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嬸出來家門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普照庵,等她趕到寺裏已經是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再加上驚嚇恐懼,見到安修師太竟然倏地一下癱倒在地,呼吸急促短淺,半天說不上話來。
安修師太出家在外,身邊並沒有其他人服侍,隻得親自扶她起來,不停地撫摩她的後背,使其早些緩過勁來。
宋嬸終於喘上一口長氣來,她噗通一聲又複跪在地上,哭著對昔日的主母說道:“師太,咱們家遭遇禍事了,男人們都不在家,我一個人實在應付不來了,懇請師太下山主持一下家裏的事情吧。”
“什麽禍事?哪來的禍事?安修師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還是一副飄然淡泊的樣子。
宋嬸哭訴道:“師太,今天早上楊府派管家過來通知我說小姐和小荷昨天晚上在楊家後花園落水身亡,現屍體和棺材都停放在楊家祠堂,還說要按楊家四公子的正室與侍妾身份給她們列牌位,還送來的撫恤銀子和金條,楊府的管家走後,我剛想出門來您這裏給您通報兩個孩子的死訊,誰知冬兒小姐居然一個人蓬頭散發地回來了,一句話都不曾講,吐了一口鮮血就暈過去了,現正在咱家中躺著昏迷,暫且由小蓮照料著,我趕緊跑過來告訴您這個事,師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那兩個棺槨裏都是誰,既然冬兒小姐活著回來了,那我們家小荷在哪裏呢?拜托您去楊府問問,想必我家小荷也沒有死,懇請師太去楊家走一趟,把我家小荷也接回來吧。”
安修師太聞得此言,臉色凝重起來,起身厲聲說道:“竟有這種事,光天化日之下他們竟然隨意歪曲事實,編造謊言,若不是我們家孩子自己跑回來,當真不知道他們會幹這種瞞天過海之事,你趕緊起來,我們先回家看看冬兒醒了沒有,看看能不能從冬兒嘴中得知一些原委。快,快走。”
出家快十年了,安修師太自從進了這普照庵的廟門便從來沒有出來過,此番出門,可謂是驚動了普照庵上上下下的一幹大小尼姑。事出緊急又蹊蹺,安修師太來不及與掌門師太細說緣由,便將衣帽穿戴整齊,出寺下山。
師太與宋嬸來到闊別了近十年的家中,沒有時間去感悟這些年來家中發生的變化,實際上變化也不大,自從她憤憤離家之後,萬客舟便不準任何人挪動家中各家具各物件的位置,隻為了哪一天她能回心轉意,回到家中,家裏的一切都是她走時的樣子,怕她感到生分。
誰能想到,這麽多年之後,她回來了,卻回來得如此行色匆匆,心緒不寧,連感慨萬千、細察秋毫都成了情感的奢侈。
小蓮一聽到院子裏有腳步聲便衝出了房門,看到母親和主母便一番手舞足蹈、指手畫腳,宋嬸明白了她說的意思,忙告訴師太:“小蓮說我剛走不久家裏就來了兩個年輕小夥子,他們帶走了小姐還安慰小蓮說小姐不會有事的,他們會好好給小姐看病。”
師太忙問小蓮:“那兩個年輕後生你可認識,可有一個是楊季卿?”
小蓮比劃著,宋嬸翻譯著:“沒有楊伯卿,兩個年輕後生我都沒有見過,都不認識。”
師太定了定心神,吩咐宋嬸:“把楊府送來的金條和銀子都收拾好,帶在身上,我們全都還給楊家人去,我們不要錢,隻要人。”
宋嬸把從管家送來的錢全都打包在一塊,依然吩咐小蓮看家,她和師太一起去楊家要人。
雖然產生重大變故,形勢尚在楊伯卿掌握之中,冬兒逃脫,他料定萬家必定來人詢問,便安排門房在見到安修師太和仆人的第一時間趕緊客客氣氣把人領到楊老夫人的房間,避免大聲喧嘩,驚擾眾人。
然而安修師太五官姣好,膚白貌美,身材又高挑窈窕,臉色肅穆,寶相莊嚴,進府來一路上撞見她模樣的楊府下人便一傳二,二傳三,很快就有許多人知道府裏來了一個美貌的中年尼姑,神色肅穆,直奔老夫人房間而去了。
楊伯卿也在老夫人的房間等著,楊老夫人遣散身邊眾多丫鬟仆人,隻留一個孫媽和薛嬸在旁邊聽候差遣。
安修師太走進楊老夫人的房間,口出說著“阿彌陀佛”,從容不迫地以出家人的身份給楊伯卿和楊母施了禮,然後示意宋嬸上前來把從管家送去的銀子放在楊母麵前的案桌上。
楊母心中有鬼,訕笑著問道:“師太這是幹什麽?既然銀兩都已經送到了貴府,收著就是了,怎麽還能再送回來呢?”
