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詠聽到陳球要讓流民做些口罩以備不時之需,便想到與口罩相配套的手套。


    後世經驗證明,病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手和口,光有口罩還不行,最好是配套手套。像後世那種可以有效隔絕病菌的膠皮手套,這時根本沒有條件製作出來,但皮手套亦可一用。


    要說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動物皮革,不過這些皮革大多會被做成皮甲,雖然做成手套有些浪費,但要隔絕病菌還得靠它。而且隻給需要時常接觸病人的兵士或者醫師用,也不會造成無效的浪費。


    吳詠向陳球解釋了一下手套的作用,最後說道:“雖然戴上手套之後也不能保證不得病,但亦能降低染病機率,可與那口罩可配套使用,效果更佳。”


    陳球皺眉沉思一會,覺得吳詠說的也不無道理,既然口罩都做了,那麽做一些手套也是理所當然。不過他不打算都做成皮手套,畢竟皮革還有其他用處。


    除了少量做幾副皮手套以待不時之需外,他打算讓這些流民大量做麻布手套。於是對張陽吩咐道:“顯清,你另外再找些婦人,縫製一些麻布手套以待不時之需。”


    張陽領命,轉頭又看向吳詠,看他還有沒有其他想法,見吳詠有些尷尬地擺擺手,便轉身向城內走去。


    其實吳詠想到手套時,就想到了防護服,不過他沒敢開口,因為這時的條件,做出來的防護服,和衣服沒有差別,穿不穿都一樣,到時換衣服就行。


    張陽這邊剛離開不久,岑晟又找了過來。


    “府君,流民的身份信息已核對完畢,流民數共計三千二百四十一人,戶數八百三十六戶,符合父母雙全妻兒俱在的戶數隻有七十五戶。”


    陳球聽後,不僅感慨道:“當真是背井離鄉,命如草芥啊,去年本府看到河南尹的統計數據,還是戶均七人,卻是沒想到一個災荒遷徙,就變成了戶均不到四人。這還是第一批逃離的,後麵的流民估計更是艱難,也不知朝廷有沒有救援計策,這朝堂上諸公越來越不關注民生了。”


    沉默一會,陳球對岑晟說道:“明方,你先去將那七十五戶單獨安排一個地方,這是第一批需要送出去的流民,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出現任何差錯。”


    岑晟稱諾,有些猶豫地開口說:“府君,屬下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屬下剛才統計流民信息時,看到半數以上的戶籍是亡夫或者亡妻,這些不符合條件的流民,咱們也不能一直養著啊,按屬下的想法,就是讓他們重新組建家庭,再由吳家小郎教授做吃食,之後府君開具路引將他們送走,方能大大緩解宛城的壓力。”


    陳球想了一下,歎道:“明方,你的想法是好,可是咱們對這些流民底細一無所知,貿然將他們結合在一起,導致婦人錯失良人,豈不是推人入火坑,我心不安啊。”


    見岑晟還想說什麽,陳球擺擺手,“這事先不急,等第一批七十五戶流民送走之後再說。”


    岑晟張張嘴,作為屬吏的他,自然不能違背陳球的意誌,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


    就在這時張陽領著一個中年人走到陳球麵前,稟告說:“府君,郡丞大人不讓屬下動府庫的儲備糧食救濟流民。”


    陳球看了一眼中年男子,厲聲喝道:“郭馳,你好大的膽子,連本府的命令都敢阻撓!”


    郡丞雖為郡太守的助手,實則是由中央任命,有監視太守的職責,因此郭馳並不懼怕陳球,而是拱手說道:“啟稟府君,某並不是故意為之。府君應該知道去年全國多地出現旱情,秋糧賦稅很多郡縣收不上來,京都洛陽那邊糧食已是供不應求,現在河南尹跟何內郡出現大量饑荒,這會直接衝擊到洛陽。下官認為咱們南陽郡的糧食應該優先供應給洛陽,而不是拿來救濟流民。”


    功曹岑晟和賊曹張陽麵麵相覷,他們都是郡府僚屬,由郡太守陳球自行聘用。說簡單一點,郭馳是官,他們是吏,若是郭馳不同意救助流民,就是太守陳球也不敢妄動郡府庫裏的糧草,除非他們能自己籌集到糧食。


    陳球死死盯著郭馳看了一會,才咬牙切齒道:“好,本府不動郡府的糧食,但帳篷可以發給流民吧,總不能讓他們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郭馳這次倒沒有阻止,“除了糧食,其他物資,府君大人可以隨意安排。”


    說完這些,張弛拱手告辭。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張陽唾棄一口,“什麽玩意,做官不為民,隻會巴結權貴!”


