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球聽後,卻是哈哈大笑,“少年郎,這事你可找錯人了,要說這宛城的醫師,玄妙觀最多。你不是有春龍郡主給你的玉牌嗎,持玉牌到玄妙觀,醫師可是任你挑選。”
吳詠不明白怎麽找醫師要去道觀,卻聽張陽在一旁解釋說:“你應該聽說過醫、道不分家,這些修道之人,大多清心寡欲,也最能潛下心來鑽研醫術。”
吳詠這才恍然,怪不得後世醫道沒落,原來都追名逐利去了。
想通此處,吳詠便向陳球請辭。
陳球擺擺手,笑著說:“你去吧,正好省去本府的一個人情。”
吳詠轉身離開,剛走幾步,忽然想到什麽,對三人說道:“府君大人勿要靠近那些病人。”
這些流民什麽都敢吃,最是容易得疫病。他剛和陳球定下計策,可不想這位太守生病倒下。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吳詠乘馬車來到玄妙觀附近,遠遠就看見這邊人滿為患,好似外麵的流民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等下了馬車,才看到大道兩邊建有數個涼亭,裏麵各有一位身穿道袍的青年男女在為病人診治。
吳詠正不知道如何行事時,忽然覺得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轉過頭一看,發現來人竟然是張機,不禁有些驚喜,脫口問道“世兄怎麽會在此”
張機哈哈一笑,“巧了,我也剛好要問賢弟怎會到此處。”
兩人寒暄一下,各自述說自己的經曆。
原來,昨日張機與吳詠分開後,便尋到玄妙觀。他本滿懷信心而來,卻沒想到大門都沒讓進。
說到這,吳詠忙問為什麽不讓進。
隻見張機尷尬地摸了摸自己鼻子,說:“觀內的都是道門高人,愚兄名望不足,不讓進,也是情理之中,賢弟是沒看到這大門外多少富賈貴戚想進大門而不得,隻能在這外麵任由這些道童學徒診治。”
吳詠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竟然戳到張機的痛處。同時也有些不理解,這時的人們竟然不識神醫的真麵目!後世之人提起張仲景,那真是如雷貫耳。
兩人自動略過此處,吳詠講述了自己遭遇兩次流民的經曆。
張機聽的目瞪口呆,連拍大腿,後悔道:“早知賢弟的經曆如此豐富,愚兄就晚兩天再離開了。”
吳詠笑道:“現在也不晚啊,正好世兄隨我一起去為流民治病。”
張機急忙擺手拒絕,“賢弟啊,你也太高看愚兄了,我現在的醫術水平跟外麵這些道童學徒差不多少,怎敢去誤人性命。”
吳詠一想也對,真正的醫道聖手,哪個不是經過幾十年的錘煉,張機現在也就二十多歲,又有幾年的治病經曆。於是便不再堅持,而是喊他一起向玄妙觀大門走去。
此時周圍之人見吳詠一個穿著樸素的小孩走向大門,不禁譏笑道:“這又是哪裏來的野小子,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是他能來的嗎等會非被人打出來不可。”
預想的情景並沒有出現,吳詠隻是將春龍郡主給的玉牌,展示給守門的官兵看一眼,就被恭敬地請了進去。
外麵等著看熱鬧的人頓時不幹了,大聲嚷嚷道:“憑什麽讓他們進去,我們隻能在外麵等”
守門官兵兩眼一瞪,暴喝道:“那是觀主的玉牌,你們有本事就去跟春龍郡主說!”
