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壽辰這天,李銘碩早早地把冬兒送到公主府,讓她和公主一道趕過去,自己則快馬加鞭趕回府裏協助弟弟弟妹準備壽宴。
他腦袋上的繃帶不再是從頭頂勾到下巴那樣搞笑誇張的包紮方式,而是繞頭纏一圈,薄薄地裹了一圈黑色紗布,外頭帶上黑色方巾,倒是不容易看出來了。
寧安公主帶著一眾仆人趕到公婆家裏的時候,李家的那些姑母、姨母、舅母一幹人已經到了,另有一些和李總兵同朝為官留在京中任職的大小官員也前來祝賀,他們人數不多,一番寒暄之後管家便領他們到屋裏頭坐著喝茶聊天,其餘的人都留在院子裏的卷棚下麵落席。
前頭有人來通告寧安公主駕到,李母雖是壽星,也得領著上上下下的家人跪下來給公主行君臣之禮,公主讓她們坐下,她們才敢坐回去。
眼見得本家親戚基本上都來全了,管事的便安排著孝子賢孫們按輩分給李母磕頭拜壽,拜到老太太的親孫子這一輩,李重郡那五六個小娃都憨態可掬地給奶奶磕頭,奶聲奶氣地喊著“奶奶長命百歲”,最大的小娃不過六歲,最小的還在乳母懷裏吃奶,有的哭,有的叫,鬧鬧疼疼,亂亂哄哄,十分熱鬧。
李重郡的舅母首先犯嘴賤,這老太太如同表演固定曲目一般看著地上的一堆圓滾滾的小腦袋,搖頭晃腦地歎息道:“嫂嫂啊,咱家這一幫小孫子小孫女們看是真是招人稀罕,眼見得他們一年比一年大,隻可惜都是親兄弟們,缺了堂兄弟們。要是大房和二房的孩子湊在一塊兒才更好玩呢。你說咱們家大公子什麽時候才能當爹呢,真真是叫人望眼欲穿呐。”
姨母接過了第二棒:“是呀,旱澇不均也不能這麽個不均法,二公子屋裏隔三差五蹦出一個孩子來,大公子屋裏一年到頭冷冷清清,咱們家蹤潛可是個好孩子呀,老天爺這麽對他真是太苛刻了些。”
姑母第三棒,絮叨李母道:“姐姐,你這個做母親的可得操操心,要不找幾個尼姑道士的做做法,好歹讓送子觀音給咱們家李老大送上個一兒半女的也是個心意,不能說一個沒有。”
李母抗不住這一波又一波的轟炸,無話可說,隻有超級尷尬地訕笑的份。
公主聽到老太太們嘰嘰喳喳,圍攻壽星,她看向自己的夫君,李銘碩和她四目相對,微笑著點了點頭,公主又看向崔媽媽。崔媽媽咳嗽兩聲,對大家說道:“請各位太太們安靜安靜,公主有話要講。”
眾人趕緊閉口不言,齊刷刷看向公主,平時這些老太太們背後沒少笑話這位溫柔嫻靜的公主,還給公主起外號------占著窩不下蛋的老母雞。自己不能生還不允許駙馬納妾。
寧安公主雍容華貴地笑著,不緊不慢地對李老太太說道:“母親,我方才送您的那件生日禮物其實隻是個引子,我今日要送您的大禮還在後頭呢。”
“後頭?”眾人齊刷刷地地伸長了脖子往客人來的方向看:並沒有什麽大箱子大盒子的,哪來的什麽大禮?
公主微微一笑,轉身牽住一直站在她身邊的冬兒的手,授意她走出來,走到李母麵前,跪下。方才指著跪在地上的萬冬兒對李母說道:“母親,這就是我給您的大禮了,母親看著可還滿意?”
