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晌午,楊季卿楊晨主仆趕著馬車帶來一個目盲的老人,萬客舟迎至大門外麵,楊季卿扶著老人慢慢下車,如同伺候自己家長輩一般,十分用心,不住地提醒:“劉伯,慢一點兒,慢一點兒....”.萬客舟仔細端詳這個老人,隻見他麵色黝黑,風霜滿麵,瘦骨嶙峋,衣著卻幹淨整潔,看來楊家對待下人還是可以的。
萬客舟在前麵走著,楊季卿和楊晨攙扶著劉老伯,把他攙扶到冬兒的房間裏。冬兒坐在床沿上,劉伯坐在床邊凳子上,握著冬兒摔傷過的右腳腳踝,細細拿捏一番,琢磨了片刻,告訴萬客舟:“萬先生,令愛的腳其實並無什麽大礙,隻不過是當初正骨之人處置不當才造成了關節變形的後果,待我今後每日為小姐整飭整飭,日常再精細調理,不到半年便能矯正回來。”
萬客舟聽聞此言,歡欣鼓舞,趕緊安排老周打酒買肉,老周的老婆宋嬸置辦飯菜,留劉老伯在家用午飯,劉老伯客氣推辭,楊季卿則攔住萬客舟:“萬叔父,不用這麽麻煩,我來的時候帶了幾個食盒子,雞鴨魚肉,水果點心,一應俱全。中午時候讓宋嬸熱熱就可以上桌了。”
萬客舟十分羞愧,嗔怨道:“楊公子,您這就折殺老夫了,您為我家推薦這麽一位老神醫,老夫謝你都來不及,你還自己帶著酒菜飯食過來,這讓老夫真的是無地自容啊。”
季卿望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冬兒,笑道:“哪裏哪裏,萬叔父歡迎我們來就已經是對晚生的厚愛了,我其實一直害怕叔父大人不歡迎我呢。”
冬兒聽到他說“害怕”這兩個字,忽然就心疼他了,身份如此顯貴,居然還“害怕”一個普通人家對他的態度。這份謙卑,似乎也隻有楊季卿會有了。
劉老伯捏拿了一柱香的功夫,結束時囑咐著冬兒不要急於下地走路,緩上半天再行走。萬客舟便帶著季卿與劉老伯去客廳用飯,席間,萬客舟試探季卿:“楊公子,你年紀尚幼,在外結交朋友可曾告知家中長輩?”
“萬叔父,家母因我最近讀書大有長進,所以在其他事上對我就十分寬鬆。今日外出一事我雖然已經稟報過母親了,她都沒有多問一句是什麽樣的朋友。”
“可是令堂大人知道你認識冬兒的事情嗎?”
楊季卿皺了皺眉頭,拿不準:“我還沒有告訴母親,不過她有可能是知道的,我家家廟裏的曾師太嘴比較碎,又隔三差五地來給我母親請安。我母親也愛聽廟裏的一些奇聞趣事。”
“那令堂大人不反對你來我家看望冬兒嗎?”
楊季卿羞慚地一笑,說道:“我沒有告訴母親是個異性朋友。我怕婆子丫頭們取笑我。”
萬客舟實指望打聽楊家人對季卿和冬兒交往一事的看法,不料楊季卿還是過於憨直了些,根本沒有猜測到萬客舟此時此刻的真實想法。
當著劉老伯的麵兒,客萬舟不好意思打開天窗說亮話,隻得按耐住性子,招待客人飲酒用飯,日後再敲打追問。
回去的路上,劉老伯笑眯眯地提醒楊季卿:“小公子,今日在萬家飯席上,你當真沒有聽懂萬老爺的話麽?”
季卿心中一緊,趕緊討教:“劉伯,我的回答的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不是不妥,在我看來,公子似乎是在避重就輕,答非所問。”
楊季卿咬著嘴唇,仔細回想自己都說了哪些話。
劉伯的眼睛雖然是瞎的,心倒是很明淨,他笑著提醒楊季卿:“小公子,你是不是在老夫人那裏避重就輕了?你一個風華正茂的公子哥,如此熱心地為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家尋醫找藥,難道隻是因為你樂於助人嗎?除了樂於助人,你到底對人家還有沒有別的想法?”
季卿漲紅了臉,嘟嘟囔囔地問道:“劉伯,我是不是太魯莽了?”
“公子,我沒有覺得你魯莽,我隻是覺得你心裏有道坎不敢翻越,你到底還是有些怕,怕老夫人嗬斥是不是?”
