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給美國人的心靈雞湯
1980之他來自未來 作者:萬惡的狗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百二十二章給美國人的心靈雞湯
事實證明,看了鄉村教師電影的美國人沒有一個感到後悔的,而所有媒體上的評論,也在首映之後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各種讚美和肯定就像不要錢一般送上,仿佛完全忘記了僅僅在一天之前,他們還在用各種冷嘲熱諷的態度坐等著看這部電影露乖出醜。
在很多人看來,同樣是科幻題材的電影,同樣包含著星際大戰的情節,這部由中國人拍攝的鄉村教師,如果拋開文化認同感不談,甚至已經全麵超越了美國人最為之驕傲的電影標簽:星球大戰——雖然很少有人願意承認這點,但事實上,就連那些最死忠的星戰迷在看完電影後,也不敢再拿兩部電影進行比較了,因為事實擺在眼前,所以他們隻能選擇回避,以維護自己的‘信仰’。
當然,不可否認,星球大戰也的確實是一部非常非常經典的作品,在這個時代,它有最天馬行空的想像,有最豪華的製作團隊,有最頂級的導演,有最誇張的預算,采用了最先進的拍攝技術和器材,同時,它還有著一切美國人最喜愛的文化元素,比如孤膽英雄拯救世界,比如騎士和公主的愛情,比如各種炫酷的未來武器……但是,它終究隻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巔峰,麵對鄉村教師這種利用超前的技術和創意構建出來的作品,也隻能沉默以對。
論技術,才放映不久的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在拍攝那些宇宙戰和龐大的四足戰車在地麵進攻的場麵時,使用的依然還是模型加後期合成的技術,盡管這種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而他們不惜工本製作的那些模型在經過特殊的畫麵處理後,也確實呈現出十分逼真的畫麵效果,但這也隻能跟同期的作品去比,在采用了超前的電腦特效的鄉村教師麵前,那些曾經讓影迷們無比激動興奮的大場麵,就怎麽看怎麽不順眼了。
流暢的動作,逼真的光影質量倒在其次,電腦動畫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完全擺脫了現實中物理的限製,讓攝像機可以隨心所欲的移動,比如同樣是拍攝一段戰機相互追逐纏鬥的空戰場麵時,為了體現雙方戰機那劇烈的運動感和機動性,星球大戰的導演就隻能采用多片段剪接合成的手法,將原本完整的追逐戲切成一個一個精彩的小鏡頭,再逐一拍攝後進行合成,最後再配上激昴的音樂,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不能說不好,但也絕對稱不上完美。
可在鄉村教師裏麵,有一個類似的片段卻是直接以一名碳基生物文明的機師為第一人稱視角,用一個超長的鏡頭,從他在機艙裏進入自己的座機,然後駕駛著戰機衝出跑道為起點,先是加入已方龐大的機群編隊,然後一路掠過數艘龐大到遮天閉日的戰艦,頂著敵方密集的防空炮火一路突進,與敵方的機群在對射中交錯而過,看著駕駛艙外一架架友軍的戰機被打成火球,還得避開前方那些敵機爆炸後留下的殘骸,敵方王牌戰機的出現更是將這場戰鬥戲推入高潮,一邊要避開敵方戰艦上那密不透風的防空火力,一邊還得不停的鎖定敵機,或是擺脫敵機的鎖定,最終,在好不容易拚著戰機受損將敵方的王牌擊落後,自己也同樣被敵方的防空炮火命中,這才切換到戰機爆炸的第三人稱視角。
整整長達三分二十七秒的鏡頭,沒有任何剪切,也看不出絲毫合成的痕跡,一個鏡頭拉到底,遠處是浩大無邊的宇宙和遮天閉日的戰艦,交錯的光影彈道中不時還能看到戰艦在爆炸沉沒,而近處又有充滿科幻感的戰機坐艙作為對比,戰鬥中,畫麵鏡頭更是隨著機師的視角不斷轉動,感覺就像是自己成為了機師一般,那逼真的代入感不知讓多少觀眾在影院裏被嚇得驚呼失聲,卻又大呼過癮,同時也讓所有前來觀影偷師的電影從業者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種全新電影技術的強大——這已經不是畫麵效果好壞的問題了,同樣的鏡頭運用,若是采用傳統的拍攝技術,就算給他們再多的錢也拍不出來,也就是說,這種技術帶來的不僅僅隻是畫麵效果的提升,它甚至可以直接改變電影表現的藝術手法,光是這一個超長鏡頭的運用,就能給許多受困於技術的大導演們帶來無窮的靈感。
不單單是特效,劇情方麵,鄉村教師更是讓最挑剔的影評人也無話可說。
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這部影片裏,中國製作方沒有加入任何政治元素,也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的描寫,甚至於連一個黨員幹部都沒有出現,地球上的故事主線全部圍繞著一名紮根在中國邊遠農村的中年女教師和她所教授的十幾名學生而展開,為了拍攝得更加真實,這部影片甚至是真實取景,美麗的大山風景和村落閉塞貧窮的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村民們的愚昧麻木,老師對信念的堅守,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這一幕幕更是打動人心,而這樣充滿著現實氣息的畫卷卻又與發生在遙遠的星係外的宇宙戰爭不斷穿插交替,讓人在大呼過癮的同時,卻又不禁質疑——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麽聯係?