人群頓時安靜了,說話之人也悻悻地躲在一旁。
吳詠和張機進門之後,便有一位道童過來引路,問明兩人的來意之後,微笑道:“觀主在煉真宮清修,一般不見外客,這些瑣事也不會過問。至於流民之事,今日老君堂內倒是有幾位道長剛出關,在替重病之人診治,兩位可隨我到老君堂內問問。”
吳詠點點頭,讓道童前麵引路。
張機自從進了大門後,心情就順許多,這時也有心情開玩笑說:“哈哈,沒想到賢弟還有此玉牌,以後愚兄再來玄妙觀就找你借玉牌一用。”
吳詠還沒答話,這時引路的道童卻提醒道:“玄妙觀是清修之地,小道不知這位小道友如何獲得的玉牌,但還是要多一句嘴,此玉牌隻能使用三次,我道門講究事不過三,三次之後,玉牌就會被觀主收回。”
聽到道童如是說,張機那張滿是期待的臉上頓時布滿了失望之色。
吳詠見他情緒有些落寞,安慰道:“世兄不必沮喪,這玉牌我留著也是沒用,世兄想要的話,這次行程結束,弟送於兄便是。”
張機急忙擺手拒絕,“君子不奪人所愛,賢弟這是要陷兄於不義乎”
吳詠還要再勸,引路道童又開口了,“恕小道多嘴,這位小道友還是收起玉牌為好,切勿輕易送於他人,以後說不得有大用。”
吳詠好奇了,這小小玉牌能有什麽大用
道童也不管他裝作無知,還是本來就不知道,正色道:“《道德經》雲: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玄妙觀敢以‘玄妙’兩字命名,地位在道家之中可謂是獨樹一幟。觀主所在的煉真宮乃是光武帝為其姊湖陽公主所建,非劉姓宗室之人不得進。就是當今天子來了,也要給我玄妙觀主幾分薄麵,請示之後,方可進入。可以說持有我玄妙觀玉牌,這俗世間的榮華富貴,也隻不過是觀主的一句話而已。”
吳詠有些愕然,他真沒想到玄妙觀在這個時代的影響這麽大!不過對於靈魂來自後世的他來說,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不知是他孤陋寡聞,還是之後玄妙觀在三國亂世中受到了衝擊,淹沒在曆史長河中。看來想要在這亂世之中立身,要多做些準備了。
這樣想著,吳詠很快被引路道童帶到一處不算宏大的殿堂中。放眼望去,殿堂中間隻有一座太上老君騎牛像,顯得十分冷清,不過兩個側室卻是人聲不斷。
“道長,我這病還能治嗎”
“戒燥戒怒,清心寡欲,平日飲食要清淡,慢慢調養之下,倒還有幾分希望。”
“這樣跟死了有什麽區別,本侯擁有嬌妻美妾無數,良田千頃,卻不能吃喝,不能動欲,當真是生不如死啊!”
“生死自有天定,老道言盡於此,你回去仔細想想吧。”
不大一會,從左邊側室走出一位身材臃腫錦衣華服的中年男子,身後還跟著兩個青年仆從。吳詠看男子一眼,隻見他滿臉膿包,相貌十分恐怖,趕緊別過頭。
那人見吳詠這樣,明顯就要發怒,這時側室傳來聲音,“切記戒燥戒怒!”
男人頓時猶如泄氣的皮球,狠狠瞪了吳詠一眼,領著兩個仆從匆忙離開。
吳詠有些莫名其妙,自己隻不過看他一眼,難道就此人被記恨上了還沒等他多想,道童請他和張機進入側室。
進入側室,吳詠發現這裏被隔斷隔成兩個單間,外麵一間此時正有一位胡須全白的道長為一位青年男子診治,門口還站在一位青年男子。
吳詠來到裏麵的單間,隻見一位麵色紅潤的老道士正緊閉雙眼跪坐在矮塌上。
老道聽到來人,眼睛還是緊閉,問道:“你有何事”
吳詠走上前,恭敬說道:“小子吳詠,持觀主玉牌到此,請求道長隨小子一起去城外救治流民。”
這時老道睜開眼,仔細看了玉牌一眼,有些詫異地問道:“此玉牌,你何時又因何事得到老道卻是從未聽觀主提到過”
吳詠不敢隱瞞,當下說了昨日太守府的茶飲事件。
老道來了興致,“太虛茶飲口氣倒是不小,老道這裏正好還有些茶葉,今日你若是讓老道滿意,老道不僅隨你去救治流民,還可以額外答應你一個條件。若是不能讓老道滿意,那就是你昨日哄騙觀主,不僅要收回玉牌,還要將你送去官府治罪。”
吳詠有些懵,這和他想的不一樣啊,有觀主玉牌在手,還要被刁難,這玄妙觀看來也不是一個清白之地。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忍氣吞聲將老道的茶葉接過來。正好殿內有個火爐,吳詠又讓道童找來一個小型鐵鍋,當著老道的麵就開始炒茶。
