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寶聞言,笑道:“嬸子,侄兒定會好好努力的,來之前,侄兒也聽先生十分推崇白泉書院,隻是這入院考試名額也是極難求得的,不曾想我竟能得此造化,自當好生盡力才是。”
劉稻香在一側冷眼旁觀,於旁人而言入白泉書院是件很難的事,但於皇室宗親而言,卻是舉手之勞,若得蘇子燁推薦,劉智寶入白泉書院必是板上釘釘兒的事,但她不想讓他覺得太過輕易能得。
“你能這般想再好不過了,白泉書院裏頭的先生們,都是當年中了進士,但又不願入仕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清貴之流,往後與那些先生們打交道,你總要恭敬些才好。”
她也算是提前提點了劉智寶。
劉智寶把她的話記在心中,又想,稻香姐姐這話,肯定是不會害了他的,即是先生,本就該恭敬些才是,隻是往後見了先生們要更規矩些才好。
劉孫氏聽得她這麽說,不由擔憂的問:“那這麽說,豈不是很難考進去?我聽智兒說,京城裏,隨便門旮旯彎彎裏找出來的人,都能作一車子學問。”
“這個,雖說是這麽回事,但寶胖子將來若想考舉人,還是要回青州去參考的,所以,二伯娘大可不必擔心,京城裏的學院的確比旁的地方要好,寶胖子若入了白泉學院,又用心學習,考個舉人應該不是難事。”
劉孫氏聽了這話不免細細一想,覺得劉稻香說的挺有理,不管如何,她那二兒子總不會害了自己的親弟弟。
隨後,劉稻香、張桂花又與劉孫氏拉起了家長。
“唉,咱村的東子你們還記得不?”
劉稻香因當時穿來沒幾年,全家就搬去了青州,對於這個叫東子的沒什麽印象了。
張桂花卻是記得很清楚,道:“你忘了,當年小虎留在三十裏村時,時常與東子一塊兒耍,你與你姐姐還曾隨他一塊兒耍過,他家是賣豆腐的,他家娘老子最是利害不過了。”
“正是呢,要我說,兒子討了媳婦隨這小兩口怎麽過不是麽?東子他命苦呢,攤上這麽個娘,連著討了三個媳婦,個個都受不了他娘,給和離了。”
經張桂花提醒,劉稻香對這個東子有些印象了,說道:“我記得他性子還不錯的!怎就連著三個媳婦都和離了?”
“還不是他娘給鬧的,總覺得自家是賣豆腐的,家裏有幾個小活錢,又不用下地去勞作,比一般人家是要富裕點,因此,對於討回來的媳婦挑三撿四,又覺得那幾個媳婦之所以願意嫁過來,是看中了她家的產業呢!”
劉稻香聽得十分無語,張桂花在一旁撇了撇嘴,道:“當初在三十裏村時,總個村裏,就她最不好相處,那時,我就覺得她家的媳婦難討。”
“可不,折騰了三回,把一個好好的家折騰掉了大半錢財,她家男人給氣得上火了,給狠狠揍了她一頓,但附近幾個鄉都知道她是個利害的了,誰也不敢把自家閨女說給她家,就是彩禮比以往翻了一番都沒人願意。”
劉孫氏說到這兒不由很是感歎,又說起了自家的事兒:“我家珠兒當初的決定還真是對了,嫁的夫君雖說念書不行,正如我家智兒所言,中個舉子即可,當初她接了巧雲繡坊管事的位置,又加之她當年隨大姑奶奶學了繡技,一個月竟也能尋得十兩銀錢,一年也有一百多兩,她夫君是個老實的,一年也能尋得幾十兩銀錢,刨開平日的開銷,也能省個幾十兩,漸漸的,又添上了幾十畝良田,再加上她出嫁時本就陪嫁了幾十畝,如今,她手裏也捏了上百畝的良田,這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過呢。”