“民女萬冬兒見過老夫人。”冬兒邊說邊給李老夫人磕頭,態度恭恭敬敬的,好像被李銘碩下了降頭咒一般聽話。
李銘碩見冬兒如此聽話,不由地長舒一口氣,心中暗道:“還好還好,沒有把對我的那一套帶到老太太這邊來,要是還跟在落花巷一樣又臭又硬,我還真是沒轍。謝天謝地。”
方才冬兒一直在寧安公主身後站著,一直低著頭,沒有人看到她抬頭的樣子。現在她來到李母跟前,縱然是不抬頭,眾人也從側麵見到了她玉一般的肌膚,花一般的容貌,心中不由地萬分驚奇:“公主身邊居然還有如此美貌的宮女,這麽漂亮的小宮女怎麽就沒有留在皇宮裏伺候皇上,反而伺候公主了呢。”
“抬起頭來,讓我瞧瞧。”李母萬萬沒有想到寧安公主會送個大活人給她這個婆婆做壽辰禮物,帶著許多疑惑,特命令這個禮物抬起頭來給她看分明。
冬兒機械地直起上身,雖然把頭抬起來了,眉眼還是低垂著的。她隻管木木地看向地麵,絲毫沒有興致去看那些坐在椅子上的盛裝華服出席壽宴的貴婦們。
在座的袞袞貴婦們看到跪在地上的雪膚花貌、玉人一般的年輕姑娘,全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哦”的驚呼聲,紛紛私底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怪哉,這麽漂亮的姑娘送給一個老太太算是幹什麽的?”
李母和那些交頭接耳的貴婦們抱著同樣的疑惑,她迷惑不解地問寧安:“公主啊,老太太我又不是什麽帝王將相,英雄好漢的,你送我這麽一個絕世美人幹什麽呀,難道我有江山社稷讓你惦記著不成?”
公主莞爾一笑,搖頭道:“罷了罷了,莫說是老太太了,連我們這些年輕人的眼力也不行了,倒是該讓小叔子家的侄兒侄女們過來看看這位冬兒姑娘的肚子裏懷的是個堂弟還是堂妹。都說小孩子會看。”
眾貴婦們無不瞠目結舌,全都睜大眼睛扭著脖子去找李家的大公子李銘碩,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他們兩口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銘碩見那些母們紛紛望向他,趕緊走出來,跪在冬兒身邊,向母親稟報道:“母親,還是兒子解釋給您聽吧。”
李母點點頭。李銘碩便開始口若懸河:“早在今年春上的時候公主便想著今年要送母親一個別出心裁的禮物,我也幫著公主精挑細選,後來崔媽媽提醒我們,說母親一輩子金枝玉葉的,什麽稀罕物什沒見過,倒是長房長子的孩子還沒有見到過,所以公主便和崔媽媽一道為我物色了這麽一個命中多子的女孩來為我傳宗接代,要說這公主和崔媽媽的眼光真的是一等一的好,這個女孩子跟了我三個月時間便有了身孕,不知公主和兒子準備的這個禮物母親可還喜歡?”
“喜歡,喜歡。”李母高興地眼角泛出淚花,眼睛也紅紅的,她抬起袖口來擦拭著眼角的淚花,激動不已地說道:“我太喜歡了,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喜歡的壽辰禮物。這個孩子,快站起來走我身邊讓我好好瞧瞧。”
冬兒慢慢站起來木木地走到李老太太身邊,本來站在母親身邊的李重郡向旁邊讓了一下,騰位置給她,站在冬兒的身邊。
冬兒聽到她身邊的李重郡咕嘟一聲,使勁吞咽了一口口水。
李母攥住冬兒的手,笑嗬嗬地上下打量能生出長房長孫來的姑娘。
緊挨著李母落座的李氏兄弟們的姑母是實心實意地最心疼侄兒,最向著娘家人的長輩,她見大侄子熬靠了這麽多年,終於踏上了當爹的日程,打心眼裏替侄兒歡喜,又想起李銘碩的姨母當年做過的一些事情,遂一抬一踩,恭維寧安公主。
“你們大家都看看,我說過的吧,公主是帝王之女,那氣度,那胸懷,絕對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比。我可記得前些年有一個官家的太太,自已不能生養,又不肯為夫君納美妾,最後竟然給夫君納了一個水缸精做妾室,那腰粗的呀,我頭一次見的時候還以為她肚子裏裏邊有三四個孩兒呢,原來還沒有懷上,等後來懷上,直接都沒個人形了,真不知道那官老爺是怎麽熬下來的,嗬嗬嗬嗬。”
