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郭肥話音剛落,郭勝就拍桌而起,大聲質問道:“你說這些吃食都是從太虛仙境傳下來的此人現在就在咱們莊園中給咱們做宴席”
本來與郭勝坐在同一條板凳的郭朋,沒想到郭勝會突然站起來,一不留神,板凳的另一頭突然翹起,一下就把郭朋摔在地上。
眾人趕緊將他扶起,郭朋拍拍身上的灰塵,滿臉怒容地喊道:“老二,你發什麽瘋!”
郭勝卻沒有搭理他,眼睛死死盯著郭肥,等著他的回答。
郭肥被他盯得有些發毛,隻好硬著頭皮開口道:“叔父這是何意此事在宛城地界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這麽說,那解憂饃、蒸餃和包子也都是這吳詠傳下來的”郭勝繼續追問道。
郭肥不明所以,卻還是如實答道:“最早的時候,確實都是吳詠傳下來的。”
郭勝一聽,兩眼簡直要冒出火了,指著屋內眾人大聲喝罵道:“你們真是一群有眼無珠的蠢材!平日裏就知道吃喝享樂,一點也不為家族的前途考慮。”
眾人攝於他的威勢,一時都噤若寒蟬起來。最後還是郭母開口問道:“老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為何如此生氣”
郭勝平複一下心情,努力壓住怒氣,麵無表情地開口道:“母親可知現在宮中誰最得勢”
郭朋剛才被訓斥,感覺有些丟麵子,忍不住在一旁嘟囔道:“宮中的事,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如何能知道!”
“閉嘴!”郭勝的怒氣值又刷刷往上漲,指著郭朋的鼻子開口說道:“那我告訴你,是程璜。你知道他現在為什麽得勢嗎”
郭勝環視一圈,見眾人都不敢與他對視,就接著說道:“那是因為他將這些太虛吃食進獻給當今天子,得到了天子的青睞。現在不僅宮中之人要巴結他,就是那些平日看不慣我們這些太監的朝廷重臣,也拐彎抹角示好他,以求得到這些太虛吃食的做法。”
他越說越生氣,最後又是忍不住指著眾人大罵一通。
“你們真是一點腦子都不動,眼皮底下發生如此重大的事情,也不思考一下,就算差人通知我一下,也是盡心了。可是你們就這麽眼睜睜看著富貴的機會從眼前溜走。”
“我還一直在宮中哀歎程璜的運氣,卻沒想到是自己族人不爭氣,讓他人搶了風頭。”
眾人聽罷,不禁麵麵相覷起來,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這小小的太虛吃食竟然在皇宮中攪出這麽大的動靜。
良久,還是郭朋率先打破屋裏的沉悶,低聲說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何況這吳詠傳下太虛吃食時,也是南陽太守陳球最先與他接觸,你也知道他和程璜的關係,在他眼皮底下,我們哪敢與他作對。”
郭勝皺眉思索一陣,也沒任何頭緒,不禁恨恨道:“這陳球著實可惡,本屬於我郭勝的風光,卻被他從中作梗,錯失機會。看來這次回宮以後,要找個機會將他拉下台才行。”
接著他又轉頭問郭肥,“這吳詠有何來曆與咱們郭家可有牽連”
郭肥不敢有所隱瞞,當即便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都一一說出來。
“這吳詠是五姓家族吳家的後人,叔父應該也知道當年他們五姓聯裏的事情。吳詠的祖父就是當年第一批去聯裏的人,後來死在戰場上。吳詠的父親因為洛陽的太學事件,在獄中落下病根,回家不久便去世了。”
郭勝楞了一下,急忙問道:“他母親可是叫郭憐咱們廣明鄉槐蔭裏人!”
郭肥點頭之後,又搖搖頭,“他母親確實姓郭,至於其他的情況,侄兒也不清楚。聽說她母親曾改嫁過一次,後來繼夫病亡,因為沒有兒子,她被夫家的兄弟排擠,隻好回到娘家,不想又遭到娘家人的冷落,無奈之下便帶著繼女和兩個女兒去到吳詠那邊。”
這時郭朋插話道:“是郭憐沒錯了,也隻有她那見利忘義的父母兄弟才能幹出這種事!這兩件事鬧得鄉裏皆知,為此,鄉三老還幾次到槐蔭裏說教。”
郭母這時也是嗬嗬一笑道:“原來這吳詠就是郭憐的孩子啊!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了。憐娘小的時候,還經常到咱們家玩呢。我記得他夫君出事的時候,還哭著求我幫忙,最後還是老二在宮中托關係才將他夫君從牢中撈出來。”
郭勝聽了這話,心中的陰鬱之氣頓時消散一空,對著郭肥吩咐道:“你去將吳詠喊來,我見見他。”
郭肥點點頭,心情舒暢地去請吳詠了。他自己都沒想到吳詠竟跟郭家還有淵源。
等郭肥再次回到主屋,身後赫然跟著吳詠。
吳詠一進屋,所有人的目光,頓時齊刷刷投注到他身上。
吳詠並沒有表現出慌張的神情來,隻見他端著一碗麵食,走到郭母麵前,朗聲道:“小子吳詠給老夫人拜壽了,以此長壽麵,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長壽麵這是什麽吃食
眾人大眼瞪小眼,一臉懵圈。他們沒想到吳詠這個時候還端來一道吃食。
郭母先是楞了一下,然後滿臉笑意地接過碗。
隻見那細長如玉的麵條,盤成陀螺狀,其上點綴著新鮮翠綠的蔬菜,還有一個煎焦香的荷包蛋,湯麵浮著一層香油,濃香噴鼻。
本來郭母已經吃得有些撐了,但嗅到這碗麵食,居然又開始食指大動起來,不由驚奇:“這就是長壽麵好香啊!”