劉珠兒一直幫劉秋香管著青州城的巧雲繡坊,原本就有幾十畝陪嫁,又加之每年總要添些良田在手裏,再加上孩子們尚小,這日子自然是越發好過了。
隻是她依然舍不得丟了手中的差事,每每還是在那巧雲繡坊做著。
“她說,待過上兩年,便讓我那大女婿辭了館,自己開個私塾,左右他還是識得些人,請些先生坐館還是使得的。”
劉稻香想了想,道:“長期做繡娘可是會熬壞眼睛的,若家中不短缺銀子了,不妨叫珠兒姐姐莫要再繡東西了,隻安心幫忙管著那巧雲繡坊就是。”
劉孫氏很認同她的話,笑道:“她也是這麽說的,好在一雙兒女還小,她的日子也好過,她打算再等兩年,多攢些銀錢再添些田地,到時家裏的出息多了,我女婿也就能辭館了,那樣也不必擔心坐館先生們的開銷。”
“若是銀錢不夠,讓珠兒姐姐寫信給我,雖說多的拿不出來,千兒百八兩總是能借與她的。”
劉稻香知道,青州城的物價比不得京城貴,她估摸著在青州城開個私塾應該要不了多少銀子。
劉孫氏大喜過望,笑道:“那可是好事呢,她原就沒打算買院子,隻想著租一處地先開著,若是可行,再謀劃買個小院子。”
若說劉孫氏手裏沒銀錢,劉稻香是不信的,隻是大周這邊的習俗是這樣子,家裏的產業都是要給兒子們的,因此,劉孫氏手裏的錢財不可能拿太多貼補劉珠兒。
更何況她的兩個兒子都還不曾說親。
“家裏一切都還好麽?”劉稻香又問劉孫氏。
“托二姑奶奶的福,家裏一切都安好,因著當年二姑奶奶的照拂,家裏每年養了兩百頭豬,又聽了二姑奶奶的囑咐,自家留了十來頭母豬以及三頭公豬做種,每年省了不少買豬崽的錢,每年家裏下來的那些紅薯都聽了二姑奶奶的話,煮熟後才喂的豬,一吃那玩意兒,那豬哦,見風似的長呢,賣出去時,總要比旁人家多賺上些錢。”
劉孫氏說到這兒,不由想起了早死的那死鬼,覺得他是無福消受兒女福。
她是個把兒女看得比什麽都重要的人,為了兒女們的將來,她可以自己省吃儉用,這些年,因為劉稻香的照拂,她的那些豬年年能賣個好價錢,也不愁養了這許多豬因為銷路不好,最終會爛在手裏。
劉孫氏不但養了豬還喂了數十隻雞鴨,每每拿了雞蛋、鴨蛋換了日常開銷,又另請了幾個長工為她家做事,她也不用小丫頭伺候著,自己每日早睡早起,一天在家中打轉,隻是喂養雞鴨、豬,再為長工們準備一日三餐,到也不覺得有多累。
後來劉智寶入府城念書,好在有黃鎮長幫忙,介紹她買了一房老實的夫婦幫忙在家中做事。
“我來之前,智兒寫了家書回去,說是讓我變賣了家產,帶了寶兒來京城投靠他,這一拖便到了五月初才起程。”
劉稻香在心裏算了算,如此一來,應該是劉智財中進士之後,就立馬寫信回老家了。
張桂花笑道:“智財尚未成親,他如今正住在金桂院不肯搬走呢,左右那裏還有一間空屋,我想著你們娘幾個也是想親熱些,便讓寶兒與智財同住,你的屋子我已叫人收拾出來了,全都換上了新的,待吃過午飯後,你再去歇下。”
又聽她接著說道:“你在信上,不是說要在六月初十左右方才能趕到京城嗎?”