    陳球歎道:“他說的也不無道理,流民群既然從河南尹翻山越嶺趕到南陽郡,側麵說明洛陽的糧食也要告急了!想來過幾日就會有洛陽的人來催糧了。”


    眾人一陣沉默,眼看流民的問題就要解決,卻有出了這麽一檔事。若是沒有糧食作為支撐,其他一切都是空想。


    吳詠一直在一旁看著,猶如一個小透明一樣的存在,見大家都不說話了,他有些猶豫地問道:“大人,咱們一共還有多少糧食”


    岑晟想了一下,說:“今日幾家大戶礙於府君的麵子,各送來十石糧食,幾家糧鋪也賣了我們百石糧食,前後加起來差不多兩百石糧食,若是流民群不擴大,緊著點吃,也夠他們吃上十天半月了。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事,今日有三千流民,明日就會有六千,後日就會有九千,流民隻會越來越多,而我們的糧食隻會越來越少!”


    吳詠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說道:“小子倒是有一想法,隻是有些不地道,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來聽聽,”陳球也有些好奇。


    吳詠為了掩飾尷尬,摸了摸鼻子,說:“今日小子給了劉宗正一份太虛食單,當時很多人在場,大家應當都看到劉宗正很是中意這份食單。”


    見到眾人點頭,吳詠繼續說道。


    “小子的想法是用這太虛食單上的食物做法,來跟百姓換取糧食,一旦糧食換一種做法!”


    陳球聽後,若有所思道:“倒也不失一個好辦法,不過怎麽保證讓他們每個人都來換吃食的做法,而不是一個人換了,其他人都跟這個人學。”


    吳詠傻笑道:“這就要看府君大人的手段了!”


    陳球點了他一下,哈哈大笑起來,“真是個小滑頭!那本府就讓人將交換之人的信息記錄在案,然後再出個公告:私相傳授,各罰一石糧食。”


    “大人英明!”


    至此,糧食的事情總算搞定了!


    接下來就是動員流民了,總不能官吏們忙死忙活,而讓流民吃了睡,睡了吃吧。


    首先是岑晟將那符合父母雙全妻兒俱在的七十五戶單獨聚集起來,然後交給吳詠處理,又找來兩個小吏聽從吳詠的吩咐。


    吳詠接手後就先讓他們支起鍋灶,開始燒水,他準備讓這七十五戶人家,不論男女老少,先把身上收拾幹淨再說。


    好在這七十五戶人家都算是富戶,每戶不僅帶有帳篷,還有一些換洗的衣服。吳詠看他們的樣子,猜測他們或許還有餘財。


    但這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主要是通過這第一批流民送出去,給剩餘的流民一些信心,也方便管理後續的流民。


    吳詠在這邊忙碌著,張陽那邊也是忙的腳不沾地!他不僅要將帳篷分發下去,還要征集一些會心靈手巧的婦人來縫製口罩和手套。


    雖然有小吏們幫忙,張陽還是感覺身體被掏空,分帳篷的時候,有些流民因為沒分到,差點就要鬧起來,還好及時發現,武力震懾住,不然還不知道鬧出多大的亂子。


    而縫製手套的婦人那邊也不是很順利,因為大家一切都沒見過,縫製出來的形狀是千奇百怪,大小也不一致,還是吳詠過來發動造物的技能,親自示範幾個,才有所改善。


    岑晟這邊先是組織空閑的婦人和孩子去挖野菜,又讓身強體狀男人去采石伐木。


    現在雖是初春,但南陽的天氣還行,溫度也是十度以上,很多野菜開始生長。婦人和孩子收集這些野菜,一來可以讓他們有事做,不至於太閑,鬧出事情,二來也可以用野菜充饑,節約糧食。


    最重要的要數這些身強體狀的男人,他們才是岑晟的重點照顧對象,可不能讓他們閑著,一定要榨幹他們最後一絲精力方才罷休!


    華旉這邊,濟世藥堂的夥計早已將草藥拿來,正圍著被集中起來的病人身邊熬著草藥。


    四位道長和張機也是不停忙碌著,給病人號脈看病。


    雖然這些流民中沒有疫病的發生,讓本來想研究細菌之道的他們有些失望,但還是盡職盡責為病人看病,並沒有因為他們是流民而輕視怠慢。


    張機和華旉跟著也學到不少醫學知識。


    所有人都在忙碌著,包括太守陳球也一樣,他現在正接見城中的幾個大戶,和他們商議太虛吃食換糧食一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二十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二十載並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