眾位貴婦們自然都知道李家姑母挖苦的乃是李家的姨母----也就是李母同父異母的姐妹,於是都捂嘴笑得前仰後合。
李銘碩的姨母絕必的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氣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身邊的丫頭仆婦們也不敢跟著周圍的人笑,竟成了一小撮特殊的存在。
李銘碩的舅母典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補充道:“孔姐姐的話也太過於誇張了,好似我們沒有見過似的,依我看,是柳樹精還差不多,雖說中庭那裏幾個人都合抱不過來,可人家底盤穩呀,更何況頭臉打扮起來,再扭捏幾下,也是頗具楊柳之姿的,你們這些人呐,不懂得欣賞。”
老年貴婦們又是一頓狂笑。連公主這邊的人都笑得樂不可支。
冬兒臉上一點兒笑容都沒有。
李母握著冬兒的手,看冬兒一臉的麵無表情,關切的問道:“這個孩子,你今天是不舒服還是怎地?為何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李銘碩趕緊解釋:“她臉僵,大夫說這病還有另外一個名,叫麵癱,不好治。”
“世上還有這病?我活這麽大年紀了,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你們聽說過嗎?”李母半信半疑地問周圍的貴婦們。
貴婦們紛紛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公主莞爾一笑,嗔怪李銘碩道:“駙馬爺說話還真是直來直去,既是我送的丫頭,駙馬爺就不能賣我一個薄麵,說她生就一張褒姒的臉,冰山美人一座,竟然說出臉僵麵癱這種話來。”
李銘碩趕緊改口道:“公主所言極是,隻不過咱們這些姑母姨母們無才便是德,她們恐怕不認得褒姒是誰,說了還要給她們講烽火戲諸侯的典故,還不如話怎麽粗怎麽說呢。”
李母有點小小的遺憾,仍然是半信半疑地問冬兒:“姑娘,你就從來沒笑過嗎?”
冬兒想起以前的時光,誠懇地搖了搖頭,表示否認。
李銘碩再次補充:“她當然笑過,隻不過她的笑比哭都難看,我覺得膈應得慌,就禁止她笑了。”
李重郡不以為然道:“褒姒笑起來必然是好看的,隻是這位姑娘若是褒姒的話,那我哥哥豈不成了周幽王了,這比喻不吉利,不好不好。”
蘇紫英扯了扯老公的衣袖,提醒他:“你就少說兩句吧,這可是公主送給母親的生日禮物。”
李母試探寧安:“公主,那以後咱們府裏的人該怎麽稱呼這位萬姑娘呢?讓大家喊她叫萬姨娘嗎?”
公主正在猶豫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崔媽媽說道:“立姨娘之事不宜操之過急,我看還是等長房長孫生出來再給她名分不遲。姑且現在還是叫她姑娘吧。能不能母憑子貴就看她的造化了,這也算是給她的動力。”
李母不敢得罪這位能跟宮裏人說上話的乳母,隻好噤若寒蟬。
此時門人又大聲通報:“楊侍郎楊老爺來給老夫人祝壽。”
李銘碩暗暗叫苦:不好,楊伯卿來了。
怕勾起萬冬兒的傷心事,他想拽著冬兒往後邊去,可是來不及了,楊伯卿已經來到了李母麵前。
楊伯卿春風滿麵地給李母作揖,恭賀老太太長命百歲,再抬起頭來時,方才看到老太太身邊花團錦簇,遍身綺羅的萬冬兒,他驚得目瞪口呆,好在很快回過神來,裝作不認識萬冬兒的樣子,跟李銘碩打了個招呼,這才沒有引起周圍人更多的懷疑。
即便有人已經察覺出他神色不對,也以為他和李重郡一樣,沒見過萬冬兒這樣天人一般的美女,一時間看呆了而已。
李銘碩即看到了楊伯卿的五雷轟頂,也看到了冬兒眼睛裏滿滿的恨意。
他引著楊伯卿去後邊小房間和那些官員們同坐,吃茶聊天。
安頓好楊伯卿,他趕緊找到李墨戈,特意囑托他:“今天務必要看好萬姑娘,千萬千萬不要讓她靠近楊伯卿。”
“爺,你有什麽不詳的預感嗎?”
