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稻香聳聳肩,表示知道了。
“娘,你那處的銀子可還夠使?”
張桂花點點頭:“應該是夠了,後街上擺的三天流水席,是你親爺掏的私房錢,咱不用管,就是今兒太......”她本想說今兒太破財了,後又記起今兒是年初一,忙又連聲“呸、呸、呸!”
“虧得羅姑姑提醒了我,在年前差人去問了你們爺爺,估算了一下該準備多少見麵禮與回禮,我多準備了些,差不多有五六千兩吧,卻不想待做完這事,早先備好的禮已所剩無已。”
這樣的事,說起來還是劉稻香一家子吃虧些。
因為族親很多,總會有那麽些睡搖裏的爺爺、姑婆,又或是拄著拐杖,白發蒼蒼的孫子、孫媳婦之類的,碰上這一種,連劉稻香這做慣了小輩的,都破費了不少見麵禮。
即然是宗親,又是初次來拜訪,這見麵禮不能給得太沒誠意。
少則四五兩、多則十多二十幾兩,都是有的。
偶爾還得給上百兩的見麵禮,這樣的,多是同屬嫡係,又是近親。
她粗略算了一下,自己今日光撒出去的見麵禮就不下千兩。
好在劉稻香姐弟幾人也收了不少見麵裏。
但無論如何,都比不過劉稻香一家子送出去的。
要知道,劉正信是劉氏一族魯州留山堂這一支的族長,也是官位最高的一個。
“娘,明兒我不想早早起來吃早飯,太累了。”
她伸了個懶腰與自家娘撒嬌。
“行,等會兒我吩咐下去,叫婆子明兒把早飯送去你們住處,說起來,我這兩日也累壞了,明兒也不想早早起來。”
但卻又由不得她,明兒,她還得早早起來去給劉正信夫婦請安,再安排院裏的事,即然大姑子回娘家來走親,自然少不得她要應酬一番,就是不知那大姑子性子如何,她真擔心明日又是一場風波。
母女倆又說了一會兒話,因著實在累得緊了,張桂花趕了劉稻香早些回鳴翠館歇下。
出了靜水院後,劉稻香見到嫣香閣的院門已落鎖,又聽得青梅在身後小聲說道:“三姑娘先前讓人傳話來了,說是累壞了想早些歇下。”
劉稻香點點頭,心裏卻是惦記著劉老夫人的事。
“羅姑姑,你說咱爺耍了這麽一手,那位會不會不甘心?”
羅姑姑想了想,小聲回答:“姑娘是個聰慧的,隻怕早已看出不妥,同樣的,想必姑娘也聽說過快刀斬亂麻,這一點,很有老太爺一慣的作風。”
劉稻香了然的點點頭,當初來京之前,劉正信便已答應她們一家子,必須是嫡出。
不知最後她便宜爹用了何法子,竟讓劉正信頭回越過了劉老夫人,直接把已故的鳳氏梨花,也就是她的親奶奶給抬為了平妻。
不管如何,她們姐弟五人的身份已經很明確的是屬嫡子嫡女了。
相比記在劉正信的正室葉玉釧的名下,直接把鳳梨花扶為平妻,劉稻香一家子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吳姑姑,麻煩你去那邊瞧瞧可好?”劉稻香眼睛在黑夜裏十分明亮。
吳姑姑無聲的點了點頭,一眨眼便不見了人影。
劉稻香回了鳴翠館後,沒有等來吳姑姑,人一挨著枕頭便熟睡過去了。
這一夜,劉稻香一家子睡得十分香甜,而有的人卻是碾轉難眠,心思難測。
次日一早,劉稻香是被外頭的吵鬧聲給驚醒的。
“青梅!”
有嚴重起床氣的劉稻香猛地一吼。
連著累了兩日,她實在憊懶了,人一放鬆下來,身體裏的那股懶勁兒又回來了。
被吵的心煩的劉稻香連著喊了兩聲。
青梅急匆匆地繞過碧紗櫥進來了。
“姑娘,奴婢在,可是外頭吵醒了姑娘?”
劉稻香困意尚濃,抱著被子眯著眼兒繼續賴床中!
半晌後,才聽她含糊不清地問:“外頭——怎地——如——此吵!”
