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五年秋天,大內皇宮西苑,嘉靖皇帝寢殿。
一輩子沉迷於煉丹修仙,追求長生之道的嘉靖帝朱厚熜終於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龍床之上,苟延殘喘的老皇帝猶如一盞風中的殘燭,燭光飄忽遊離,忽明忽暗,他的思維時而糊塗,時而清晰。清晰的時候便向服侍在身邊的皇子裕王殿下交代天下之事,糊塗的時候便好似看到了道教中的諸位仙尊一般,給這個請安,給那個問好,滿嘴胡言。
大太監黃錦寸步不離地守候在他服侍了半生的主子旁邊,惟恐錯過主子的隻言片語。
“賈長歌,賈長歌。”嘉靖皇帝夢囈一般呼喚著一個人的名字。
黃錦趕緊湊到嘉靖帝耳邊,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上,賈真人傷得太重了,奴婢派人去探望過他,隻見他連半口氣都快沒有了,奴婢恐怕----”黃錦不敢往下說。
嘉靖皇帝譏諷似地一笑,駁斥道:“放心吧----他有的是命-----他死不了的。”
黃錦滿臉狐疑地看了看身邊的裕王殿下,又轉回頭來望著嘉靖,遲疑不覺道:“那,要不奴婢派人用擔架把他抬來,給陛下再看上一眼?”
嘉靖有氣無力地搖頭道:“不必了,那是他的劫數,讓他安安穩穩地渡吧,朕隻是想把寧安托付給他。”
裕王一聽父皇提到皇妹,趕緊安撫嘉靖道:“父皇放心,寧安公主是兒臣唯一留在人間的姐妹,公主的事情就是兒臣的事情,兒臣一定會像父皇一樣,厚待公主,厚待胞親。”
嘉靖帝“嗯”了一聲,終究還是放心不下,補充道:“公主心中有執念,朕離開後,萬一公主起了病心,務必請賈真人出馬,為公主診治,千萬不可以置若罔聞,聽之任之,切記,切記。”
裕王殿下磕頭叩拜道:“兒臣記住了,請父皇放心。”
剛剛交代完女兒的事情,嘉靖帝仿佛心中了無牽掛了一般,微微一笑,片刻之後,龍馭賓天。
嘉靖帝駕崩的消息傳到寢殿之外,不一會兒的功夫,整個紫禁城如同遭了洪水一般,被痛哭哀嚎的洪流淹沒,偌大的皇城,成了哭聲的汪洋。
嘉靖帝龍馭賓天的同一日,京城中一戶普通百姓家的宅子裏,長風鏢局的老板陶思年,京城郊外青雲觀的老道士賈行賈道長,這家宅子的女仆人宋嬸三個人圍著一張病床一臉肅穆,憂心忡忡,病床上躺著的正是嘉靖帝生前念念不忘的皇宮禦用道人賈長歌賈真人。
宋嬸望了一眼躺在床上、死人一般一動不動的賈長歌,終於耐不住焦慮,扭頭哀求賈行:“賈道長,要不還是請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夫過來吧,小道長的傷實在是太重了,我害怕----”
賈行心中和宋嬸一樣的焦慮,聽到宋嬸的催促,他猶豫不決地看向陶思年。
陶思年對著宋嬸一擺手,堅定地說道:“不必了,宋嬸,你不要擔心,處理這些刀劍之傷,我們這些使槍用棒的江湖兒女比那些市井大夫還要在行,更何況請那些外頭的大夫進來,萬一被他看出了端倪,後果不堪設想。”
宋嬸遲疑不定,扭頭再看老賈道長,老賈道長對她點了點頭,示意陶老板說的沒錯,就聽他的。
宋嬸吃了定心丸,安心道:“既然陶老板這麽有信心,那老婆子我就不胡思亂想了,我對外麵燒點水,賈道長和陶老板有什麽需要我做的隻管吩咐。”
陶思年點了點頭,宋嬸便匆匆離開了房間。
陶思年見宋嬸離開,遂對坐在床邊的賈行說道:“賈道長也快回去休息休息吧,都已經一宿沒有合眼了,這裏有我,隻管放心就是。”
賈行望著重傷之下,昏睡之中的賈長歌,悲戚哀怨地呢喃著:“我們這麽多人都圍著他轉,可是最危險的地方,最危險的時刻,我們全都不能陪在他身邊,全都是他一個人在應對,我有愧,我有愧-------”
陶思年見老賈道長因熬夜導致一臉憔悴,麵色烏青,極力寬慰道:“有愧的應該是我呀,賈道長,說來說去都是我用人不當,束下不嚴,他明明已經預見了凶險,已經向我求助,我卻沒能保他萬無一失-------”
賈行不言語,陶思年挽起他的胳膊,攙扶他起來,委婉勸說道:“賈道長,您先回去休息一會兒,這裏交給我就行了。”
賈行眼神迷離地望著陶思年,癡癡地問道:“他真的不會有事嗎?”