安修師太鎮定自若地回答:“我們不要錢,我們隻是來領我們的兩個孩子回家。”
楊母恭維道:“久聞安修師太意誌堅定,從不眷戀前塵舊夢,世俗中事,出家近十年,從未出過普照庵一步,今日倒是為了孩子破了這個戒律了呢。”
安修師太冷笑道:“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今日就算不為了我家的孩子,縱使是別人家的孩子在貴府出了這等生死蹊蹺之事,作為貴府家廟裏的修行人,我也欲一窺究竟。請問楊老夫人,冬兒與小荷現在到底在何處?”
楊母正欲回答,楊伯卿插嘴進來,他對著薛嬸說:“這位大嫂想必就是小荷姑娘的母親?”
薛嬸連忙點頭稱是,仿佛這樣的話小荷生還的幾率就能大一點兒。
楊伯卿吩咐孫媽道:“孫媽媽,你可以領著這位大嫂去見見小荷姑娘了。”
孫媽來到宋嬸身邊,說了聲請,便領著她走出堂屋,去往楊府祠堂方向去了。
安修師太目送宋嬸離開,回過頭來看著楊母,再次追問:“冬兒和小荷,她們主仆沒有在一起麽?”
楊母正遲疑間,楊伯卿驟然起身,快步走到安修師太麵前,噗通一聲跪下,以頭撞地,“砰砰砰”三聲,接連給安修師太磕了三個響頭,幾不曾把自己撞得頭暈眼花,天旋地轉。莫說是安修師太,就連楊母也沒有料到他會來這麽一出,趕緊製止道:“伯卿,你這是做什麽,快趕緊起來,好好跟師太說話便是。”
楊伯卿跪在地上答複道:“母親,我對不起冬兒姑娘,也對不起冬兒姑娘的父親和母親,就讓我這麽跪著告訴師太事情真偽吧。”
安修師太坐在椅子上,俯視著楊伯卿,並不覺得這樣一位朝廷大員給她跪著有什麽不妥,她冷冷地望著楊伯卿,等他給她一個答複。
楊伯卿額頭上粘著一些塵土,塵土中又滲出一絲鮮血,娓娓道來:“師太有所不知,我居於廟堂之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日日波詭雲譎,瞬息萬變,每日上朝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新近我有一位上司家的公子欲納一房姬妾,也是機緣巧合,竟然見過冬兒姑娘一麵,認定非冬兒姑娘不可,俗話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我偏偏又時運不濟,差事上犯了一些錯誤,便被人拿住了把柄,迫不得已便隻好把冬兒姑娘送了出去。小荷姑娘護主不成,氣憤難當,竟然自己跳入湖中,以身殉主,方才孫媽媽領小荷姑娘的母親出去便是去我家祠堂看望小荷姑娘的靈柩去了。”
“所以呢,你把我的女兒私自送人,然後為了讓我們不再追究這件事,便編派了我女兒和小荷都已經身亡的謊話,是不是這樣的?”安修師太憤怒地責問。
“晚輩不敢欺騙師太。確實是這樣的。”
“楊大人,你有你的難處,我不為難你,但是請你告訴我那個強娶冬兒的朝廷命官是誰,本來冬兒已經回到了家,他們竟然上門再次搶走,今日天色已晚,我明日去府衙告他未經女方父母同意,強行嫁娶,我就不信,這大明的天下,天子腳下,竟會沒有我們老百姓說理的地方。”
“稟告師太,這個看上冬兒姑娘的年輕後生乃是我大明內閣首輔嚴嵩嚴閣老的孫子,小閣老嚴世蕃的公子,嚴世蕃大人現任工部左侍郎,為我的頂頭上司。我真的也是被脅迫的。”
“嚴世蕃。”安修師太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心情開始沉重起來。出家近十年,雖然不問世事,但是世人相傳的權傾天下、禍亂朝綱的嚴氏父子的種種惡劣行徑她還是有所耳聞的,萬萬沒有想到,她的女兒會和這種炙手可熱的奸臣父子有所瓜葛,她真的有些害怕、顧慮了。
楊伯卿見師太似乎被唬住,心中不免洋洋得意,他小心翼翼試探道:“師太,現如今這個世道,真的不是有理就能贏的,師太不如想開一點兒,嚴大人家的公子也是風華正茂,相貌堂堂,年齡與舍弟楊季卿相仿,家世又在我楊家之上,冬兒姑娘嫁到他們家去真的不吃虧,隻是苦了小荷姑娘,一時想不開,白白枉送了性命。”
