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貴聽了也不在意,他們那屋子隔一間出來不是不可以,又道:“那智兒和寶兒呢?耳房太小隻能給丫頭婆子住,智兒、寶兒都在念書,怎麽著,也該有個書房吧!”
有了書房,自然還有個睡房,所以,劉仁貴一家子剛好住滿東廂房。
劉仁貴還有個不為人知的想法,那就是,他不能給劉喜貴留太多的地方,免得叫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再說,他如今丟了差事,手頭上雖說有百來兩銀子,做慣了掌櫃的他怎麽可能舍得花掉,自然是精打細算著,想留到明年多添些良田山地,又或是跟人去跑跑行商,一年有些出息,總好過在家坐吃山空。
當然,劉仁貴沒打算自己掏銀子養活一家子,不然,他眼巴巴的搬回老宅幹嘛,就是打著要啃劉齊氏的主意。
一家人,劉喜貴遠在府城,也不大可能真回老宅來,劉旺貴一直在私塾不曾回來,劉三貴一家住在村頭,這事跟他家沒關係,一家子坐壁上觀。
翠柳與劉仁貴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也在一旁幫劉仁貴的腔。
劉齊氏一時也被說動了,想著,自家二兒子說得也沒錯,左右自家大兒子也不過是回家住幾日,到時,讓他夫妻住西屋,另外的孩子暫時住西廂房也是使得的。
翠柳見她意動,又道:“老夫人,現在也不過是暫時的,說不得四爺將來中舉了,這老宅子也隻能空著呢,四爺必是要接了二老去身邊住著才好呢!”
她這話說的是真的,翠柳知道劉旺貴念書還行,又有黃府的人幫襯著,隻要中了舉子,便是就此止步,也是能弄個小縣令當當的,再不濟也是能做縣丞的。
翠柳的話對了劉齊氏的心思,這分屋子的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別以為這樣就算完了。
劉齊氏接著先前的話又開口了:“先頭說到哪兒來了?對了,讓稻香多學點做菜,大奶奶是個念舊情的,聽說稻香在做菜這方麵有些天分,便賞了個老廚娘給我,咱們青州出名的,上得了台麵的菜式,她都會做,還有幾道不傳之秘,也是大奶奶心善,記得我齊蕊兒,這才把這廚娘賞了給我。”
劉稻香的眼珠子轉了轉,不著痕跡的掃了一眼尾隨劉仁貴出來的翠柳,剛才,兩人在東屋待得有點久哦!
若她沒記錯,這個不安分的翠柳,也是她奶口中那個長情的大奶奶給賞的。
隻怕這個廚娘也不是個省心的。
“謝謝奶了,爹,奶可關心我了呢,說真的,我還真心跟那廚娘學做菜,隻不過......”
劉稻香有些猶猶豫豫,她自然不是真的想跟那廚娘學廚藝,先不說她有沒有這天分,凡是那位黃大夫人賞的,她都不得不提防著。
天下食相生相克的,太多太多。
她怕一不小心就著了人家的道兒。
劉三貴低頭,伸手摸摸她的腦瓜頂,眼裏閃過一絲笑意,自家二閨女打的什麽主意,當他不知道麽!
“隻是什麽?”劉齊氏的話裏有些不耐,看到劉稻香,她就膈應得吃不下東西。
“娘,桂花現在肚子太大了,雖說有嶽母娘幫襯著,但家裏的事,總不能老叫她老人家一個人忙裏忙外,秋香定了人家,我們已經不讓她再做粗重活,隻是讓她在家多做些繡活,好貼補家用。”
貼補家用?做繡活?
劉齊氏高高在上的掃了一眼劉秋香,這丫頭長得很齊整,當真是給人做妾的好料子,可惜老三隻長了一根筋,不會拐彎,死活不同意啊!
“哦,她會繡花兒了?”