陶思年附在賈行耳邊小聲說道:“讓賈真人多昏迷一些時日這是賴侍衛特意交待的,不然他那邊不好運作。賈真人到底什麽時候醒來,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賈道長,除了您,我是最希望一切安好的。”
賈行一愣,旋即明白了其中道理,眉目略微舒展,小聲致謝道:“那就一切有勞兩位了。”
送走賈行,陶思年複又回到床前,望著昏迷不醒的賈長歌,望著他那張蒼白幹淨俊秀俏麗的麵孔,仿佛看到了第一次見到他時的模樣,那時候的他一身月白色的素衣,遠遠地站在高的地方,長身而立,就像迷霧中的月亮,透過清冷的煙霧,努力散發出生命的光,頑強的光。
生命的光,頑強的光。想到這些,陶思年又仿佛看到了妹妹的麵孔在賈長歌的臉上一閃而過。
思婷,如果你的生命也這麽頑強的話,你會不會還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現在,此時此刻。
守護傷者的人思緒飄到遙遠的地方,而昏睡者的夢也在一片黑暗中悄無聲息地拉開序幕。
賈長歌已經無數次地經曆這個黑白分明又暈染得一塌糊塗的夢境,這個夢境就好像是一幅被潑了水的山水畫,哪裏是雲,哪裏是山,早已經分不清楚,可是他知道有兩個人在那裏麵,就像是一幅畫,一開始白紙一張,白衣服的人在裏麵自由自在的遊蕩,這個世界幹幹淨淨,清清亮亮,後來一支命運的畫筆開始揮毫潑墨,亂塗亂寫,黑衣人被描畫在上麵,隱匿在濃黑的墨汁當中,他知道那個黑衣人在哪裏,卻對他無計可施,再到後來,另一隻手無法忍受這糟糕的畫作,潑了一杯水在上麵,原本清晰的畫作漸漸地變得模糊,畫外之人想鑽到那團雲霧之中,將白衣人帶出來,卻也同樣無計可施.......
賈長歌的手指在微微地顫抖。
陶思年察覺到傷者的異樣,趕緊攥住他微微顫動的手指,輕輕地在他耳邊叮嚀:“冬兒,我在這裏,不會有事的,一定不會有事的。”
傷者的手指停止了顫抖,恢複了平靜,好似和他的主人一般,再次陷入沉睡之中。
守護者看到被守護的人如此信任他,心中十分歡喜,不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片刻之後,他的思維再次回到方才中斷的地方,回到他魂牽夢繞的家鄉,回到他思念了許久的親人那裏...........
一輩子沉迷於煉丹修仙,追求長生之道的嘉靖帝朱厚熜終於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龍床之上,苟延殘喘的老皇帝猶如一盞風中的殘燭,燭光飄忽遊離,忽明忽暗,他的思維時而糊塗,時而清晰。清晰的時候便向服侍在身邊的皇子裕王殿下交代天下之事,糊塗的時候便好似看到了道教中的諸位仙尊一般,給這個請安,給那個問好,滿嘴胡言。
大太監黃錦寸步不離地守候在他服侍了半生的主子旁邊,惟恐錯過主子的隻言片語。
“賈長歌,賈長歌。”嘉靖皇帝夢囈一般呼喚著一個人的名字。
黃錦趕緊湊到嘉靖帝耳邊,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上,賈真人傷得太重了,奴婢派人去探望過他,隻見他連半口氣都快沒有了,奴婢恐怕----”黃錦不敢往下說。
嘉靖皇帝譏諷似地一笑,駁斥道:“放心吧----他有的是命-----他死不了的。”
黃錦滿臉狐疑地看了看身邊的裕王殿下,又轉回頭來望著嘉靖,遲疑不覺道:“那,要不奴婢派人用擔架把他抬來,給陛下再看上一眼?”