老道開始也不以為意,等到滿室茶香撲入鼻中,這才麵色凝重,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吳詠炒茶。
也不知過了多久,吳詠感覺茶炒的差不多了,這才停下來,將裝有茶葉的鐵鍋端下來,放在一旁等待變涼。
等他轉身過來,看到殿內不僅有老道在,還有那位給人看病的老道和兩位年長的道姑在。
吳詠正在氣頭上,也不管他們如何詫異,徑直找來開水,抓起一把炒好的茶葉,連著衝泡幾杯,分別遞給四人,然後麵無表情地看著他們。
老道倒是毫不客氣,端起一杯就啜一口茶水,良久才歎道:“果然是太虛茶飲,不同凡響,觀主沒看錯,老道也不會食言,你說吧,有何請求”
吳詠見老道如此光明磊落,也不好繼續與他置氣。不過也不想讓他輕易就做到,於是看了一眼張機,開口說道:“我這位張世兄,比較癡迷醫術,想請道長遍請天下名醫,教導他。”
吳詠不明白怎麽找醫師要去道觀,卻聽張陽在一旁解釋說:“你應該聽說過醫、道不分家,這些修道之人,大多清心寡欲,也最能潛下心來鑽研醫術。”
吳詠這才恍然,怪不得後世醫道沒落,原來都追名逐利去了。
想通此處,吳詠便向陳球請辭。
陳球擺擺手,笑著說:“你去吧,正好省去本府的一個人情。”
吳詠轉身離開,剛走幾步,忽然想到什麽,對三人說道:“府君大人勿要靠近那些病人。”
這些流民什麽都敢吃,最是容易得疫病。他剛和陳球定下計策,可不想這位太守生病倒下。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吳詠乘馬車來到玄妙觀附近,遠遠就看見這邊人滿為患,好似外麵的流民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等下了馬車,才看到大道兩邊建有數個涼亭,裏麵各有一位身穿道袍的青年男女在為病人診治。
吳詠正不知道如何行事時,忽然覺得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轉過頭一看,發現來人竟然是張機,不禁有些驚喜,脫口問道“世兄怎麽會在此”
張機哈哈一笑,“巧了,我也剛好要問賢弟怎會到此處。”
兩人寒暄一下,各自述說自己的經曆。
原來,昨日張機與吳詠分開後,便尋到玄妙觀。他本滿懷信心而來,卻沒想到大門都沒讓進。
說到這,吳詠忙問為什麽不讓進。
隻見張機尷尬地摸了摸自己鼻子,說:“觀內的都是道門高人,愚兄名望不足,不讓進,也是情理之中,賢弟是沒看到這大門外多少富賈貴戚想進大門而不得,隻能在這外麵任由這些道童學徒診治。”
吳詠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竟然戳到張機的痛處。同時也有些不理解,這時的人們竟然不識神醫的真麵目!後世之人提起張仲景,那真是如雷貫耳。
兩人自動略過此處,吳詠講述了自己遭遇兩次流民的經曆。
張機聽的目瞪口呆,連拍大腿,後悔道:“早知賢弟的經曆如此豐富,愚兄就晚兩天再離開了。”
吳詠笑道:“現在也不晚啊,正好世兄隨我一起去為流民治病。”
張機急忙擺手拒絕,“賢弟啊,你也太高看愚兄了,我現在的醫術水平跟外麵這些道童學徒差不多少,怎敢去誤人性命。”
吳詠一想也對,真正的醫道聖手,哪個不是經過幾十年的錘煉,張機現在也就二十多歲,又有幾年的治病經曆。於是便不再堅持,而是喊他一起向玄妙觀大門走去。
此時周圍之人見吳詠一個穿著樸素的小孩走向大門,不禁譏笑道:“這又是哪裏來的野小子,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是他能來的嗎等會非被人打出來不可。”
預想的情景並沒有出現,吳詠隻是將春龍郡主給的玉牌,展示給守門的官兵看一眼,就被恭敬地請了進去。
外麵等著看熱鬧的人頓時不幹了,大聲嚷嚷道:“憑什麽讓他們進去,我們隻能在外麵等”
守門官兵兩眼一瞪,暴喝道:“那是觀主的玉牌,你們有本事就去跟春龍郡主說!”