劉孫氏忙應答,又笑道:“原是想早點動身的,隻是變賣家中產業多耽擱了幾日,好在有你弟弟張老爺幫忙,這才尋了一艘入京的商船,又與一大官兒同行,借了那位大官兒的風光,這才順順利利的,隻是那大官兒不入京,走了大半路後就靠岸了,我便與了那商家些銀子,讓他叫船夫們能不能快些,那商家聽說我是想趕來京城,又得知我是睿郡王與都指揮使家的親戚,便也就依了我,這才接了銀子給船夫們,日夜皆程才將將在昨兒後半夜趕到京城。”
劉稻香這才知道,原來,劉孫氏帶了劉智寶是半夜到的京城碼頭。
“一到碼頭,我正不知如何是好,那商家卻是個好心的,打發了下人送信來了府中,這不,勞得弟妹半夜叫人去接的,這一折騰便已天亮了,來了家裏聽弟妹說已經打發人去請你了,我也心急著想早些見到你,便坐在這裏等著了。”
“二伯娘當真是有心了。”劉稻香說不感動是假的,同時,她也知道,定是那商家想討好自家方才如此勤快行事。
劉孫氏卻歎氣道:“你智財哥說你們愛吃臘牛肉,可惜我來之前並不曾打聽到哪裏有殺牛的,又瞧著天氣越發炎熱了,也做不成臘牛肉,隻得做罷。”
張桂花聞言忙道:“你快莫如此,我不妨與你說實話,如今,我家二閨女手中有個大牧場,裏頭牛、羊、馬兒、驢子你想吃啥,隻管跟她討要就是了,她啊,如今可是我家最大的土財主呢!”
“當真如此?那真是太好了,我現在也不討要,待今年年底時,可得與我些做臘牛肉,二伯娘知你愛吃臘牛肉,把那牛肉醃好熏了,再切成薄片兒,擱上蔥薑蒜猛火大炒,保管你瞧得哈利子直流。”
劉孫氏的話勾得劉稻香偷偷咽口水,可不,她就喜歡吃那菜,再擱上一勺子剁辣椒,那味兒——真夠爽!
“二伯娘,到時你可不許嫌累得慌哦,可得多幫忙做些臘牛肉。”
劉孫氏見她是真喜歡,忙笑著應答了。
劉稻香在一側冷眼旁觀,於旁人而言入白泉書院是件很難的事,但於皇室宗親而言,卻是舉手之勞,若得蘇子燁推薦,劉智寶入白泉書院必是板上釘釘兒的事,但她不想讓他覺得太過輕易能得。
“你能這般想再好不過了,白泉書院裏頭的先生們,都是當年中了進士,但又不願入仕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清貴之流,往後與那些先生們打交道,你總要恭敬些才好。”
她也算是提前提點了劉智寶。
劉智寶把她的話記在心中,又想,稻香姐姐這話,肯定是不會害了他的,即是先生,本就該恭敬些才是,隻是往後見了先生們要更規矩些才好。
劉孫氏聽得她這麽說,不由擔憂的問:“那這麽說,豈不是很難考進去?我聽智兒說,京城裏,隨便門旮旯彎彎裏找出來的人,都能作一車子學問。”
“這個,雖說是這麽回事,但寶胖子將來若想考舉人,還是要回青州去參考的,所以,二伯娘大可不必擔心,京城裏的學院的確比旁的地方要好,寶胖子若入了白泉學院,又用心學習,考個舉人應該不是難事。”
劉孫氏聽了這話不免細細一想,覺得劉稻香說的挺有理,不管如何,她那二兒子總不會害了自己的親弟弟。
隨後,劉稻香、張桂花又與劉孫氏拉起了家長。
“唉,咱村的東子你們還記得不?”
劉稻香因當時穿來沒幾年,全家就搬去了青州,對於這個叫東子的沒什麽印象了。
張桂花卻是記得很清楚,道:“你忘了,當年小虎留在三十裏村時,時常與東子一塊兒耍,你與你姐姐還曾隨他一塊兒耍過,他家是賣豆腐的,他家娘老子最是利害不過了。”
“正是呢,要我說,兒子討了媳婦隨這小兩口怎麽過不是麽?東子他命苦呢,攤上這麽個娘,連著討了三個媳婦,個個都受不了他娘,給和離了。”
經張桂花提醒,劉稻香對這個東子有些印象了,說道:“我記得他性子還不錯的!怎就連著三個媳婦都和離了?”
