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一排排白樺林煥發出了新的生機,綠葉茂盛。一股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


    在一座充盈著東歐元素的學院建築群裏,一場毫無新意的入學儀式正在展開。


    在一片綠蔭下,幾十名身材挺拔,穿著沒有軍銜的軍裝的少年,正昂首挺胸,站在一幢黃色的建築前。


    “哢嚓!”


    閃光燈一閃,這群少年最初的模樣也被定格了下來。以後這張合影將和千百張一樣的新生入學合影一起被掛在一麵紅牆上。


    ……


    “咚……咚……”中午時分,莊嚴而肅重的鍾聲響了起來。一個個學生走出了各自的教室,或者回寢室、或是去食堂又或是去球場。


    但是在一間教室裏,一個中等身材的年輕人仍然坐在座位上,抱著頭。而他桌前的是一份學案。


    他叫尼古拉耶維奇,來自遠東的一個鄉村。自小成績優異,同時對著軍隊有一股莫名的向往。


    ……


    在他童年爆發的白令海峽戰爭中,一群軍人路過了他的家鄉。他們是從戰場上撤下來的殘軍,這群殘軍士氣依舊高漲,隻是因為損失過大,被撤了下來。


    在戰爭時期,整個民族的精神氣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這些人同樣如此。


    “嘿!小子!過來!”


    在他們的紮營地附近,一個小孩正在躡手躡腳地看著他們這熏滿了黑塵的鋼鐵戰車。一個士兵向小孩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


    “嘿!伊萬!你這樣會嚇到孩子的。”


    一個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士兵衝這個五大三粗的士兵說道。


    那個士兵捂著腦袋笑了笑。


    而那個小孩此時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走了過來,看起來很害怕。


    那個叫伊萬的士兵從手上取下了手套,扔給了小孩,說道:“拿回家吧!小子!可以給你父親戴,也可以等你長大了戴!”


    小孩接過手套,臉上都是震驚與難解之色。


    “叔叔,你不要嗎?”


    伊萬笑了起來,用左手捏住右手,向下一拽,他的“右手”就掉了下來。


    這是一支用鋼鐵鑄成的假肢。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已經用不上了!給你們年輕人用得了!”


    小孩愣住了,他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一時間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第二天早晨,軍隊就撤走了。


    小孩看著這滾滾的煙塵,感覺自己在狠狠跳動著。雖然已經見識到了戰爭的慘烈,但是他還是莫名的產生了一種對軍隊的向往。


    可能是因為這些軍人的那種樸實和對人民的深厚情感使他深受觸動。他也希望被人民敬重。就像村裏人對他們那樣。


    他很奇怪這是為什麽。但是這還是在他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參軍。


    一些部隊在這裏駐紮的同時設立了一些簡單的學校,為村子裏的孩子授課。這無疑為這顆種子提供了養料。


    過了一個月,戰爭結束了。駐紮的軍隊撤走了,軍校也解散了,可是這個孩子的執念更深了。


    過了十五年,他終於走出了村莊。此時的他已是少年,心中的革命理想被渲染的更加堅定。他懷著為國奉獻的精神來到了莫斯科——這個蘇聯最繁華的城市,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


    第一天的課程,使這個聰明的少年有些頭疼。


    “不是吧!還有人在這看題?菲利克斯,他別是個傻子吧!”


    教室門突然被推開,兩個雖然身著校服,但是手上戴著昂貴手表的兩個少年走了進來。


    尼古拉耶維奇聽到了嘲笑,皺著眉抬起了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繼續學習。


    “不是吧兄弟,你這這麽努力幹什麽?這不就是進來鍍個金混幾年嗎?你不好好享受一下校園生活?”


    一個少年走了上來,摟住了尼古拉耶維奇。


    他的話語使尼古拉耶維奇心中狠狠顫了一下。


    “鍍金?什麽意思?你們不是來學習知識,報效人民的?”


