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出兵
磨了10年劍的我終於可以浪了 作者:西風嘯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是陽謀?
這就是陽謀!
哪怕烏籍單於明知,所謂的九原被圍,是大周刻意而為之。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甚至順著對方的謀劃走。
畢竟就如同鄭泉所說的一樣,若他們不出兵,那這足夠支撐他們大軍數月運轉的糧草軍需,可就要便宜鎮北軍了。
而戰爭打的是什麽?
有說兵精,有說將勇。
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後勤。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如此數量的軍需糧草,一旦要是落入鎮北軍之手。烏籍單於現在就可以想象,想要啃動幽州這塊骨頭,將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光。
當然,要是匈奴無意在這龍蛇陸起之時,撕下一塊肉來,分一杯羹的話,那烏籍單於大可不必理會這種糟心之事。
然……這可能?
咱們的這位烏籍單於的心大著呢!
他不光是要撈到足夠的好處,甚至還想更進一步,坐一坐那神州的龍庭!
所以,幽州不光是大周的肉中刺,眼中釘,對於烏籍單於而言,也是一樣。甚至由於比鄰之故,相較於朝廷,烏籍單於更不希望幽州做大、強盛。
而且最關鍵的是,現這批軍需糧草之事,已傳得沸沸揚揚。匈奴上下皆翹首以盼,就是烏籍單於這邊想坐看風雲起,下麵人也未必肯做視這本來應屬他們的囊中之物,變成幽州人的戰利品和勳功。
因而烏籍單於看向鄭泉的目光雖冷,卻也未有發作。就這麽默然了片刻之後,繼而淡淡道:“大周、匈奴之間本就是兄弟之邦,弟有難,兄自當施以援手。更何況這批軍需糧草本就是贈予我匈奴的,出兵一事,就更是責無旁貸了。”
“那外臣就在這裏先替我大周數千將士,謝過單於恩典了。”
鄭泉一聽烏籍單於如此言語,也不等烏籍單於這邊再說些什麽,便連忙拜謝,開口把這事給直接按瓷實了。
雙方顯然都無異於彼此多言。
畢竟,出了這麽大的事,烏籍單於這邊肯定是急著於人商議。
而鄭泉這邊,顯然也清楚這一點。
因而恭維客套了幾句之後,鄭泉這便率先提出告辭。而烏籍單於這邊也沒有過多的挽留,於是其很快,便消失在了烏籍單於的視線裏。
而伴隨著鄭泉這邊離去,烏籍單於的臉色也開始轉冷。繼而便開口吩咐手下,將一眾匈奴權貴高層都給招來。
議事廳之中,見人都來齊了,烏籍單於這邊便把剛剛鄭泉所請,轉述給一眾匈奴權貴聽。
而一眾匈奴權貴聞言自也是一驚,其中脾氣最急躁的右大都尉更是第一時間開口,表達了自己的急迫之心:“單於,這還商議什麽?在拖下去,那些軍需糧草怕就真的歸鎮北軍了!”
“阿史那骨說的不錯。”
正所謂自古財帛動人心,更何況如此巨大的數目。
現聽聞這麽大一筆軍需糧草被堵在了九原,匈奴一方一眾權貴哪還能坐得住?當即便有支持出兵的人,起聲附和道:“單於,此事確實宜早不宜遲。這一旦等鎮北軍大軍來援,再想將那些軍需糧草奪回來,可就不這麽容易了。”
這派係之爭,到哪兒都去不了。
匈奴也是一樣。
因而有支持的,自然就有唱反調的。
這不,左大將這邊一開口。和其不對付的左大都尉便開口,反對意見道:“我倒是覺得,先不忙出兵。這所謂的軍需糧草、被困九原,不過是那些南人的一麵之詞。
是否確有其事,我等根本就無從知曉。
就這麽一頭紮進去,是對我匈奴勇士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更何況,一旦出兵,勢必會和鎮北軍對上。而鎮北侯的報複心又極強,這出兵容易,再想像現在這般一樣置身事外,可就難了。”
我都不承認,這位左大都尉還是言之有物的。最起碼在座的不少人之中,有不少對他的話深以為然。
不過左大將顯然也不是好相與的主,聞言第一時間便作出了反擊,嘲諷道:“那左大都尉的意思,是我們就隻能這麽坐視九原陷落,讓一應軍需糧草全部於鎮北軍之手了不?”