吳詠笑著解釋道:“此麵雖是一碗,實為一根,綿延不斷,一束而盈,寓意著長命百歲的意思。”
郭母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隻見她用筷子小心地挑起這根麵條,果然,這碗就隻有一根麵,由於擔心麵條斷了,老人家趕緊嚐了一口,軟糯爽口,香氣盈頰。
郭母一邊吃,一邊頻頻點頭,她年紀大了,牙口有些不好,吃不動太硬的食物,這碗長壽麵軟糯爽脆,正合她口味。剛才那些食物雖然也都很美味,在她心裏卻遠遠比不上這碗長壽麵。
看到母親一臉享受狀,郭勝越看吳詠越順眼起來。
吳詠這邊也是鬆了一口氣,他為了這碗麵,不知熬死多少腦細胞,最後總算弄出來,一番苦心沒白費,這碗長壽麵成功麵世。
郭母三哧兩溜,竟生生將一碗長壽麵吃個底朝天。一旁的眾人看得是不斷吞咽口水,可惜此麵隻有一碗,不然他們也想嚐嚐味道如何。
“此麵好啊!”郭母吃完,又眯著眼回味起來,“不禁味道好,寓意也是極好的,當賞!”
聽到這話,吳詠還沒說什麽,郭勝卻是笑道:“母親不必著急賞賜,孩兒還有一些話要問他呢,若是他回答得令我滿意,到時再一起賞賜,未嚐不可。”
吳詠一愣,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從他衣冠形態,加上郭肥來時的指點,他心中已經認定麵前之人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中常侍郭勝了。
郭勝見吳詠雖然年紀輕輕,但麵對他時,卻是不卑不亢,一點沒有卑躬屈膝的樣子,於是笑著解釋道:“今日召見你來,是我有幾句話要問你。你也不必害怕,咱們兩家頗有些淵源,你回家問下你母親便知。”
吳詠一怔,不明白他說這話是何意,但還是拱手施禮道:“大人有話盡管問,小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郭勝點點頭,隨即麵色一整,嚴肅地問道:“最近流傳開的太虛吃食,可都是你發明做的”
見吳詠點頭,郭勝又問道:“你還會做多少太虛吃食”
吳詠撓撓頭,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啊,他能做的食物還有很多,隻是限於食材和佐料,令他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看到郭勝一臉希冀之色,想了一下,還是開口道:“不瞞大人,小子曾在太虛幻境中見到不少吃食的做法,無論是天上飛的,水裏遊的,還是陸地上跑的,隻要是有食材,小子就能做出相應的美食出來。”
“好!不愧是少年郎,果然有豪氣!”郭氏讚揚了一句,接著又問道:“除此之外,你可還會其他的技藝”
“種田算不算小子可以種出別人兩倍的產量。”吳詠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
“算是吧,可還有其他”其實郭勝想要的新奇的事物,來滿足當今天子的好奇心,畢竟天子年幼,還不到十五歲,正是少年心性。
吳詠想到郭勝的身份,又想起劉宏好像剛繼位,於是便試探性問道:“叔父可是想要一些少年人的玩意小子可以做滑板車和自行車,最是適合少年人玩耍。”
“就是這些,快說與我聽聽!”郭勝大喜。
於是吳詠便解釋了滑板車和自行車的模型,聽得郭勝是不停讚歎。
而站在一旁的郭慶,眼裏卻充滿了嫉妒之色。他趁著兩人說話的間隙,不禁插言道:“叔父,吳詠還能五步成詩呢,不如讓他吟詩一首,咱們也見識一下神童的才氣。”
“你還會吟詩”郭勝一愣。
畢竟現在都流傳他是神童,吳詠也不做作,當下便吟詩一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好詩才!”郭勝聽完,良久才回過神來,然後問吳詠道:“你可願隨我進宮”
本來與郭勝坐在同一條板凳的郭朋,沒想到郭勝會突然站起來,一不留神,板凳的另一頭突然翹起,一下就把郭朋摔在地上。
眾人趕緊將他扶起,郭朋拍拍身上的灰塵,滿臉怒容地喊道:“老二,你發什麽瘋!”