“劉伯,你說的沒錯,可也不全對,我現在不想說那是因為我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冬兒的腳還沒有治好.......”
“可是公子,你得顧慮人家姑娘的名聲啊,您與萬姑娘現在的這個年紀,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你遲遲不給人家一個明白話,叫他們如何安心。更何況,萬家姑娘的門第和您相差也不是一點半點,您手裏有幾成的把握呢?”
楊季卿略微有些沮喪,門第這件事情他考慮甚少,可這不代表他不了解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冬兒的父母,冬兒的腳疾,冬兒的門第,這一道道的坎,哪一道都能成為自己母親反對的借口。
劉伯微笑著提醒他:“實在不行,小公子可以參考大公子的做法呀?”
“大哥哥的做法?”楊季卿開始回想一段往事。
原來楊家的大公子,楊季卿的長兄楊伯卿在十八歲那年認識了一個來京城投奔親戚的落魄人家的姑娘,那個姑娘,也就是楊伯卿現在的外室謝蘭音。
當年楊伯卿已經和現在的正室馬書慧立有婚約,楊伯卿性格剛強,很有主見,他決意廢除與馬書慧的婚約,要娶自己喜歡的姑娘為妻,後來因為父母雙親的以死相逼,他放棄了廢除已有婚約的打算,按部就班地與馬氏舉辦了婚禮,也規規矩矩地讓馬氏懷上了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就是現在楊府裏楊季卿唯一的侄兒楊成玉。
楊伯卿自認為給了父母和正室一個圓滿的交代,從此與正室格外的相敬如賓,或者說客氣疏離,反倒跟外室謝蘭音恩愛非常,一連生了四個孩子,正所謂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兩頭拿大。
其實在和馬氏結婚之前,楊伯卿就已經在謝蘭音的親戚家與謝蘭音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後來楊父楊母得知後拿楊伯卿的長隨田耕出氣,責罵他為何不阻止自己的主子先舉辦完和正室的婚禮再和外室行叩拜之禮。田耕支支吾吾地回答:“公子說了,處男之身要留給自己喜歡的女人。”
後來這句話成為在楊家下人中私下裏十分流行的笑話,隻是大家攝於楊伯卿不怒自嚴的官威,無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
有哥哥真好,可以抄哥哥的作業。楊季卿這麽想著,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劉伯那雙瞎了的眼睛好像看到了楊季卿的得意一樣,笑著提醒道:“公子,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呀。”
楊季卿躊躇滿誌道:“我就按照哥哥的流程來好了。”
這麽一想,天地之間豁然寬廣。
萬客舟在前麵走著,楊季卿和楊晨攙扶著劉老伯,把他攙扶到冬兒的房間裏。冬兒坐在床沿上,劉伯坐在床邊凳子上,握著冬兒摔傷過的右腳腳踝,細細拿捏一番,琢磨了片刻,告訴萬客舟:“萬先生,令愛的腳其實並無什麽大礙,隻不過是當初正骨之人處置不當才造成了關節變形的後果,待我今後每日為小姐整飭整飭,日常再精細調理,不到半年便能矯正回來。”
萬客舟聽聞此言,歡欣鼓舞,趕緊安排老周打酒買肉,老周的老婆宋嬸置辦飯菜,留劉老伯在家用午飯,劉老伯客氣推辭,楊季卿則攔住萬客舟:“萬叔父,不用這麽麻煩,我來的時候帶了幾個食盒子,雞鴨魚肉,水果點心,一應俱全。中午時候讓宋嬸熱熱就可以上桌了。”
萬客舟十分羞愧,嗔怨道:“楊公子,您這就折殺老夫了,您為我家推薦這麽一位老神醫,老夫謝你都來不及,你還自己帶著酒菜飯食過來,這讓老夫真的是無地自容啊。”
季卿望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冬兒,笑道:“哪裏哪裏,萬叔父歡迎我們來就已經是對晚生的厚愛了,我其實一直害怕叔父大人不歡迎我呢。”
冬兒聽到他說“害怕”這兩個字,忽然就心疼他了,身份如此顯貴,居然還“害怕”一個普通人家對他的態度。這份謙卑,似乎也隻有楊季卿會有了。
劉老伯捏拿了一柱香的功夫,結束時囑咐著冬兒不要急於下地走路,緩上半天再行走。萬客舟便帶著季卿與劉老伯去客廳用飯,席間,萬客舟試探季卿:“楊公子,你年紀尚幼,在外結交朋友可曾告知家中長輩?”