“還不是他娘給鬧的,總覺得自家是賣豆腐的,家裏有幾個小活錢,又不用下地去勞作,比一般人家是要富裕點,因此,對於討回來的媳婦挑三撿四,又覺得那幾個媳婦之所以願意嫁過來,是看中了她家的產業呢!”
劉稻香聽得十分無語,張桂花在一旁撇了撇嘴,道:“當初在三十裏村時,總個村裏,就她最不好相處,那時,我就覺得她家的媳婦難討。”
“可不,折騰了三回,把一個好好的家折騰掉了大半錢財,她家男人給氣得上火了,給狠狠揍了她一頓,但附近幾個鄉都知道她是個利害的了,誰也不敢把自家閨女說給她家,就是彩禮比以往翻了一番都沒人願意。”
劉孫氏說到這兒不由很是感歎,又說起了自家的事兒:“我家珠兒當初的決定還真是對了,嫁的夫君雖說念書不行,正如我家智兒所言,中個舉子即可,當初她接了巧雲繡坊管事的位置,又加之她當年隨大姑奶奶學了繡技,一個月竟也能尋得十兩銀錢,一年也有一百多兩,她夫君是個老實的,一年也能尋得幾十兩銀錢,刨開平日的開銷,也能省個幾十兩,漸漸的,又添上了幾十畝良田,再加上她出嫁時本就陪嫁了幾十畝,如今,她手裏也捏了上百畝的良田,這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過呢。”
劉珠兒一直幫劉秋香管著青州城的巧雲繡坊,原本就有幾十畝陪嫁,又加之每年總要添些良田在手裏,再加上孩子們尚小,這日子自然是越發好過了。
隻是她依然舍不得丟了手中的差事,每每還是在那巧雲繡坊做著。
“她說,待過上兩年,便讓我那大女婿辭了館,自己開個私塾,左右他還是識得些人,請些先生坐館還是使得的。”
劉稻香想了想,道:“長期做繡娘可是會熬壞眼睛的,若家中不短缺銀子了,不妨叫珠兒姐姐莫要再繡東西了,隻安心幫忙管著那巧雲繡坊就是。”
劉孫氏很認同她的話,笑道:“她也是這麽說的,好在一雙兒女還小,她的日子也好過,她打算再等兩年,多攢些銀錢再添些田地,到時家裏的出息多了,我女婿也就能辭館了,那樣也不必擔心坐館先生們的開銷。”
“若是銀錢不夠,讓珠兒姐姐寫信給我,雖說多的拿不出來,千兒百八兩總是能借與她的。”
劉稻香知道,青州城的物價比不得京城貴,她估摸著在青州城開個私塾應該要不了多少銀子。
劉孫氏大喜過望,笑道:“那可是好事呢,她原就沒打算買院子,隻想著租一處地先開著,若是可行,再謀劃買個小院子。”
若說劉孫氏手裏沒銀錢,劉稻香是不信的,隻是大周這邊的習俗是這樣子,家裏的產業都是要給兒子們的,因此,劉孫氏手裏的錢財不可能拿太多貼補劉珠兒。
更何況她的兩個兒子都還不曾說親。
“家裏一切都還好麽?”劉稻香又問劉孫氏。
“托二姑奶奶的福,家裏一切都安好,因著當年二姑奶奶的照拂,家裏每年養了兩百頭豬,又聽了二姑奶奶的囑咐,自家留了十來頭母豬以及三頭公豬做種,每年省了不少買豬崽的錢,每年家裏下來的那些紅薯都聽了二姑奶奶的話,煮熟後才喂的豬,一吃那玩意兒,那豬哦,見風似的長呢,賣出去時,總要比旁人家多賺上些錢。”
劉孫氏說到這兒,不由想起了早死的那死鬼,覺得他是無福消受兒女福。