安修師太經過短暫的害怕,顧慮,本性高傲、固執的她又恢複了勇氣,她看著楊伯卿,目光是那樣的堅定無畏,渾似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殉道者。
她對楊伯卿說道:“楊大人,我不敢妄言成敗,但是告還是要告的,說不定我是壓在駱駝身上的第一根稻草,有我身先士卒,方才有別人的前仆後繼,一根一根的稻草輕若灰塵,卻總有一根稻草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我就不信冬兒會心甘情願地嫁給嚴閣老的孫子。”
楊伯卿和楊母的臉色都相當難看。
安修師太起身告辭:“天色已晚,貧尼就不在此處叨擾兩位了,明日府衙之上,必然難免提及貴府,還請楊大人舍身取義,為我等平民討取一個公道。”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楊伯卿慌忙答應。
安修師太走出楊府,在大門處等待了宋嬸片刻,宋嬸見過女兒的屍體,眼睛哭得如同腫桃一樣出來,啜泣不止。
師太惦記明日公堂之上訴訟一事,並沒有多說安慰之語,況且師太仍然要回廟裏住宿,所乘車輛和宋嬸並不同路,兩下裏道了個別便各回各處。
當夜,普照庵裏著了火,火源出自安修師太房間,據說安修師太因為被濃煙熏暈過去,未能逃出,卒年四十。
萬家老宅半夜有黑衣人闖入,威脅宋嬸母女搬離萬宅,回鄉下老家守口如瓶,方能安然度日,不然性命難保。
第二天天未亮,倉皇失措的宋嬸和小蓮匆匆忙忙地收拾了家當,給萬家宅院落了鎖,急匆匆趕往鄉下老家保命去了。
安修師太出家在外,身邊並沒有其他人服侍,隻得親自扶她起來,不停地撫摩她的後背,使其早些緩過勁來。
宋嬸終於喘上一口長氣來,她噗通一聲又複跪在地上,哭著對昔日的主母說道:“師太,咱們家遭遇禍事了,男人們都不在家,我一個人實在應付不來了,懇請師太下山主持一下家裏的事情吧。”
“什麽禍事?哪來的禍事?安修師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還是一副飄然淡泊的樣子。
宋嬸哭訴道:“師太,今天早上楊府派管家過來通知我說小姐和小荷昨天晚上在楊家後花園落水身亡,現屍體和棺材都停放在楊家祠堂,還說要按楊家四公子的正室與侍妾身份給她們列牌位,還送來的撫恤銀子和金條,楊府的管家走後,我剛想出門來您這裏給您通報兩個孩子的死訊,誰知冬兒小姐居然一個人蓬頭散發地回來了,一句話都不曾講,吐了一口鮮血就暈過去了,現正在咱家中躺著昏迷,暫且由小蓮照料著,我趕緊跑過來告訴您這個事,師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那兩個棺槨裏都是誰,既然冬兒小姐活著回來了,那我們家小荷在哪裏呢?拜托您去楊府問問,想必我家小荷也沒有死,懇請師太去楊家走一趟,把我家小荷也接回來吧。”
安修師太聞得此言,臉色凝重起來,起身厲聲說道:“竟有這種事,光天化日之下他們竟然隨意歪曲事實,編造謊言,若不是我們家孩子自己跑回來,當真不知道他們會幹這種瞞天過海之事,你趕緊起來,我們先回家看看冬兒醒了沒有,看看能不能從冬兒嘴中得知一些原委。快,快走。”
出家快十年了,安修師太自從進了這普照庵的廟門便從來沒有出來過,此番出門,可謂是驚動了普照庵上上下下的一幹大小尼姑。事出緊急又蹊蹺,安修師太來不及與掌門師太細說緣由,便將衣帽穿戴整齊,出寺下山。
師太與宋嬸來到闊別了近十年的家中,沒有時間去感悟這些年來家中發生的變化,實際上變化也不大,自從她憤憤離家之後,萬客舟便不準任何人挪動家中各家具各物件的位置,隻為了哪一天她能回心轉意,回到家中,家裏的一切都是她走時的樣子,怕她感到生分。
誰能想到,這麽多年之後,她回來了,卻回來得如此行色匆匆,心緒不寧,連感慨萬千、細察秋毫都成了情感的奢侈。
小蓮一聽到院子裏有腳步聲便衝出了房門,看到母親和主母便一番手舞足蹈、指手畫腳,宋嬸明白了她說的意思,忙告訴師太:“小蓮說我剛走不久家裏就來了兩個年輕小夥子,他們帶走了小姐還安慰小蓮說小姐不會有事的,他們會好好給小姐看病。”
師太忙問小蓮:“那兩個年輕後生你可認識,可有一個是楊季卿?”