“奶,是孫女兒纏著三嬸子,非讓她教的。”
劉秋香沒說,李三嬸這人很靈泛,跟鎮上一名外地來的繡娘關係很好,聽說那繡娘家鄉是蘇州那邊的,三嬸跟著她學了不少蘇繡針法,這也是為何劉秋香一進來,眼睛就盯著那蘇繡屏風看的原因。
但是,劉秋香沒打算把這事說給劉齊氏聽。
“李鐵匠家媳婦?”劉齊氏笑了。
為何笑?因為,前幾年,李三嬸還想跟劉齊氏學針法,但劉齊氏卻不肯教她,當時,她還拿了自己做的繡活給劉齊氏,那憋腳的針線,不瞧也罷。
劉秋香也笑了,笑得放心,她家奶不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了!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即然秋香要做繡活,稻香這丫頭,暫且就不用跟著學廚藝吧。”
不學更好,她打定主意,以後這蘇小公子來了,定要想方設法讓他來自家住,在叫了眼前的死丫頭來頂個名不幹事兒,讓那廚娘全手包了,若合了那公子的心意,以後便可讓自家閨女帶了那廚娘入府。
在劉齊氏的眼裏,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如黃府小少爺,又或成為蘇小公子的枕邊人,這些都是可為的,可以為她帶來榮華富貴,可以給她最小的兒子鋪條又長又寬,平坦的仕途。
劉齊氏銳利地目光來回打量劉稻香姐妹,如同那案板上的肥豬肉,待價而沽!
賊心不死!
這一打量,卻是叫她好一陣心驚!
放眼瞧去,劉秋香頭插紅寶石雙蝶展翅釵,再配上兩朵大紅小絹花,劉稻香的雙丫髻上各扣一銀丁香花串,隻在髻上各別了一朵嬌黃絹花。
兩人一樣的細棉桃紅長薄夾襖,劉稻香的隻在胸前衣領處繡了一支大紅海棠,劉秋香繡的是大紅秋菊,上頭各壓著一個纏枝銀項圈,掛著一鑲紅寶石平安、長命鎖,一樣的白絹銀線蝴蝶滾邊褲,一樣的千嬌百媚!
悅耳的銀手鐲碰撞聲,向遲暮的劉齊氏宣戰。
青春、年少,正好時!
這銀閃閃的首飾刺痛了她的雙眼,挖疼了她的心,那些都該屬於她閨女劉小蘭的。
劉齊氏倚坐在上位,那椅子是她的大兒媳婦孝敬的,聽說,當年,這椅子是黃太老夫人坐過的,不知怎地到了她大兒媳手裏,這不,聽說家裏的正屋已建好,便把這黃花梨木做的太師椅孝敬上來了。
此時,她的老手背青筋暴起,狠狠地抓在椅扶手上,隻恨不得這扶手就是眼前的兩個死丫頭。
心裏頭一直在叫囂著,把這兩丫頭給撕碎了,撕碎了!
“不過幾月沒見,老三,你家的日子越發好過了。”
劉稻香輕蔑的笑了,先前還說她親親外婆婆是個晦氣的呢,這會兒又說她家日子好過了,到要看看她又想算計些什麽!
“奶,這些是我家小舅舅送的見麵禮,我外婆婆還說我小舅舅送的禮有些少,見不得人。”劉稻香的嘴角微翹。
劉三貴點頭,他家閨女說的是大實話,也跟著答道:“六月初的時候,她們小舅舅回來過。”
劉仁貴還惦記著行商一事,忙說道:“娘,這事是真的,全村的人都知道,三弟妹是個有福氣的,兩侄女包括咱三弟身上的東西,都是張裕德送的。”
“張裕德回來了?”劉齊氏的臉色不大好,這讓她想起了開春時,自己幹下的蠢事。
原本算計得天衣無縫,誰知道蘇小公子會帶個什麽大夫在身邊,偏那大夫是個利害的,一下子就瞧出兩人是食物中毒,吃錯了東西,害得她的心思全白費了不說,也因為這事,讓她跟小兒子離了心。
沒錯,劉旺貴因為埋怨劉齊氏吃相難看,讓他在村裏抬不起頭,自從去了私塾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了,每每托人捎信給劉大富,那都是為了要錢花。
劉齊氏的心情很糟糕,劉三貴過得越好,就是越打她的臉。
劉三貴答道:“是的,娘,不過,小舅子生意繁忙,不過是在家小歇了幾日,便又走了。”
張裕德雖然有了些錢,但他是從商,身份是商人,以後若入了商籍,也是要比她這農籍低好幾等,就憑這一點,劉齊氏就看不上眼,但又很羨慕張裕德發財了。
於是,她話風一轉!
