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陷入沉默,蘇停擰著眉頭,片刻之後才道:“以臣辦案多年看,有虛有實,真假摻半。”
今上聽他說的誠實,不像別人總是說些不敢妄加揣測的廢話,便忍不住誇讚了他兩句,又道:“朕身邊,你是個忠心的,不像他們。”
這個他們是誰,在文德殿的人都不敢揣測,全都低垂著頭,隻當自己是個泥雕的。
今上也不需要誰附和:“你查過之後,東西也不要交給朕,直接送去晉王府上,讓晉王先過目,看清楚晉王是喜還是憂,是慌亂還是鎮定。”
他要讓這個兒子先看了東西,看看晉王作何反應,若是鎮定,也許這封告密信就和晉王有關,或者晉王太沉的住氣,他也要把晉王的氣焰打壓下去一些。
蘇停領命而去,今上身上的鬱氣這才散去一些。
魏橋換上熱茶,低聲道:“陛下,兩廣路的賬冊送上來了,陛下要不要過目”
今上端起茶杯,喝了口熱茶,冷笑一聲:“他們上下一心,把鹽鐵把的密不透風,賬冊不也是他們想說多少就是多少,就連冶場都是想炸就炸,真以為朕不知道李霖是誰的替死鬼,無非是看在燕王和晉王都沒有損傷的份上,不追究罷了。”
魏橋聽了,連忙道:“陛下聖明。”
今上搖頭:“朕不是聖明,隻是知道家事總是理不斷,可現在看來,他們早就失了分寸,連天下是誰的天下都忘記了,賬冊原樣送回三司去,再傳朕的話,就說朕信他們,若是出了差錯,辜負了朕的這一片苦心,那張相爺也會被他們連累。”
魏橋輕輕應了一聲,將那兩本封好的賬冊原封不動送了出去。
今上心知就算張家現在拿了國庫的鑰匙,眼下他也不能動他們分毫,一個龐然大物要倒下,並不是那麽容易,區區一封告密信,就算坐實了罪名,也隻能折進去一個人。
況且就算有天大的事,也要壓住,不能在天寧節前鬧出來。
君臣同心,全都期盼著天寧節平安到來,到了十月初十天寧節,宮中於集英殿設山樓排場,大擺筵席,百官朝賀,使節來朝。
正殿之上,設置著朱漆禦塌,禦塌之後,是一架大座屏,上麵是符道隱所畫的不老鬆,禦塌之下,廣設桌椅,後宮妃子公主安置於側殿,皇子、高官、使臣坐於正殿,其餘人等皆在走廊之上。
殿中各處都擺放薔薇、紫薇、海棠、芍藥、初荷,花香時時而至,配上大殿熏爐中所點的“雪中春信”,十分素雅。
宴會自酉時開始,官越小到的就越早,按著座次而坐,會宴者陸續入座,大殿兩側走廊率先坐滿,眾人你來我往的問好,同時看著步入正殿的官員。
在今上到之前,最後到的是晉王和燕王。
今日天寧節,與宴之人既可以穿公服,也可以穿時服,穿朝服亦可,燕王為避開與晉王同穿一套公服,今日特意換了時服,乃是一身緋色曲領大袖,神情有高位者的睥睨之感,自有幾分威嚴,令人不敢多言。
晉王卻是公服,紫色圓領衫,內裏是白色中單,兩樣顏色交融,原本豔麗,卻使他有日月之光,臉上微微帶笑,神情坦然,儀態萬千。
走廊上官員爭先恐後的一睹兩位王爺風采,不小心撞翻酒杯,在地上滾出一片響聲,燕王一驚,目露不悅地回頭看去,似有指責之意,叫失手的官員一陣害怕。
晉王則是略微扭頭側目,眼睛像是回避耀眼的燭火,微微眯起,又像是故意地柔和了自己眼睛的淩厲,嘴角含笑,令人如沐春風。
在場眾人難免將兩位王爺放在一起對比,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晉王儀度端方,性情和美,他日縱然不能入主東宮,此等絕豔人物,也會在史冊上留下濃重一筆。
兩位王爺的座次排設的十分巧妙,一左一右,緊鄰著今上,並無高低之分。
燕王坐到左側,在張瑞身邊,張瑞和嶽重泰比肩而坐,晉王則在右側,下首是董童英。
三司眾人都隨著董童英在右側,隱隱有以晉王為尊之意。
