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在曆史上也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在斯特凡杜尚當政時,建立了一個把克羅地亞、保加利亞、瓦拉幾亞、波斯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全部包括在內的大塞爾維亞帝國,但這個國家和秦一樣,在君主死後很快地分崩離析了。
貝爾格萊德在那個時期就是塞爾維亞的首都,巴爾幹半島著名的城市,號稱“巴爾幹之鑰”,是巴爾幹的門戶所在。
君士坦丁皇帝一路不疾不徐地來到了貝爾格萊德,看見城門緊閉著,也沒有急著見斯特凡,而是率先在城外紮下了營。
“陛下”拉斯洛很疑惑,
“既不談判,又不攻城,我們在等什麽呢”
聽到拉斯洛潛意識裏把自己和皇帝的利益放在一起,君士坦丁明白,這位已經徹底歸心了。
君士坦丁心情大好,也不吝嗇回答拉斯洛的疑問,
“我和斯特凡都在等一個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他不來巴爾幹半島就無法平靜。”
“亞諾什”拉斯洛試探著問道。
按照地緣政治的理論,君士坦丁要想獲得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兩公國的主權,必須要獲得亞諾什的承認才行。
皇帝點點頭,讚同了拉斯洛的說法,
“我們不用急,該著急的是他們。”
時間拖的越久,皇帝在塞爾維亞的統治就越牢固,斯特凡想要消除皇帝的影響力就越難。
“我們就等著就行,他們遲早會過來的。”皇帝胸有成竹。
就在君士坦丁到達貝爾格萊德不足十天,亞諾什也是終於來到了城外,隨著大門的洞開,匈牙利人和盟軍一起與君士坦丁對峙了起來。
按照亞諾什的邀請,雙方在兩軍中央搭了一個帳篷,各自帶了兩名侍衛,開始了談判。
一進帳篷,拉斯洛首先發聲責難,
“亞諾什,你在做什麽你還認不認我這個國王”
聽著拉斯洛的不善的語氣,亞諾什表情不變,搖了搖頭,
“當然,但是陛下,作為您的攝政,我要提醒你,匈牙利民族的利益要高於您的喜好,您不能聯合外人來對抗你忠誠的臣民。”
拉斯洛都要氣笑了,終究還是低估了政客的無恥,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忠誠那好,那我命令你,離開貝爾格萊德,從哪來回哪去。”
“恐怕不行,匈牙利的利益高於一切,恕我不能聽從您的命令。”
君士坦丁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好笑地製止了拉斯洛,
“好了,讓這位攝政大人提出他的條件吧。”
開玩笑,想用言語讓一個政客屈服簡直是癡人說夢,如果有這麽容易,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了。
“我們要求貴國放棄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的宗主權,讓兩公國實現獨立,給巴爾幹半島帶來和平,為此,我方願意付出…”
“好了好了,”君士坦丁直接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話,這不開玩笑嗎
很明顯,亞諾什就是在獅子大開口,不過這也正常,做生意還講究個討價還價呢,何況是這麽大的事。
“這是不可能的,攝政,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必須向帝國表示臣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必須因為對帝國的冒犯而作出賠償。”
注意到君士坦丁的語氣極為堅定,亞諾什沉默了一下,轉移了話題,斟酌著說到,
“我很尊敬您,君士坦丁陛下,您的要求完全合理,但您不覺得,在兩個大國之間,留有一定的緩衝地帶更有利於和平的存在嗎”
君士坦丁很是認真,看著亞諾什一字一句地說到,
“這就是我不讓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並入帝國的原因。”
當然了,現在不合並不代表以後不合並,匈牙利隻有一個亞諾什,等匈牙利的威脅解除,這兩公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雙方談的火熱,斯特凡和另外兩名大公就很尷尬,事情好像和他們沒有關係了,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隻要等待命運的裁決就行了,小國的悲哀就在於此。
經過激烈的討論,雙方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
1454年十月,這場曆時近半年的鬧劇最終落下了帷幕,在匈牙利攝政亞諾什的調停下,“反抗同盟”宣告解散,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大公對羅馬皇帝表示服從並上供,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對羅馬皇帝的損失進行賠償,
條約包括但不限於:
1、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保留一定的自主權,兩國每年需上供一萬枚杜卡特,兩國的貴族包括君主在君士坦丁堡學習貴族禮儀後由羅馬皇帝進行冊封。
2、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每國需賠償五萬枚杜卡特交於羅馬皇帝。
3、匈牙利以十萬枚杜卡特的代價換取貝爾格萊德的管理權五十年。
……
“陛下,就這麽放過他們了”拉斯洛不甘心地問道,
“這就夠了,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君士坦丁淡淡道,在紙上寫著什麽。
“這樣做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君士坦丁擱下了手中的筆,看著拉斯洛,
“不然呢把弗拉德和斯特凡全殺了,和匈牙利人打個天昏地暗,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這樣做才好嗎”
看著拉斯洛慚愧的表情,皇帝的語氣也柔和了些許,
“來,拉斯洛,過來。”
皇帝招招手,把拉斯洛拉到自己的身邊,
“現在帝國最重要的不是疆土的大小,而是人口的不足,其中,最嚴重的還是民族問題。”
確實,民族問題是從古羅馬時代就困擾著統治者的難題,其實民眾沒什麽民族的概念,但各地的習俗不同、信仰不同勢必會造成衝突,
別的不說,就在莫利亞半島,就有斯拉夫人、希臘人、法蘭克人、西班牙人、哥特人、阿爾巴尼亞人等近十個民族,他們習俗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讓帝國的統治成本直線上升。
