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飄著絲絲細雨,料峭春風裹著冷冷寒意肆意飄蕩。天才微微放亮,村東一座破屋中,一麵容枯槁的老婦人穿著破舊的棉衣坐在火堆前,她膝頭伏著一個五六歲頭發枯黃的女童,她輕輕搖著的竹籃裏一個嬰兒睡的正香。


    一聲驚雷炸響,把茅屋上的茅草震得嘩啦啦往下滑,原本已經不甚牢固的泥磚也是掉了幾塊。這一聲驚雷把女童嚇了一跳,連忙往老人懷裏鑽。嬰兒也是被驚醒大哭起來,不過這驚雷片刻便就停歇了,嬰兒又沉沉睡去。


    老婦人也被煙火嗆得連連咳了幾聲,女童連忙伸出小手輕輕拍打她胸口。老婦人笑著握住了女童小手,聲音有些沙啞道,“三娘乖,隻是煙了大點,不礙事。”說著又輕輕咳了幾聲。


    “奶奶,那我去撥火。”小女童翻起身來,,蠟黃的小臉上亮晶晶眸子顯得尤為耀眼。她拿起燒火棍,撥了一撥柴火,煙才漸漸小了。


    三娘緊緊靠著祖母坐在舊竹凳子上,旁邊的嬰兒忽然醒來哇哇大哭。三娘連忙過去搖著竹籃,安慰道,“弟弟不哭,娘親就回來了。”


    她越說嬰兒哭得越大聲,老婦人歎氣道,“哥兒是餓了,也不知你娘什麽時候能回來,天寒地凍的,外麵又下著雨,哪裏能采得到野菜呢?”


    三娘喊了一聲,“奶奶,我去找阿娘。”


    “你別去。”老婦人一把拉住三娘,望著她腳下穿著的草鞋上麵隻裹了一塊破布,腳趾露了出來,上麵布滿紅腫的凍瘡,她覺十分痛心,溫柔說道,“你現在去是要添亂的,你年紀又小,要是淋了雨得了病氣那可怎麽辦,就在這等著。”


    老婦人說完之後心中惴惴,十分不安,想起半年前自己兒子遇了山洪自己便是這般不安。兒媳出去已經一個多時辰了,還是沒有回來,她強按捺住不安的想法,不斷自我安慰。


    嬰兒啼哭不已,三娘取了一碗米湯,用手指沾了送入嬰兒口中,嬰兒方是哭聲小了不少。


    老婦人見此懸著的心微微放下,隻是這時遠遠聽著一個人呼喊,聲音越來越近,“劉婆婆,你家出事兒了。”


    老婦人哪還坐得住,拉了拐杖過來就要往外奔去,三娘也要跟著走,她嗬斥道,“留下來照顧著哥兒。”


    她跟著報信的人往山中去,這才是聽了分明,自己的兒媳被山中的老虎拖了去,直到那一聲驚雷將老虎驚走,待得村人趕去,她兒媳已經氣絕斃命。


    她望著血肉模糊,已是看不清人樣的的兒媳放聲痛哭,央求著鄰裏將兒媳屍身送回家去。


    村正已是到了,他望了望老婦人,村中之人都是有些血緣的,勸道,“嫂嫂,不是我們不願將人送回去,隻是被山君大人拖去,人死了就要化為倀鬼,若是把屍身帶回去,那要留下禍端的。”


    “嬸娘,村正請了您來,就是要告知你,被山君看上的隻能就地燒了埋了,不能帶回去,我們苗竹村還沒有這樣的規矩。”說話這人麵容黢黑,身材高大,在此處極為顯眼,聲音猶如甕響,他是村中的獵戶,年少之時曾經當了幾年兵,頗有幾分見識。


    他說完之後,其他人也是紛紛來勸。村正則是讓人去抱了一些幹竹來。


    劉氏掩麵痛哭,她怎會不知道這個道理,見著眾人已是在挖坑了,她也不能阻攔,跌坐在地痛哭道,“終是我們陳氏一族的媳婦,自來我家,日夜操勞,侍奉我,沒有半點怨言,如今窮困潦倒,連副棺木也沒有。”


    雨本就不大,漸漸停了。苗竹村盛產苗竹,村中之人多是編製竹子為生,周邊還能找到幹竹殼。村正有意讓人扶著劉氏坐下,她卻百般不願,這個兒媳勤勤懇懇,她向來當女兒看,如今家中貧困拿不出任何物事來,又見著一定要燒了屍身,便自去周邊拾撿竹殼竹竿。


    一個中年婦人看她神思不屬,不放心,跟著她去。村正則是命人速速挖坑,擺上幹竹,務必要在天黑之前將屍身燒了,否則必有倀鬼入村。


    諸人在此忙活,過了一陣,先前同去的婦人大喊道,“當家的快過來,這裏有一個人。”


    “一驚一乍的,成什麽樣子,不怕引來山君嗎?”村正十分不滿,喝道,“陳二快去看看怎麽回事。”


    陳二當即應了道,“爹,我這就去看看我家那婆娘。”


    他說著循聲去了,不多時見到自家婆娘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劉氏則是蹲了下來,而她麵前躺著一個年紀看去十五六歲的少年。他見劉氏伸出手去,連忙喝道,“別動他。”他說著往四周一看,旁邊就有幾棵竹子被壓斷了。


    劉氏被嚇了一跳,陳二已是大步走了過來,看著眼前的少年麵龐白皙清雋,不禁緊緊皺眉,山裏的人多是黑瘦,此人肯定富貴出身,再是一看他胸口微微起伏,當是還活著。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嬸娘,這人來曆不明,不要理會,快走。”


    劉氏十分不忍心,哀求道,“這人明明活著,救他一救,積些陰德不是?”