李銘碩憂心忡忡地說道:“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你不要問太多為什麽了,我是沒有時間盯著她,你隻管看好她,千萬不要讓她衝動行事就行了。”
墨戈點點頭。
他腦袋上的繃帶不再是從頭頂勾到下巴那樣搞笑誇張的包紮方式,而是繞頭纏一圈,薄薄地裹了一圈黑色紗布,外頭帶上黑色方巾,倒是不容易看出來了。
寧安公主帶著一眾仆人趕到公婆家裏的時候,李家的那些姑母、姨母、舅母一幹人已經到了,另有一些和李總兵同朝為官留在京中任職的大小官員也前來祝賀,他們人數不多,一番寒暄之後管家便領他們到屋裏頭坐著喝茶聊天,其餘的人都留在院子裏的卷棚下麵落席。
前頭有人來通告寧安公主駕到,李母雖是壽星,也得領著上上下下的家人跪下來給公主行君臣之禮,公主讓她們坐下,她們才敢坐回去。
眼見得本家親戚基本上都來全了,管事的便安排著孝子賢孫們按輩分給李母磕頭拜壽,拜到老太太的親孫子這一輩,李重郡那五六個小娃都憨態可掬地給奶奶磕頭,奶聲奶氣地喊著“奶奶長命百歲”,最大的小娃不過六歲,最小的還在乳母懷裏吃奶,有的哭,有的叫,鬧鬧疼疼,亂亂哄哄,十分熱鬧。
李重郡的舅母首先犯嘴賤,這老太太如同表演固定曲目一般看著地上的一堆圓滾滾的小腦袋,搖頭晃腦地歎息道:“嫂嫂啊,咱家這一幫小孫子小孫女們看是真是招人稀罕,眼見得他們一年比一年大,隻可惜都是親兄弟們,缺了堂兄弟們。要是大房和二房的孩子湊在一塊兒才更好玩呢。你說咱們家大公子什麽時候才能當爹呢,真真是叫人望眼欲穿呐。”
姨母接過了第二棒:“是呀,旱澇不均也不能這麽個不均法,二公子屋裏隔三差五蹦出一個孩子來,大公子屋裏一年到頭冷冷清清,咱們家蹤潛可是個好孩子呀,老天爺這麽對他真是太苛刻了些。”
姑母第三棒,絮叨李母道:“姐姐,你這個做母親的可得操操心,要不找幾個尼姑道士的做做法,好歹讓送子觀音給咱們家李老大送上個一兒半女的也是個心意,不能說一個沒有。”
李母抗不住這一波又一波的轟炸,無話可說,隻有超級尷尬地訕笑的份。
公主聽到老太太們嘰嘰喳喳,圍攻壽星,她看向自己的夫君,李銘碩和她四目相對,微笑著點了點頭,公主又看向崔媽媽。崔媽媽咳嗽兩聲,對大家說道:“請各位太太們安靜安靜,公主有話要講。”
眾人趕緊閉口不言,齊刷刷看向公主,平時這些老太太們背後沒少笑話這位溫柔嫻靜的公主,還給公主起外號------占著窩不下蛋的老母雞。自己不能生還不允許駙馬納妾。
寧安公主雍容華貴地笑著,不緊不慢地對李老太太說道:“母親,我方才送您的那件生日禮物其實隻是個引子,我今日要送您的大禮還在後頭呢。”
“後頭?”眾人齊刷刷地地伸長了脖子往客人來的方向看:並沒有什麽大箱子大盒子的,哪來的什麽大禮?
公主微微一笑,轉身牽住一直站在她身邊的冬兒的手,授意她走出來,走到李母麵前,跪下。方才指著跪在地上的萬冬兒對李母說道:“母親,這就是我給您的大禮了,母親看著可還滿意?”