一枚可以瞬間毀滅整個星係的炸彈,一段用於測試星係中是否存在文明種族的意識通訊,和幾道用於檢測文明水平的測試題——兩個原本完全不相關的故事,就在這種看似巧合,卻又透露著某種必然的情況下,緊緊的聯係在了一起,這種結合的方式不僅沒有讓人感到生硬,甚至於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直接就將整個劇情的深度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麵。
在一個封閉的,落後的,甚至完全看不到任何現代文明痕跡的小山村裏,一個堅守信念的老師用生命將知識傳承,而那些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學會的這些知識究竟有什麽用處,卻因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老師的敬重而刻苦努力,就在很多村民和家長都在質疑著他教授的這些知識根本毫無用處之時,沒人知道,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人類這個脆弱的文明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刻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
尤其是影片的結尾,當孩子們將各自的作業本輕輕的放在老師的墳前,鏡頭再次穿越了遙遠的星漢,那些在人類看來強大得如同神明般的外星人,也用他們的視角對人類這個新生的文明作出了肯定:沒有輕視,沒有傲慢,相反,他們為人類的成就和潛力感到深深的震驚。
一個沒有遺傳等級,無法靠基因將知識傳承,同時也沒有任何心靈交流能力,隻能靠每秒10K的龜速用語言進行交流,壽命更是短暫得可憐——人類就是這樣一個脆弱的種族,而這樣脆弱的生命體,理論上是根本無法進行知識的積累和傳承的,至少在他們看來,這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以至於外星文明的領導者一度懷疑自己的工作人員是在胡說八道。
最終,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是老師——在人類的社會中,有一種名為老師的職業,他們擔負著知識傳承的責任,他們遍布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角落,一生都在傳播著知識與經驗,他們將前人積累的知識告訴下一代,然後下一代又會在他們老去時,接過他們的教鞭,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將知識不斷積累,傳承,並最終將自己的文明推動到了核能衛星時代。
整個故事到這裏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如果說絕大多數的觀眾走進電影院,都是抱著欣賞預告片中那炫酷的特效戰爭場麵的目的而來的話,那麽當他們看完電影,令他們感受最深的恐怕反而是整部電影的劇情和主題:對知識的渴望與向往,對老師這一職業的尊重和歌頌,以及人類文明發展之艱辛和不易的肯定與驕傲,都能引起觀眾深深的共鳴,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撓在了他們的G點上。
想想,雖然在外星人看來,人類的文明就是一個整體,但美國觀眾卻肯定不會這樣想,他們隻會驕傲的認為自己才是人類文明的代表,因為人類目前最先進的科技,包括影片中所提到的那幾項標誌性的工程,如核能的利用,如衛星技術,如電力的大規模應用,這都是他們最為驕傲的成就,影片的主角雖然是中國人,但在外星文明麵前給地球人類長臉的卻是他們,至於說中國人……或許他們確實很好學,也並不像媒體上宣傳的那樣愚昧邪惡,但他們至少在目前還隻能當個學生,領導人類文明前進,這樣偉大的責任也隻有美國才能擔當了!