小蓮比劃著,宋嬸翻譯著:“沒有楊伯卿,兩個年輕後生我都沒有見過,都不認識。”
師太定了定心神,吩咐宋嬸:“把楊府送來的金條和銀子都收拾好,帶在身上,我們全都還給楊家人去,我們不要錢,隻要人。”
宋嬸把從管家送來的錢全都打包在一塊,依然吩咐小蓮看家,她和師太一起去楊家要人。
雖然產生重大變故,形勢尚在楊伯卿掌握之中,冬兒逃脫,他料定萬家必定來人詢問,便安排門房在見到安修師太和仆人的第一時間趕緊客客氣氣把人領到楊老夫人的房間,避免大聲喧嘩,驚擾眾人。
然而安修師太五官姣好,膚白貌美,身材又高挑窈窕,臉色肅穆,寶相莊嚴,進府來一路上撞見她模樣的楊府下人便一傳二,二傳三,很快就有許多人知道府裏來了一個美貌的中年尼姑,神色肅穆,直奔老夫人房間而去了。
楊伯卿也在老夫人的房間等著,楊老夫人遣散身邊眾多丫鬟仆人,隻留一個孫媽和薛嬸在旁邊聽候差遣。
安修師太走進楊老夫人的房間,口出說著“阿彌陀佛”,從容不迫地以出家人的身份給楊伯卿和楊母施了禮,然後示意宋嬸上前來把從管家送去的銀子放在楊母麵前的案桌上。
楊母心中有鬼,訕笑著問道:“師太這是幹什麽?既然銀兩都已經送到了貴府,收著就是了,怎麽還能再送回來呢?”
安修師太鎮定自若地回答:“我們不要錢,我們隻是來領我們的兩個孩子回家。”
楊母恭維道:“久聞安修師太意誌堅定,從不眷戀前塵舊夢,世俗中事,出家近十年,從未出過普照庵一步,今日倒是為了孩子破了這個戒律了呢。”
安修師太冷笑道:“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今日就算不為了我家的孩子,縱使是別人家的孩子在貴府出了這等生死蹊蹺之事,作為貴府家廟裏的修行人,我也欲一窺究竟。請問楊老夫人,冬兒與小荷現在到底在何處?”
楊母正欲回答,楊伯卿插嘴進來,他對著薛嬸說:“這位大嫂想必就是小荷姑娘的母親?”
薛嬸連忙點頭稱是,仿佛這樣的話小荷生還的幾率就能大一點兒。
楊伯卿吩咐孫媽道:“孫媽媽,你可以領著這位大嫂去見見小荷姑娘了。”
孫媽來到宋嬸身邊,說了聲請,便領著她走出堂屋,去往楊府祠堂方向去了。
安修師太目送宋嬸離開,回過頭來看著楊母,再次追問:“冬兒和小荷,她們主仆沒有在一起麽?”