“萬叔父,家母因我最近讀書大有長進,所以在其他事上對我就十分寬鬆。今日外出一事我雖然已經稟報過母親了,她都沒有多問一句是什麽樣的朋友。”
“可是令堂大人知道你認識冬兒的事情嗎?”
楊季卿皺了皺眉頭,拿不準:“我還沒有告訴母親,不過她有可能是知道的,我家家廟裏的曾師太嘴比較碎,又隔三差五地來給我母親請安。我母親也愛聽廟裏的一些奇聞趣事。”
“那令堂大人不反對你來我家看望冬兒嗎?”
楊季卿羞慚地一笑,說道:“我沒有告訴母親是個異性朋友。我怕婆子丫頭們取笑我。”
萬客舟實指望打聽楊家人對季卿和冬兒交往一事的看法,不料楊季卿還是過於憨直了些,根本沒有猜測到萬客舟此時此刻的真實想法。
當著劉老伯的麵兒,客萬舟不好意思打開天窗說亮話,隻得按耐住性子,招待客人飲酒用飯,日後再敲打追問。
回去的路上,劉老伯笑眯眯地提醒楊季卿:“小公子,今日在萬家飯席上,你當真沒有聽懂萬老爺的話麽?”
季卿心中一緊,趕緊討教:“劉伯,我的回答的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嗎?”
“不是不妥,在我看來,公子似乎是在避重就輕,答非所問。”
楊季卿咬著嘴唇,仔細回想自己都說了哪些話。
劉伯的眼睛雖然是瞎的,心倒是很明淨,他笑著提醒楊季卿:“小公子,你是不是在老夫人那裏避重就輕了?你一個風華正茂的公子哥,如此熱心地為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家尋醫找藥,難道隻是因為你樂於助人嗎?除了樂於助人,你到底對人家還有沒有別的想法?”
季卿漲紅了臉,嘟嘟囔囔地問道:“劉伯,我是不是太魯莽了?”
“公子,我沒有覺得你魯莽,我隻是覺得你心裏有道坎不敢翻越,你到底還是有些怕,怕老夫人嗬斥是不是?”
“劉伯,你說的沒錯,可也不全對,我現在不想說那是因為我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冬兒的腳還沒有治好.......”
“可是公子,你得顧慮人家姑娘的名聲啊,您與萬姑娘現在的這個年紀,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你遲遲不給人家一個明白話,叫他們如何安心。更何況,萬家姑娘的門第和您相差也不是一點半點,您手裏有幾成的把握呢?”
楊季卿略微有些沮喪,門第這件事情他考慮甚少,可這不代表他不了解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冬兒的父母,冬兒的腳疾,冬兒的門第,這一道道的坎,哪一道都能成為自己母親反對的借口。
劉伯微笑著提醒他:“實在不行,小公子可以參考大公子的做法呀?”
“大哥哥的做法?”楊季卿開始回想一段往事。
原來楊家的大公子,楊季卿的長兄楊伯卿在十八歲那年認識了一個來京城投奔親戚的落魄人家的姑娘,那個姑娘,也就是楊伯卿現在的外室謝蘭音。
當年楊伯卿已經和現在的正室馬書慧立有婚約,楊伯卿性格剛強,很有主見,他決意廢除與馬書慧的婚約,要娶自己喜歡的姑娘為妻,後來因為父母雙親的以死相逼,他放棄了廢除已有婚約的打算,按部就班地與馬氏舉辦了婚禮,也規規矩矩地讓馬氏懷上了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就是現在楊府裏楊季卿唯一的侄兒楊成玉。
楊伯卿自認為給了父母和正室一個圓滿的交代,從此與正室格外的相敬如賓,或者說客氣疏離,反倒跟外室謝蘭音恩愛非常,一連生了四個孩子,正所謂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兩頭拿大。
其實在和馬氏結婚之前,楊伯卿就已經在謝蘭音的親戚家與謝蘭音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後來楊父楊母得知後拿楊伯卿的長隨田耕出氣,責罵他為何不阻止自己的主子先舉辦完和正室的婚禮再和外室行叩拜之禮。田耕支支吾吾地回答:“公子說了,處男之身要留給自己喜歡的女人。”
後來這句話成為在楊家下人中私下裏十分流行的笑話,隻是大家攝於楊伯卿不怒自嚴的官威,無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
有哥哥真好,可以抄哥哥的作業。楊季卿這麽想著,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劉伯那雙瞎了的眼睛好像看到了楊季卿的得意一樣,笑著提醒道:“公子,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呀。”
楊季卿躊躇滿誌道:“我就按照哥哥的流程來好了。”
這麽一想,天地之間豁然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