在這種心態之下,美國的觀眾們幾乎是毫無抵觸的就認同了影片所宣揚的價值觀,因為在他們看來,外星人對人類的讚美與肯定,幾乎就等同於對美國的讚美與肯定,要說有什麽遺憾的話……唯一的遺憾也就是如此精彩而又飽含正能量的作品居然不是出自美國,事實上,人類社會國籍的區分在這個故事裏幾乎是被淡化到了極致,同樣的故事如果換成美國來拍,甚至都不用改什麽劇本,直接把裏麵的演員替換成美國人,然後把背景換成美國的某個邊遠小鎮就行了,絕對毫無違和感。
觀看影片的美國人並沒有意識到,就在他們為影片中的情節和那浩大的戰爭的場麵而津津樂道之時,就在他們遺憾著這樣精彩的影片為什麽不是美國拍攝的之時,美國政府和媒體用了數十年的宣傳根殖在他們心目中的那個‘邪惡’,‘醜陋’,‘愚昧’,‘野蠻’,頭頂還留著一根豬尾巴般的小辮子的中國人形象,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被那些天真可愛而又充滿求知欲的孩子,以及那位善良而又堅強的鄉村女教師所取代了。
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未完待續)
事實證明,看了鄉村教師電影的美國人沒有一個感到後悔的,而所有媒體上的評論,也在首映之後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各種讚美和肯定就像不要錢一般送上,仿佛完全忘記了僅僅在一天之前,他們還在用各種冷嘲熱諷的態度坐等著看這部電影露乖出醜。
在很多人看來,同樣是科幻題材的電影,同樣包含著星際大戰的情節,這部由中國人拍攝的鄉村教師,如果拋開文化認同感不談,甚至已經全麵超越了美國人最為之驕傲的電影標簽:星球大戰——雖然很少有人願意承認這點,但事實上,就連那些最死忠的星戰迷在看完電影後,也不敢再拿兩部電影進行比較了,因為事實擺在眼前,所以他們隻能選擇回避,以維護自己的‘信仰’。
當然,不可否認,星球大戰也的確實是一部非常非常經典的作品,在這個時代,它有最天馬行空的想像,有最豪華的製作團隊,有最頂級的導演,有最誇張的預算,采用了最先進的拍攝技術和器材,同時,它還有著一切美國人最喜愛的文化元素,比如孤膽英雄拯救世界,比如騎士和公主的愛情,比如各種炫酷的未來武器……但是,它終究隻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巔峰,麵對鄉村教師這種利用超前的技術和創意構建出來的作品,也隻能沉默以對。
論技術,才放映不久的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在拍攝那些宇宙戰和龐大的四足戰車在地麵進攻的場麵時,使用的依然還是模型加後期合成的技術,盡管這種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而他們不惜工本製作的那些模型在經過特殊的畫麵處理後,也確實呈現出十分逼真的畫麵效果,但這也隻能跟同期的作品去比,在采用了超前的電腦特效的鄉村教師麵前,那些曾經讓影迷們無比激動興奮的大場麵,就怎麽看怎麽不順眼了。
流暢的動作,逼真的光影質量倒在其次,電腦動畫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完全擺脫了現實中物理的限製,讓攝像機可以隨心所欲的移動,比如同樣是拍攝一段戰機相互追逐纏鬥的空戰場麵時,為了體現雙方戰機那劇烈的運動感和機動性,星球大戰的導演就隻能采用多片段剪接合成的手法,將原本完整的追逐戲切成一個一個精彩的小鏡頭,再逐一拍攝後進行合成,最後再配上激昴的音樂,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不能說不好,但也絕對稱不上完美。
可在鄉村教師裏麵,有一個類似的片段卻是直接以一名碳基生物文明的機師為第一人稱視角,用一個超長的鏡頭,從他在機艙裏進入自己的座機,然後駕駛著戰機衝出跑道為起點,先是加入已方龐大的機群編隊,然後一路掠過數艘龐大到遮天閉日的戰艦,頂著敵方密集的防空炮火一路突進,與敵方的機群在對射中交錯而過,看著駕駛艙外一架架友軍的戰機被打成火球,還得避開前方那些敵機爆炸後留下的殘骸,敵方王牌戰機的出現更是將這場戰鬥戲推入高潮,一邊要避開敵方戰艦上那密不透風的防空火力,一邊還得不停的鎖定敵機,或是擺脫敵機的鎖定,最終,在好不容易拚著戰機受損將敵方的王牌擊落後,自己也同樣被敵方的防空炮火命中,這才切換到戰機爆炸的第三人稱視角。
整整長達三分二十七秒的鏡頭,沒有任何剪切,也看不出絲毫合成的痕跡,一個鏡頭拉到底,遠處是浩大無邊的宇宙和遮天閉日的戰艦,交錯的光影彈道中不時還能看到戰艦在爆炸沉沒,而近處又有充滿科幻感的戰機坐艙作為對比,戰鬥中,畫麵鏡頭更是隨著機師的視角不斷轉動,感覺就像是自己成為了機師一般,那逼真的代入感不知讓多少觀眾在影院裏被嚇得驚呼失聲,卻又大呼過癮,同時也讓所有前來觀影偷師的電影從業者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種全新電影技術的強大——這已經不是畫麵效果好壞的問題了,同樣的鏡頭運用,若是采用傳統的拍攝技術,就算給他們再多的錢也拍不出來,也就是說,這種技術帶來的不僅僅隻是畫麵效果的提升,它甚至可以直接改變電影表現的藝術手法,光是這一個超長鏡頭的運用,就能給許多受困於技術的大導演們帶來無窮的靈感。
不單單是特效,劇情方麵,鄉村教師更是讓最挑剔的影評人也無話可說。
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這部影片裏,中國製作方沒有加入任何政治元素,也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的描寫,甚至於連一個黨員幹部都沒有出現,地球上的故事主線全部圍繞著一名紮根在中國邊遠農村的中年女教師和她所教授的十幾名學生而展開,為了拍攝得更加真實,這部影片甚至是真實取景,美麗的大山風景和村落閉塞貧窮的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村民們的愚昧麻木,老師對信念的堅守,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這一幕幕更是打動人心,而這樣充滿著現實氣息的畫卷卻又與發生在遙遠的星係外的宇宙戰爭不斷穿插交替,讓人在大呼過癮的同時,卻又不禁質疑——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麽聯係?