    她這般說了,旁邊的肥胖婦人,也不禁出言道,“當家的,我看救了人要緊。”


    陳二瞪了她一眼,卻是十分猶豫,“別胡說八道,我去問問爹的意思。”雖是這般說,還是上前稍稍檢查了一下,見著除了些許外傷不見其他情況,當即背了人走。


    眾人已是挖了個深坑,架上幹竹,將劉氏兒媳屍身抬了上去。村正見著陳二背了個人回來,麵色不由一變,快步走了過來喝罵道,“你哪裏撿回來的,立刻扔回去。”


    “村正,終究是人命一條,許是我家造了太多孽,終究要給家裏積些陰德,做些善事,便送去我那裏罷。”劉氏已是哭幹了眼淚,望著血肉模糊的兒媳屍身,似乎已是了無生趣,此刻看著眼淺昏迷的少年,她不由哀求道。


    村正歎了口氣,陳劉氏一家乃是村中嫡脈,擔任族長村正,他年少之時還得了前任的族長一家幫襯,這才能在鎮上讀書,還考取了秀才功名,後來在縣裏尋了活計,學了本事,娶妻生子。隻是原來族長一家後來出了幾件大事,加上劉氏生了個不學無術的兒子,坑蒙拐騙,敗光了家業,這才落得今日窮困。


    村正凝目說道,“嫂嫂,你既然都開口了,我也就做主一回,隻是這個人來曆不明,不知道會不會給村裏帶來災禍呀,你可要想清楚了。”他說完,望見對方神情堅定,隻好說道,“陳二,你等會兒把人背回去,順帶給你嬸娘家送兩升豆米。”


    說完,他也不再看眼前之人,不滿問道,“齋婆什麽時候來?”


    村中每每遇到這等白事,都少不得齋婆前來擺祭,這便是要祭請社公土地將枉死之人送去地府,以此消去厄運。足足等半個時辰,齋婆的兒媳帶了香燭過來,一番作法之後,已是未時二刻。


    劉氏回到家中,孫女兒泣不成聲,她隻好小聲安撫,三娘極是乖巧,雖是年幼也知生死離別,一邊哭著一邊燒鍋煮豆米。因是被山君害死,家中不能祭拜,劉氏一邊抹淚,隻是看著年幼的孫兒孫女還是振作起來,無論如何都要給自己兒子留下血脈。


    祖孫二人合著吃了半豌豆米,隻是稍稍填了肚子,卻不敢多吃,家中米缸早已見底,如今又是初春,必定要留著糧食的。她望了一眼躺在竹床上的少年人,心中也有些後悔,不過既然帶了回來,就要好生照顧。


    躺在竹床上,身下鋪了一層厚厚的稻草,蓋著一張薄被的陳靖之看去滿麵平靜,然而他識海之中卻是天翻地覆。


    一個念頭告訴他,他實際名字叫陳寅,原本是東州府泰和郡人氏,因隨父親上任,奈何路途遇到妖怪,妖怪殺了他父母親眷、仆婢隨從。隻那妖怪見他外貌俊美、儀容清雋,又將他擄走,有意將他煉為鼎爐,以此修煉妖法。途徑此地之時,忽然遇到春雷震震,壞了那妖怪道行,舍了他便自逃命去了。他現在為人所救,又不知就裏,應當隱瞞身份,佯裝失憶。


    可是另一個念頭卻湧了上來,陳靖之,萬華天東華道陳朝元真人嫡傳弟子。因陳朝元之師徐衍與東華道現道主楊魁爭奪道主之位失利,徐衍遠走東華道,隻留下陳朝元等一眾弟子。其後陳朝元與諸多同門弟子也是離開東華道,五百年後陳朝元證得煉氣化神地仙之境回返東華道。


    此時,楊魁早已將門派把持,陳朝元一脈處處受壓製,不得自主。隻是陳朝元返回東華道並非是為了在東華道有一席之地,而是要借助東華道的一件法寶穿渡虛天,從而找尋到徐衍修行的道法經書正本,憑此再攀法峰,是故隱忍不發。


    此時兩個念頭互相糾纏侵襲,他更覺頭疼欲裂,忽而識海之中一枚寶珠躍起,立時鎮定紫府泥丸宮。他神識驟然清明,一股明悟在識海中生出,隨著一聲嘶喊,陳靖之,似有驚雷炸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霄東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蟾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蟾宮並收藏神霄東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