也有劉求俞等人麵露不悅,對董童英也無尊敬,直往左側看,想在今上和後妃到之前,將座次做個調換。
令人意外的是兩位年幼的郡王,往常無論是何種場合,都盡力將自己瑟縮在燕王身後,既不想讓人看到,也不想讓燕王找麻煩,這一回卻坐到了晉王身後。
兩個人仍舊好的不分你我,在赴宴之前,便仔細商量過,最後統一認為燕王可怕,晉王更可怕。
但是晉王的可怕裏透露著一絲善意,憐惜弱小,燕王對他們兄弟則是嫌惡,好像他們是今上對張貴妃不忠貞的見證一般。
若是燕王上位,恐怕他們兩個也好過不到哪裏去,還是幹脆些,投奔晉王。
還有一些錚臣清流,不在乎是左還是右,隻守著自己身前那一畝三分地,目不斜視。
晉王和燕王誰更有勝算,似乎也是一目了然。
在前朝眾人到了之後,今上攜後宮到了集英殿。
張貴妃儼然是後宮女子之首,隻因不是中宮,不能坐在今上身側,亦不能在偏殿主位落座,然而就算坐在側座,她也是後宮之首。
今上曾提過要立張貴妃為後,諫臣碎首以諫,阻止了張貴妃入主中宮,縱然如此,今上也未再立後,她在一些儀製上日漸鬆懈,今日所戴的龍鳳花釵冠,就有大小花二十四株,應皇後乘輿冠梁之數。
她那一身華服,也有許多逾矩之處,縱然隔著牆兩殿之間的隔扇,也清晰可見,禦史們行過大禮之後,便紛紛蹙眉,交頭接耳,有要參張貴妃之意。
禦史們動作並未多加遮掩,張貴妃亦能看到,麵對此種情形,她隻是垂下頭去,看自己麵前擺放的定州紅瓷花瓶,裏麵插著一枝亭亭玉立的初荷。
今上身居高位,自然也看到了,見禦史們因為今日是天寧節而停了進言,不禁鬆一口氣,讓魏橋去吩咐偏殿內侍掛起白紗,阻隔住兩殿之間往來的目光。
白紗很快徐徐展開,張瑞領著眾臣向今上祝壽,又送上壽禮,眾人壽禮雖然珠光寶氣,但在天下奇珍唾手可得的皇宮之中,也顯得平平無奇。
直到燕王將那一甕“黃河清”倒出來,整個集英殿忽然沸騰。
70
今上聽他說的誠實,不像別人總是說些不敢妄加揣測的廢話,便忍不住誇讚了他兩句,又道:“朕身邊,你是個忠心的,不像他們。”
這個他們是誰,在文德殿的人都不敢揣測,全都低垂著頭,隻當自己是個泥雕的。
今上也不需要誰附和:“你查過之後,東西也不要交給朕,直接送去晉王府上,讓晉王先過目,看清楚晉王是喜還是憂,是慌亂還是鎮定。”
他要讓這個兒子先看了東西,看看晉王作何反應,若是鎮定,也許這封告密信就和晉王有關,或者晉王太沉的住氣,他也要把晉王的氣焰打壓下去一些。
蘇停領命而去,今上身上的鬱氣這才散去一些。
魏橋換上熱茶,低聲道:“陛下,兩廣路的賬冊送上來了,陛下要不要過目”
今上端起茶杯,喝了口熱茶,冷笑一聲:“他們上下一心,把鹽鐵把的密不透風,賬冊不也是他們想說多少就是多少,就連冶場都是想炸就炸,真以為朕不知道李霖是誰的替死鬼,無非是看在燕王和晉王都沒有損傷的份上,不追究罷了。”
魏橋聽了,連忙道:“陛下聖明。”
今上搖頭:“朕不是聖明,隻是知道家事總是理不斷,可現在看來,他們早就失了分寸,連天下是誰的天下都忘記了,賬冊原樣送回三司去,再傳朕的話,就說朕信他們,若是出了差錯,辜負了朕的這一片苦心,那張相爺也會被他們連累。”
魏橋輕輕應了一聲,將那兩本封好的賬冊原封不動送了出去。
今上心知就算張家現在拿了國庫的鑰匙,眼下他也不能動他們分毫,一個龐然大物要倒下,並不是那麽容易,區區一封告密信,就算坐實了罪名,也隻能折進去一個人。
況且就算有天大的事,也要壓住,不能在天寧節前鬧出來。
君臣同心,全都期盼著天寧節平安到來,到了十月初十天寧節,宮中於集英殿設山樓排場,大擺筵席,百官朝賀,使節來朝。