人群頓時安靜了,說話之人也悻悻地躲在一旁。
吳詠和張機進門之後,便有一位道童過來引路,問明兩人的來意之後,微笑道:“觀主在煉真宮清修,一般不見外客,這些瑣事也不會過問。至於流民之事,今日老君堂內倒是有幾位道長剛出關,在替重病之人診治,兩位可隨我到老君堂內問問。”
吳詠點點頭,讓道童前麵引路。
張機自從進了大門後,心情就順許多,這時也有心情開玩笑說:“哈哈,沒想到賢弟還有此玉牌,以後愚兄再來玄妙觀就找你借玉牌一用。”
吳詠還沒答話,這時引路的道童卻提醒道:“玄妙觀是清修之地,小道不知這位小道友如何獲得的玉牌,但還是要多一句嘴,此玉牌隻能使用三次,我道門講究事不過三,三次之後,玉牌就會被觀主收回。”
聽到道童如是說,張機那張滿是期待的臉上頓時布滿了失望之色。
吳詠見他情緒有些落寞,安慰道:“世兄不必沮喪,這玉牌我留著也是沒用,世兄想要的話,這次行程結束,弟送於兄便是。”
張機急忙擺手拒絕,“君子不奪人所愛,賢弟這是要陷兄於不義乎”
吳詠還要再勸,引路道童又開口了,“恕小道多嘴,這位小道友還是收起玉牌為好,切勿輕易送於他人,以後說不得有大用。”
吳詠好奇了,這小小玉牌能有什麽大用
道童也不管他裝作無知,還是本來就不知道,正色道:“《道德經》雲: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玄妙觀敢以‘玄妙’兩字命名,地位在道家之中可謂是獨樹一幟。觀主所在的煉真宮乃是光武帝為其姊湖陽公主所建,非劉姓宗室之人不得進。就是當今天子來了,也要給我玄妙觀主幾分薄麵,請示之後,方可進入。可以說持有我玄妙觀玉牌,這俗世間的榮華富貴,也隻不過是觀主的一句話而已。”
吳詠有些愕然,他真沒想到玄妙觀在這個時代的影響這麽大!不過對於靈魂來自後世的他來說,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不知是他孤陋寡聞,還是之後玄妙觀在三國亂世中受到了衝擊,淹沒在曆史長河中。看來想要在這亂世之中立身,要多做些準備了。
這樣想著,吳詠很快被引路道童帶到一處不算宏大的殿堂中。放眼望去,殿堂中間隻有一座太上老君騎牛像,顯得十分冷清,不過兩個側室卻是人聲不斷。
“道長,我這病還能治嗎”
“戒燥戒怒,清心寡欲,平日飲食要清淡,慢慢調養之下,倒還有幾分希望。”
“這樣跟死了有什麽區別,本侯擁有嬌妻美妾無數,良田千頃,卻不能吃喝,不能動欲,當真是生不如死啊!”
“生死自有天定,老道言盡於此,你回去仔細想想吧。”
不大一會,從左邊側室走出一位身材臃腫錦衣華服的中年男子,身後還跟著兩個青年仆從。吳詠看男子一眼,隻見他滿臉膿包,相貌十分恐怖,趕緊別過頭。
那人見吳詠這樣,明顯就要發怒,這時側室傳來聲音,“切記戒燥戒怒!”
男人頓時猶如泄氣的皮球,狠狠瞪了吳詠一眼,領著兩個仆從匆忙離開。
吳詠有些莫名其妙,自己隻不過看他一眼,難道就此人被記恨上了還沒等他多想,道童請他和張機進入側室。
進入側室,吳詠發現這裏被隔斷隔成兩個單間,外麵一間此時正有一位胡須全白的道長為一位青年男子診治,門口還站在一位青年男子。
吳詠來到裏麵的單間,隻見一位麵色紅潤的老道士正緊閉雙眼跪坐在矮塌上。
老道聽到來人,眼睛還是緊閉,問道:“你有何事”
吳詠走上前,恭敬說道:“小子吳詠,持觀主玉牌到此,請求道長隨小子一起去城外救治流民。”
這時老道睜開眼,仔細看了玉牌一眼,有些詫異地問道:“此玉牌,你何時又因何事得到老道卻是從未聽觀主提到過”
吳詠不敢隱瞞,當下說了昨日太守府的茶飲事件。
老道來了興致,“太虛茶飲口氣倒是不小,老道這裏正好還有些茶葉,今日你若是讓老道滿意,老道不僅隨你去救治流民,還可以額外答應你一個條件。若是不能讓老道滿意,那就是你昨日哄騙觀主,不僅要收回玉牌,還要將你送去官府治罪。”
吳詠有些懵,這和他想的不一樣啊,有觀主玉牌在手,還要被刁難,這玄妙觀看來也不是一個清白之地。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忍氣吞聲將老道的茶葉接過來。正好殿內有個火爐,吳詠又讓道童找來一個小型鐵鍋,當著老道的麵就開始炒茶。
老道開始也不以為意,等到滿室茶香撲入鼻中,這才麵色凝重,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吳詠炒茶。
也不知過了多久,吳詠感覺茶炒的差不多了,這才停下來,將裝有茶葉的鐵鍋端下來,放在一旁等待變涼。
等他轉身過來,看到殿內不僅有老道在,還有那位給人看病的老道和兩位年長的道姑在。
吳詠正在氣頭上,也不管他們如何詫異,徑直找來開水,抓起一把炒好的茶葉,連著衝泡幾杯,分別遞給四人,然後麵無表情地看著他們。
老道倒是毫不客氣,端起一杯就啜一口茶水,良久才歎道:“果然是太虛茶飲,不同凡響,觀主沒看錯,老道也不會食言,你說吧,有何請求”
吳詠見老道如此光明磊落,也不好繼續與他置氣。不過也不想讓他輕易就做到,於是看了一眼張機,開口說道:“我這位張世兄,比較癡迷醫術,想請道長遍請天下名醫,教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