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實,既然卓倧都提議了,陳球自然是從善如流,於是一行人走出吳家,打算前往吳家屋後豬圈處看看,因為那裏正好有很多豬糞等待處理。


    經過廚房門口時,吳詠突然想到,自家的鍋灰好像不夠用,於是就拉住叔父卓倧說明一下情況。


    卓倧聽後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不用擔心,繼續跟著太守陳球一行,他自己則是在吳家大門口停了下來,向著不遠處的看熱鬧的人群招招手。


    立刻有幾個比較有眼力見的少年跑來,“師長,可是有什麽吩咐”


    卓倧笑罵道:“就你機靈,你們各自回家,將家裏廚房燒火的炭灰裝上一土筐,然後拿著釘耙鐵鍬來吳家屋後找吳詠。”


    幾位少年嘿嘿一笑,各自跑開。


    卓倧又招手喊來幾個半大小子,“你們幾個去那邊把那幾人坐的物品抬過來,跟我走。”


    其中一位小子嬉笑道:“師長,那是方桌和板凳,吳詠剛做的,大家夥還沒坐夠呢。”


    “叫你去,你就去,哪來的那麽多廢話。難道他們還能比太守大人緊要!”卓倧朝說話的少年頭上就是輕輕一拍。


    幾個小子你推我嚷,朝那邊走去,不一會就抬著板凳方桌跑過來。


    卓倧示意他們跟著自己,眾人一起來到吳家屋後的豬圈處,尋了一塊陰涼幹爽的地方,卓倧讓幾個小子將方桌板凳放好,就將他們趕回去了。


    吳詠這邊差不多也將製作農家肥的大體過程跟陳球說了一遍,等到幾個小子離開,陳球好奇似地走過來,問道:“這是何物”


    剛才來的路上,卓倧也跟幾個小子了解一下這個方桌板凳的用途,這時正好笑著給陳球解釋。


    “這是吳詠根據太虛的經曆,仿造出來的桌子和板凳,可以供人日常休息用。”


    陳球來了興趣,往板凳上一坐,頓覺一股輕鬆襲來,不禁發出舒服的感歎,“這可真是個好東西!”


    接著又對張陽說道,“顯清,你也來坐,以後咱們郡府也可放些這個長凳,方便你們辦差之後休息。”


    張陽頓時一陣感動,躬身拜謝道:“謝主君厚愛,某願效死力。”


    “你我君臣一場,勿需在意這些虛禮。”陳球虛手一抬,張陽起身,在一旁的長凳上尋了個位置坐下,但是因為身上佩戴長劍,怎麽感覺都有些別扭。


    陳球也看出問題,笑道:“這裏又沒外人,你將身上佩劍解下放到桌子上。”


    張陽照辦,頓時感覺渾身都輕鬆下來,一種難言的舒爽感湧上心頭,有些驚訝地說道:“這太虛之物果然非同凡響,如此簡單的一條長凳,竟然能讓人身心都放鬆下來。還有這桌子,坐下來剛好到胸前,手臂恰好放在上麵,這樣久坐也不會讓人感到疲憊。”


    陳球點點頭,看著不遠處吳詠,皺著眉頭,不知道想些什麽。


    反觀吳詠這邊,自從幾位少年帶著釘耙鐵鍬過來後,眾人就開始忙碌起來。


    農家肥的製作其實也並不是太難,吳詠前世在小時候的農村經常幫父母幹活,知道如何操作。


    吳家豬圈後麵就有現成的糞堆,這些糞堆都是經過長時間發酵處理過的,是可以直接製作農家肥。


    吳詠先是讓幾位少年將去年清理溝渠時翻上來的幹泥土用駕車子運過來一些,然後用釘耙將這些泥土搗碎。


    之後將鍋灰倒在糞堆上,再用那些細碎泥土埋在上麵。


    所謂的鍋灰,其實就是草木灰,將枯枝雜草燒成灰,這裏麵含有帶較多的鉀元素,不僅是製造鉀肥的主要來源,還因為屬於堿性,可以用來防治病蟲害。


    這期間吳詠也沒閑著,他點開係統技能,用竹子製作了一個長寬各兩米的糞篩。


    等吳詠的糞篩做好,他又讓幾位少年開始將糞堆用釘耙全部扒開,將之前的幹泥土和草木灰摻和均勻,遇見大塊狀的糞團,用鐵鍬將其都拍碎。


    然後再經過糞篩過濾,大塊的再次拍碎過濾,這樣如是幾次,最終得到的就是一堆黑色的細小顆粒狀的農家肥了。


    一番忙活,吳詠看了一眼時間,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這漢朝獨一份的農家肥製作也就此完成。


    雖然這農家肥看起來不怎麽樣,但這在漢朝絕對是一個創舉,縱觀天下數千萬百姓,又有誰能想到這麽高級的東西呢,雖然所有的原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但又有誰會這麽無聊到去嚐試將這些惡心的東西利用呢


    吳詠聞了聞自己身上,雖然他沒怎麽動手,但還是有一股臭味,心理上雖然有些受不了,但還是不得不忍耐下來,等待太守陳球的點評。


    “主君,農家肥已經製作完成了!”張陽見吳詠一行人停下,望著這邊,知道已經完工了,這才出言提醒陳球。


    陳球從沉思中驚醒,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吳詠幾人,這才站起身來,“走,去看看這農家肥。”


    等到近處,陳球接過吳詠遞過來的鐵鍬,翻了幾下,又蹲下來仔細查看,疑問道:“這黑黑的小顆粒就是農家肥怎麽使用”


    太守麵前,吳詠可不敢有絲毫馬虎,正聲道:“回大人,這農家肥的使用,視土壤和作物的狀況而定,若是翻地前隻需將這些農家肥均勻地撒到農田裏即可,若是作物已經種植,則需要幼苗長到一定高度,將農家肥灑在根部附近,有時作物快結穗也需要施肥一次。”


    陳球點點頭,別看他是一郡太守,但對農田水利之事也知道的不少。因此吳詠的話,陳球一聽就能知曉可行性很高,但是否真的這樣,還需要實地驗證一番。


    吳詠似乎也看出了陳球的疑慮,接著說道:“小子欲種植蔬菜,正好需要用到這些農家肥,大人可緩些時日再來,到時農家肥是否有效,一目了然。”


    “可。”陳球不在乎多等一些時日,按照吳詠的說法,有了這農家肥,大漢的糧食產量最少能提高五成,這是何等可怕的數據,到時又不知道會掀起多少腥風血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二十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二十載並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