李惠堂作為教練率中國足球隊參加比賽,同年獲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國際裁判資格的人。


    在踏上倫敦這片土地之前,中國足球隊便經曆了一係列的磨難。由於缺乏經費,球隊提前出發到東南亞等地打表演賽來賺取奧運期間的路費和經費。


    一支奧運代表隊竟不得不靠沿途比賽的門票收入作為參賽費用,如今看來,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他們一路的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抵達倫敦後與美國隊的熱身賽中也分別以5:2和3:2取得勝利。李惠堂也在采訪中表示對國家代表隊有很高的期望。


    可惜的是,由於正式比賽當天下起了雨。球場積水很難控球,加之對手土耳其個個人高馬大,中國隊事先定好的短傳滲透戰術顯出了劣勢。


    盡管如此,中國隊場上隊員仍然奮力拚搏,用盡最大的力氣打完了比賽,沒有留下遺憾。


    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中國籃球隊也表現不俗,打出了預賽3勝2負,落選賽2勝1負的成績,在全部23支球隊中位列第18名。


    和國家足球隊一樣,籃球隊也沒有足夠的出國比賽經費。他們提前29天從上海出發,取道香港和新加坡,在那裏打了多場友誼賽和表演賽,門票收入用來補助奧運期間的路費和生活費用。


    最終中國籃球隊在奧運會小組賽中,3勝2負。分別負於智利、菲律賓,勝比利時、韓國、伊拉克。


    其中以125:25的驚人比分戰勝了伊拉克隊,這也創造了這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得分最高紀錄。


    盡管最終沒能取得名字,但中國籃球隊已為中國掙足了麵子。


    奧運會結束後,代表團在當地華僑總會的幫助下解決了路費,運動員才得以返回祖國。


    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正式接受邀請較晚,隻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


    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經接近尾聲,隻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而當時的“中國台灣”拒絕出席此屆奧運會。


    1954年國際奧委會在雅典年會中以23:21的票數承認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奧委會”,但同時卻保留了“中國台灣奧委會”,開了在一個國家中承認兩個奧委會的先例。


    新中國奧委會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治立場,堅決反對國際奧會搞兩個中國的陰謀。


    在得知國際奧委會允許台灣參加這屆奧運會時,立即致電國際奧委會表示抗議,並明確表示如果允許台灣參加,新中國將拒絕參加本屆奧運會。


    結果可想而知,台灣體育組織被邀請參加比賽,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於1956年1月發表聲明,強烈抗議國際奧委會分裂中國的做法,並宣布拒絕參加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


    鑒於國際奧運會的少數人仍堅持兩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奧委會於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故自本屆奧運會起,新中國中斷了對奧運會的參與。


    中國先後拒絕參加1960年羅馬第17屆奧運會、1964年東京第18屆奧運會、1968年墨西哥城第19屆奧運會、1972年德國慕尼黑第20屆奧運會、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


    而在此期間,中國台北則每屆均派隊參加。


    1960年在羅馬奧運會上,台灣選手楊傳廣奪得十項全能比賽銀牌,這是中國人獲得的首枚奧運會獎牌。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台灣女子選手紀正獲得80m欄銅牌,她是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中國女子運動員。


    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恢複了中國的合法席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自此中國又回到了奧林匹克大家庭中。


    而設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奧委會名稱為“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至此,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1980年2月,中國首次派隊參加了第13屆冬季奧運會。


    1980年7月將在蘇聯莫斯科舉行第22屆奧運會,從本屆奧運會開始,中國運動員就可以正式參加奧運會了。


    然而當時為了維護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的國家利益,運動員們服從了中國奧委會於1980年4月24日發布的公告,放棄參加莫斯科奧運會。


    新中國運動健兒的首次亮相,還要等到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那麽臥薪嚐膽後的中國體育健兒,將會在下屆奧運會中取得怎樣的成績呢?


    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聊體育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城陳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城陳九並收藏聊聊體育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