“民女萬冬兒見過老夫人。”冬兒邊說邊給李老夫人磕頭,態度恭恭敬敬的,好像被李銘碩下了降頭咒一般聽話。
李銘碩見冬兒如此聽話,不由地長舒一口氣,心中暗道:“還好還好,沒有把對我的那一套帶到老太太這邊來,要是還跟在落花巷一樣又臭又硬,我還真是沒轍。謝天謝地。”
方才冬兒一直在寧安公主身後站著,一直低著頭,沒有人看到她抬頭的樣子。現在她來到李母跟前,縱然是不抬頭,眾人也從側麵見到了她玉一般的肌膚,花一般的容貌,心中不由地萬分驚奇:“公主身邊居然還有如此美貌的宮女,這麽漂亮的小宮女怎麽就沒有留在皇宮裏伺候皇上,反而伺候公主了呢。”
“抬起頭來,讓我瞧瞧。”李母萬萬沒有想到寧安公主會送個大活人給她這個婆婆做壽辰禮物,帶著許多疑惑,特命令這個禮物抬起頭來給她看分明。
冬兒機械地直起上身,雖然把頭抬起來了,眉眼還是低垂著的。她隻管木木地看向地麵,絲毫沒有興致去看那些坐在椅子上的盛裝華服出席壽宴的貴婦們。
在座的袞袞貴婦們看到跪在地上的雪膚花貌、玉人一般的年輕姑娘,全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哦”的驚呼聲,紛紛私底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怪哉,這麽漂亮的姑娘送給一個老太太算是幹什麽的?”
李母和那些交頭接耳的貴婦們抱著同樣的疑惑,她迷惑不解地問寧安:“公主啊,老太太我又不是什麽帝王將相,英雄好漢的,你送我這麽一個絕世美人幹什麽呀,難道我有江山社稷讓你惦記著不成?”
公主莞爾一笑,搖頭道:“罷了罷了,莫說是老太太了,連我們這些年輕人的眼力也不行了,倒是該讓小叔子家的侄兒侄女們過來看看這位冬兒姑娘的肚子裏懷的是個堂弟還是堂妹。都說小孩子會看。”
眾貴婦們無不瞠目結舌,全都睜大眼睛扭著脖子去找李家的大公子李銘碩,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他們兩口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銘碩見那些母們紛紛望向他,趕緊走出來,跪在冬兒身邊,向母親稟報道:“母親,還是兒子解釋給您聽吧。”
李母點點頭。李銘碩便開始口若懸河:“早在今年春上的時候公主便想著今年要送母親一個別出心裁的禮物,我也幫著公主精挑細選,後來崔媽媽提醒我們,說母親一輩子金枝玉葉的,什麽稀罕物什沒見過,倒是長房長子的孩子還沒有見到過,所以公主便和崔媽媽一道為我物色了這麽一個命中多子的女孩來為我傳宗接代,要說這公主和崔媽媽的眼光真的是一等一的好,這個女孩子跟了我三個月時間便有了身孕,不知公主和兒子準備的這個禮物母親可還喜歡?”
“喜歡,喜歡。”李母高興地眼角泛出淚花,眼睛也紅紅的,她抬起袖口來擦拭著眼角的淚花,激動不已地說道:“我太喜歡了,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喜歡的壽辰禮物。這個孩子,快站起來走我身邊讓我好好瞧瞧。”
冬兒慢慢站起來木木地走到李老太太身邊,本來站在母親身邊的李重郡向旁邊讓了一下,騰位置給她,站在冬兒的身邊。
冬兒聽到她身邊的李重郡咕嘟一聲,使勁吞咽了一口口水。
李母攥住冬兒的手,笑嗬嗬地上下打量能生出長房長孫來的姑娘。
緊挨著李母落座的李氏兄弟們的姑母是實心實意地最心疼侄兒,最向著娘家人的長輩,她見大侄子熬靠了這麽多年,終於踏上了當爹的日程,打心眼裏替侄兒歡喜,又想起李銘碩的姨母當年做過的一些事情,遂一抬一踩,恭維寧安公主。
“你們大家都看看,我說過的吧,公主是帝王之女,那氣度,那胸懷,絕對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比。我可記得前些年有一個官家的太太,自已不能生養,又不肯為夫君納美妾,最後竟然給夫君納了一個水缸精做妾室,那腰粗的呀,我頭一次見的時候還以為她肚子裏裏邊有三四個孩兒呢,原來還沒有懷上,等後來懷上,直接都沒個人形了,真不知道那官老爺是怎麽熬下來的,嗬嗬嗬嗬。”
眾位貴婦們自然都知道李家姑母挖苦的乃是李家的姨母----也就是李母同父異母的姐妹,於是都捂嘴笑得前仰後合。