青梅聽著她睡意濃濃的嘀咕聲,抬頭看去,隻見自家姑娘似又入了夢鄉。
她回難地看了外頭一眼,最終咬了咬牙,十分手腳輕巧的退了出去。
不知她在外頭低聲說了些什麽。
睡夢中的劉稻香微微攏了攏眉隨即散去。
待她起來時,已是日上三竿了。
青梅一邊給她梳妝一邊說道:“姑娘,今兒大姑奶奶回府了。”
“回了?幾時?”
劉稻香的腦子出現了那麽一瞬間的卡殼,隨後才想起來,大姑奶奶就是她的大姑,劉老夫人的嫡女劉芷蓉。
青梅挑了一支粉水晶山茶白紫雙色珍珠金釵輕輕給她插上,又別了兩朵粉紫雙色絹紗堆花,再挑了一對吉祥經紅珊珠耳墜,再配了一赤金石榴石金蓮花項圈,取了一對水頭極好的紫羅蘭玉鐲給劉稻香的雙手套上。
“姑娘,今兒穿這身紫藤長袍怎樣?”春嬌領著一眾小丫頭魚貫而入。
長袍並非她所說的那一件,還有櫻草色,一件彤色。
劉稻香轉了轉眸子,笑道:“為何要我穿那件紫藤色的?”
“姑娘,這件紫藤色長袍是用上等雲錦裁的,奴婢覺得與姑娘今兒的裝扮相得益彰。”春嬌的話十分受用。
劉稻香笑道:“便依了你吧!”
今兒雖不用出門應酬,卻是頭一回見劉芷蓉這個大姑。
隨後,她又問道:“我大姐可回來了?”
端了熱茶進來的青絲答道:“夫人一早就打發人去黃府送信了,讓大姑娘吃過午飯後再回來。”
張桂花這樣的安排很妥當。
不待劉稻香再發話,青絲又答:“奴婢剛才出去問過了,大姑奶奶先前進了仁禧堂後,聽說,裏頭傳來一陣陣哭聲呢!不過,不曾聽那些下人亂嚼舌根子,隻說大姑奶奶是想老夫人想得緊。”
劉稻香眼裏閃過一絲冷意,這也就是劉芷蓉,若換了另一個人隻怕是另一種下場。
“叫人擺飯吧,另外,去嫣香閣看看三妹可起來了,還有,今兒天太冷,便讓我兩個弟弟莫要太早出門。”
她打算隻帶了劉春香去給劉老夫人請安。
想了想,又道:“若有人問起,隻說老爺今兒早上查了兩人的課業,正罰兩人寫大字。”
青絲忙應了,與春暖一並出了東屋。
“姑娘,吳姑姑來了。”
外頭的小丫頭打起簾子通稟。
劉稻香看了春嬌一眼,後者會意,忙去請了吳姑姑進來。
吳姑姑進來時,正好看到劉稻香在穿那件紫藤色雲錦鑲白狐毛長袍,下罩白青色百褶裙,少了幾分張揚,多了幾分溫婉,亭亭玉立中透透淡雅,一眼瞧去,無須多言,便知其出身書香門第。
“姑娘!”
劉稻香從銅鏡裏能看到吳姑姑模糊的身影。
“事兒辦得如何了?”
吳姑姑微微頓了頓,然後把昨兒晚上在仁禧堂看到的一幕告訴了劉稻香。
卻說劉老夫人除夕那晚硬生生擠出得體的笑容陪坐了一晚,又守歲到早晨,早已心頭火旺,哪裏知道,初一一早便又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宗親,不是問候就是來拜見,弄得她身心疲憊。
好容易到了晚上,終於,劉正信打發人回來說,他要帶了劉三貴在前院與幾位嫡脈近親吃酒談心。
又待她把最後一位愛閑話家長的叔婆給送走後,她才來得及回想這兩日發生的事。
劉老夫人人前依然很風光,隻是人後歇去了那層光環,已疲憊不堪。
此時,正依在羅漢床邊,郭媽媽正給她捶著腿兒。
顧媽媽正一手拿著一個萬壽點翠梅枝水煙袋,另一手往裏頭塞煙絲。
“主子,要不要抽一口?”