她是個把兒女看得比什麽都重要的人,為了兒女們的將來,她可以自己省吃儉用,這些年,因為劉稻香的照拂,她的那些豬年年能賣個好價錢,也不愁養了這許多豬因為銷路不好,最終會爛在手裏。
劉孫氏不但養了豬還喂了數十隻雞鴨,每每拿了雞蛋、鴨蛋換了日常開銷,又另請了幾個長工為她家做事,她也不用小丫頭伺候著,自己每日早睡早起,一天在家中打轉,隻是喂養雞鴨、豬,再為長工們準備一日三餐,到也不覺得有多累。
後來劉智寶入府城念書,好在有黃鎮長幫忙,介紹她買了一房老實的夫婦幫忙在家中做事。
“我來之前,智兒寫了家書回去,說是讓我變賣了家產,帶了寶兒來京城投靠他,這一拖便到了五月初才起程。”
劉稻香在心裏算了算,如此一來,應該是劉智財中進士之後,就立馬寫信回老家了。
張桂花笑道:“智財尚未成親,他如今正住在金桂院不肯搬走呢,左右那裏還有一間空屋,我想著你們娘幾個也是想親熱些,便讓寶兒與智財同住,你的屋子我已叫人收拾出來了,全都換上了新的,待吃過午飯後,你再去歇下。”
又聽她接著說道:“你在信上,不是說要在六月初十左右方才能趕到京城嗎?”
劉孫氏忙應答,又笑道:“原是想早點動身的,隻是變賣家中產業多耽擱了幾日,好在有你弟弟張老爺幫忙,這才尋了一艘入京的商船,又與一大官兒同行,借了那位大官兒的風光,這才順順利利的,隻是那大官兒不入京,走了大半路後就靠岸了,我便與了那商家些銀子,讓他叫船夫們能不能快些,那商家聽說我是想趕來京城,又得知我是睿郡王與都指揮使家的親戚,便也就依了我,這才接了銀子給船夫們,日夜皆程才將將在昨兒後半夜趕到京城。”
劉稻香這才知道,原來,劉孫氏帶了劉智寶是半夜到的京城碼頭。
“一到碼頭,我正不知如何是好,那商家卻是個好心的,打發了下人送信來了府中,這不,勞得弟妹半夜叫人去接的,這一折騰便已天亮了,來了家裏聽弟妹說已經打發人去請你了,我也心急著想早些見到你,便坐在這裏等著了。”
“二伯娘當真是有心了。”劉稻香說不感動是假的,同時,她也知道,定是那商家想討好自家方才如此勤快行事。
劉孫氏卻歎氣道:“你智財哥說你們愛吃臘牛肉,可惜我來之前並不曾打聽到哪裏有殺牛的,又瞧著天氣越發炎熱了,也做不成臘牛肉,隻得做罷。”
張桂花聞言忙道:“你快莫如此,我不妨與你說實話,如今,我家二閨女手中有個大牧場,裏頭牛、羊、馬兒、驢子你想吃啥,隻管跟她討要就是了,她啊,如今可是我家最大的土財主呢!”
“當真如此?那真是太好了,我現在也不討要,待今年年底時,可得與我些做臘牛肉,二伯娘知你愛吃臘牛肉,把那牛肉醃好熏了,再切成薄片兒,擱上蔥薑蒜猛火大炒,保管你瞧得哈利子直流。”
劉孫氏的話勾得劉稻香偷偷咽口水,可不,她就喜歡吃那菜,再擱上一勺子剁辣椒,那味兒——真夠爽!
“二伯娘,到時你可不許嫌累得慌哦,可得多幫忙做些臘牛肉。”
劉孫氏見她是真喜歡,忙笑著應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