想要消除民族之間的差距,最好的辦法就是教育,但現在還不滿足全民教育的基礎,隻能先從貴族開始同化,君士坦丁之所以要求貴族們來君士坦丁堡學習,就是為了同化他們,讓他們學習希臘語和希臘文化,然後慢慢影響底層的民眾。
貝爾格萊德在那個時期就是塞爾維亞的首都,巴爾幹半島著名的城市,號稱“巴爾幹之鑰”,是巴爾幹的門戶所在。
君士坦丁皇帝一路不疾不徐地來到了貝爾格萊德,看見城門緊閉著,也沒有急著見斯特凡,而是率先在城外紮下了營。
“陛下”拉斯洛很疑惑,
“既不談判,又不攻城,我們在等什麽呢”
聽到拉斯洛潛意識裏把自己和皇帝的利益放在一起,君士坦丁明白,這位已經徹底歸心了。
君士坦丁心情大好,也不吝嗇回答拉斯洛的疑問,
“我和斯特凡都在等一個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他不來巴爾幹半島就無法平靜。”
“亞諾什”拉斯洛試探著問道。
按照地緣政治的理論,君士坦丁要想獲得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兩公國的主權,必須要獲得亞諾什的承認才行。
皇帝點點頭,讚同了拉斯洛的說法,
“我們不用急,該著急的是他們。”
時間拖的越久,皇帝在塞爾維亞的統治就越牢固,斯特凡想要消除皇帝的影響力就越難。
“我們就等著就行,他們遲早會過來的。”皇帝胸有成竹。
就在君士坦丁到達貝爾格萊德不足十天,亞諾什也是終於來到了城外,隨著大門的洞開,匈牙利人和盟軍一起與君士坦丁對峙了起來。
按照亞諾什的邀請,雙方在兩軍中央搭了一個帳篷,各自帶了兩名侍衛,開始了談判。
一進帳篷,拉斯洛首先發聲責難,
“亞諾什,你在做什麽你還認不認我這個國王”
聽著拉斯洛的不善的語氣,亞諾什表情不變,搖了搖頭,
“當然,但是陛下,作為您的攝政,我要提醒你,匈牙利民族的利益要高於您的喜好,您不能聯合外人來對抗你忠誠的臣民。”
拉斯洛都要氣笑了,終究還是低估了政客的無恥,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忠誠那好,那我命令你,離開貝爾格萊德,從哪來回哪去。”
“恐怕不行,匈牙利的利益高於一切,恕我不能聽從您的命令。”
君士坦丁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好笑地製止了拉斯洛,
“好了,讓這位攝政大人提出他的條件吧。”
開玩笑,想用言語讓一個政客屈服簡直是癡人說夢,如果有這麽容易,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了。
“我們要求貴國放棄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的宗主權,讓兩公國實現獨立,給巴爾幹半島帶來和平,為此,我方願意付出…”
“好了好了,”君士坦丁直接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話,這不開玩笑嗎
很明顯,亞諾什就是在獅子大開口,不過這也正常,做生意還講究個討價還價呢,何況是這麽大的事。
“這是不可能的,攝政,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必須向帝國表示臣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必須因為對帝國的冒犯而作出賠償。”
注意到君士坦丁的語氣極為堅定,亞諾什沉默了一下,轉移了話題,斟酌著說到,
“我很尊敬您,君士坦丁陛下,您的要求完全合理,但您不覺得,在兩個大國之間,留有一定的緩衝地帶更有利於和平的存在嗎”
君士坦丁很是認真,看著亞諾什一字一句地說到,
“這就是我不讓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並入帝國的原因。”
當然了,現在不合並不代表以後不合並,匈牙利隻有一個亞諾什,等匈牙利的威脅解除,這兩公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雙方談的火熱,斯特凡和另外兩名大公就很尷尬,事情好像和他們沒有關係了,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隻要等待命運的裁決就行了,小國的悲哀就在於此。
經過激烈的討論,雙方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
1454年十月,這場曆時近半年的鬧劇最終落下了帷幕,在匈牙利攝政亞諾什的調停下,“反抗同盟”宣告解散,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大公對羅馬皇帝表示服從並上供,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對羅馬皇帝的損失進行賠償,
條約包括但不限於:
1、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保留一定的自主權,兩國每年需上供一萬枚杜卡特,兩國的貴族包括君主在君士坦丁堡學習貴族禮儀後由羅馬皇帝進行冊封。
2、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每國需賠償五萬枚杜卡特交於羅馬皇帝。
3、匈牙利以十萬枚杜卡特的代價換取貝爾格萊德的管理權五十年。
……
“陛下,就這麽放過他們了”拉斯洛不甘心地問道,
“這就夠了,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君士坦丁淡淡道,在紙上寫著什麽。
“這樣做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君士坦丁擱下了手中的筆,看著拉斯洛,
“不然呢把弗拉德和斯特凡全殺了,和匈牙利人打個天昏地暗,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這樣做才好嗎”
看著拉斯洛慚愧的表情,皇帝的語氣也柔和了些許,
“來,拉斯洛,過來。”
皇帝招招手,把拉斯洛拉到自己的身邊,
“現在帝國最重要的不是疆土的大小,而是人口的不足,其中,最嚴重的還是民族問題。”
確實,民族問題是從古羅馬時代就困擾著統治者的難題,其實民眾沒什麽民族的概念,但各地的習俗不同、信仰不同勢必會造成衝突,
別的不說,就在莫利亞半島,就有斯拉夫人、希臘人、法蘭克人、西班牙人、哥特人、阿爾巴尼亞人等近十個民族,他們習俗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讓帝國的統治成本直線上升。
想要消除民族之間的差距,最好的辦法就是教育,但現在還不滿足全民教育的基礎,隻能先從貴族開始同化,君士坦丁之所以要求貴族們來君士坦丁堡學習,就是為了同化他們,讓他們學習希臘語和希臘文化,然後慢慢影響底層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