郭勝卻沒有搭理他,眼睛死死盯著郭肥,等著他的回答。
郭肥被他盯得有些發毛,隻好硬著頭皮開口道:“叔父這是何意此事在宛城地界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這麽說,那解憂饃、蒸餃和包子也都是這吳詠傳下來的”郭勝繼續追問道。
郭肥不明所以,卻還是如實答道:“最早的時候,確實都是吳詠傳下來的。”
郭勝一聽,兩眼簡直要冒出火了,指著屋內眾人大聲喝罵道:“你們真是一群有眼無珠的蠢材!平日裏就知道吃喝享樂,一點也不為家族的前途考慮。”
眾人攝於他的威勢,一時都噤若寒蟬起來。最後還是郭母開口問道:“老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為何如此生氣”
郭勝平複一下心情,努力壓住怒氣,麵無表情地開口道:“母親可知現在宮中誰最得勢”
郭朋剛才被訓斥,感覺有些丟麵子,忍不住在一旁嘟囔道:“宮中的事,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如何能知道!”
“閉嘴!”郭勝的怒氣值又刷刷往上漲,指著郭朋的鼻子開口說道:“那我告訴你,是程璜。你知道他現在為什麽得勢嗎”
郭勝環視一圈,見眾人都不敢與他對視,就接著說道:“那是因為他將這些太虛吃食進獻給當今天子,得到了天子的青睞。現在不僅宮中之人要巴結他,就是那些平日看不慣我們這些太監的朝廷重臣,也拐彎抹角示好他,以求得到這些太虛吃食的做法。”
他越說越生氣,最後又是忍不住指著眾人大罵一通。
“你們真是一點腦子都不動,眼皮底下發生如此重大的事情,也不思考一下,就算差人通知我一下,也是盡心了。可是你們就這麽眼睜睜看著富貴的機會從眼前溜走。”
“我還一直在宮中哀歎程璜的運氣,卻沒想到是自己族人不爭氣,讓他人搶了風頭。”
眾人聽罷,不禁麵麵相覷起來,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這小小的太虛吃食竟然在皇宮中攪出這麽大的動靜。
良久,還是郭朋率先打破屋裏的沉悶,低聲說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何況這吳詠傳下太虛吃食時,也是南陽太守陳球最先與他接觸,你也知道他和程璜的關係,在他眼皮底下,我們哪敢與他作對。”
郭勝皺眉思索一陣,也沒任何頭緒,不禁恨恨道:“這陳球著實可惡,本屬於我郭勝的風光,卻被他從中作梗,錯失機會。看來這次回宮以後,要找個機會將他拉下台才行。”
接著他又轉頭問郭肥,“這吳詠有何來曆與咱們郭家可有牽連”
郭肥不敢有所隱瞞,當即便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都一一說出來。
“這吳詠是五姓家族吳家的後人,叔父應該也知道當年他們五姓聯裏的事情。吳詠的祖父就是當年第一批去聯裏的人,後來死在戰場上。吳詠的父親因為洛陽的太學事件,在獄中落下病根,回家不久便去世了。”
郭勝楞了一下,急忙問道:“他母親可是叫郭憐咱們廣明鄉槐蔭裏人!”
郭肥點頭之後,又搖搖頭,“他母親確實姓郭,至於其他的情況,侄兒也不清楚。聽說她母親曾改嫁過一次,後來繼夫病亡,因為沒有兒子,她被夫家的兄弟排擠,隻好回到娘家,不想又遭到娘家人的冷落,無奈之下便帶著繼女和兩個女兒去到吳詠那邊。”
這時郭朋插話道:“是郭憐沒錯了,也隻有她那見利忘義的父母兄弟才能幹出這種事!這兩件事鬧得鄉裏皆知,為此,鄉三老還幾次到槐蔭裏說教。”
郭母這時也是嗬嗬一笑道:“原來這吳詠就是郭憐的孩子啊!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了。憐娘小的時候,還經常到咱們家玩呢。我記得他夫君出事的時候,還哭著求我幫忙,最後還是老二在宮中托關係才將他夫君從牢中撈出來。”
郭勝聽了這話,心中的陰鬱之氣頓時消散一空,對著郭肥吩咐道:“你去將吳詠喊來,我見見他。”
郭肥點點頭,心情舒暢地去請吳詠了。他自己都沒想到吳詠竟跟郭家還有淵源。
等郭肥再次回到主屋,身後赫然跟著吳詠。
吳詠一進屋,所有人的目光,頓時齊刷刷投注到他身上。
吳詠並沒有表現出慌張的神情來,隻見他端著一碗麵食,走到郭母麵前,朗聲道:“小子吳詠給老夫人拜壽了,以此長壽麵,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長壽麵這是什麽吃食
眾人大眼瞪小眼,一臉懵圈。他們沒想到吳詠這個時候還端來一道吃食。
郭母先是楞了一下,然後滿臉笑意地接過碗。
隻見那細長如玉的麵條,盤成陀螺狀,其上點綴著新鮮翠綠的蔬菜,還有一個煎焦香的荷包蛋,湯麵浮著一層香油,濃香噴鼻。
本來郭母已經吃得有些撐了,但嗅到這碗麵食,居然又開始食指大動起來,不由驚奇:“這就是長壽麵好香啊!”