“不過,得了你小舅子的幫襯,你家的日子到底越發過得好了。”
劉三貴瞧不出她想些什麽,隻是順著話兒應下了。
劉齊氏這才認真打量劉三貴,暗惱自己先前瞧走眼了。
靚藍素湖綢長薄袍,腳上穿的是黑錦暗紋鍛子蒙麵鞋,腰間隻簡單的係了一塊白玉扣,一身的書卷味兒。
她猛然醒悟,劉三貴已不是她記憶中那個日子過得苦哈哈,老實巴交的兒子了,他的身上多了一股氣勢,自信!
這是她最不願看到的。
“娘,茶燒好了。”
到了此時,劉孫氏這才慢悠悠地帶著小丫頭端了熱茶水進來。
劉齊氏瞟了她一眼,眉頭緊皺,到也沒說什麽。
劉孫氏叫小丫頭把茶奉上,她自己走到劉仁貴身邊坐下。
不難看出,劉孫氏的在劉家的地位已不若從前。
翠柳不屑地掃了她一眼,笑眯眯地說道:“老夫人,二夫人昨兒還說,三爺家喂了不少豬,養了不少雞呢!”
不過是一句話,就把劉孫氏推到了風口浪尖,成了另兩家招恨的人。
“沒錯,是我說的,三弟妹用她弟弟給的錢買了這些東西,全村的人都知道,那是她的嫁妝。”
不知何故,劉孫氏把“嫁妝”二字咬得很重,眼神直直地盯著劉仁貴。
劉仁貴笑了,說道:“孫氏沒有說錯,那些都是三弟妹的嫁妝。”
他有求於人,不得不幫著劉三貴說話。
比起行商所得的暴利,劉仁貴不把老宅的這點東西放在眼裏了。
有了書房,自然還有個睡房,所以,劉仁貴一家子剛好住滿東廂房。
劉仁貴還有個不為人知的想法,那就是,他不能給劉喜貴留太多的地方,免得叫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再說,他如今丟了差事,手頭上雖說有百來兩銀子,做慣了掌櫃的他怎麽可能舍得花掉,自然是精打細算著,想留到明年多添些良田山地,又或是跟人去跑跑行商,一年有些出息,總好過在家坐吃山空。
當然,劉仁貴沒打算自己掏銀子養活一家子,不然,他眼巴巴的搬回老宅幹嘛,就是打著要啃劉齊氏的主意。
一家人,劉喜貴遠在府城,也不大可能真回老宅來,劉旺貴一直在私塾不曾回來,劉三貴一家住在村頭,這事跟他家沒關係,一家子坐壁上觀。
翠柳與劉仁貴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也在一旁幫劉仁貴的腔。
劉齊氏一時也被說動了,想著,自家二兒子說得也沒錯,左右自家大兒子也不過是回家住幾日,到時,讓他夫妻住西屋,另外的孩子暫時住西廂房也是使得的。
翠柳見她意動,又道:“老夫人,現在也不過是暫時的,說不得四爺將來中舉了,這老宅子也隻能空著呢,四爺必是要接了二老去身邊住著才好呢!”
她這話說的是真的,翠柳知道劉旺貴念書還行,又有黃府的人幫襯著,隻要中了舉子,便是就此止步,也是能弄個小縣令當當的,再不濟也是能做縣丞的。
翠柳的話對了劉齊氏的心思,這分屋子的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別以為這樣就算完了。
劉齊氏接著先前的話又開口了:“先頭說到哪兒來了?對了,讓稻香多學點做菜,大奶奶是個念舊情的,聽說稻香在做菜這方麵有些天分,便賞了個老廚娘給我,咱們青州出名的,上得了台麵的菜式,她都會做,還有幾道不傳之秘,也是大奶奶心善,記得我齊蕊兒,這才把這廚娘賞了給我。”
劉稻香的眼珠子轉了轉,不著痕跡的掃了一眼尾隨劉仁貴出來的翠柳,剛才,兩人在東屋待得有點久哦!