“嗯,也行,提提神,飯後一口煙,賽過活神仙。”劉老夫人是北地人,打祖宗輩兒,家裏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抽兩口。
“紅梅,給我按按腦門,漲得酸痛,我怕晚上會睡不好,有心想叫你去歇歇,這些小丫頭片子,沒一個能讓我順心的。”
郭媽媽站起身來,拿帕子擦了擦很幹淨的手,笑道:“可不,也不看看奴婢是誰,可是與主子一塊兒長大的,自然知道手法輕重,不像那些小丫頭片子做事毛手毛腳。”
顧媽媽把點燃的水煙袋遞給了劉老夫人,又小聲勸著:“主子,煙好了,抽兩口緩緩神,要奴婢說,主子何苦動這般大的氣性兒,瞧瞧隔院那一家子,吃得好睡得香,你這般折騰自個兒身子,除了老奴兩個,還有幾個真正心疼主子身子骨的?”
“你們自小在我身邊,我不說,你們也懂這其中的理兒,隻抬那賤人為平妻之事,我事先可是一點都沒聽到風聲,我怎能不氣?同床共枕幾十年的男人,臨到老了翻臉比翻書還快。”
劉老夫人對於取小妾們的命,那就如同喝涼白開,而且,沒有一點愧疚之心。
正室打壓小妾,是理所當然,更何況還是毫無根基的小妾們。
劉老夫人不認為自己錯了,同樣,她的兩個陪嫁丫頭也不認為有錯。
這樣的手段,哪個大宅門裏沒使過,不過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唉,夫人,當初有老太爺在上頭壓著呢,老爺怎敢欺負了你去,隻如今老太爺早已做古,而老爺正是官運當鴻之時,依奴婢瞧,可不能正麵對抗。”
果然,還是顧媽媽手段利害。
她不主張自家主子與劉正信硬碰硬。
劉老夫人有心豁出去,鬧她個天翻地覆,可她怕害了娘家人,害了自己的女兒。
她隻得再次忍耐,問道:“當如何?”
顧媽媽答:“東院那一家子入了老爺的眼,更何況還是老爺的心頭肉,無論什麽事,都比不過老爺有後這一大事。”
“你的意思是?”劉老夫人再次歎氣:“那又如何?”
她的肚子不爭氣,依然像是泄氣的布袋子。
毫無動靜。
顧媽媽小聲道:“狸貓尚可換太子!”
劉老夫人聞言一驚:“你的意思是?”
“娘,你那處的銀子可還夠使?”
張桂花點點頭:“應該是夠了,後街上擺的三天流水席,是你親爺掏的私房錢,咱不用管,就是今兒太......”她本想說今兒太破財了,後又記起今兒是年初一,忙又連聲“呸、呸、呸!”
“虧得羅姑姑提醒了我,在年前差人去問了你們爺爺,估算了一下該準備多少見麵禮與回禮,我多準備了些,差不多有五六千兩吧,卻不想待做完這事,早先備好的禮已所剩無已。”
這樣的事,說起來還是劉稻香一家子吃虧些。
因為族親很多,總會有那麽些睡搖裏的爺爺、姑婆,又或是拄著拐杖,白發蒼蒼的孫子、孫媳婦之類的,碰上這一種,連劉稻香這做慣了小輩的,都破費了不少見麵禮。
即然是宗親,又是初次來拜訪,這見麵禮不能給得太沒誠意。
少則四五兩、多則十多二十幾兩,都是有的。
偶爾還得給上百兩的見麵禮,這樣的,多是同屬嫡係,又是近親。
她粗略算了一下,自己今日光撒出去的見麵禮就不下千兩。
好在劉稻香姐弟幾人也收了不少見麵裏。
但無論如何,都比不過劉稻香一家子送出去的。
要知道,劉正信是劉氏一族魯州留山堂這一支的族長,也是官位最高的一個。
“娘,明兒我不想早早起來吃早飯,太累了。”
她伸了個懶腰與自家娘撒嬌。
“行,等會兒我吩咐下去,叫婆子明兒把早飯送去你們住處,說起來,我這兩日也累壞了,明兒也不想早早起來。”
但卻又由不得她,明兒,她還得早早起來去給劉正信夫婦請安,再安排院裏的事,即然大姑子回娘家來走親,自然少不得她要應酬一番,就是不知那大姑子性子如何,她真擔心明日又是一場風波。
母女倆又說了一會兒話,因著實在累得緊了,張桂花趕了劉稻香早些回鳴翠館歇下。
出了靜水院後,劉稻香見到嫣香閣的院門已落鎖,又聽得青梅在身後小聲說道:“三姑娘先前讓人傳話來了,說是累壞了想早些歇下。”
劉稻香點點頭,心裏卻是惦記著劉老夫人的事。
“羅姑姑,你說咱爺耍了這麽一手,那位會不會不甘心?”