吳詠笑著解釋道:“此麵雖是一碗,實為一根,綿延不斷,一束而盈,寓意著長命百歲的意思。”
郭母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隻見她用筷子小心地挑起這根麵條,果然,這碗就隻有一根麵,由於擔心麵條斷了,老人家趕緊嚐了一口,軟糯爽口,香氣盈頰。
郭母一邊吃,一邊頻頻點頭,她年紀大了,牙口有些不好,吃不動太硬的食物,這碗長壽麵軟糯爽脆,正合她口味。剛才那些食物雖然也都很美味,在她心裏卻遠遠比不上這碗長壽麵。
看到母親一臉享受狀,郭勝越看吳詠越順眼起來。
吳詠這邊也是鬆了一口氣,他為了這碗麵,不知熬死多少腦細胞,最後總算弄出來,一番苦心沒白費,這碗長壽麵成功麵世。
郭母三哧兩溜,竟生生將一碗長壽麵吃個底朝天。一旁的眾人看得是不斷吞咽口水,可惜此麵隻有一碗,不然他們也想嚐嚐味道如何。
“此麵好啊!”郭母吃完,又眯著眼回味起來,“不禁味道好,寓意也是極好的,當賞!”
聽到這話,吳詠還沒說什麽,郭勝卻是笑道:“母親不必著急賞賜,孩兒還有一些話要問他呢,若是他回答得令我滿意,到時再一起賞賜,未嚐不可。”
吳詠一愣,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從他衣冠形態,加上郭肥來時的指點,他心中已經認定麵前之人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中常侍郭勝了。
郭勝見吳詠雖然年紀輕輕,但麵對他時,卻是不卑不亢,一點沒有卑躬屈膝的樣子,於是笑著解釋道:“今日召見你來,是我有幾句話要問你。你也不必害怕,咱們兩家頗有些淵源,你回家問下你母親便知。”
吳詠一怔,不明白他說這話是何意,但還是拱手施禮道:“大人有話盡管問,小子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郭勝點點頭,隨即麵色一整,嚴肅地問道:“最近流傳開的太虛吃食,可都是你發明做的”
見吳詠點頭,郭勝又問道:“你還會做多少太虛吃食”
吳詠撓撓頭,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啊,他能做的食物還有很多,隻是限於食材和佐料,令他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看到郭勝一臉希冀之色,想了一下,還是開口道:“不瞞大人,小子曾在太虛幻境中見到不少吃食的做法,無論是天上飛的,水裏遊的,還是陸地上跑的,隻要是有食材,小子就能做出相應的美食出來。”
“好!不愧是少年郎,果然有豪氣!”郭氏讚揚了一句,接著又問道:“除此之外,你可還會其他的技藝”
“種田算不算小子可以種出別人兩倍的產量。”吳詠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
“算是吧,可還有其他”其實郭勝想要的新奇的事物,來滿足當今天子的好奇心,畢竟天子年幼,還不到十五歲,正是少年心性。
吳詠想到郭勝的身份,又想起劉宏好像剛繼位,於是便試探性問道:“叔父可是想要一些少年人的玩意小子可以做滑板車和自行車,最是適合少年人玩耍。”
“就是這些,快說與我聽聽!”郭勝大喜。
於是吳詠便解釋了滑板車和自行車的模型,聽得郭勝是不停讚歎。
而站在一旁的郭慶,眼裏卻充滿了嫉妒之色。他趁著兩人說話的間隙,不禁插言道:“叔父,吳詠還能五步成詩呢,不如讓他吟詩一首,咱們也見識一下神童的才氣。”
“你還會吟詩”郭勝一愣。
畢竟現在都流傳他是神童,吳詠也不做作,當下便吟詩一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好詩才!”郭勝聽完,良久才回過神來,然後問吳詠道:“你可願隨我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