    尼古拉耶維奇震驚地發出了一個聽起來傻極了的問題。


    這兩個人愣住了,他們對視了一眼,笑了起來。


    從那一天起,尼古拉耶維奇就成了學校裏的一個異類。沒有人和他同路。他隻是一個人走在自己認為的正道上。即使這條路已與時代背道而馳。


    戰爭的確可以重新凝聚一個民族的精神力,但是隻是對於底層人民。在一個腐敗的國家,在統治者的眼中,國家隻是一塊蛋糕。如果自己能吃下其中最大的部分,他寧可毀滅這個國家。


    在這些人眼中,沒有國,隻有自己。


    這個軍校早已不是舊時代的那個軍校了。他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富家公子的鍍金處。而別的年輕人來到這裏,也隻會在這種氛圍下慢慢被腐化,成為這個城市的垃圾。


    如果說這所軍校還保有什麽舊時代的事物,應該就隻有那片白樺林了吧。


    於是,那片白樺林也是尼古拉耶維奇常去的地方。在那裏,他似乎可以感知到那個充滿激情的時代的回音。


    畢業那一天,尼古拉耶維奇沒了入學那天的激情。但這幾年不僅沒有磨去他的棱角,反而是他更加的想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麽。他堅信,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有和自己誌同道合的。


    在軍隊的前三年,因為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或者說是一種死板,他不懂得職場之道。雖然自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但是隻是作為一個連長,一做就做了三年。


    但是在底層,有許多的士兵是佩服尼古拉耶維奇的。他們都是窮人的孩子,就像幾百年前那樣。在踏入軍隊前,他們都有和尼古拉耶維奇一樣的幻想。盡管經過了這麽多年的洗禮,他們早已腐化。但是當看到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時,不少人心中的火光又微微點燃了起來。


    這一年,戰爭再次爆發了。


    尼古拉耶維奇所在的部隊被偽裝成了一支雇傭兵,被投放到了一個衛星國,參與了這場美蘇衛星國的戰爭。


    在戰場上,大部分的士兵都像是雇傭兵一樣,拿錢辦事,能混則混。但是尼古拉耶維奇的連隊則不一樣。整支連隊在他的感染下,都有了一種幾個世紀前的精神力。那是一種無畏和堅定。


    他的英勇表現瞬間吸引了上級的注意。


    雖然他們都已經腐化,但是在這個體係中,他們還是要彼此裝作不知道。恪守著他們所謂的責任。做好表麵上的工作。


    於是上級開始了對他的升任。


    從連長到營長,從營長到副團長,從副團長到團長,最後再到旅長。他的升職是用軍功換來的。


    戰爭結束了。


    國內領導人的任期也結束了。


    雖然這場戰爭不能被大肆宣傳,但是信任領導人還是被尼古拉耶維奇的表現所震撼到了。


    他也是一個像尼古拉耶維奇一樣的人。


    隻是他比尼古拉耶維奇更圓滑,能在這個腐敗的權力場中步步高升,握緊那最頂端的權力。但是索性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信念。但是這也使他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戰爭結束後,他接見了尼古拉耶維奇。


    因為“禮儀”限製,他隻能和尼古拉耶維奇見一麵。


    他看著尼古拉耶維奇,眼裏都是笑意,他輕輕地說道:“中校同誌!你怎樣在戰場上創下那一件件奇跡的?”


    尼古拉耶維奇愣了愣,激動地說道:“一切為了人民!”