“我可沒這麽說,”左大都尉不落話柄道:“我隻是說,我們不能就這麽稀裏糊塗出兵。最起碼要搞清楚,被圍的,又是否真的是南人送來的糧草。別我們這都出兵了,到最後卻發現,到手的不過是一場空。”
“怕是等你打聽清楚了,那糧草軍需也歸了別人了,”左大將繼續嘲諷道。
“夠了!都什麽時候了?吵吵嚷嚷的,像什麽樣子?也不怕傳出去,讓人徒增笑柄!”
眼見火藥味越來越濃,烏籍單於終於開口,對了爭吵的時候斥責了一通。繼而轉過頭來對著一旁的匈奴左賢王道:“左賢王,對於此事你怎麽看?”
“出兵!而且要盡快。”
旁人不清楚,匈奴左仙王還能不清楚嗎?
朝廷但凡要謀劃某人、某事,定是一環扣一環。若他們不按朝廷的劇本走,其後還指不定有什麽等著他們呢。
即是如此,還不如第一時間便隨了大周的意,到時候最起碼還能掌握主動權。
不得不說,這匈奴左賢王不愧曾在朝堂之上位列一品,是真了解大周君臣哪。
大周這邊,確實做了相關預案。
若匈奴真的不出兵的話,內三司衙門便會打著鎮北候府的幌子,對匈奴軍中的糧草下手。
到時候,沒有足夠糧草支撐的匈奴隻有兩個選擇,要麽進、要麽退。
進就不用說了,正好隨了朝廷的意。
要是匈奴人選擇退回塞外,正式背叛盟約……
大周哪怕暫時將最大的威脅,鎮北候府放在一旁。也會讓其等知道,背棄大周、背棄盟約究竟會是什麽下場!
書歸正傳。
烏籍單於自然尚且還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見匈奴左賢王也認同出兵,雖沒有給出什麽讓人信服的理由,但對其往日算無遺策、言之必中的印象。讓本就有了一定傾向的烏籍單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知牙師,你即刻領兵五萬,趕赴九原!”
“是!單於。”
這就是陽謀!
哪怕烏籍單於明知,所謂的九原被圍,是大周刻意而為之。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甚至順著對方的謀劃走。
畢竟就如同鄭泉所說的一樣,若他們不出兵,那這足夠支撐他們大軍數月運轉的糧草軍需,可就要便宜鎮北軍了。
而戰爭打的是什麽?
有說兵精,有說將勇。
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後勤。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如此數量的軍需糧草,一旦要是落入鎮北軍之手。烏籍單於現在就可以想象,想要啃動幽州這塊骨頭,將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光。
當然,要是匈奴無意在這龍蛇陸起之時,撕下一塊肉來,分一杯羹的話,那烏籍單於大可不必理會這種糟心之事。
然……這可能?
咱們的這位烏籍單於的心大著呢!
他不光是要撈到足夠的好處,甚至還想更進一步,坐一坐那神州的龍庭!
所以,幽州不光是大周的肉中刺,眼中釘,對於烏籍單於而言,也是一樣。甚至由於比鄰之故,相較於朝廷,烏籍單於更不希望幽州做大、強盛。
而且最關鍵的是,現這批軍需糧草之事,已傳得沸沸揚揚。匈奴上下皆翹首以盼,就是烏籍單於這邊想坐看風雲起,下麵人也未必肯做視這本來應屬他們的囊中之物,變成幽州人的戰利品和勳功。
因而烏籍單於看向鄭泉的目光雖冷,卻也未有發作。就這麽默然了片刻之後,繼而淡淡道:“大周、匈奴之間本就是兄弟之邦,弟有難,兄自當施以援手。更何況這批軍需糧草本就是贈予我匈奴的,出兵一事,就更是責無旁貸了。”
“那外臣就在這裏先替我大周數千將士,謝過單於恩典了。”
鄭泉一聽烏籍單於如此言語,也不等烏籍單於這邊再說些什麽,便連忙拜謝,開口把這事給直接按瓷實了。
雙方顯然都無異於彼此多言。
畢竟,出了這麽大的事,烏籍單於這邊肯定是急著於人商議。
而鄭泉這邊,顯然也清楚這一點。
因而恭維客套了幾句之後,鄭泉這便率先提出告辭。而烏籍單於這邊也沒有過多的挽留,於是其很快,便消失在了烏籍單於的視線裏。
而伴隨著鄭泉這邊離去,烏籍單於的臉色也開始轉冷。繼而便開口吩咐手下,將一眾匈奴權貴高層都給招來。
議事廳之中,見人都來齊了,烏籍單於這邊便把剛剛鄭泉所請,轉述給一眾匈奴權貴聽。
而一眾匈奴權貴聞言自也是一驚,其中脾氣最急躁的右大都尉更是第一時間開口,表達了自己的急迫之心:“單於,這還商議什麽?在拖下去,那些軍需糧草怕就真的歸鎮北軍了!”