羅姑姑想了想,小聲回答:“姑娘是個聰慧的,隻怕早已看出不妥,同樣的,想必姑娘也聽說過快刀斬亂麻,這一點,很有老太爺一慣的作風。”
劉稻香了然的點點頭,當初來京之前,劉正信便已答應她們一家子,必須是嫡出。
不知最後她便宜爹用了何法子,竟讓劉正信頭回越過了劉老夫人,直接把已故的鳳氏梨花,也就是她的親奶奶給抬為了平妻。
不管如何,她們姐弟五人的身份已經很明確的是屬嫡子嫡女了。
相比記在劉正信的正室葉玉釧的名下,直接把鳳梨花扶為平妻,劉稻香一家子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吳姑姑,麻煩你去那邊瞧瞧可好?”劉稻香眼睛在黑夜裏十分明亮。
吳姑姑無聲的點了點頭,一眨眼便不見了人影。
劉稻香回了鳴翠館後,沒有等來吳姑姑,人一挨著枕頭便熟睡過去了。
這一夜,劉稻香一家子睡得十分香甜,而有的人卻是碾轉難眠,心思難測。
次日一早,劉稻香是被外頭的吵鬧聲給驚醒的。
“青梅!”
有嚴重起床氣的劉稻香猛地一吼。
連著累了兩日,她實在憊懶了,人一放鬆下來,身體裏的那股懶勁兒又回來了。
被吵的心煩的劉稻香連著喊了兩聲。
青梅急匆匆地繞過碧紗櫥進來了。
“姑娘,奴婢在,可是外頭吵醒了姑娘?”
劉稻香困意尚濃,抱著被子眯著眼兒繼續賴床中!
半晌後,才聽她含糊不清地問:“外頭——怎地——如——此吵!”
青梅聽著她睡意濃濃的嘀咕聲,抬頭看去,隻見自家姑娘似又入了夢鄉。
她回難地看了外頭一眼,最終咬了咬牙,十分手腳輕巧的退了出去。
不知她在外頭低聲說了些什麽。
睡夢中的劉稻香微微攏了攏眉隨即散去。
待她起來時,已是日上三竿了。
青梅一邊給她梳妝一邊說道:“姑娘,今兒大姑奶奶回府了。”
“回了?幾時?”
劉稻香的腦子出現了那麽一瞬間的卡殼,隨後才想起來,大姑奶奶就是她的大姑,劉老夫人的嫡女劉芷蓉。
青梅挑了一支粉水晶山茶白紫雙色珍珠金釵輕輕給她插上,又別了兩朵粉紫雙色絹紗堆花,再挑了一對吉祥經紅珊珠耳墜,再配了一赤金石榴石金蓮花項圈,取了一對水頭極好的紫羅蘭玉鐲給劉稻香的雙手套上。
“姑娘,今兒穿這身紫藤長袍怎樣?”春嬌領著一眾小丫頭魚貫而入。
長袍並非她所說的那一件,還有櫻草色,一件彤色。
劉稻香轉了轉眸子,笑道:“為何要我穿那件紫藤色的?”
“姑娘,這件紫藤色長袍是用上等雲錦裁的,奴婢覺得與姑娘今兒的裝扮相得益彰。”春嬌的話十分受用。
劉稻香笑道:“便依了你吧!”
今兒雖不用出門應酬,卻是頭一回見劉芷蓉這個大姑。
隨後,她又問道:“我大姐可回來了?”