若她沒記錯,這個不安分的翠柳,也是她奶口中那個長情的大奶奶給賞的。
隻怕這個廚娘也不是個省心的。
“謝謝奶了,爹,奶可關心我了呢,說真的,我還真心跟那廚娘學做菜,隻不過......”
劉稻香有些猶猶豫豫,她自然不是真的想跟那廚娘學廚藝,先不說她有沒有這天分,凡是那位黃大夫人賞的,她都不得不提防著。
天下食相生相克的,太多太多。
她怕一不小心就著了人家的道兒。
劉三貴低頭,伸手摸摸她的腦瓜頂,眼裏閃過一絲笑意,自家二閨女打的什麽主意,當他不知道麽!
“隻是什麽?”劉齊氏的話裏有些不耐,看到劉稻香,她就膈應得吃不下東西。
“娘,桂花現在肚子太大了,雖說有嶽母娘幫襯著,但家裏的事,總不能老叫她老人家一個人忙裏忙外,秋香定了人家,我們已經不讓她再做粗重活,隻是讓她在家多做些繡活,好貼補家用。”
貼補家用?做繡活?
劉齊氏高高在上的掃了一眼劉秋香,這丫頭長得很齊整,當真是給人做妾的好料子,可惜老三隻長了一根筋,不會拐彎,死活不同意啊!
“哦,她會繡花兒了?”
“奶,是孫女兒纏著三嬸子,非讓她教的。”
劉秋香沒說,李三嬸這人很靈泛,跟鎮上一名外地來的繡娘關係很好,聽說那繡娘家鄉是蘇州那邊的,三嬸跟著她學了不少蘇繡針法,這也是為何劉秋香一進來,眼睛就盯著那蘇繡屏風看的原因。
但是,劉秋香沒打算把這事說給劉齊氏聽。
“李鐵匠家媳婦?”劉齊氏笑了。
為何笑?因為,前幾年,李三嬸還想跟劉齊氏學針法,但劉齊氏卻不肯教她,當時,她還拿了自己做的繡活給劉齊氏,那憋腳的針線,不瞧也罷。
劉秋香也笑了,笑得放心,她家奶不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了!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即然秋香要做繡活,稻香這丫頭,暫且就不用跟著學廚藝吧。”
不學更好,她打定主意,以後這蘇小公子來了,定要想方設法讓他來自家住,在叫了眼前的死丫頭來頂個名不幹事兒,讓那廚娘全手包了,若合了那公子的心意,以後便可讓自家閨女帶了那廚娘入府。
在劉齊氏的眼裏,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如黃府小少爺,又或成為蘇小公子的枕邊人,這些都是可為的,可以為她帶來榮華富貴,可以給她最小的兒子鋪條又長又寬,平坦的仕途。
劉齊氏銳利地目光來回打量劉稻香姐妹,如同那案板上的肥豬肉,待價而沽!
賊心不死!
這一打量,卻是叫她好一陣心驚!
放眼瞧去,劉秋香頭插紅寶石雙蝶展翅釵,再配上兩朵大紅小絹花,劉稻香的雙丫髻上各扣一銀丁香花串,隻在髻上各別了一朵嬌黃絹花。
兩人一樣的細棉桃紅長薄夾襖,劉稻香的隻在胸前衣領處繡了一支大紅海棠,劉秋香繡的是大紅秋菊,上頭各壓著一個纏枝銀項圈,掛著一鑲紅寶石平安、長命鎖,一樣的白絹銀線蝴蝶滾邊褲,一樣的千嬌百媚!
悅耳的銀手鐲碰撞聲,向遲暮的劉齊氏宣戰。
青春、年少,正好時!