“阿史那骨說的不錯。”
正所謂自古財帛動人心,更何況如此巨大的數目。
現聽聞這麽大一筆軍需糧草被堵在了九原,匈奴一方一眾權貴哪還能坐得住?當即便有支持出兵的人,起聲附和道:“單於,此事確實宜早不宜遲。這一旦等鎮北軍大軍來援,再想將那些軍需糧草奪回來,可就不這麽容易了。”
這派係之爭,到哪兒都去不了。
匈奴也是一樣。
因而有支持的,自然就有唱反調的。
這不,左大將這邊一開口。和其不對付的左大都尉便開口,反對意見道:“我倒是覺得,先不忙出兵。這所謂的軍需糧草、被困九原,不過是那些南人的一麵之詞。
是否確有其事,我等根本就無從知曉。
就這麽一頭紮進去,是對我匈奴勇士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更何況,一旦出兵,勢必會和鎮北軍對上。而鎮北侯的報複心又極強,這出兵容易,再想像現在這般一樣置身事外,可就難了。”
我都不承認,這位左大都尉還是言之有物的。最起碼在座的不少人之中,有不少對他的話深以為然。
不過左大將顯然也不是好相與的主,聞言第一時間便作出了反擊,嘲諷道:“那左大都尉的意思,是我們就隻能這麽坐視九原陷落,讓一應軍需糧草全部於鎮北軍之手了不?”
“我可沒這麽說,”左大都尉不落話柄道:“我隻是說,我們不能就這麽稀裏糊塗出兵。最起碼要搞清楚,被圍的,又是否真的是南人送來的糧草。別我們這都出兵了,到最後卻發現,到手的不過是一場空。”
“怕是等你打聽清楚了,那糧草軍需也歸了別人了,”左大將繼續嘲諷道。
“夠了!都什麽時候了?吵吵嚷嚷的,像什麽樣子?也不怕傳出去,讓人徒增笑柄!”
眼見火藥味越來越濃,烏籍單於終於開口,對了爭吵的時候斥責了一通。繼而轉過頭來對著一旁的匈奴左賢王道:“左賢王,對於此事你怎麽看?”
“出兵!而且要盡快。”
旁人不清楚,匈奴左仙王還能不清楚嗎?
朝廷但凡要謀劃某人、某事,定是一環扣一環。若他們不按朝廷的劇本走,其後還指不定有什麽等著他們呢。
即是如此,還不如第一時間便隨了大周的意,到時候最起碼還能掌握主動權。
不得不說,這匈奴左賢王不愧曾在朝堂之上位列一品,是真了解大周君臣哪。
大周這邊,確實做了相關預案。
若匈奴真的不出兵的話,內三司衙門便會打著鎮北候府的幌子,對匈奴軍中的糧草下手。
到時候,沒有足夠糧草支撐的匈奴隻有兩個選擇,要麽進、要麽退。
進就不用說了,正好隨了朝廷的意。
要是匈奴人選擇退回塞外,正式背叛盟約……
大周哪怕暫時將最大的威脅,鎮北候府放在一旁。也會讓其等知道,背棄大周、背棄盟約究竟會是什麽下場!
書歸正傳。
烏籍單於自然尚且還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見匈奴左賢王也認同出兵,雖沒有給出什麽讓人信服的理由,但對其往日算無遺策、言之必中的印象。讓本就有了一定傾向的烏籍單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知牙師,你即刻領兵五萬,趕赴九原!”
“是!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