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薛益領著李漁三人進了懷遠坊,蘇小舟便在坊外馬肆換了匹馬。


    時近傍晚,承天門上暮鼓一起,宮城各門便要關閉了,他們必須一路快馬加鞭方能趕回宮去。


    一般來說,隨蘇大人出來辦差,能晚歸的就一定會晚歸。像這種京郊的差事,在內城耽擱個三兩天,去各個坊市溜達溜達,玩兒一玩兒,都是家常便飯。


    大人今日這是怎麽了?為什麽這麽著急回宮去?似乎還有點兒心事重重的樣子……


    馮超一路都在犯嘀咕。


    當暮鼓聲響起,二人已經走在皇城巷道內了。


    “終於趕上了!大人是否要去複命?小人這兩日不當值,今夜要在皇城滯留,還得去次內坊簽押一下。”馮超有些緊張地說。


    除卻那個留在驛站治傷的“倒黴鬼”,這趟接引差事辦得還算順利。他這人胸無大誌,不求長官的讚賞,如果蘇大人不做要求,隨不隨他一道去複命也沒什麽好計較的。


    “複命的事不急——”


    蘇小舟笑了笑,“所有人都說我是東宮的米蟲,在關宮門前趕回來,當然是要去吃飯了。”


    “吃飯?”馮超傻眼了。


    米蟲這話,旁人私下說一說便罷了,蘇大人拿來自嘲,還真是心大。


    吃飯……晚膳……


    今日是……


    仔細一想,他恍然大悟,“明日是十五,各率府長官要向詹事大人奏事。各府將軍今夜都會宿在東宮,您與他們一起用晚膳,和樂融融,更有利於增進同僚的感情!”


    “感情……”


    蘇小舟歎了口氣,“你平時都不跟別人聊天兒的嗎?雖然多是從小玩到大的兄弟,但在他們眼中,我就是個不思進取的‘廢物’,還不如‘米蟲’呢!”


    “大人——”


    馮超自知口拙,一下子不知該說什麽好。


    撇下他,蘇小舟徑自往膳堂方向走去,頭也不回地揚聲道:“人各有誌,有人想建功立業,有人卻隻想安安穩穩活著。當個‘米蟲’沒什麽不好,所有差事樣樣辦妥,自己問心無愧即可。回頭你告訴薛益,如果他想挪個地方,自己來跟我說。”


    ……


    走進膳堂,隻見南一桌、北一桌,桌麵上都擺滿了各類膳食,中間隔著數排空蕩蕩的桌案。座位還是那個格局,五人一桌,井水不犯河水。


    北邊一桌兩側分別是負責守衛之職的左、右宗衛率和左、右虞候率,上座是左衛率中郎將王昭。王昭是與蘇小舟同年入宮的太子伴讀,如今執掌親府勳翊府,是整個東宮最機要的府屬之一。


    南邊一桌上位是右衛率中郎將李承儒,既是宗室子弟,又曾是潞王殿下的伴讀。他在東宮雖然官職不低,卻始終被視為“外人”。其座下兩側都是執掌內務的率府將軍,一邊是的左監門率和右監門副率,另一邊是左內率盧佶,出身範陽盧氏,也曾是太子伴讀,身邊空著的位子顯然是留給蘇小舟的。


    今日的氣氛,有點兒不大對啊——


    蘇小舟躡手躡腳入內,小心翼翼到自己的位次坐定。


    “小舟,你去哪了?我們等了你一個時辰了。”王昭殺氣滕滕的聲音傳了過來。


    蘇小舟無奈抬起頭,發現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不出意外,他又被盯上了。


    王昭出身太原王氏,是世家大族中頂尖的名門望族。不甘被家族蔭庇,他從小勤學苦練、夙夜匪懈,文治武功樣樣出類拔萃。個人奮發圖強慣了,最看不慣安於現狀的蘇小舟,找到機會便要對他進行一番鞭策。


    “王大哥,我出宮辦差去了,剛剛趕回來。那個……你們等我做什麽?”


    不等王昭開口,身邊的盧佶猛得一拍桌子,大聲吼道:“你未到,膳堂不肯放碗筷!”


    “咳——,什麽?!”


    蘇小舟傻眼了,“什麽時候定的規矩,人不齊不放碗筷?”


    東宮膳堂歸尚食局派來的掌膳姑姑管轄,她莫不是瘋了吧?整的什麽破規矩,一下子得罪這麽多位四品將軍!


    說話間,兩名小內侍已經抱著碗筷小跑進來了。在諸位將軍怒氣衝衝的注視下,大氣不敢出一下,迅速布好碗筷逃也似地離開了。


    “聽說是太子殿下親自吩咐的。一日兩膳,蘇大人未到場,不許開席。”對麵冒出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


    說話的是右監門副率崔銘,出身清河崔氏,雖說是旁係側枝,家族也算出了大力,先是把他送入國子學進學,三年後又在東宮謀了個不小的職位。右監門率半個月前病歿了,暫由他代行職務。他負責東宮諸門禁衛,對宮中瑣事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


    “什麽時候的事兒?我怎麽不知道?”蘇小舟有些摸不著頭腦。


    崔銘冷笑一聲,暗暗看了眼王昭,繼而揚聲道:“半個月前,端陽宴之後。聽說那日大人回家探親,回宮晚了,沒能喝上芙蓉綠豆羹……太子殿下心疼的緊,便如此吩咐了掌膳姑姑。”


    誰都知道王昭是太子殿下的心腹,說話比三師、三少還好使,自己能不能被扶正,就要看今日的隊站的好不好了。他既然向蘇小舟發難,自己便要當好這個馬前卒!


    一下子,空氣變得凝重起來。


    關於蘇小舟和太子殿下關係特殊的傳聞並不少,但誰也不敢拿到台麵上來說。崔銘初生牛犢不怕虎,竟然輕易犯了東宮最大的口忌。


    “原來如此——”


    蘇小舟笑了笑,起身提了酒壺,把盞走到北邊那桌邊上。


    “王大哥,諸位大人,今日都是小弟的不是!望諸位海涵。自罰三杯,先幹為敬。”說完便自斟自飲起來。


    一連三杯之後,王昭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大哥,你為什麽不喝?”


    “小舟,出什麽事了?”


    “大哥,對不起——”


    說完,蘇小舟握著酒盞的手重重砸在王昭麵前的桌案上。


    手中酒杯瞬間破碎,嘩啦啦,杯盤碗盞落了一地。


    “對不起……”蘇小舟低聲重複著。


    他的拳頭越握越緊,酒盞的碎片刺破手心,殷紅的鮮血慢慢溢出。


    李承儒十分詫異,崔銘更是驚呆了,真沒想到平日裏一團和氣的蘇小舟今日會跟王昭叫板。


    其他人瞬間慌作一團。


    “快,快去請太醫!”


    “小舟,你瘋了嗎?”


    ……


    “蘇小舟,你這是要害死王大哥呀!”


    “都閉嘴——”


    王昭一拳砸在桌上,接著扯過蘇小舟的手,用力掰開他的手指,撿出掌心的碎片扔得老遠。


    仔細一看,還好,傷口不算深。


    “喝醉了嗎?”


    “沒有。”


    “那就好,盧佶,你把小舟送回房去,不要亂動傷口,等太醫過去處理。”


    “好——”


    盧佶立刻過去,小心翼翼接手了蘇小舟。


    案前的崔銘看傻了眼,砸了個杯子而已,這些東宮元老們怎麽亂成這樣?


    這時,王昭站起身來,衝他說道:“崔銘,隨我去向太子殿下請罪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疑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楠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楠榯並收藏大唐疑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