嘉靖有氣無力地搖頭道:“不必了,那是他的劫數,讓他安安穩穩地渡吧,朕隻是想把寧安托付給他。”
裕王一聽父皇提到皇妹,趕緊安撫嘉靖道:“父皇放心,寧安公主是兒臣唯一留在人間的姐妹,公主的事情就是兒臣的事情,兒臣一定會像父皇一樣,厚待公主,厚待胞親。”
嘉靖帝“嗯”了一聲,終究還是放心不下,補充道:“公主心中有執念,朕離開後,萬一公主起了病心,務必請賈真人出馬,為公主診治,千萬不可以置若罔聞,聽之任之,切記,切記。”
裕王殿下磕頭叩拜道:“兒臣記住了,請父皇放心。”
剛剛交代完女兒的事情,嘉靖帝仿佛心中了無牽掛了一般,微微一笑,片刻之後,龍馭賓天。
嘉靖帝駕崩的消息傳到寢殿之外,不一會兒的功夫,整個紫禁城如同遭了洪水一般,被痛哭哀嚎的洪流淹沒,偌大的皇城,成了哭聲的汪洋。
嘉靖帝龍馭賓天的同一日,京城中一戶普通百姓家的宅子裏,長風鏢局的老板陶思年,京城郊外青雲觀的老道士賈行賈道長,這家宅子的女仆人宋嬸三個人圍著一張病床一臉肅穆,憂心忡忡,病床上躺著的正是嘉靖帝生前念念不忘的皇宮禦用道人賈長歌賈真人。
宋嬸望了一眼躺在床上、死人一般一動不動的賈長歌,終於耐不住焦慮,扭頭哀求賈行:“賈道長,要不還是請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夫過來吧,小道長的傷實在是太重了,我害怕----”
賈行心中和宋嬸一樣的焦慮,聽到宋嬸的催促,他猶豫不決地看向陶思年。
陶思年對著宋嬸一擺手,堅定地說道:“不必了,宋嬸,你不要擔心,處理這些刀劍之傷,我們這些使槍用棒的江湖兒女比那些市井大夫還要在行,更何況請那些外頭的大夫進來,萬一被他看出了端倪,後果不堪設想。”
宋嬸遲疑不定,扭頭再看老賈道長,老賈道長對她點了點頭,示意陶老板說的沒錯,就聽他的。
宋嬸吃了定心丸,安心道:“既然陶老板這麽有信心,那老婆子我就不胡思亂想了,我對外麵燒點水,賈道長和陶老板有什麽需要我做的隻管吩咐。”
陶思年點了點頭,宋嬸便匆匆離開了房間。
陶思年見宋嬸離開,遂對坐在床邊的賈行說道:“賈道長也快回去休息休息吧,都已經一宿沒有合眼了,這裏有我,隻管放心就是。”
賈行望著重傷之下,昏睡之中的賈長歌,悲戚哀怨地呢喃著:“我們這麽多人都圍著他轉,可是最危險的地方,最危險的時刻,我們全都不能陪在他身邊,全都是他一個人在應對,我有愧,我有愧-------”
陶思年見老賈道長因熬夜導致一臉憔悴,麵色烏青,極力寬慰道:“有愧的應該是我呀,賈道長,說來說去都是我用人不當,束下不嚴,他明明已經預見了凶險,已經向我求助,我卻沒能保他萬無一失-------”
賈行不言語,陶思年挽起他的胳膊,攙扶他起來,委婉勸說道:“賈道長,您先回去休息一會兒,這裏交給我就行了。”
賈行眼神迷離地望著陶思年,癡癡地問道:“他真的不會有事嗎?”
陶思年附在賈行耳邊小聲說道:“讓賈真人多昏迷一些時日這是賴侍衛特意交待的,不然他那邊不好運作。賈真人到底什麽時候醒來,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賈道長,除了您,我是最希望一切安好的。”
賈行一愣,旋即明白了其中道理,眉目略微舒展,小聲致謝道:“那就一切有勞兩位了。”
送走賈行,陶思年複又回到床前,望著昏迷不醒的賈長歌,望著他那張蒼白幹淨俊秀俏麗的麵孔,仿佛看到了第一次見到他時的模樣,那時候的他一身月白色的素衣,遠遠地站在高的地方,長身而立,就像迷霧中的月亮,透過清冷的煙霧,努力散發出生命的光,頑強的光。
生命的光,頑強的光。想到這些,陶思年又仿佛看到了妹妹的麵孔在賈長歌的臉上一閃而過。
思婷,如果你的生命也這麽頑強的話,你會不會還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現在,此時此刻。
守護傷者的人思緒飄到遙遠的地方,而昏睡者的夢也在一片黑暗中悄無聲息地拉開序幕。
賈長歌已經無數次地經曆這個黑白分明又暈染得一塌糊塗的夢境,這個夢境就好像是一幅被潑了水的山水畫,哪裏是雲,哪裏是山,早已經分不清楚,可是他知道有兩個人在那裏麵,就像是一幅畫,一開始白紙一張,白衣服的人在裏麵自由自在的遊蕩,這個世界幹幹淨淨,清清亮亮,後來一支命運的畫筆開始揮毫潑墨,亂塗亂寫,黑衣人被描畫在上麵,隱匿在濃黑的墨汁當中,他知道那個黑衣人在哪裏,卻對他無計可施,再到後來,另一隻手無法忍受這糟糕的畫作,潑了一杯水在上麵,原本清晰的畫作漸漸地變得模糊,畫外之人想鑽到那團雲霧之中,將白衣人帶出來,卻也同樣無計可施.......
賈長歌的手指在微微地顫抖。
陶思年察覺到傷者的異樣,趕緊攥住他微微顫動的手指,輕輕地在他耳邊叮嚀:“冬兒,我在這裏,不會有事的,一定不會有事的。”
傷者的手指停止了顫抖,恢複了平靜,好似和他的主人一般,再次陷入沉睡之中。
守護者看到被守護的人如此信任他,心中十分歡喜,不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片刻之後,他的思維再次回到方才中斷的地方,回到他魂牽夢繞的家鄉,回到他思念了許久的親人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