楊母正遲疑間,楊伯卿驟然起身,快步走到安修師太麵前,噗通一聲跪下,以頭撞地,“砰砰砰”三聲,接連給安修師太磕了三個響頭,幾不曾把自己撞得頭暈眼花,天旋地轉。莫說是安修師太,就連楊母也沒有料到他會來這麽一出,趕緊製止道:“伯卿,你這是做什麽,快趕緊起來,好好跟師太說話便是。”
楊伯卿跪在地上答複道:“母親,我對不起冬兒姑娘,也對不起冬兒姑娘的父親和母親,就讓我這麽跪著告訴師太事情真偽吧。”
安修師太坐在椅子上,俯視著楊伯卿,並不覺得這樣一位朝廷大員給她跪著有什麽不妥,她冷冷地望著楊伯卿,等他給她一個答複。
楊伯卿額頭上粘著一些塵土,塵土中又滲出一絲鮮血,娓娓道來:“師太有所不知,我居於廟堂之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日日波詭雲譎,瞬息萬變,每日上朝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新近我有一位上司家的公子欲納一房姬妾,也是機緣巧合,竟然見過冬兒姑娘一麵,認定非冬兒姑娘不可,俗話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我偏偏又時運不濟,差事上犯了一些錯誤,便被人拿住了把柄,迫不得已便隻好把冬兒姑娘送了出去。小荷姑娘護主不成,氣憤難當,竟然自己跳入湖中,以身殉主,方才孫媽媽領小荷姑娘的母親出去便是去我家祠堂看望小荷姑娘的靈柩去了。”
“所以呢,你把我的女兒私自送人,然後為了讓我們不再追究這件事,便編派了我女兒和小荷都已經身亡的謊話,是不是這樣的?”安修師太憤怒地責問。
“晚輩不敢欺騙師太。確實是這樣的。”
“楊大人,你有你的難處,我不為難你,但是請你告訴我那個強娶冬兒的朝廷命官是誰,本來冬兒已經回到了家,他們竟然上門再次搶走,今日天色已晚,我明日去府衙告他未經女方父母同意,強行嫁娶,我就不信,這大明的天下,天子腳下,竟會沒有我們老百姓說理的地方。”
“稟告師太,這個看上冬兒姑娘的年輕後生乃是我大明內閣首輔嚴嵩嚴閣老的孫子,小閣老嚴世蕃的公子,嚴世蕃大人現任工部左侍郎,為我的頂頭上司。我真的也是被脅迫的。”
“嚴世蕃。”安修師太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心情開始沉重起來。出家近十年,雖然不問世事,但是世人相傳的權傾天下、禍亂朝綱的嚴氏父子的種種惡劣行徑她還是有所耳聞的,萬萬沒有想到,她的女兒會和這種炙手可熱的奸臣父子有所瓜葛,她真的有些害怕、顧慮了。
楊伯卿見師太似乎被唬住,心中不免洋洋得意,他小心翼翼試探道:“師太,現如今這個世道,真的不是有理就能贏的,師太不如想開一點兒,嚴大人家的公子也是風華正茂,相貌堂堂,年齡與舍弟楊季卿相仿,家世又在我楊家之上,冬兒姑娘嫁到他們家去真的不吃虧,隻是苦了小荷姑娘,一時想不開,白白枉送了性命。”
安修師太經過短暫的害怕,顧慮,本性高傲、固執的她又恢複了勇氣,她看著楊伯卿,目光是那樣的堅定無畏,渾似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殉道者。
她對楊伯卿說道:“楊大人,我不敢妄言成敗,但是告還是要告的,說不定我是壓在駱駝身上的第一根稻草,有我身先士卒,方才有別人的前仆後繼,一根一根的稻草輕若灰塵,卻總有一根稻草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我就不信冬兒會心甘情願地嫁給嚴閣老的孫子。”
楊伯卿和楊母的臉色都相當難看。
安修師太起身告辭:“天色已晚,貧尼就不在此處叨擾兩位了,明日府衙之上,必然難免提及貴府,還請楊大人舍身取義,為我等平民討取一個公道。”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楊伯卿慌忙答應。
安修師太走出楊府,在大門處等待了宋嬸片刻,宋嬸見過女兒的屍體,眼睛哭得如同腫桃一樣出來,啜泣不止。
師太惦記明日公堂之上訴訟一事,並沒有多說安慰之語,況且師太仍然要回廟裏住宿,所乘車輛和宋嬸並不同路,兩下裏道了個別便各回各處。
當夜,普照庵裏著了火,火源出自安修師太房間,據說安修師太因為被濃煙熏暈過去,未能逃出,卒年四十。
萬家老宅半夜有黑衣人闖入,威脅宋嬸母女搬離萬宅,回鄉下老家守口如瓶,方能安然度日,不然性命難保。
第二天天未亮,倉皇失措的宋嬸和小蓮匆匆忙忙地收拾了家當,給萬家宅院落了鎖,急匆匆趕往鄉下老家保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