李銘碩的姨母絕必的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氣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身邊的丫頭仆婦們也不敢跟著周圍的人笑,竟成了一小撮特殊的存在。
李銘碩的舅母典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補充道:“孔姐姐的話也太過於誇張了,好似我們沒有見過似的,依我看,是柳樹精還差不多,雖說中庭那裏幾個人都合抱不過來,可人家底盤穩呀,更何況頭臉打扮起來,再扭捏幾下,也是頗具楊柳之姿的,你們這些人呐,不懂得欣賞。”
老年貴婦們又是一頓狂笑。連公主這邊的人都笑得樂不可支。
冬兒臉上一點兒笑容都沒有。
李母握著冬兒的手,看冬兒一臉的麵無表情,關切的問道:“這個孩子,你今天是不舒服還是怎地?為何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李銘碩趕緊解釋:“她臉僵,大夫說這病還有另外一個名,叫麵癱,不好治。”
“世上還有這病?我活這麽大年紀了,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你們聽說過嗎?”李母半信半疑地問周圍的貴婦們。
貴婦們紛紛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公主莞爾一笑,嗔怪李銘碩道:“駙馬爺說話還真是直來直去,既是我送的丫頭,駙馬爺就不能賣我一個薄麵,說她生就一張褒姒的臉,冰山美人一座,竟然說出臉僵麵癱這種話來。”
李銘碩趕緊改口道:“公主所言極是,隻不過咱們這些姑母姨母們無才便是德,她們恐怕不認得褒姒是誰,說了還要給她們講烽火戲諸侯的典故,還不如話怎麽粗怎麽說呢。”
李母有點小小的遺憾,仍然是半信半疑地問冬兒:“姑娘,你就從來沒笑過嗎?”
冬兒想起以前的時光,誠懇地搖了搖頭,表示否認。
李銘碩再次補充:“她當然笑過,隻不過她的笑比哭都難看,我覺得膈應得慌,就禁止她笑了。”
李重郡不以為然道:“褒姒笑起來必然是好看的,隻是這位姑娘若是褒姒的話,那我哥哥豈不成了周幽王了,這比喻不吉利,不好不好。”
蘇紫英扯了扯老公的衣袖,提醒他:“你就少說兩句吧,這可是公主送給母親的生日禮物。”
李母試探寧安:“公主,那以後咱們府裏的人該怎麽稱呼這位萬姑娘呢?讓大家喊她叫萬姨娘嗎?”
公主正在猶豫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崔媽媽說道:“立姨娘之事不宜操之過急,我看還是等長房長孫生出來再給她名分不遲。姑且現在還是叫她姑娘吧。能不能母憑子貴就看她的造化了,這也算是給她的動力。”
李母不敢得罪這位能跟宮裏人說上話的乳母,隻好噤若寒蟬。
此時門人又大聲通報:“楊侍郎楊老爺來給老夫人祝壽。”
李銘碩暗暗叫苦:不好,楊伯卿來了。
怕勾起萬冬兒的傷心事,他想拽著冬兒往後邊去,可是來不及了,楊伯卿已經來到了李母麵前。
楊伯卿春風滿麵地給李母作揖,恭賀老太太長命百歲,再抬起頭來時,方才看到老太太身邊花團錦簇,遍身綺羅的萬冬兒,他驚得目瞪口呆,好在很快回過神來,裝作不認識萬冬兒的樣子,跟李銘碩打了個招呼,這才沒有引起周圍人更多的懷疑。
即便有人已經察覺出他神色不對,也以為他和李重郡一樣,沒見過萬冬兒這樣天人一般的美女,一時間看呆了而已。
李銘碩即看到了楊伯卿的五雷轟頂,也看到了冬兒眼睛裏滿滿的恨意。
他引著楊伯卿去後邊小房間和那些官員們同坐,吃茶聊天。
安頓好楊伯卿,他趕緊找到李墨戈,特意囑托他:“今天務必要看好萬姑娘,千萬千萬不要讓她靠近楊伯卿。”
“爺,你有什麽不詳的預感嗎?”
李銘碩憂心忡忡地說道:“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你不要問太多為什麽了,我是沒有時間盯著她,你隻管看好她,千萬不要讓她衝動行事就行了。”
墨戈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