這銀閃閃的首飾刺痛了她的雙眼,挖疼了她的心,那些都該屬於她閨女劉小蘭的。
劉齊氏倚坐在上位,那椅子是她的大兒媳婦孝敬的,聽說,當年,這椅子是黃太老夫人坐過的,不知怎地到了她大兒媳手裏,這不,聽說家裏的正屋已建好,便把這黃花梨木做的太師椅孝敬上來了。
此時,她的老手背青筋暴起,狠狠地抓在椅扶手上,隻恨不得這扶手就是眼前的兩個死丫頭。
心裏頭一直在叫囂著,把這兩丫頭給撕碎了,撕碎了!
“不過幾月沒見,老三,你家的日子越發好過了。”
劉稻香輕蔑的笑了,先前還說她親親外婆婆是個晦氣的呢,這會兒又說她家日子好過了,到要看看她又想算計些什麽!
“奶,這些是我家小舅舅送的見麵禮,我外婆婆還說我小舅舅送的禮有些少,見不得人。”劉稻香的嘴角微翹。
劉三貴點頭,他家閨女說的是大實話,也跟著答道:“六月初的時候,她們小舅舅回來過。”
劉仁貴還惦記著行商一事,忙說道:“娘,這事是真的,全村的人都知道,三弟妹是個有福氣的,兩侄女包括咱三弟身上的東西,都是張裕德送的。”
“張裕德回來了?”劉齊氏的臉色不大好,這讓她想起了開春時,自己幹下的蠢事。
原本算計得天衣無縫,誰知道蘇小公子會帶個什麽大夫在身邊,偏那大夫是個利害的,一下子就瞧出兩人是食物中毒,吃錯了東西,害得她的心思全白費了不說,也因為這事,讓她跟小兒子離了心。
沒錯,劉旺貴因為埋怨劉齊氏吃相難看,讓他在村裏抬不起頭,自從去了私塾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了,每每托人捎信給劉大富,那都是為了要錢花。
劉齊氏的心情很糟糕,劉三貴過得越好,就是越打她的臉。
劉三貴答道:“是的,娘,不過,小舅子生意繁忙,不過是在家小歇了幾日,便又走了。”
張裕德雖然有了些錢,但他是從商,身份是商人,以後若入了商籍,也是要比她這農籍低好幾等,就憑這一點,劉齊氏就看不上眼,但又很羨慕張裕德發財了。
於是,她話風一轉!
“不過,得了你小舅子的幫襯,你家的日子到底越發過得好了。”
劉三貴瞧不出她想些什麽,隻是順著話兒應下了。
劉齊氏這才認真打量劉三貴,暗惱自己先前瞧走眼了。
靚藍素湖綢長薄袍,腳上穿的是黑錦暗紋鍛子蒙麵鞋,腰間隻簡單的係了一塊白玉扣,一身的書卷味兒。
她猛然醒悟,劉三貴已不是她記憶中那個日子過得苦哈哈,老實巴交的兒子了,他的身上多了一股氣勢,自信!
這是她最不願看到的。
“娘,茶燒好了。”
到了此時,劉孫氏這才慢悠悠地帶著小丫頭端了熱茶水進來。
劉齊氏瞟了她一眼,眉頭緊皺,到也沒說什麽。
劉孫氏叫小丫頭把茶奉上,她自己走到劉仁貴身邊坐下。
不難看出,劉孫氏的在劉家的地位已不若從前。
翠柳不屑地掃了她一眼,笑眯眯地說道:“老夫人,二夫人昨兒還說,三爺家喂了不少豬,養了不少雞呢!”
不過是一句話,就把劉孫氏推到了風口浪尖,成了另兩家招恨的人。
“沒錯,是我說的,三弟妹用她弟弟給的錢買了這些東西,全村的人都知道,那是她的嫁妝。”
不知何故,劉孫氏把“嫁妝”二字咬得很重,眼神直直地盯著劉仁貴。
劉仁貴笑了,說道:“孫氏沒有說錯,那些都是三弟妹的嫁妝。”
他有求於人,不得不幫著劉三貴說話。
比起行商所得的暴利,劉仁貴不把老宅的這點東西放在眼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