端了熱茶進來的青絲答道:“夫人一早就打發人去黃府送信了,讓大姑娘吃過午飯後再回來。”
張桂花這樣的安排很妥當。
不待劉稻香再發話,青絲又答:“奴婢剛才出去問過了,大姑奶奶先前進了仁禧堂後,聽說,裏頭傳來一陣陣哭聲呢!不過,不曾聽那些下人亂嚼舌根子,隻說大姑奶奶是想老夫人想得緊。”
劉稻香眼裏閃過一絲冷意,這也就是劉芷蓉,若換了另一個人隻怕是另一種下場。
“叫人擺飯吧,另外,去嫣香閣看看三妹可起來了,還有,今兒天太冷,便讓我兩個弟弟莫要太早出門。”
她打算隻帶了劉春香去給劉老夫人請安。
想了想,又道:“若有人問起,隻說老爺今兒早上查了兩人的課業,正罰兩人寫大字。”
青絲忙應了,與春暖一並出了東屋。
“姑娘,吳姑姑來了。”
外頭的小丫頭打起簾子通稟。
劉稻香看了春嬌一眼,後者會意,忙去請了吳姑姑進來。
吳姑姑進來時,正好看到劉稻香在穿那件紫藤色雲錦鑲白狐毛長袍,下罩白青色百褶裙,少了幾分張揚,多了幾分溫婉,亭亭玉立中透透淡雅,一眼瞧去,無須多言,便知其出身書香門第。
“姑娘!”
劉稻香從銅鏡裏能看到吳姑姑模糊的身影。
“事兒辦得如何了?”
吳姑姑微微頓了頓,然後把昨兒晚上在仁禧堂看到的一幕告訴了劉稻香。
卻說劉老夫人除夕那晚硬生生擠出得體的笑容陪坐了一晚,又守歲到早晨,早已心頭火旺,哪裏知道,初一一早便又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宗親,不是問候就是來拜見,弄得她身心疲憊。
好容易到了晚上,終於,劉正信打發人回來說,他要帶了劉三貴在前院與幾位嫡脈近親吃酒談心。
又待她把最後一位愛閑話家長的叔婆給送走後,她才來得及回想這兩日發生的事。
劉老夫人人前依然很風光,隻是人後歇去了那層光環,已疲憊不堪。
此時,正依在羅漢床邊,郭媽媽正給她捶著腿兒。
顧媽媽正一手拿著一個萬壽點翠梅枝水煙袋,另一手往裏頭塞煙絲。
“主子,要不要抽一口?”
“嗯,也行,提提神,飯後一口煙,賽過活神仙。”劉老夫人是北地人,打祖宗輩兒,家裏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抽兩口。
“紅梅,給我按按腦門,漲得酸痛,我怕晚上會睡不好,有心想叫你去歇歇,這些小丫頭片子,沒一個能讓我順心的。”
郭媽媽站起身來,拿帕子擦了擦很幹淨的手,笑道:“可不,也不看看奴婢是誰,可是與主子一塊兒長大的,自然知道手法輕重,不像那些小丫頭片子做事毛手毛腳。”
顧媽媽把點燃的水煙袋遞給了劉老夫人,又小聲勸著:“主子,煙好了,抽兩口緩緩神,要奴婢說,主子何苦動這般大的氣性兒,瞧瞧隔院那一家子,吃得好睡得香,你這般折騰自個兒身子,除了老奴兩個,還有幾個真正心疼主子身子骨的?”
“你們自小在我身邊,我不說,你們也懂這其中的理兒,隻抬那賤人為平妻之事,我事先可是一點都沒聽到風聲,我怎能不氣?同床共枕幾十年的男人,臨到老了翻臉比翻書還快。”
劉老夫人對於取小妾們的命,那就如同喝涼白開,而且,沒有一點愧疚之心。
正室打壓小妾,是理所當然,更何況還是毫無根基的小妾們。
劉老夫人不認為自己錯了,同樣,她的兩個陪嫁丫頭也不認為有錯。
這樣的手段,哪個大宅門裏沒使過,不過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唉,夫人,當初有老太爺在上頭壓著呢,老爺怎敢欺負了你去,隻如今老太爺早已做古,而老爺正是官運當鴻之時,依奴婢瞧,可不能正麵對抗。”
果然,還是顧媽媽手段利害。
她不主張自家主子與劉正信硬碰硬。
劉老夫人有心豁出去,鬧她個天翻地覆,可她怕害了娘家人,害了自己的女兒。
她隻得再次忍耐,問道:“當如何?”
顧媽媽答:“東院那一家子入了老爺的眼,更何況還是老爺的心頭肉,無論什麽事,都比不過老爺有後這一大事。”
“你的意思是?”劉老夫人再次歎氣:“那又如何?”
她的肚子不爭氣,依然像是泄氣的布袋子。
毫無動靜。
顧媽媽小聲道:“狸貓尚可換太子!”
劉老夫人聞言一驚:“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