    一切為了人民。


    一句老套的套話。


    盡管這是尼古拉耶維奇的真心話,領導人依然有了一些失望。這樣的話已經聽的夠多了,他希望的是尼古拉耶維奇的效忠。他認為自己之前的暗示已經夠明顯了。隻可惜尼古拉耶維奇是個政治傻子。


    尼古拉耶維奇回到了軍營,調令馬上下來了。他被升為了師長。


    這是上級看到尼古拉耶維奇受到新任領導人的器重後的效忠。盡管他們效忠的隻是利益,他們仍然選擇了做出這一麵子決定。


    反正師長嘛,就是動動手的師,無非就是虧個幾百萬。


    但是領導人希望的是讓尼古拉耶維奇做首都近衛師師長。但是尼古拉耶維奇的態度使他取消了這一決定,他選擇了另一條嗅覺靈敏的鯊魚。


    另一個逐利者。


    這個領導人馬上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突然起來的權力和各個機構的“效忠”使他以為自己成了國家的掌舵人。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掌舵人是利益。


    他的改革觸及了無數人對利益。


    很快,一場風暴就在他看不見的地方醞釀了起來。


    一場政變很快爆發了。他作為叛國者,被推下了台。


    而率先衝進克裏姆林宮的,就是他的近衛師。


    尼古拉耶維奇看到這則新聞,充滿了難以置信。


    他不敢相信這樣的領導人會以叛國罪被推翻。而且證據還如此確鑿。


    作為一個高層,他知道真相。但是他還是低估了利益。吃人的利益。


    這個國家,所謂的文明,和末世有什麽區別?


    這是統治者的文明,是人民的末世。


    他的調令馬上也下來了。考慮到他的能力,他的師長一職被保留了。但是他還是被調出了中央體係。去到了一個盟國擔任駐軍,這意味著他徹底失去了晉升的機會。而在那等著他的,是一群真正的垃圾,一群徹底失了信仰的行屍走肉。


    但是尼古拉耶維奇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兩年的時間,在他的感召下,這支軍隊重新煥發出了生機。隻是在這樣的一個地方,生不生機都沒有用。


    但是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在軍營旁種下了一片白樺樹,當做對故鄉感情的眷念。盡管故鄉和異地沒有區別。


    很快,舊時代的最後一場戰爭爆發了。


    因為所處地方的偏遠,尼古拉耶維奇的部隊被完整保留了下來。但是白樺林在大火中被燒毀了。


    戰爭一結束,他馬上帶兵進城,展開了救援。


    在這一過程中,他碰到了吳國勝這一昔日的同僚。吳國勝提議整合力量,等待政府的號召。尼古拉耶維奇輕易地就相信了吳國勝。


    但是吳國勝是一個軍區的總指揮,而尼古拉耶維奇隻是一個被貶的棄子,他不知道的事太多了。而吳國勝早就清楚,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政府了。


    吳國勝已經有了割據一方的打算,他想要的隻是尼古拉耶維奇的部隊。雖然對方隻是一支邊軍,但是戰鬥力還是比自己的軍隊強出不少。


    於是後來發生的事,從馬伊諾維奇的口中,我們也知道了。


    他與吳國勝之間爆發了一次次的爭吵。但是他沒有選擇兵變,因為他是軍人,槍口永遠不能對向同胞。


    他認為,在末世,人類都是同胞。


    而吳國勝不敢造次,是因為他不敢打,打不過。


    最後,尼古拉耶維奇走了。


    在他死的時候,他想起了什麽呢?


    是和領導人的談話?


    是和戰友的談話?


    是和吳國勝的爭吵?


    我們不知道。


    在他死的時候,腦中有一些畫麵飛速閃過。但是我們看不清站在他對麵的臉,或許是因為在那一刻,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他是如此接近自己的理想,以至於忘了這些阻礙他理想實現的人。


    或許在閉上眼的那一刻,他想到了老兵,想到了那片白樺林。


    他們都是如此脆弱,但是卻是自己的生命的動力與希望。


    這一刻,尼古拉耶維奇也在這群幸存者中,成為了那樣的存在。


    此生無憾。


    末世來了,可是對於尼古拉耶維奇來說,什麽才是末世?哪裏才是末世?


    沒有人知道答案,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答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末世召喚星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以後不鴿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以後不鴿了並收藏在末世召喚星際最新章節