正殿之上,設置著朱漆禦塌,禦塌之後,是一架大座屏,上麵是符道隱所畫的不老鬆,禦塌之下,廣設桌椅,後宮妃子公主安置於側殿,皇子、高官、使臣坐於正殿,其餘人等皆在走廊之上。
殿中各處都擺放薔薇、紫薇、海棠、芍藥、初荷,花香時時而至,配上大殿熏爐中所點的“雪中春信”,十分素雅。
宴會自酉時開始,官越小到的就越早,按著座次而坐,會宴者陸續入座,大殿兩側走廊率先坐滿,眾人你來我往的問好,同時看著步入正殿的官員。
在今上到之前,最後到的是晉王和燕王。
今日天寧節,與宴之人既可以穿公服,也可以穿時服,穿朝服亦可,燕王為避開與晉王同穿一套公服,今日特意換了時服,乃是一身緋色曲領大袖,神情有高位者的睥睨之感,自有幾分威嚴,令人不敢多言。
晉王卻是公服,紫色圓領衫,內裏是白色中單,兩樣顏色交融,原本豔麗,卻使他有日月之光,臉上微微帶笑,神情坦然,儀態萬千。
走廊上官員爭先恐後的一睹兩位王爺風采,不小心撞翻酒杯,在地上滾出一片響聲,燕王一驚,目露不悅地回頭看去,似有指責之意,叫失手的官員一陣害怕。
晉王則是略微扭頭側目,眼睛像是回避耀眼的燭火,微微眯起,又像是故意地柔和了自己眼睛的淩厲,嘴角含笑,令人如沐春風。
在場眾人難免將兩位王爺放在一起對比,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晉王儀度端方,性情和美,他日縱然不能入主東宮,此等絕豔人物,也會在史冊上留下濃重一筆。
兩位王爺的座次排設的十分巧妙,一左一右,緊鄰著今上,並無高低之分。
燕王坐到左側,在張瑞身邊,張瑞和嶽重泰比肩而坐,晉王則在右側,下首是董童英。
三司眾人都隨著董童英在右側,隱隱有以晉王為尊之意。
也有劉求俞等人麵露不悅,對董童英也無尊敬,直往左側看,想在今上和後妃到之前,將座次做個調換。
令人意外的是兩位年幼的郡王,往常無論是何種場合,都盡力將自己瑟縮在燕王身後,既不想讓人看到,也不想讓燕王找麻煩,這一回卻坐到了晉王身後。
兩個人仍舊好的不分你我,在赴宴之前,便仔細商量過,最後統一認為燕王可怕,晉王更可怕。
但是晉王的可怕裏透露著一絲善意,憐惜弱小,燕王對他們兄弟則是嫌惡,好像他們是今上對張貴妃不忠貞的見證一般。
若是燕王上位,恐怕他們兩個也好過不到哪裏去,還是幹脆些,投奔晉王。
還有一些錚臣清流,不在乎是左還是右,隻守著自己身前那一畝三分地,目不斜視。
晉王和燕王誰更有勝算,似乎也是一目了然。
在前朝眾人到了之後,今上攜後宮到了集英殿。
張貴妃儼然是後宮女子之首,隻因不是中宮,不能坐在今上身側,亦不能在偏殿主位落座,然而就算坐在側座,她也是後宮之首。
今上曾提過要立張貴妃為後,諫臣碎首以諫,阻止了張貴妃入主中宮,縱然如此,今上也未再立後,她在一些儀製上日漸鬆懈,今日所戴的龍鳳花釵冠,就有大小花二十四株,應皇後乘輿冠梁之數。
她那一身華服,也有許多逾矩之處,縱然隔著牆兩殿之間的隔扇,也清晰可見,禦史們行過大禮之後,便紛紛蹙眉,交頭接耳,有要參張貴妃之意。
禦史們動作並未多加遮掩,張貴妃亦能看到,麵對此種情形,她隻是垂下頭去,看自己麵前擺放的定州紅瓷花瓶,裏麵插著一枝亭亭玉立的初荷。
今上身居高位,自然也看到了,見禦史們因為今日是天寧節而停了進言,不禁鬆一口氣,讓魏橋去吩咐偏殿內侍掛起白紗,阻隔住兩殿之間往來的目光。
白紗很快徐徐展開,張瑞領著眾臣向今上祝壽,又送上壽禮,眾人壽禮雖然珠光寶氣,但在天下奇珍唾手可得的皇宮之中,也顯得平平無奇。
直到燕王將那一甕“黃河清”倒出來,整個集英殿忽然沸騰。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