一枚可以瞬間毀滅整個星係的炸彈,一段用於測試星係中是否存在文明種族的意識通訊,和幾道用於檢測文明水平的測試題——兩個原本完全不相關的故事,就在這種看似巧合,卻又透露著某種必然的情況下,緊緊的聯係在了一起,這種結合的方式不僅沒有讓人感到生硬,甚至於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直接就將整個劇情的深度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麵。
在一個封閉的,落後的,甚至完全看不到任何現代文明痕跡的小山村裏,一個堅守信念的老師用生命將知識傳承,而那些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學會的這些知識究竟有什麽用處,卻因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老師的敬重而刻苦努力,就在很多村民和家長都在質疑著他教授的這些知識根本毫無用處之時,沒人知道,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人類這個脆弱的文明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刻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
尤其是影片的結尾,當孩子們將各自的作業本輕輕的放在老師的墳前,鏡頭再次穿越了遙遠的星漢,那些在人類看來強大得如同神明般的外星人,也用他們的視角對人類這個新生的文明作出了肯定:沒有輕視,沒有傲慢,相反,他們為人類的成就和潛力感到深深的震驚。
一個沒有遺傳等級,無法靠基因將知識傳承,同時也沒有任何心靈交流能力,隻能靠每秒10K的龜速用語言進行交流,壽命更是短暫得可憐——人類就是這樣一個脆弱的種族,而這樣脆弱的生命體,理論上是根本無法進行知識的積累和傳承的,至少在他們看來,這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以至於外星文明的領導者一度懷疑自己的工作人員是在胡說八道。
最終,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是老師——在人類的社會中,有一種名為老師的職業,他們擔負著知識傳承的責任,他們遍布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角落,一生都在傳播著知識與經驗,他們將前人積累的知識告訴下一代,然後下一代又會在他們老去時,接過他們的教鞭,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將知識不斷積累,傳承,並最終將自己的文明推動到了核能衛星時代。
整個故事到這裏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如果說絕大多數的觀眾走進電影院,都是抱著欣賞預告片中那炫酷的特效戰爭場麵的目的而來的話,那麽當他們看完電影,令他們感受最深的恐怕反而是整部電影的劇情和主題:對知識的渴望與向往,對老師這一職業的尊重和歌頌,以及人類文明發展之艱辛和不易的肯定與驕傲,都能引起觀眾深深的共鳴,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撓在了他們的G點上。
想想,雖然在外星人看來,人類的文明就是一個整體,但美國觀眾卻肯定不會這樣想,他們隻會驕傲的認為自己才是人類文明的代表,因為人類目前最先進的科技,包括影片中所提到的那幾項標誌性的工程,如核能的利用,如衛星技術,如電力的大規模應用,這都是他們最為驕傲的成就,影片的主角雖然是中國人,但在外星文明麵前給地球人類長臉的卻是他們,至於說中國人……或許他們確實很好學,也並不像媒體上宣傳的那樣愚昧邪惡,但他們至少在目前還隻能當個學生,領導人類文明前進,這樣偉大的責任也隻有美國才能擔當了!
在這種心態之下,美國的觀眾們幾乎是毫無抵觸的就認同了影片所宣揚的價值觀,因為在他們看來,外星人對人類的讚美與肯定,幾乎就等同於對美國的讚美與肯定,要說有什麽遺憾的話……唯一的遺憾也就是如此精彩而又飽含正能量的作品居然不是出自美國,事實上,人類社會國籍的區分在這個故事裏幾乎是被淡化到了極致,同樣的故事如果換成美國來拍,甚至都不用改什麽劇本,直接把裏麵的演員替換成美國人,然後把背景換成美國的某個邊遠小鎮就行了,絕對毫無違和感。
觀看影片的美國人並沒有意識到,就在他們為影片中的情節和那浩大的戰爭的場麵而津津樂道之時,就在他們遺憾著這樣精彩的影片為什麽不是美國拍攝的之時,美國政府和媒體用了數十年的宣傳根殖在他們心目中的那個‘邪惡’,‘醜陋’,‘愚昧’,‘野蠻’,頭頂還留著一根豬尾巴般的小辮子的中國人形象,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被那些天真可愛而又充滿求知欲的孩子,以及那位善良而又堅強的鄉村女教師所取代了。
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